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第一章課件_第1頁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第一章課件_第2頁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第一章課件_第3頁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第一章課件_第4頁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第一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學原理主講教師:王海燕

1

1政治學原理主講教師:王海燕11引子

地球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政治,世界上幾乎每一所大學都設有政治學課。政治學是一門最古老、最普遍的學科,又是一門最新穎、最具挑戰性的學科。政治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政治選擇人,而是人選擇政治。你可以不過問政治,政治卻要過問每一個人。人類從來沒有離開過,也不可能離開那個時代的政治。2引子地球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政治,世界上幾乎主講內容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第二章利益與政治第三章政治權力與政治權利第四章政治統治與政治管理第五章政治參與第六章國家第七章政黨第八章政治人與政治社團第九章政治文化第十章政治革命與政治改革第十一章政治民主3主講內容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第七章政黨3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

44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44第一節政治的含義一、對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一)非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1.道德/倫理政治觀2.權力政治觀

3.管理政治觀

4.決策政治觀

5.

神學政治觀5第一節政治的含義一、對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5(二)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1.政治是具有公共性的社會關系

2.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

3.政治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4.

政治是有規律的社會現象6(二)馬克思主義政治觀6(三)政治的定義

1、對政治概念的不同定義

2、我們的觀點在特定社會經濟關系及其所表現的利益關系基礎上,社會成員通過社會公共權力確認和保障其權利并實現其利益的一種社會關系。7(三)政治的定義7二、政治學的研究對象

1、政治學的研究對象

(1)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國家是政治學研究的永恒主題第二、政治學即權力學

第三、政治學以政策作為其研究的中心任務

8二、政治學的研究對象1、政治學的研究對象8(2)我們的觀點政治學就是以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作為其研究對象,通過對政治現象的描述和把握,深入研究政治關系的本質聯系及其發展規律。(P18)9(2)我們的觀點92、政治學與其他相關科學的關系

(1)政治學與哲學

(2)政治學與經濟學

(3)政治學與法學

(4)政治學與社會學

(5)政治學與歷史學

政治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與其他各門社會科學的相互作用中獲得了自身的發展。它的發展促進了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對政治學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102、政治學與其他相關科學的關系10三、政治學的研究范圍

1、按照政治學的本質屬性劃分2、按照政治學的研究特點與功能劃分

3、按照政治學研究的層次劃分

4、按照政治學研究對象的狀況劃分

5、目前政治學研究的分類

政治學理論政治制度國際政治其他

11三、政治學的研究范圍1、按照政治學的本質屬性劃分11第二節、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1、古代西方政治學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特點:

①始于對國家問題的研究②強調倫理道德為政治的最高價值取向③維護奴隸主統治和奴隸制國家④運用哲學思辨和實證比較的研究方法

12第二節、政治學的歷史發展一、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122、中世紀西方政治學說奧古斯?。骸墩撋裰肌?/p>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特點:①主張神創等級制②強調君權神授,教權大于王權③鼓吹信仰高于理性

132、中世紀西方政治學說133、近代西方政治學

(1)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學說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博丹:《共和六論》

(2)17~18世紀的政治學說

格老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恩杰斐遜漢密爾頓

(3)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的政治學說

邊沁穆勒孔德斯賓塞

143、近代西方政治學14

4、現代西方政治學

(1)現代政治理論

A、新保守主義

B、新經院主義

C、新自由主義

D、存在主義

E、西方馬克思主義

F、無政府主義

154、現代西方政治學15(2)行為主義政治學

阿爾蒙德:結構—功能主義西蒙:決策理論多伊奇:政治溝通理論伊斯頓:政治系統分析

特點:①研究對象是政治行為和行為互動;②研究形式注重數量化、精確化;③注重方法的研究;④強調價值中立;⑤多從技術角度研究統治和權力的分配,較少探討統治的合理性問題16(2)行為主義政治學16二、政治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

1、奴隸社會時期的政治思想2、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學說

(1)儒家政治思想

(2)法家政治思想

(3)道家政治思想

3、封建社會時期的政治學說

(1)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觀

(2)朱熹的理學思想

17二、政治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1、奴隸社會4、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學說

(1)儒家政治學說的扭曲

(2)“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

(3)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在中國的傳播

5、社會主義時期政治學發展的特點(1)學科基礎建設逐步完善

(2)中國特色政治學體系初步構建

(3)實踐性的理論成果不斷豐富(4)研究領域趨向多學科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184、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學說186、中西政治學特點比較(古代和近代)

西方1、范式多樣

2、注重邏輯3、強調建制

4、側重法理

5、學科界限清晰

中國1、范式單一

2、注重世事

3、強調布政

4、側重倫理

5、學科界限模糊196、中西政治學特點比較(古代和近代)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和發展

1、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

(1)條件階級基礎實踐基礎思想基礎(2)標志

《共產黨宣言》

20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和發展1、馬克思主義政治學

2、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發展

(1)馬克思、恩格斯(2)列寧、斯大林(3)毛澤東、鄧小平

212、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發展(1)馬克思、恩格斯3、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特點

(1)科學性(2)階級性(3)革命性(4)實踐性223、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特點(1)科學性22第三節政治學的研究方法和意義

一、政治學研究方法

(一)基本方法

1、歷史分析法

2、經濟分析法

3、階級分析法

4、實踐探索法

23第三節政治學的研究方法和意義一、政治學研究方法2(二)具體方法

1、規范性研究方法

2、經驗性研究方法

3、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24(二)具體方法1、規范性研究方法24二、學習研究政治學的意義

(一)確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廣泛形成政治共識(二)確立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規劃政治生活(三)尋求文明的政治規則,文明的解決政治沖突(四)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打交道25二、學習研究政治學的意義(一)確立共同的政治理念

謝謝!2726謝謝!2726政治學原理主講教師:王海燕

1

27政治學原理主講教師:王海燕11引子

地球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政治,世界上幾乎每一所大學都設有政治學課。政治學是一門最古老、最普遍的學科,又是一門最新穎、最具挑戰性的學科。政治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政治選擇人,而是人選擇政治。你可以不過問政治,政治卻要過問每一個人。人類從來沒有離開過,也不可能離開那個時代的政治。28引子地球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政治,世界上幾乎主講內容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第二章利益與政治第三章政治權力與政治權利第四章政治統治與政治管理第五章政治參與第六章國家第七章政黨第八章政治人與政治社團第九章政治文化第十章政治革命與政治改革第十一章政治民主29主講內容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第七章政黨3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

430第一章政治與政治學44第一節政治的含義一、對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一)非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1.道德/倫理政治觀2.權力政治觀

3.管理政治觀

4.決策政治觀

5.

神學政治觀31第一節政治的含義一、對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5(二)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1.政治是具有公共性的社會關系

2.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

3.政治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4.

政治是有規律的社會現象32(二)馬克思主義政治觀6(三)政治的定義

1、對政治概念的不同定義

2、我們的觀點在特定社會經濟關系及其所表現的利益關系基礎上,社會成員通過社會公共權力確認和保障其權利并實現其利益的一種社會關系。33(三)政治的定義7二、政治學的研究對象

1、政治學的研究對象

(1)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國家是政治學研究的永恒主題第二、政治學即權力學

第三、政治學以政策作為其研究的中心任務

34二、政治學的研究對象1、政治學的研究對象8(2)我們的觀點政治學就是以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作為其研究對象,通過對政治現象的描述和把握,深入研究政治關系的本質聯系及其發展規律。(P18)35(2)我們的觀點92、政治學與其他相關科學的關系

(1)政治學與哲學

(2)政治學與經濟學

(3)政治學與法學

(4)政治學與社會學

(5)政治學與歷史學

政治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與其他各門社會科學的相互作用中獲得了自身的發展。它的發展促進了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對政治學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362、政治學與其他相關科學的關系10三、政治學的研究范圍

1、按照政治學的本質屬性劃分2、按照政治學的研究特點與功能劃分

3、按照政治學研究的層次劃分

4、按照政治學研究對象的狀況劃分

5、目前政治學研究的分類

政治學理論政治制度國際政治其他

37三、政治學的研究范圍1、按照政治學的本質屬性劃分11第二節、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1、古代西方政治學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特點:

①始于對國家問題的研究②強調倫理道德為政治的最高價值取向③維護奴隸主統治和奴隸制國家④運用哲學思辨和實證比較的研究方法

38第二節、政治學的歷史發展一、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122、中世紀西方政治學說奧古斯?。骸墩撋裰肌?/p>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特點:①主張神創等級制②強調君權神授,教權大于王權③鼓吹信仰高于理性

392、中世紀西方政治學說133、近代西方政治學

(1)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學說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博丹:《共和六論》

(2)17~18世紀的政治學說

格老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恩杰斐遜漢密爾頓

(3)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的政治學說

邊沁穆勒孔德斯賓塞

403、近代西方政治學14

4、現代西方政治學

(1)現代政治理論

A、新保守主義

B、新經院主義

C、新自由主義

D、存在主義

E、西方馬克思主義

F、無政府主義

414、現代西方政治學15(2)行為主義政治學

阿爾蒙德:結構—功能主義西蒙:決策理論多伊奇:政治溝通理論伊斯頓:政治系統分析

特點:①研究對象是政治行為和行為互動;②研究形式注重數量化、精確化;③注重方法的研究;④強調價值中立;⑤多從技術角度研究統治和權力的分配,較少探討統治的合理性問題42(2)行為主義政治學16二、政治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

1、奴隸社會時期的政治思想2、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學說

(1)儒家政治思想

(2)法家政治思想

(3)道家政治思想

3、封建社會時期的政治學說

(1)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觀

(2)朱熹的理學思想

43二、政治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1、奴隸社會4、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學說

(1)儒家政治學說的扭曲

(2)“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

(3)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在中國的傳播

5、社會主義時期政治學發展的特點(1)學科基礎建設逐步完善

(2)中國特色政治學體系初步構建

(3)實踐性的理論成果不斷豐富(4)研究領域趨向多學科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444、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學說186、中西政治學特點比較(古代和近代)

西方1、范式多樣

2、注重邏輯3、強調建制

4、側重法理

5、學科界限清晰

中國1、范式單一

2、注重世事

3、強調布政

4、側重倫理

5、學科界限模糊456、中西政治學特點比較(古代和近代)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和發展

1、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

(1)條件階級基礎實踐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