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國際常用污水處理指標及其適用性分析中國城市污水處理始于20世紀70年代,根據住宅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到1985年中國只建設了51個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總處理能力為154萬m3/d,20世紀90年代國債資金投入的我國污水處理率從1991年的14.86%上升到94.54%,污水處理率作為污水處理行業監督管理統計的核心指標在計劃和行業監督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在高污水處理率的背景下,黑臭水體等水環境問題沒有根本改善。污水處理廠的入水量逐年上升,但入水濃度逐年下降,污染物收集效率不高的問題顯著。從行業監督管理的觀點來看,污水處理率將來可增加的空間非常有限,不利于實現污水收集處理性能提高目標。因此,進一步規范城市基礎數據統計系統,尋求新的監管指標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國際上評價污水收集、處理水平的指標比較成熟,迄今為止聯合國統計司認為“污水收集系統受益人口比重(populationconnectedtowastewatercollectingsystem)”和“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比重”近年來,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審查管理方法,業績評價水平和精細化管理程度不斷發展,日益完善,但目前沒有采用上述兩個指標,聯合國統計司的網站顯示中國最近的統計兩個指標的數據是2004年因此本文探討了兩個指標在中國進行統計實施的可能性,對指標的應用提出了對策建議,為中國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監督管理指標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1國際常用指標的內涵與優勢分析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重主要是接入污水收集系統的人口比重,即排水接入城市市政排水管網或管道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主要目的是評價污水是否有效收集,對排水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的展望和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比重主要是指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人口比重,即城市排水家排出的污水進入城市污水,最終進入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作為管網輸送到后續處理環節的評價指標,產生的污水收集后被有效處理我國采用的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率指標的含義和計算方式與國際常用指標不同,其中污水收集率是污水排放總量和污水收集總量的比率,污水處理率是污水處理總量和污水排放總量的比率,兩者都以水量的收集、處理狀況作為評價要素國際上常用的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處理廠的受益人口比重從設施是否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的角度表現城市污水收集和處理效率,以人口為評價要素。總體來看,國際上常用的兩個指標根據人口比重的評價方式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意義和計算方式簡單易懂,易于理解,普及和使用基本上不需要復雜的訓練過程。二是人口增長的變化情況比較容易掌握,且具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第三,不是用“水量比”直接評價,而是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管網泄露、雨水、地下水等“非污水”進入收集處理系統對指標計算結果的影響。2我國與發達國家污水處理水平的對比2.1我國污水處理場所的水和平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網站2011年公布的各國污水收集系統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比重的數據,共計覆蓋近100個國家(97個國家),中國的最新統計數據是2004年。2004年,中國污水收集系統受益人口的比例為45.67%,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的比例為32.55%,兩個指標都在20.01%~40.00%的數據區間內,屬于從低到高的第二層次范圍。我國污水處理水平處于地位(2004年)中國與發達國家或地區2004年的污水處理水平相比,圖1、20個國家或地區中15個國家或地區的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例超過80%,13個國家或地區的污水處理廠的受益人口比例超過80%,其中摩納哥2.2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水平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1990年以來污水收集系統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比重兩個指標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從兩個指標所處的水平來看,到各國數據取得年,2013年德國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處理廠的受益人口比重分別為96.16%和99.99%,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重自1995年以來超過90%2015年,日本兩項指標為77.8%;2012年,美國的兩個指標分別為75.4%和75.5%,到2013年達到96%。從兩個指標的增長幅度來看,日本的增長幅度很大,從1990年到2015年的兩個指標都增加了33.8個百分點。美國的增長幅度相對較小,從1992年到2012年的兩個指標都增加了5.5個百分點。從兩個指標的一致性來看,在1998年以后的統計數據中,德國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例小于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例,與德國不同,日本和美國兩個指標的數據基本一致??梢钥闯?,發達國家對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效率的評價指標從1990年左右開始使用,逐年增加和完善。雖然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市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比較完善,但我們發現美國、日本的污水收集系統的受益人口比重和污水處理廠的受益人口比重并不是很高的水平。2.3中國和發達國家污水處理指標和水平的對比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對污水收集系統設施能力和效率水平的評價相對較少,污水收集率指標有明確的計算方法,但很難正確測量和統計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收集量數據。污水處理率一直以來作為反映污水處理水平的指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服務范圍擴大,污水處理率指標的不適應性變得顯著。我國污水處理率水平自2003年以來大幅增加,到2014年超過90%,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參照圖3)。如果用污水處理率和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的比重指標來應對的話,我國的污水處理水平已經和德國同等,但從人均排水管道長度數據來看,2013年,德國的人均排水管道長度為7.14m/人,而我國是城市總從污水處理廠污染物的收集處理情況來看,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入水平污染物濃度遠低于德國。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污水處理率高于日本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的比重,但從設施規模來看,2012年日本污水管網總長為45.39萬km,年污水處理總量為144.6億m3,管網長度為2012年中國排水管道的與美國相比,中國的污水處理率高于美國污水處理廠受益人口的比重,2013年,美國污水管網總長達到128.7萬km,排水管路長度約為中國的2.7倍??梢娢覈母呶鬯幚砺蕸]有表現出來。污水處理設施的能力和運行效率高的水平。3國際常用指標在我國的適用性分析3.1部分城區的納管情況很難掌握現在中國很多城市很難正確統計訪問污水收集系統的人口數量。另一方面,中國在迅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依然有地下管網的借款,許多城市還存在很多空白區域,沒有掌握空白區域的面積、排水量、排水人口等數據,即使在管網設施比較健全的地區也有排水家的納管狀況和排水另一方面,現在實現“工廠網一體”運營管理模式的城市很少,居住區內部的管網、市政管網、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維持主體不一致,也是污水連接狀況不明確的重要原因。3.2因管網缺陷而導致的無效交接管網中污水的輸送過程也是污水是否能有效交接的重要環節,因為排水家排出的污水接入管網,最終在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才真正交接,所以管網的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排水管網建設質量不高,運行維護管理不足,年老失修等原因導致管網破裂泄漏,污水在運輸中泄漏,管網錯誤混合,污水通過雨水管線直達3.3服務范圍和人口的對應性很差人口流動使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實際服務人口數據的統計不準確。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一些中小城市的人口選擇了大城市的工作生活,但戶籍統計依然保留在原城市,2017年《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登記的廣州臨時居住人口總數達到540萬人,其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簡易店鋪轉讓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建設設計與實施合同
- 心電監護儀器使用流程
- 戀愛婚姻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 疼痛護理常規
- 2025亞馬遜美容個護市場深度洞察報告
- 三晉卓越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5月質量檢測卷(25-X-635C)歷史(B)
- 浙江省六校(杭州二中 溫州中學 金華一中 紹興一中 舟山中學 衢州二中)聯盟2025屆高三5月模擬預測卷英語試卷+答案
- 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護理
- 醫學倫理學情景劇
- 2025年遼寧省盤錦市中考數學二模試卷
- 貴州國企招聘2025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8生 會考】2022-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級)中考初二會考生物試卷(3年真題)
- 2025年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俗世奇人》閱讀考級試題含答案
- 本科畢業生實習總結模版
- 2025年高考英語復習難題速遞之說明文閱讀理解(2025年4月)
- 理解市場營銷英語術語試題及答案
- 購買廢舊電纜合同協議
- 手機媒體概論(自考14237)復習題庫(含真題、典型題)
- 焊接工程師理論基礎考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