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_第1頁
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_第2頁
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_第3頁
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_第4頁
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德宏州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遠程教育實施方案)按照國家和省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結合德宏教育實際,特制定本方案。目前,我州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取得一些進展,有58.3%學校接入互聯網,初步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接入帶寬大于10M的有151所,占31.7%;33%的全州高中階段學校建設了校園網,開展多媒體教學;義務教育階段建成多媒體教室,覆蓋義務教育學校42%的教室。實現了3%的中小學教師擁有網絡學習空間,推進網絡教研和教育資源共享。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所有中小學、中職學校都已普遍應用學生學籍、學生資助、學校建設、固定資產管理、教師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統。存在問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遠不能滿足學校應用的需求,全州93%以上的中小學還沒有建成校園網,69%的學校接入互聯網帶寬還小于10M,寬帶網絡接入教室的學校比例僅僅達到3.6%,接入互聯網的帶寬互聯互通程度非常低,數據和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尚未形成;德宏州本地教育資源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尚未建設。學校多媒體白板、觸控一體機、互動錄播教學系統等設備缺乏,教學和管理用計算機嚴重不足,農村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和能力普遍偏低;經費投入還遠遠不足,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薄弱。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實施教育信息化戰略的重大機遇,以基礎設施硬件配備為重點,以推進全州要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初步建設起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簡稱“三通兩平臺”),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發揮信息化促進教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創新教育模式的巨大支撐作用,不斷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努力推動德宏教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二、基本原則育人為本。圍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和構建學習化社會的教育發展目標,努力為每一名學生和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的的信息化環境和服務。應用驅動。以信息技術教育應用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化資源,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構建信息化學習和教學環境,建立教育信息化與區域教育發展和學校主動發展有效結合的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內在動力。統籌協調。根據德宏實際,按照全州一盤棋的思想統籌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動不同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信息化的協調發展。引領創新。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節儉適用。牢牢把握“實用、能用、夠用、節儉”的原則,以應用為導向抓好硬件和軟件建設,壓縮開支,降低投資,讓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應。三、主要任務2020年,全州要基本實現“三通兩平臺”,形成技術先進、標準統一、互通互聯、資源豐富、高效運行、廣泛應用的較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和科學合理的發展保障機制。(一)寬帶網絡校校通。實現90%的村完小和有條件的部分幼兒園以不小于百兆速率的光纖寬帶或銅纜的網絡互聯。100%的高級中學,100%的初中學校和80%的小學建立校園網,網絡運營及安全體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二)優質資源班班通。在網絡校園班班通的基礎上,75%義務教育學校解決好師資短缺問題,開設好信息技術課。開設“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普通高中網絡選修課程。100%的高級中學以及80%的初中學校和60%的小學班班建成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三)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加快教師和學生個人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構建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教育新模式,使大部分有條件的教師和部分高中學生擁有一個網絡學習空間,把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活動中。(四)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引導中小學參與開發、整合應用各級各類教育數字化優質資源。繼續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著力推動城市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邊遠地區學校延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構建州、縣市、學校互聯互通的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及管理平臺,為師生、家長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全面、系統、多樣、高質的多媒體教育教學資源,以信息資源的均衡促教育質量的均衡。(五)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管理、用好國家和省級部署的各類管理信息子系統,根據國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實現學校基礎信息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積累基礎資料、掌握總體狀況,加強動態監測,整合各級各類教育管理資源,提高管理效率,推進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數字校園”,完善學校的基礎網絡建設,拓寬學校與教師、社會、家長等多方面溝通交流的途徑。為完成上述建設任務,擬決定分步實施:1、2016年實施教育信息化硬件設備配備項目,夯實基礎;2、2018年完成校園網建設和寬帶進校園擴容提速任務目標,解決網絡覆蓋和網絡帶寬問題;3、2020年完成教育公共資源平臺建設任務;四、項目的實施(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設備配備項目經過先期調研,共需要為全州380個教育單位配備計算機8758臺、多媒體電子白板1397套、遠程視頻雙向教學系統(錄播教室)56個,按照“同等條件下設備價格最優、設備性能最好”的原則,擬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定合作方,實行設備供貨、安裝一體化招標,資金分五年支付的方式實施。預算資金8300萬元,計劃由州和縣市財政籌措投入。(二)校園網建設和寬帶進校園擴容提速實現90%的村完小和有條件的部分幼兒園以不小于百兆速率的光纖寬帶或銅纜的網絡互聯。100%的高級中學,100%的初中學校和80%的小學建立校園網。1、校園網建設根據對德宏州各類學校調研分析,將學校分為三大類:一類是高中、完全中學以及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中小學校,這類學校園區占地面積較大,樓棟較多,師生人數在2000人左右,這類學校的網絡承載能力、信息點數以及教育資源和管理系統的應用程度要求較高,因此我們按照較大規模園區的標準來設計校園網絡主干、綜合布線和服務器,以滿足大負荷、高層次的網絡訪問需求,這一類學校我們稱之為A類學校。另一類是規模較小的中學、中心小學和村完小,這類學校一般占地不太大,師生人數在1000以內,對網絡的需求主要是互聯網訪問、資源共享、校內辦公應用等,因此我們主要設計滿足基本教學要求,再考慮適度先進、預留升級擴容能力,此類學校為B類。第三類學校是一些村小、教學點,這些學校相對偏僻,師生人數一般在150人以內,這類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應用主要是以小范圍的電視播放、部分電腦和投影教學,資源共享主要是配合國家的教學點教學資源全覆蓋和農村遠程教育模式一或者模式二光盤播放點以及衛星接收系統來實現,這類學校目前只涉及基本的互聯網接入和簡單的資源共享,因此設計校園網絡主要考慮互聯網訪問和簡單的資源共享。這一類學校稱之為C類學校。A類學校校園網絡設計拓撲圖B類學校校園網絡:B類學校校園按照200臺PC,50個左右移動終端,20個左右高清監控攝像頭承載量設計規劃。設備選用一臺出口路由器(帶機量為300人)、一臺三層盒式千兆匯聚交換機、三臺二層千兆接入交換機、三臺802.11n雙頻300M無線智能AP構建校園主要區域無線網絡覆蓋。采用標準的綜合布線系統,將學校內部的各辦公室、所有教室、計算機室、教師備課室和宿舍樓等,通過超五類雙絞線將100M信息點布設到位,樓棟之間以及超過100米的主干線路采用千兆單模或者多模光纖上聯,整個校園設計互聯網出口帶寬不低于10M。考慮到學校的一些自有管理平臺和資源共享、存儲環境的需要,設計建設了一個小的機房,配置一個標準機柜放置網絡設備和1臺機架式服務器。圖3.3B類學校校園網絡設計拓撲圖C類學校只是簡單的幾個教學班級以及幾間教室辦公室,因此設計了接入交換機、出口路由器、簡單的網絡布線,以滿足互聯網絡訪問和簡單的資源共享。校園網絡建設資金預算表A類學校:師生數量在2000人左右,綜合布線按照信息點核算費用,共計未建校園網絡學校42所。資金單位元序號項目名稱數量單價金額校數總金額1路由器1350003500042126000002核心交換機121000210003接入交換機610200612004綜合布線150600900005無線熱點53200160006服務器230000600007機柜1180018008集成費11500015000合計300000B類學校:綜合布線按照信息點核算費用,中心小學、普通小學,師生數量在1000人左右,大于150人的村完小屬于此類,共計123所學校。資金單位元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單價金額校數總金額1路由器165006500123123000002核心交換機113500135003接入交換機34900147004綜合布線40600240005無線熱點3320096006服務器120000200007機柜1170017008集成費11000010000`100000C類學校:綜合布線按照信息點核算費用,小學(含教學點)師生數量在150人以下,小學及教學點屬于此類,共有110所學校屬于此類,學校做簡單的校內布線及網絡出口設計,每校預算費用為2萬元。資金單位元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單價金額校數總金額1路由器13500350011022000002接入交換機1250025003綜合布線20500100004機柜1100010005集成費130003000`20000要完成A、B、C三類學校的校園網建設任務,共需要資金2710萬元,地方籌措和學校自籌可以解決1000萬元,還有1710萬的缺口。2、寬帶網絡的擴容提速由州教育局統一和各運營商進行談判,統一帶寬標準和資費水平,統一建設目標,由學校和運營商簽訂協議,使之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帶寬水平和接入容量。接入費用從各學校的辦學經費中支出。其中,A類學校42所,預計每所學校接入費用3萬元/年,小計126萬元/年;B類學校123所,預計每所學校接入費用2萬元/年,小計246萬元/年;C類學校110所,預計每所學校接入費用0.4萬元/年,小計44萬元/年。預計每年需支付寬帶網絡使用費416萬。(三)教育公共資源平臺建設按照我方實際需求,建設德宏州本地特色的資源服務平臺,需要建設一個中心數據機房和相應的軟硬件及應用系統軟件。數據中心是整個教育云服務平臺的基礎硬件,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資源和數據承載核心,基礎架構由網絡、安全、存儲等部分組成。以開放性提高基礎架構的靈活性和擴展性,減少設備數量;以融合性運行基于標準的協議,整合數據中心IDC各種IT資源,簡化結構和管理,降低運行維護難度。應用軟件系統作為全州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系統能否有效發揮作用的關鍵。應用軟件系統分為系統平臺和資源應用兩大類。全州采用集中建設的模式:縣市教育局和學校不再建設資源類平臺,只建少許應用終端,資源和大型應用平臺集中在州教育局的IDC。新應用數據中心和應用系統平臺資金預算表按300所學校計算序號項目名稱資金預算額(元)1智能數字題庫15000002基礎教育資源庫12000003仿真實驗室10000004視頻資源系統13000005機房系統環境(空調、電源等)90000006服務器群12000007防火墻6000008光纖存儲9000009路由器40000010核心交換機50000011負載均衡設備80000012操作系統60000013數據庫系統60000014入侵防御系統100000015數據備份系統900000總計=SUM(ABOV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