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1頁
2019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2頁
2019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3頁
2019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4頁
2019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試卷第頁,總17頁達到滅火的目的;故填:蓋上鍋蓋;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顯—2價,設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貝呱%+(—2)x2=0,x=+4,元素的化合價應標注在對應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正負號在前,數值在后,所以ci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4^;故填:+'4^;洗滌靈中含有乳化劑,對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故填:乳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和異味;故填:吸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20廠CO。+2/0。4222【答案】b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礙鋁的進一步反應2HCI+Fe=FeCl2+均T置換,21.6【考點】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反應類型的判定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1)根據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進行分析;(2)根據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礙鋁的進一步反應進行分析;(3)根據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進行分析;(4)根據鋁熱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金屬硬幣利用了金屬的光澤,銅制火鍋利用了銅的導熱性,鋁制導線利用了鋁的導電性,故選:b;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礙鋁的進一步反應,所以鋁比鐵活潑,但鋁在空氣中比鐵穩定;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HCl+Fe=FeCl2+H2T;8應+3Fe0-4Al0o+9Fe,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該反應的基本3423類型是置換反應,設理論上需要鋁的質量是%8應+3Fe^—4AlO+9Fe3423216504x50.4g216_504x50.4kgx=21.6kg故答案為:(1)b;(1)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礙鋁的進一步反應;(2)2HCI+Fe=FeCl2+H2T;(3)置換,21.6O【答案】b大于34-3731.4%【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解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通過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數據可知,氯化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圖中表示KCI溶解度曲線的是b;60oC時,將KCI和KNO3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20°C,氯化鉀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KCI大于KN03;KCI和KN03在上°C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m),貝愉的取值范圍是34-379;30°C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5.89,所以將50gKNO3固體放入100。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號X100%=31.4%。145.8g【答案】物理蛋白質過濾豆制品中不含膽固醇,所含豆固醇與不飽和脂肪酸有較好的祛脂作用【考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解析】(1)根據是否生成新物質進行分析;(2)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3)根據豆制品的營養主要體現在豐富的蛋白質含量上,另外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坷、B2等進行分析;(4)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雜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進行分析;(5)根據豆制品中不含膽固醇,所含豆固醇與不飽和脂肪酸有較好的祛脂作用進行分析。【解答】由豆腐腦制得豆腐的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豆制品中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這里的“鈣、磷、鐵”指的是元素;由題干信息可知,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過濾可以將不溶性雜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濾漿的過程就是利用一種特殊工具把磨漿過程中產生的豆腐渣分離出去,其操作與化學實驗中過濾操作的作用相同;豆制品中不含膽固醇,所含豆固醇與不飽和脂肪酸有較好的祛脂作用,所以建議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豆制品。三、實驗與探究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對應的橫線上,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答案】有氣泡冒出向下排空氣法,小于,當大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B,G,Ec△2KMM4—K2MM4+MM2+0T【考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與選取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兩手緊握試管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裝置F所示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被收集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排水法收集驗滿的方法是:當大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證明滿了;實驗室制取C0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其操作步驟是:②組裝儀器;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向錐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錳;③向漏斗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⑤收集氣體。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解答】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兩手緊握試管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故答案為:有氣泡冒出;裝置F所示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被收集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排水法收集驗滿的方法是:當大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證明滿了;故答案為:向下排空氣法;小于;當大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實驗室制取C0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G;E;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其操作步驟是:②組裝儀器;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向錐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錳;③向漏斗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⑤收集氣體;故答案為:c;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故答案為:2K伽。4“2伽。4+伽°2+°2丁;【答案】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Na2CO3+Ca(OH)2=CaCO31+2NaOH,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沒有沉淀產生,飽和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加入適量的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根據物質間反應的實驗現象以及反應物是否過量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甲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使溶液呈中性,故會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故填: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乙實驗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I+2NaOH,故填:Na2CO3+Ca(OH)2=CaCO3I+2NaOH。【作出猜想】由于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其反應后溶液為紅色,故斷定混合廢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故填: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實驗驗證】小猜想口不正確,則加入碳酸鈉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產生,故M是碳酸鈉,猜想/成立,則加入飽和石灰水會產生白色沉淀,故N事飽和石灰水,故填: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M是碳酸鈉溶液沒有沉淀產生猜想口不正確1N是飽和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猜想I正確【反思與交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