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_第1頁
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_第2頁
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_第3頁
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_第4頁
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120112112119郝雄2012年11月,我們一行5人踏上了訪革命歷史遺址的路。來到學會舊址之前,有過很多的遐想。在稍年幼的時候,也看過一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甚是喜歡。片中青年毛澤東在這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鄙夷一切權貴,是何等豪邁,何等無畏。懷著滿心敬佩,我們來到這革命的思想聚集地與始發地,在這曲徑通幽的地方,細細品讀那一份歷史的厚重。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主席成長過程中極有意義的一處正式革命活動舊址。可以說,新民學會是中國共產主義的曙光,它的使命就是完成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誕生。走進新民學會舊址,與最初的想象略有出入,這里與其說是毛澤東等人青年時集會、討論、探索革命真理的場所,不如說是一處修心養性的佳地。綠竹環繞,游魚戲水、樟樹聳立,舊址雖占地面積有限,卻小巧雅致,置身其中,環視四周,每一處都顯示出恬淡靜謐的氣氛,讓人心境安寧,超脫于長沙的繁華與喧囂。很難想象,許多次振奮人心的談話,許多次決定了中國革命道路的會議,許多次在歷史中留下了深深影響的集會是在這樣一個古樸、寧靜、溫馨的地方發生的。也許這就是“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真正背景,不是我們想象的整日激情迸發、熱情洋溢,而是一種厚積薄發的沉淀。是一群懷著極強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民族的復興和祖國的昌盛而在這一方天地中深刻思考,心懷天下的青年們,在最燦爛的青春年華里,把自己最美麗的人生時光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如果說第一師范是恰同學少年時的青春張揚,橘子洲是恰同學少年時的意氣風發,那么我想,新民學會就是恰同學少年時的沉靜睿智。正是有了這份沉靜睿智,才讓主席的同學少年時光緊密地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到了一起,才讓今天的我們,也在這恰同學少年的時光里,共同來領悟這份超越了時代而永恒存在的天下情懷。公元2012年9月,同樣恰同學少年的我們,在新民學會的舊址,在昨天于明天的交匯點,感受著你們當年無私的偉人情懷,也在思考著現在的自己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在你們努力和奮斗的故事中我們明白,少年之志,不在富貴聞達,而在心懷天下!滿懷主席的豪邁之情,我們走出了學會舊址。祖國現在雖然腐敗日益嚴峻,但遙想主席當年的艱苦,他們都能夠努力學習,并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奮斗,我們為何要如此之多的抱怨呢?少年強則國強,吾輩青年應勇擔歷史賦予的重任,為后輩之幸福,為中華之富強,民主而奮斗。少年,加油。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220112112120閆盺浩此次參觀活動是在歷史老師“革命故地重游”的號召下,重溫紅色歷史,開展追憶紅色年代活動。我們一行五人自行來到這革命圣地,湖湘精神的升華地,進行參觀與學習。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追憶著那個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第一站是蔡和森先生故居,同學們在講解員的述說下,瞻仰前輩遺像和屋內簡陋的擺設。有同學當場表態,想到蔡和森先生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為祖國的革命事業操勞,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濃厚的民族責任感涌上心頭。來到陳列室,里面清晰的記錄了新民學會的成長過程,包括毛主席青年時的錚錚誓言和對當時湖南的各界仁人志士救國救民英勇行為的記載。大家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認真觀看著陳列室中的圖像資料,對那個紅色年代歷史事實進行著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們也一起合影留念,并表示會記住這次十分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對革命先烈的事跡和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體會,更增強了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參觀結束后,學會舊址工作人員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先烈的囑托,肩負黨和人民的重任,不辜負人民的期盼。革命年代的青年學子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清苦的條件下始終堅韌不屈,這激勵著現在的青年大學生,要胸懷祖國和人民,時刻準備著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斗終生。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吾輩應當努力好好學習。同學們一致表態—以后學習應當更加努力,繼承革命先輩的優秀品德與節操,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游新民學會舊址有感320112112121唐詩騫我今天初到新民學會舊址游觀,同行的有有5名成員。雖處于鬧市區,它卻有一片清幽的環境,花草樹竹特顯自然風韻。石階小徑,還有小亭廊道,清水魚池,石凳旁憩,亦有幾分清新之感。“新民學會建黨先鋒,毛蔡寄廬流芳百世”——這是入區牌坊上蔡暢為之而題的楹聯。新民學會舊址原是蔡和森的故居,其對面是長沙市岳麓區新民小學,那教學樓上鑲著“崇實尚禮,厚德博學”四個大字。新民學會舊址的展覽主要有一個陳列館和蔡和森故居。陳列館陳列了很多文獻和一些影視資料,展示了新民學會創立和發展及最后解散的歷史及新民學會對促進中國進步所起的作用。當時中國正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嚴重,一幅時局圖就展現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困境。而毛澤東在一師求學期間就貼出了“二十八畫生征友啟事”,聯合了一批有志青年。新民學會于在蔡和森家里成立。毛澤東、蔡和森等一批有志青年一起討論“如何使個人及全人類生活向上”等問題,以“個人及全人類生活向上”為目的,達成“及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的一致意愿,最后創立新民學會。新民學會初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后于1920年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學會方針,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為建黨提供寶貴經驗,可稱“建黨先鋒”。新民學會有五條紀律:“不虛偽,不懶惰,不浪費,不賭博,不狎妓”,還有四條標準:“純潔、誠懇、奮斗、服從真理(后改為“向上”)”。在后來的五四運動、抵制日貨、“驅張運動”、“湘江評論”相關刊物的創辦等社會運動中,新民學會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毛澤東在其中發揮重大作用——其不屈奮斗精神與智謀也令后人佩服。新民學會也積極倡導和組織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而中國赴法留學生共產主義小組也在其中產生。新民學會成員圍繞中國前途與命運展開了討論。“中國壞空氣太深太厚……要有一種大家共同信守的‘主義’,‘主義’如一面旗幟,旗子拉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附”——毛澤東給羅章龍的信中寫道。蔡和森也積極主張成立中國共產黨。毛、蔡、彭璜等多人認為政治改革的路走不通,主張走俄國人的路——傳播馬克思主義、進行革命。新民學會主要成員在中共建黨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部分成員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共成立后,新民學會解散。新民學會創立展現了那個時代新一代青年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上的生機和活力,為中國前途注入希望和新生力。蔡和森故居雖不算小但也不算大,但設施還顯得有些簡陋。雖說是蔡和森故居卻是蔡和森全家的居所。那座房子在抗戰時期被毀,之后根據原貌重建的。“房東舂米碓duì”展現了當時蔡家所用的一些農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