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設計案例分析
——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城市設計案例分析規劃范圍錢江新城核心區位于錢塘江北岸,由錢塘江、慶春東路、秋濤路和清江路(西興大橋)所圍合,總用地面積401.6公頃。本次規劃主要汲取了德國歐博邁亞公司對核心區規劃設計咨詢方案中好的設計理念,結合地下空間概念規劃的相關內容,在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深化與完善。規劃范圍錢江新城核心區位于錢塘江北岸,由錢塘江、慶春東路、秋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案例分析(城市規劃)分析課件區域位置圖區域位置圖現狀概況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區位于老海塘——錢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結合過渡地帶,因此現狀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鎮用地和村辦工業、倉儲用地為主;沿江地區大部分為水塘和農田,且地勢低洼,平均地面標高在7米左右。目前規劃范圍內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項目)約79.28萬平方米,在建、待建項目約7項(意向性項目未計),可開發地塊面積約173.41萬平方米。具體開發建設情況如下:(1)保留現狀采荷東區和觀音塘地區30.85公頃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
(2)保留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江干區政府、邵逸夫醫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公頃。
(3)在建、待建項目: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和其對應的“日月同輝”建筑——國際會議中心,宋都房產開發公司二處住宅用地等;
(4)此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安江路和錢江路圍合的范圍內已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規劃區域四周圍合道路除慶春東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規劃紅線要求建設,現狀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濤路,主干道慶春東路(西段)、清江路、錢江路、之江路和靈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設之中,錢江新城核心區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
過江通道:現狀西興大橋和規劃慶春東路過江大橋(或隧道)。
市政基礎設施主要有220KV城南變電站及其高壓走廊、杭州煤氣儲配站用地,它們對城市景觀特別是城市新中心視覺景觀產生了不利影響?,F狀概況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區位于老海塘——錢江路和航海路以外,功能定位整個核心區功能定位為:杭州市市級中心,以行政辦公、商務貿易、金融會展、文化娛樂、商業功能為主,居住和旅游服務功能為輔,體現二十一世紀杭州現代化城市景觀的行政商務中心區。
功能定位整個核心區功能定位為:杭州市市級中心,以行政辦公、商特點保留及延承1、保留“雙軸、雙核、兩帶、七片”的規劃布局結構。即以中央公園、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和國際會議中心等文化建筑構成核心區的主軸線,沿富春江路構成核心區以商務、濱河休閑活動功能為主的發展次軸線,結合城市主次干道將規劃區劃分成相對獨立的七個片區,包括四個商務辦公片區、兩個居住片區和一個會展片區,同時兩條楔型綠帶穿插入各片區,成為市中心高密度建筑開發的緩沖帶,在空間上又起到界定、虛實對比的作用。
2、保持分等級的道路結構和到達式的交通組織特性,主次干道格局、坐標不再改變。
3、注重新、老中心交通、功能、旅游和景觀聯系,并強調高綠地率、低建筑密度的開發方式,為改善中心區生態環境,限制兩個中心高開發強度的無限延伸而造成更大的交通、環境壓力起到緩沖作用。
4、保持錢塘江邊的三個“城市陽臺”特色,并與楔型綠地、主軸線溝通形成完整、連續、層次豐富的步行系統。5、以高層建筑群構建新城天際輪廓線,并通過與錢塘江垂直方向的縱向組群式布置形成錯落有致、通透、多視角而富有韻律感濱江景觀,最大限度地將錢塘江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引入城市內部。6、保留結合水系形成的“兩軸、兩帶、三廊、四點”的綠地結構。7、保證預留的發展備用地,為以后的發展留有空間。8、結合軌道交通站場附近發展步行商業設施。9、采用高標準和適當靈活的指標體系,包括對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導,鼓勵辦公綜合體的建設,以及部分地塊的高強度開發,允許容積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容許浮動范圍,整個核心區范圍綠地指標綜合平衡等。特點保留及延承道路規劃1、道路分類:快速路:秋濤路、清江路主干路:慶春東路、錢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靈江路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暫定)、椒江路支路:紅線寬度20—26米區內支路:車行道寬度7-9米,具體來說:本次規劃確定的區內支路劃入地塊,考慮到提高整體環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將采用與建筑色彩、風格相協調的路面鋪裝材料和鋪裝色彩,因此設計中只考慮的機動車道的寬度,而人行道將結合建筑后退部分統一設計。規劃確定:沿新塘河設置連通的寬度7米的道路;沿主干道和快速路邊50米寬的綠帶內側設置寬度9米的輔道;雙向通行的機動車道寬度要求在9米以上;中央設隔離帶的區內支路,其兩側機動車道的寬度要求達到6米以上。道路規劃2、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1)軌道交通目前,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的線網規劃還處于調整階段,尚有許多不定因素,但對經過錢江新城核心區的線路已經過多次討論,本次規劃仍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線路和站場位置考慮與周邊地上、地下空間的關系。同時,為加強軌道交通站與城市主軸線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關系,本設計中將原位于新安江路單側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處。(2)公交站場結合規劃軌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塊的用地性質,在富春江路與奉化江路交叉口的東南角設置公交中心站,約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與新安江路交叉口的西南楔形綠地內設置公交首末站,約5300平方米,方便軌道交通與公交的換乘??紤]到該兩處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綠地內,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對景處,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場對城市景觀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破壞了楔形綠地的整體性,因此本設計要求兩公交站場應與綠地統一規劃設計,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變化設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場。同時,為提高土地利用率,規劃建議允許在盡量減少地面設施的前提下結合公交樞紐設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業服務設施,考慮到該因素,本設計將該兩處市政設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上范圍擴大。2、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3、停車、卸貨區與交通出入口方位所有配建停車位均根據規范要求設于區內建筑的地下車庫內及建筑圍合內部綠化的地下部分;根據控規,本設計范圍內共有6處獨立設置的社會停車場,它們或利用高架平臺下部空間,或與周邊建筑、城市綠地結合設置。結合地下空間概念規劃,設計建議高層建筑均設置3-4層的地下空間,用于停車庫、貨車裝卸和商業用途等。規劃要求盡量使用區塊內的通道作為地下車庫的出入口,以保持臨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減少對其他通過性車輛的交通干擾。公共停車——除社會停車場外,建筑本身配建的地下車庫不但為雇員開放,還可通過有償使用的方式向一般公眾開放,(如白天向雇員開放,夜間和周末向區內居民、游客開放等)以提高車庫的利用率。出入口均采用“右進右出”方式。大型旅游停車——錢江新城核心區內對旅游業的吸引主要來自觀錢塘江潮汐、購物、展覽幾方面,因此濱江地區、主軸線空間和商業街區成為主要的吸引點。針對這種特性,規劃建議在高架平臺下部和新塘路西側的社會停車場用地內安排大型旅游的停車位。臨時停車區——各區塊內均應設置滿足規范要求的地面臨時停車位,具體位置應考慮出入方便并避免對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擾,因此本規劃考慮設在城市次干道、支路兩側的開發地塊內。卸貨與服務區——區內建筑的卸貨與服務區應設于地下,由區塊內通路出入。卸貨區的面積與建筑的使用面積有關。根據多倫多市的標準,辦公樓的平均卸貨面積為每貨車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的總卸貨區約為其總建筑面積的5%左右,大型建筑的卸貨區面積可少于總建筑面積的1%。商業設施每貨車位面積平均約為40平方米,總的卸貨區平均面積約占總建筑面積的8%左右。地面設置的臨時卸貨停車區域應注意與主要人流出入口的避讓,設在車流和人流量小的區段內。3、停車、卸貨區與交通出入口方位交通規劃
從現有杭州城市整體道路交通網絡出發,注重核心區域路網的科學、合理布置及與老城區、錢塘江南岸交通連接的可達性和便利性。
考慮到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新城規劃強調核心區塊地下空間的開發和貫通,以及與大型停車場、地鐵站、步行及公交系統、地下人行系統、交通換乘樞紐之間的聯系。同時,結合主要的開敞空間和景觀軸線,構造優美的城市景觀廊道。
交通規劃從現有杭州城市整體道路交通網絡出發,注重核心區域路城市路網關系城市路網關系核心區道路分析核心區道路分析步行系統分析步行系統分析交通組織和停車分析交通組織和停車分析空間景觀架構1、景觀骨架:由城市主軸線和富春江路形成核心區“十”字形景觀主骨架,將中央公園、市民中心和波浪文化城三個主要的公共開敞空間串聯起來;
2、綠軸與水軸:沿規劃4號路和9號路通過自然流暢的綠化與休閑步道結合形成以市民中心為對景的綠軸,并在另一端以街頭綠化廣場結束;沿之江大堤以觀江為目標形成水軸,沿線綠化結合高架城市陽臺伴隨地形的起伏而富于變化,創造不同視角與環境的觀江氛圍。
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靈江路形成連續界面,采取統一的建筑后退、連續的裙房與建筑布置;沿慶春東路、清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韻律界面,注重高層建筑的組合關系與韻律感的塑造。
4、標志性節點:設計中結合現狀建筑形成三組高層群,成為整個核心區的標志。
5、視線組織:重點考慮主要道路與標志性建筑之間的視線通廊,包括錢江路、新安江路與市民中心的視線、靈江路與高層標志性建筑群的視線等??臻g景觀架構地區建筑高度圖地區建筑高度圖水體景觀
錢江新城水體景觀主要從觀水和親水兩個層面來處理。針對錢塘江防浪墻的特點,運用城市陽臺的理念,形成江邊生態帶,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體;充分利用區域內外的豐富水系,溝通諸多水體,體現杭州以“水”聞名于世的城市特征。
新城綠化堅持“以人為本、以活動為中心”的原則,結合區內水系的布局,強調綠化的系統性和網絡性,注重商業旅游功能與綠化功能的復合,關注廣場、道路、街景、雕塑、噴泉及河道景觀綠化等的設計與建設,著力營造詩意般的城市棲居空間。給杭州市多了一道風景線。水體景觀錢江新城水體景觀主要從觀水和親水兩個層面來處理。針綠地景觀分析圖綠地景觀分析圖綠地景觀分析圖綠地景觀分析圖一.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1.項目背景錢江新城總規劃用地面積21平方公里,分二期滾動實施。一期規劃范圍東臨錢塘江、南至復興大橋、西鄰秋濤路、北靠錢江二橋和艮山西路,約15.8平方公里;二期規劃范圍東至九田路-和睦港、北至艮山東路、西至錢江二橋、南至錢塘江,約5.2平方公里。由清江路、秋濤路、慶春東路和錢塘江圍合而成的4平方公里錢江新城核心區,是率先建設的重點區域。一.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1.項目背景2.功能定位杭州市市級中心,以行政辦公、商務貿易、金融會展、文化娛樂、商業功能為主,居住和旅游服務功能為輔,體現二十一世紀杭州現代化城市景觀的行政商務中心區??偨Y:明確核心區作為城市區域內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地塊的功能劃分。2.功能定位總結:明確核心區作為城市區域內的功能定位,在此基3.交通組織車行系統——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雙向結合,通過公交站場聯系軌道與公交的換乘。步行系統——以城市主軸線為步行主區域,以楔形綠地和濱江地區作為步行次區域,并在三個高架城市陽臺處交匯。總結:軌道交通支撐的豎向立體交通開發,各交通無縫對接,強調步行系統的連續性軌道交通線軌道交通線公交中心站公交中心站交通組織與停車步行系統車行系統3.交通組織總結:軌道交通支撐的豎向立體交通開發,各交通無縫4.中軸線以中央公園、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和國際會議中心等文化建筑構成核心區的主軸線,穿越核心區中央地帶,全長1.5公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中央公園城市陽臺總結:突出軸線主題,強調歷史與未來的結合,建筑與景觀的結合。4.中軸線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中央公園城市陽臺總結:突出軸線主題5.地下空間規劃主要考慮公共方便到達,地面空間與地下功能空間的緊密聯系。地下商業空間下沉商業廣場文化波浪城電影超市、購物商店,集商業、娛樂為一體,共12.4萬平方米新安江中心奉化江中心軌道交通樞紐總結:地下商城與地面地下交通融為一體,為人們購物、會友、娛樂、休閑、公務活動提供了保障,帶動城市的繁榮,各種功能的高效連接,強調地下空間的整體利用。5.地下空間地下商業空間下沉商業廣場文化波浪城新安江中心奉化5.天際線規劃控制內部商務辦公區建筑為高層與超高層,形成地標建筑,主軸建筑與地塊周邊建筑低于商務辦公建筑,形成高低起伏的天際線??偨Y:利用不同功能定位,打造不同高度建筑,形成整個區域的天際線,塑造城市形象。5.天際線總結:利用不同功能定位,打造不同高度建筑,形成整個城市設計案例分析
——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城市設計案例分析規劃范圍錢江新城核心區位于錢塘江北岸,由錢塘江、慶春東路、秋濤路和清江路(西興大橋)所圍合,總用地面積401.6公頃。本次規劃主要汲取了德國歐博邁亞公司對核心區規劃設計咨詢方案中好的設計理念,結合地下空間概念規劃的相關內容,在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深化與完善。規劃范圍錢江新城核心區位于錢塘江北岸,由錢塘江、慶春東路、秋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案例分析(城市規劃)分析課件區域位置圖區域位置圖現狀概況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區位于老海塘——錢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結合過渡地帶,因此現狀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鎮用地和村辦工業、倉儲用地為主;沿江地區大部分為水塘和農田,且地勢低洼,平均地面標高在7米左右。目前規劃范圍內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項目)約79.28萬平方米,在建、待建項目約7項(意向性項目未計),可開發地塊面積約173.41萬平方米。具體開發建設情況如下:(1)保留現狀采荷東區和觀音塘地區30.85公頃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
(2)保留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江干區政府、邵逸夫醫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公頃。
(3)在建、待建項目: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和其對應的“日月同輝”建筑——國際會議中心,宋都房產開發公司二處住宅用地等;
(4)此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安江路和錢江路圍合的范圍內已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規劃區域四周圍合道路除慶春東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規劃紅線要求建設,現狀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濤路,主干道慶春東路(西段)、清江路、錢江路、之江路和靈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設之中,錢江新城核心區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
過江通道:現狀西興大橋和規劃慶春東路過江大橋(或隧道)。
市政基礎設施主要有220KV城南變電站及其高壓走廊、杭州煤氣儲配站用地,它們對城市景觀特別是城市新中心視覺景觀產生了不利影響?,F狀概況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區位于老海塘——錢江路和航海路以外,功能定位整個核心區功能定位為:杭州市市級中心,以行政辦公、商務貿易、金融會展、文化娛樂、商業功能為主,居住和旅游服務功能為輔,體現二十一世紀杭州現代化城市景觀的行政商務中心區。
功能定位整個核心區功能定位為:杭州市市級中心,以行政辦公、商特點保留及延承1、保留“雙軸、雙核、兩帶、七片”的規劃布局結構。即以中央公園、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和國際會議中心等文化建筑構成核心區的主軸線,沿富春江路構成核心區以商務、濱河休閑活動功能為主的發展次軸線,結合城市主次干道將規劃區劃分成相對獨立的七個片區,包括四個商務辦公片區、兩個居住片區和一個會展片區,同時兩條楔型綠帶穿插入各片區,成為市中心高密度建筑開發的緩沖帶,在空間上又起到界定、虛實對比的作用。
2、保持分等級的道路結構和到達式的交通組織特性,主次干道格局、坐標不再改變。
3、注重新、老中心交通、功能、旅游和景觀聯系,并強調高綠地率、低建筑密度的開發方式,為改善中心區生態環境,限制兩個中心高開發強度的無限延伸而造成更大的交通、環境壓力起到緩沖作用。
4、保持錢塘江邊的三個“城市陽臺”特色,并與楔型綠地、主軸線溝通形成完整、連續、層次豐富的步行系統。5、以高層建筑群構建新城天際輪廓線,并通過與錢塘江垂直方向的縱向組群式布置形成錯落有致、通透、多視角而富有韻律感濱江景觀,最大限度地將錢塘江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引入城市內部。6、保留結合水系形成的“兩軸、兩帶、三廊、四點”的綠地結構。7、保證預留的發展備用地,為以后的發展留有空間。8、結合軌道交通站場附近發展步行商業設施。9、采用高標準和適當靈活的指標體系,包括對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導,鼓勵辦公綜合體的建設,以及部分地塊的高強度開發,允許容積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容許浮動范圍,整個核心區范圍綠地指標綜合平衡等。特點保留及延承道路規劃1、道路分類:快速路:秋濤路、清江路主干路:慶春東路、錢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靈江路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暫定)、椒江路支路:紅線寬度20—26米區內支路:車行道寬度7-9米,具體來說:本次規劃確定的區內支路劃入地塊,考慮到提高整體環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將采用與建筑色彩、風格相協調的路面鋪裝材料和鋪裝色彩,因此設計中只考慮的機動車道的寬度,而人行道將結合建筑后退部分統一設計。規劃確定:沿新塘河設置連通的寬度7米的道路;沿主干道和快速路邊50米寬的綠帶內側設置寬度9米的輔道;雙向通行的機動車道寬度要求在9米以上;中央設隔離帶的區內支路,其兩側機動車道的寬度要求達到6米以上。道路規劃2、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1)軌道交通目前,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的線網規劃還處于調整階段,尚有許多不定因素,但對經過錢江新城核心區的線路已經過多次討論,本次規劃仍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線路和站場位置考慮與周邊地上、地下空間的關系。同時,為加強軌道交通站與城市主軸線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關系,本設計中將原位于新安江路單側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處。(2)公交站場結合規劃軌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塊的用地性質,在富春江路與奉化江路交叉口的東南角設置公交中心站,約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與新安江路交叉口的西南楔形綠地內設置公交首末站,約5300平方米,方便軌道交通與公交的換乘??紤]到該兩處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綠地內,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對景處,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場對城市景觀將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破壞了楔形綠地的整體性,因此本設計要求兩公交站場應與綠地統一規劃設計,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變化設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車場。同時,為提高土地利用率,規劃建議允許在盡量減少地面設施的前提下結合公交樞紐設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業服務設施,考慮到該因素,本設計將該兩處市政設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上范圍擴大。2、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3、停車、卸貨區與交通出入口方位所有配建停車位均根據規范要求設于區內建筑的地下車庫內及建筑圍合內部綠化的地下部分;根據控規,本設計范圍內共有6處獨立設置的社會停車場,它們或利用高架平臺下部空間,或與周邊建筑、城市綠地結合設置。結合地下空間概念規劃,設計建議高層建筑均設置3-4層的地下空間,用于停車庫、貨車裝卸和商業用途等。規劃要求盡量使用區塊內的通道作為地下車庫的出入口,以保持臨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減少對其他通過性車輛的交通干擾。公共停車——除社會停車場外,建筑本身配建的地下車庫不但為雇員開放,還可通過有償使用的方式向一般公眾開放,(如白天向雇員開放,夜間和周末向區內居民、游客開放等)以提高車庫的利用率。出入口均采用“右進右出”方式。大型旅游停車——錢江新城核心區內對旅游業的吸引主要來自觀錢塘江潮汐、購物、展覽幾方面,因此濱江地區、主軸線空間和商業街區成為主要的吸引點。針對這種特性,規劃建議在高架平臺下部和新塘路西側的社會停車場用地內安排大型旅游的停車位。臨時停車區——各區塊內均應設置滿足規范要求的地面臨時停車位,具體位置應考慮出入方便并避免對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擾,因此本規劃考慮設在城市次干道、支路兩側的開發地塊內。卸貨與服務區——區內建筑的卸貨與服務區應設于地下,由區塊內通路出入。卸貨區的面積與建筑的使用面積有關。根據多倫多市的標準,辦公樓的平均卸貨面積為每貨車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的總卸貨區約為其總建筑面積的5%左右,大型建筑的卸貨區面積可少于總建筑面積的1%。商業設施每貨車位面積平均約為40平方米,總的卸貨區平均面積約占總建筑面積的8%左右。地面設置的臨時卸貨停車區域應注意與主要人流出入口的避讓,設在車流和人流量小的區段內。3、停車、卸貨區與交通出入口方位交通規劃
從現有杭州城市整體道路交通網絡出發,注重核心區域路網的科學、合理布置及與老城區、錢塘江南岸交通連接的可達性和便利性。
考慮到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新城規劃強調核心區塊地下空間的開發和貫通,以及與大型停車場、地鐵站、步行及公交系統、地下人行系統、交通換乘樞紐之間的聯系。同時,結合主要的開敞空間和景觀軸線,構造優美的城市景觀廊道。
交通規劃從現有杭州城市整體道路交通網絡出發,注重核心區域路城市路網關系城市路網關系核心區道路分析核心區道路分析步行系統分析步行系統分析交通組織和停車分析交通組織和停車分析空間景觀架構1、景觀骨架:由城市主軸線和富春江路形成核心區“十”字形景觀主骨架,將中央公園、市民中心和波浪文化城三個主要的公共開敞空間串聯起來;
2、綠軸與水軸:沿規劃4號路和9號路通過自然流暢的綠化與休閑步道結合形成以市民中心為對景的綠軸,并在另一端以街頭綠化廣場結束;沿之江大堤以觀江為目標形成水軸,沿線綠化結合高架城市陽臺伴隨地形的起伏而富于變化,創造不同視角與環境的觀江氛圍。
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靈江路形成連續界面,采取統一的建筑后退、連續的裙房與建筑布置;沿慶春東路、清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韻律界面,注重高層建筑的組合關系與韻律感的塑造。
4、標志性節點:設計中結合現狀建筑形成三組高層群,成為整個核心區的標志。
5、視線組織:重點考慮主要道路與標志性建筑之間的視線通廊,包括錢江路、新安江路與市民中心的視線、靈江路與高層標志性建筑群的視線等??臻g景觀架構地區建筑高度圖地區建筑高度圖水體景觀
錢江新城水體景觀主要從觀水和親水兩個層面來處理。針對錢塘江防浪墻的特點,運用城市陽臺的理念,形成江邊生態帶,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體;充分利用區域內外的豐富水系,溝通諸多水體,體現杭州以“水”聞名于世的城市特征。
新城綠化堅持“以人為本、以活動為中心”的原則,結合區內水系的布局,強調綠化的系統性和網絡性,注重商業旅游功能與綠化功能的復合,關注廣場、道路、街景、雕塑、噴泉及河道景觀綠化等的設計與建設,著力營造詩意般的城市棲居空間。給杭州市多了一道風景線。水體景觀錢江新城水體景觀主要從觀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產干腌制過程中的顏色變化考核試卷
- 煉鐵產業鏈優化與整合考核試卷
- 雙十一勝利密碼
-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健康教育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許莊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開學暑假驗收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四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9月階段性檢測試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基因工程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遂寧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大練習(期末)生物試題含解析
- 焦作大學《醫學微生物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澤州縣晉廟鋪鎮攔車初級中學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統一考試(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形容詞性與名詞性物主代詞專項練習
- 推動教育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
- 胃管置入術知情同意書
- 小學體育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 2024年山東菏澤市東明縣城市社區工作者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穴位埋線療法骨科疾病的輔助治療研究
- 呼吸科利用PDCA循環提高肺功能檢查結果達標率品管圈QCC成果匯報
- 海南導游考試面試導游詞
- 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安全生產協議書 標準版
- 工程開票申請表
- 船舶岸基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