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體牙髓病學-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病因及發病機制_第1頁
牙體牙髓病學-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病因及發病機制_第2頁
牙體牙髓病學-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病因及發病機制_第3頁
牙體牙髓病學-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病因及發病機制_第4頁
牙體牙髓病學-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病因及發病機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生理學特點第一節 牙髓形態及組織結構一、形態學特點(一)一般情況1、肉眼看不到2、損傷、外露時呈紅色有粘性的軟組織3、X線片顯示,在髓腔或根管內可看到它的大致外形 (二)在顯微鏡下可看到四層二、結構特點(一)細胞1、成牙本質細胞:是牙髓內特殊的細胞,具有形成牙本質的作用。其特點是:(1)呈并肩的柵欄狀排列。(2)細胞體高8-25m,直徑為3-8m。(3)冠部為高柱狀,在頸部和根中部呈矮柱狀或立方狀,根尖為扁平狀。2、成纖維細胞:是牙髓中的主體細胞,又稱牙髓細胞。其功能有:(1)產生牙髓的明膠狀基質和膠原纖維。(2)未成熟的成纖維細胞可分化為成牙

2、本質細胞。3、防御細胞:是在牙髓中起到防御作用的細胞。(1)巨噬細胞:可吞噬細菌、異物和壞死的細胞,并具有抗原提成作用。(2)其它:樹突細胞、淋巴細胞、肥大細胞等:參與牙髓的免疫監視作用。4、儲備細胞:是牙髓細胞的儲備庫。是原始的未分化的間質細胞??筛鶕枰只刹煌愋偷募毎?,如成纖維細胞、成牙本質細胞、巨啜細胞或破骨細胞等(二)細胞間成份:由膠原纖維、不定形基質和細胞間組織液成在維持牙髓結構的完整性和牙髓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膠原纖維:在牙髓中交織成松散和不規則的網狀,以支持牙髓中的其它結構成分。由成牙本質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合成和分泌的。有兩種類型: I型和III型2、基質及組織液。(

3、1)基質:是細胞間的不定形的膠狀物質,主要成分為蛋白多糖,總稱為糖胺多糖。牙髓中主要有兩種:透明質酸和硫酸軟骨素,它們使基質具有粘性且呈膠狀。 作用:包饒和支持著牙髓中的各種有形成分, 是血管與細胞之間傳遞營養物質和廢料的重要介質 是抵抗細菌和毒性產物在牙髓組織中擴散的一道屏障。(2)組織液,它來自于毛細血管,成份與血漿相似。一般情況下,組織液中的水與基質蛋白多糖相結合,構成液態膠體系統,有利于可溶性物質來往于基質中。炎癥時基質可以快速釋放出游離的水,使組織壓增高。正常牙髓內組織壓約0.8-1.3kpa,當可復性牙髓炎時,升到1.7kpa,牙髓炎升到4.6kpa。第二節 牙髓的功能牙髓具有四種

4、功能1、形成功能2、營養功能3、感覺功能4、防御功能一、形成功能1、初級為原發性牙本質。牙未能開始行使功能。2、形成繼發性牙本質。是原發性牙本質形成后,牙髓會繼續形成牙本質。3、刺激性牙本質,即修復性牙本質。二、營養功能1、牙髓是通過向成牙本質細胞和細胞突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來保持牙本質的活力。2、牙髓的血液供應來自上下牙槽動脈。(一)牙神經分布。1、粗的感覺神經纖維。2、細的感覺神經纖維。3、牙髓神經僅具有痛覺感受器。三、感覺功能(二)炎癥性疼痛的機制。1、組織壓力升高。(1)正常組織壓為0.8-1.34kpa。(2)牙髓充血為1.7kpa。(3)牙髓炎為4.6kpa。2、炎癥介質:主要是組織

5、細胞、血漿釋放的5-羥色胺和C纖維釋放的神經多肽。四、防御功能1、修復性牙本質形成。2、炎癥性反應。 第三節 牙髓增齡性變化一、體積變化:髓室由大變小,髓角變低或消失,根管由粗變細,根管走向復雜化,根尖孔變窄,嚴重的磨損或齲病可誘導牙髓形成修復性牙本質,加速牙髓的增齡性變化。二、結構變化:牙髓細胞變小、減少,牙髓基質變得黏稠,牙髓纖維成分多,血管、神經數目減少 三、功能變化:牙髓的各種功能降低,牙髓的修復能力降低。第四節 根尖周組織生理特點牙骨質牙槽骨牙周膜一、牙骨質 :冠方2/3的牙骨質為薄的板層狀結構,根尖1/3牙骨質為較厚的不規則的板層狀結構,多為細胞性牙骨質主要功能是將牙周膜附著于根面

6、上正常情況下有不斷新生特點,具有修復和補償功能根管預備的深度應止于牙本質牙骨質界,即組織學根尖孔牙髓和根尖部病變得到治療后,牙骨質能新生二、牙周膜1、根尖周牙周膜的組成:它是由成束的膠原纖維和其間的疏松結締組織構成。位于牙骨質與牙槽骨的間隙中,通過根尖孔與牙髓相接2、牙周膜內含有觸壓覺感受器和痛覺感受器3、血運供給。牙周膜的側支循環很豐富,血管呈網狀式,修復能力強。血液來源途徑有三條:(1)牙槽動脈在進入根尖孔前的分支。(2)牙槽的血管通過篩狀孔進入牙周膜。(3)牙齦血管分支至牙周膜。這些血管在牙周膜中吻合交叉成網狀,能較好的消除炎癥產物,增加病變區的修復能力,并且營養牙骨質。根尖周的淋巴管也

7、較為豐富。根尖周膜內含有成纖維細胞、組織細胞和未分化的間質細胞,以及牙周上皮剩余,在根尖周囊腫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三、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和支持骨組成,固有牙槽骨為薄層致密骨,構成牙槽窩的內壁,在X線片上表現為圍繞牙根的連續阻射白線。又稱為骨硬板。根尖周炎癥可導致根尖周硬骨板的吸收, X線片上表現為阻射白線的模糊、中斷甚至消失早期根尖周病損不一定能被X線片檢出固有牙槽骨上有許多小孔,是血管、神經進出的通道,又稱為篩狀板。第十章 病因及發病機制病因細菌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免疫因素 第一節 細菌因素一、致病菌:主要是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炎癥牙髓:主要來源于深齲,多為兼性厭氧菌,如鏈球菌、放線菌、乳

8、桿菌等感染根管:主要來源于牙髓病,以厭氧菌為主,尤其是專性厭氧菌根尖周組織:主要是根尖膿腫,檢查有卟啉菌、普氏菌和梭形桿菌等,而根尖周肉芽腫,有部分學者認為,它不是細菌生存的地方,而是細菌被消滅的地方。二、感染途徑:細菌通過牙冠部缺損、牙本質小管、和根尖孔侵入到牙髓內細菌牙本質小管牙髓暴露牙周途徑血源感染(一)牙本質小管,牙本質中含有大量的牙本質小管,當釉質或牙骨質喪失后,牙本質小管就暴露于口腔菌群,細菌就會侵入牙本質小管,進入牙髓內造成感染。(二)牙髓暴露,如外傷牙折、畸形中央尖折斷、重度磨損及楔狀缺損、隱裂等,使細菌直接進入牙髓細菌(三)牙周途徑:深牙周袋中的細菌可通過根尖孔或側支根管進入

9、牙髓,引發牙髓的感染,這種由牙周途徑導致的牙髓感染稱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稱為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itis)(四)血源性感染:常見于菌血癥和敗血癥細菌通過血運進入牙髓造成感染稱為血源性感染引菌作用是指受過損傷或病變的組織能將血流中的細菌吸收到自身所在部位的作用牙髓的血源性感染途徑歸于引菌作用。三、致病機制:進入牙髓或根尖周組織中的細菌,可產生多種有害物質,可直接毒害組織細胞或通過引發炎癥和免疫反應間接導致組織的損傷。莢膜、纖毛和胞外小泡內毒素酶代謝產物莢膜、纖毛和胞外小泡1、G-細菌和G+細菌均可產生莢膜,以保護菌體細胞免遭吞噬,及利于細菌的附著。2、纖毛參與細菌的

10、聚集和附著,傳遞遺傳信息,增強細菌抵抗力3、G-細菌產生胞外小泡,與細菌的凝集、附著、溶血和組織溶解有關。內毒素1、強的致炎因子,誘發炎癥反應,使局部組織腫脹、疼痛以及骨吸收。2、激活T細胞和B細胞,調動免疫反應,加重組織損傷。對細胞的直接毒害作用酶1.膠原酶5.核酸酶2.硫酸軟骨素酶3.透明質酸酶4.蛋白酶前三種可使組織基質崩解,有利細菌的擴散。后兩種降解蛋白質和DNA,直接損傷牙髓和根尖組織內的細胞。氨、硫化氫、吲哚和有機酸等,可直接毒害細胞,導致組織損傷抗原性:菌體的許多成分具有抗原性,通過誘發機體免疫反應,間接造成組織損傷代謝產物四、宿主對細菌感染的反應炎癥反應:當細菌在牙本質內時,其

11、代謝產物可損害成牙本質細胞,引發受損局部的炎癥反應。當牙髓受到細菌感染時,受損細胞可釋放出大量的炎癥介質,導致牙髓組織的變性或壞死。免疫反應:在牙髓和根尖周組織中,存在識別外來抗原的細胞。侵入組織的細菌及產物可作為抗原,誘發宿主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免疫反應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可引起或加重炎癥反應,導致組織損傷。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對侵入牙髓和根尖周的細菌和毒性產物具有殺滅和清除作用,對宿主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在一定條件下,也造成了組織的嚴重破壞。第二節 物理因素 四種因素 創傷溫度電流激光一、創傷(一)急性創傷。意外創傷導致牙脫位、牙根折裂,造成血液供應受到破壞,牙髓活力喪失、發炎或壞死。牙脫位,發生率約52%。嵌入脫位,發生率約92%。牙根折裂,易使牙冠髓及根髓壞死。(二)慢性創傷1、磨牙癥,造成磨損。2、咬合創傷。3、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4、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二、溫度(一)備洞產熱1、備洞過程無冷卻裝置產熱過大2、備洞時手機使用不當,操作不當3、窩洞過深,牙本質過于干燥(二)充填材料及拋光產熱1、深齲銀汞合金充填無墊底2、充填高點調磨3、修復體干粉拋光產熱三、電流(一)異種金屬互相磨擦產生電流。如銀汞與鑄造金屬全冠修復體。(二)電測定器使用不當。(三)電外科手術使用不當。四、激光 不同種類的激光,對牙髓組織可造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