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珍稀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教學項目的構建與應用摘 要:綜合利用unity3D、三維數字采集還原、全景攝影、無人機航拍、測繪數字高 程模型(DEM)、計算機仿真等先進信息技術,將珍稀蘭科植物的形態結構、生境選 擇、傳粉策略和保護管理等核心要素進行虛擬仿真,開發了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 擬仿真實驗項目。項目呈現手段多樣,設置基礎理論及核心操作引導,在線幫助和 討論環節,學習的沉浸感、交互性和趣味性強,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解決了珍稀瀕 危植物不易獲得、時空因素限制等教學瓶頸問題;增進了學生對以蘭科植物為代表 的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與保護的理解,為植物學虛擬仿真教學項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關鍵詞:植物學;傳粉
2、;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for Pollin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Rare PlantsAbstract: A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platform for pollination and habitatprotection of rare orchids was developed by virtual simulation on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form s
3、tructure, habitat selection, pollination strategy and conservation of representative rare orchids with the technologiesof unity 3D, 3D digital collection and reduction, panoramic photography, UAV aerial photograph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 computer simulation, etc. The project presented vari
4、ous display types,set up basic theory and core operation guidance as well as online help and discussion system, which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 learninginterest due to its high attraction, interactivity and interest. The system hassolved the teaching bottleneck problems such as difficult collection
5、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and improved the knowledges of conserva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represented by orchids. Therefore, the system has provideda good example for the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 of botany.Key words: botany; pollination; conservat
6、ion;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0引言植物學是研究植物細胞組織形態特征及其生理功 能、植物營養及繁殖器官形態結構與發育以及植物界 主要分類群系統演化的一門學科,是大學生物類專業 以及植物生產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在 植物學有關植物繁殖的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了解繁 殖器官的組織形態,對植物繁殖中重要生物學過程 (如傳粉過程)缺乏了解。植物的傳粉是植物獲得后 代以及種群擴張的保證,是植物生活史過程中重要的 事件。由于傳粉觀察需要在野外進行,特別是一些珍 稀瀕危的植物的傳粉過程更為獨特,經常遇到材料和 觀察對象難以獲取的情況,使得珍稀植物傳
7、粉生物學 的實驗教學顯得尤為困難。虛擬仿真是解決實驗條件 不具備或極端環境等問題的有效手段# 2019年“教育 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意見”中指出,從2019 年到2021年,完成1 500門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 學一流課程認定。2017、2018年教育部批準國家級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03項,其中生物科學類項目 35項,占比8.68%算#蘭科植物種類豐富,形態美觀,極具觀賞價值,大 部分蘭科植物被列為瀕危物種,是物種保護中的“旗 艦,,類群。蘭科植物具有獨特的傳粉特征,種子往 往需要在特定的共生真菌環境下才能生長為成年植 株。從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以來,蘭科植物的傳粉 和保護一直受到全
8、世界植物學家的廣泛關注。生物學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S,以蘭科植物為例, 開發了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教學項目。該項 目促使學生了解以蘭科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植物的 形態特征、傳粉對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為今后學 習珍稀植物資源、植物保護與管理等課程打好基礎,提 高學生對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意義的認識,增強環境友 好、生態文明理念。1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項目構建與 應用1.1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建設以珍稀瀕危的蘭科植物為例,通過采集其原生生 境、植物的形態(包括花部構成、根莖和葉子形態、開 花過程等),野外生存狀態和生活史(種子庫、原地保 護、遷地保護、資源開發與利用、種質回歸等)等
9、基礎 數據及圖片、視頻等資料,采用unity3D、三維數字采集 還原、超景深顯微攝影、全景攝影、無人機航拍、測繪數 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計算機仿 真等技術,將具有代表性蘭科植物的形態結構、傳粉與 生殖策略、瀕危機制與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虛擬仿真, 構建了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項目#項目方法主要包含蘭科植物的形態結構觀察、不 同屬植物之間的分析比較、分類檢索、生境的鳥瞰和地 面觀察、傳粉方式和傳粉過程模擬、保護管理措施瀏覽 以及在線測試等內容。該項目包括形態結構、生境選 擇、傳粉策略、保護管理4個模塊,28個交互性步驟。 此外,還有隨堂小知識
10、和在線測試對學生學習效果進 行評價,具體的項目框架如圖1所示。圖1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教學項目構架圖4圖4杏黃兜蘭等高濕度亞熱帶生境虛擬仿真截圖1.1.1蘭科植物形態結構任意選取5種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虛擬標本,用鼠 標拖曳即可進行整體觀察、旋轉查看、拖曳縮放、分拆 復原等虛擬操作,學生可對蘭科植物的花、莖、葉和種 子等器官進行形態與結構學習,了解蘭科植物的形態 特點和演化地位。如圖2所示,本模塊設計5個交互 性步驟。圖2杏黃兜蘭花結構解剖虛擬仿真截圖與其他被子植物花形態結構比較:選取8種被子 植物的花器官與蘭科植物進行比較觀察,通過拖曳縮 放、分拆拼合,逐層剝離、結構解剖以及不同植物之間
11、的切換等操作,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蘭科植物幾種代表 屬的分類依據和識別要點。本模塊設計有8個交互性 步驟。例如,圖3為玉蘭花解剖結構,可以幫助學生了 解蘭花和其他具有相似形態特征植物的區別。圖3玉蘭花結構觀察與解剖虛擬仿真截圖1.1.2蘭科植物生境選擇為幫助學生了解蘭科植物的主要生境,將幾種瀕 危蘭科植物生長在高海拔亞熱帶區域,定位到我國云 南省。該區域有大量蘭科植物分布標識,點擊標識熱 點進入到對應的宏觀生長環境,鳥瞰蘭科植物原生生 境,分析植被、坡度、濕度等環境因子的影響,再進入與 航拍點對應的7個地面觀察點,了解不同蘭科植物生 存條件,如土壤類型、植被郁閉程度、依附植物或共生 植物、生長方
12、式等,如圖4所示。本模塊設計7個交互 性步驟。1.1.3蘭科植物傳粉策略進入原生生境還原場景,用戶化身為傳粉昆蟲,使 用鼠標和鍵盤的WASD按鍵進行方向操作,空格與C 鍵進行升降操作,控制傳粉昆蟲在幾種蘭花中尋找食 物、配偶或者巢穴等,展示泛化食源欺騙、性欺騙、產卵 地欺騙、長喙昆蟲等傳粉方式,傳粉昆蟲進入蘭科植物 的花朵“陷阱”之后,按蘭花設計的逃逸路線攜帶花粉 塊爬出,然后飛到另一朵蘭花,并將花粉塊移送到該花 柱頭上,如出現逃逸失敗或昆蟲在不同種類的蘭花訪 問時,則判定傳粉失敗,系統仍然作為有效成績記錄, 如圖5所示。本模塊設計4個交互性步驟。圖5傳粉者找到杏黃兜蘭仿真截圖1.1.4蘭科植
13、物原位保護和遷地保護點擊蘭科植物原位保護選項,瀏覽蘭科植物自然 保護區的保護措施、管理方法和效果對比分析。本模 塊設計1個交互性步驟。點擊蘭科植物遷地保護選 項,瀏覽代表性蘭科植物遷地保護的案例,了解遷地保 護的一般步驟和實施方法,如圖6所示。本模塊設計 1個交互性步驟。圖6原位保護虛擬仿真截圖1.1.5隨堂小知識點擊隨堂小知識選項,系統將自動對學生的實驗 操作進行歸納總結,既可復習鞏固知識點,強化學習效 果,也可記錄用戶使用進度。本模塊設計1個交互性 步驟。1.1.6在線測試仿真實驗完成后,學生在線進行答題,將隨機從題 庫中抽取單選題和多選題進行回答,系統自動評定成 績。本模塊設計1個交互性
14、步驟。1.2項目建設實施效果由于蘭科植物分布區域的限制、花期的不可遇和 珍稀瀕危等因素的限制,傳統蘭科植物實驗教學主要 以講授為主,輔以圖片、標本等資料,教學的直觀性、互 動性和趣味性不夠,教學效果不理想。該項目通過對 蘭科植物形態結構、傳粉對策、資源保護等核心要素進 行仿真,突破了珍稀植物實驗材料、原生生境和時空等 因素的限制,實現了教學的直觀化和互動性,拓展了植 物學實驗課程關于植物分類、形態適應、傳粉策略和資 源與保護等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使原來無法完成 的實驗內容成為可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現了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為主體的講授型向以學生為 主體的轉變。1.3項目開放共享目前
15、,蘭科植物傳粉與保護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面向 全校多個專業開放,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化學B生 物交叉培養班、化學等。截至2019年,蘭科植物傳粉與 保護仿真項目的用戶使用量達到1 300人次,學生的滿 意度為91.23% #此外,該項目已對省內外多所高校免 費共享應用,實現兄弟院校的資源共享、共同發展。2植物虛擬仿真實驗建設與應用思考在傳統的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經費有限、 很多植物學實驗無法開展,開展植物學仿真項目的建 設勢在必行。作為實體實驗的一種補充,虛擬仿真在 全世界得到很大發展。目前國內有關植物學虛擬仿真 實驗項目還比較少,主要建設有國家級虛擬仿真項目, 例如2017年度示范性虛
16、擬仿真項目有,“不同生態區 生物學野外實習” “生物學野外實習虛擬仿真、軫稀 保護藥用生物資源研究與應用的綜合性虛擬仿真實驗 教學項目”“光合作用光能的吸收、轉化及不同類型植 物的光合測定與應用的虛擬仿真”等,2018年度國家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有“秦嶺生物學野外實踐教育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漳江口紅樹林植物學實習 虛擬仿真項目”“秦嶺火地塘植物學綜合仿真實訓” “細胞動態虛擬仿真實驗被子植物雙受精”等w ;此 外,還有一些省級或者校級植物學仿真實驗項目偵的, 但是總體而言相比于國外,我國在生物學虛擬仿真教 學項目建設上還有較大差距。在實體教學的基礎上,通過虛實結合,在很大程度 上能夠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 率口1扳。在目前植物學實驗大綱的植物傳粉觀察實 驗中,大部分高校由于課時限制以及野外環境的復雜 性,傳粉實驗沒有開展或者深度不夠,特別是對于珍稀 瀕危植物的傳粉實驗較為缺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將室外實驗可視化,學生可以近距離了解植物的傳粉 狀況,極大地促進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