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_第1頁
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_第2頁
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_第3頁
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_第4頁
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急性肝炎1.1 近期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乏力和消化道癥狀,可有尿黃、眼黃和皮膚黃疸。1.2 肝臟生化檢查異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膽紅素升高。1.3 HBsAg陽性。1.4 有明確的證據表明6個月內曾檢測血清HBsAg陰性。1.5 抗-HBc IgM陽性1:1000以上。1.6 肝組織學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變1.7 恢復期血清HBsAg陰轉,抗HBs陽轉。12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急性肝炎1.1 近期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乏力和消化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A:同時符合1.1和1.3B:同時符合1.2和1.3疑似急性乙肝病例診斷3乙肝和梅毒

2、診療標準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疑似急性乙肝病例診斷3乙肝和梅毒診療確診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A:疑似病例同時符合1.4B:疑似病例同時符合1.5C:疑似病例同時符合1.6D:疑似病例同時符合1.7診斷4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確診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診斷4乙肝和梅毒診療慢性乙肝2.1急性HBV感染超過6個月仍HBsAg陽性或發現HBsAg陽性超過6個月。2.2 HBsAg陽性持續時間不詳,抗 HBc IgM陰性。2.3慢性肝病患者的體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腫大等。2.4血清ALT反復或持續升高,可有血漿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膽紅素升高等。2.5肝

3、臟病理學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點。2.6血清HBeAg陽性或可檢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導致ALT升高的原因。25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慢性乙肝2.1急性HBV感染超過6個月仍HBsAg陽性或發現丙類傳染病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A:符合2.1和2.3。B:符合2.2和2.3。C:符合2.2和2.4。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診斷6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丙類傳染病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診斷6乙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培訓課件乙肝肝硬化 3.1 血清HBsAg陽性,或有明確的慢性乙肝病史。3.2 血清白蛋白降低,或血清ALT或AST升高,或血清膽紅素升高,伴有脾功能亢進(血小板和(或)白細胞減少

4、),或明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或肝性腦病或腹水。3.3 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有肝硬化的典型表現。3.4 肝組織學表現為彌漫性纖維化及假小葉形成。3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A:同時符合3.1和3.2。B:同時符合3.1和3.3。C:同時符合3.1和3.4。診斷8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乙肝肝硬化 3.1 血清HBsAg陽性,或有明確的慢性乙肝病乙肝病毒相關的原發性肝細胞癌 4.1血清HBsAg陽性,或伴有慢性乙肝病史。4.2一種影像學技術(B超、CT或MRI或血管造影)發現2cm的動脈性多血管性結節病灶,同時AFP400 ug/L,并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及轉移性肝癌。4.3兩種

5、影像學技術( B超、CT或MRI或血管造影)均發現2cm的動脈性多血管性結節病灶。4.4肝臟占位性病變的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肝細胞癌。4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A:同時符合4.1和4.2。B:同時符合4.1和4.3。C:同時符合4.1和4.4。診斷9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乙肝病毒相關的原發性肝細胞癌 4.1血清HBsAg陽性,或伴梅毒一期梅毒1二期梅毒2三期梅毒3隱性梅毒4胎傳梅毒510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梅毒一期梅毒1二期梅毒2三期梅毒3隱性梅毒4胎傳梅毒510乙 一期梅毒-11.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或伴有梅毒感染史。1.2 臨床表現:1.2.1硬下疳:潛伏期一般為2-4周。一般為

6、單發,但也可多發;直徑約1-2cm,圓形或橢圓形潛在性潰瘍,界限清楚、邊緣略隆起,瘡面清潔;觸診基底堅實、浸潤明顯,呈軟骨樣硬度;無明顯疼痛或觸痛。多見于外生殖器部位。1.2.2腹股溝或患部近衛淋巴結腫大:可為單側或雙側,無痛,相互孤立而不粘連,質硬,不化膿破潰,其表面皮膚無紅、腫、熱。111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一期梅毒-11.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1.3 實驗室檢查:1.3.1 暗視眼顯微鏡檢查:皮膚黏膜損害或淋巴結穿刺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1.3.2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如感染不足2-3周,該試驗可為陰性,應于感染4周后復查。1.3.3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陽

7、性。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1.1、1.2和1.3.2。確診病例:應同時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1.3.1、 1.3.3中的任一項診斷12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1.3 實驗室檢查: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1.1、1.2和1. 二期梅毒2.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或伴有梅毒感染史;或有輸血史。2.2 臨床表現: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內。2.2.1 皮損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性皮損及膿皰疹等,常泛發對稱。掌跖部易見暗紅斑及脫屑性斑丘疹。外陰及肛周皮損多為濕丘疹及扁平濕疣。皮損一般無自覺癥狀,可有瘙癢。口腔可發生粘膜斑。可發生蟲蝕性脫發。二期復發梅毒,皮損局限,數目較少,皮損形態

8、奇異,常呈環狀或弓形。2.2.2 全身淺淋巴結腫大。2.2.3 可出現梅毒性骨關節損害、眼損害、內臟及神經系統損害等。213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二期梅毒2.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2.3 實驗室檢查:2.3.1 暗視眼顯微鏡檢查:二期皮損尤其扁平濕疣、濕丘疹及粘膜斑,易查見梅毒螺旋體。2.3.2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2.3.3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陽性。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2.1、2.2和2.3.2。確診病例:應同時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2.3.1、 2.3.3中的任一項診斷14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2.3 實驗室檢查: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2.1、2.2和2. 三期

9、梅毒3.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或伴有梅毒感染史。3.2 臨床表現: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上。3.2.1 晚期良性梅毒: 皮膚黏膜損害:頭面部及四肢伸測得結節性梅毒疹,大關節附近的近關節結節,皮膚、口腔、舌咽的樹膠腫,上腭及鼻中隔黏膜樹膠腫可導致上腭及鼻中隔穿孔和鞍鼻。 骨梅毒、眼梅毒、其他內臟梅毒,可累及呼吸道、肝脾、泌尿生殖系、內分泌腺及骨骼肌等。3.2.2 神經梅毒:可發生梅毒性腦膜炎、腦血管栓塞、麻痹性癡呆、脊髓 癆等。3.2.3 心血管梅毒:可發生單純性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等。315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三期梅毒3.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

10、不安全性行為;3.3 實驗室檢查:3.3.1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3.3.2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陽性。3.3.3 腦脊液檢查:白細胞計數10106/L,蛋白含量500mg/L,且無其他引起這些異常的原因。腦脊液VDRL試驗或FTA-ABS試驗陽性。3.3.4 組織病理檢查:有三期梅毒的組織病理變化。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3.1、3.2任一項和3.3.1。確診病例:應同時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3.3.2、 3.3.3和3.3.4中的任一項診斷16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3.3 實驗室檢查: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3.1、3.2任一項 隱性梅毒4.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或伴

11、有梅毒感染史。4.2 臨床表現:無任何梅毒癥狀和體征,可分為早期和晚期隱性梅毒。4.2.1 早期隱性梅毒:病期在2年內,根據下列標準來判斷:在過去2年內,有明確記載的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由陰轉陽,或其滴度較原先升高達4倍或更高;在過去兩年內,有符合一期或二期梅毒的臨床表現;在過去的2年內,有與疑似或確診的一期或二期梅毒,或疑似早期梅毒的性伴發生性接觸史。4.2.2 晚期隱性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無證據表明在既往2年中獲得感染。無法判斷病期亦視為晚期隱性梅毒處理。417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隱性梅毒4.1 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4.3 實驗室檢查:4.3.1 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12、:對于無既往梅毒史者,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陽性(滴度一般在1:8以上)。對于有既往梅毒治療史者,與前次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結果相比,本次試驗結果陽轉或其滴度升高4倍或更高。4.3.2 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陽性。4.3.3 腦脊液檢查:無異常發現。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4.1、4.2任一項和4.3.1。確診病例:應同時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4.3.2、 4.3.3項。診斷18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4.3 實驗室檢查:疑似病例:應同時符合4.1、4.2任一項 胎傳梅毒5.1 流行病學史:生母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5.2 臨床表現:5.2.1 早期胎傳梅毒:一般在2歲以內發病,類似于獲得性二期梅毒,發育

13、不良,皮損常為水皰-大皰、紅斑、丘疹、扁平濕疣;梅毒性鼻炎及喉炎;骨髓炎、骨軟骨炎及骨膜炎;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5.2.2 晚期胎傳梅毒:一般在2歲以后發病,類似于獲得性三期梅毒。出現炎癥性損害(間質性角膜炎、神經性耳聾、鼻或腭樹膠腫、克勒頓關節、脛骨骨膜炎)或標記損害(前額圓凸、馬鞍鼻、佩刀脛、胸鎖關節骨質肥厚、口腔周圍皮膚放射狀裂紋等)。5.2.3 胎傳隱性梅毒:即胎傳梅毒未經治療,無臨床癥狀,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腦脊液檢查正常,年齡小于2歲者為早期胎傳隱性梅毒,大于2歲者為晚期胎傳隱性梅毒。519乙肝和梅毒診療標準 胎傳梅毒5.1 流行病學史:生母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5.3 實驗室檢查:5.3.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在早期胎傳梅毒兒的皮膚黏膜損害或胎盤中可查到梅毒螺旋體5.3.2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其抗體滴度高于母親4倍及以上。但低于該值并不排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