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參考教案 市賽獲獎_第1頁
【教學方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參考教案 市賽獲獎_第2頁
【教學方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參考教案 市賽獲獎_第3頁
【教學方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參考教案 市賽獲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反復誦讀,理解疑難字詞,理解文意;較系統地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理解文中孟子的政治主張。體會孟子散文的特點。積累文言知識,掌握文中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通過相關學習資料、參照注釋等途徑疏通文意,理解思想。體會文中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孟子文章的語言特色。教學難點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2.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后逐層論證的寫法。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在解放戰爭,國民黨號稱八百萬大軍,裝備精良,占據長江天險,人民解放軍卻憑著“小米加步槍”,把國民黨趕到了臺灣,

2、這是為什么?誰愿意來說說?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許能解答這個問題。二、了解孟子及孟子(學生介紹,教師展示思維導圖并補充講解)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000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3、。本文就是其中一篇說理文。三、初讀課文,指導朗誦。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1.教師范讀并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字詞讀音。郭(gu)粟(s)域(y)夫(f)親戚(q)畔(pn) 寡(u)助2.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出語句的停頓和節奏。3.個別讀課文。(男、女生讀課文,學生聽讀并點評。)四、再讀課文,疏通文意。1.學生通讀課文,對照書下注釋,同桌交流,逐句疏通文意。2.教師巡視釋疑點撥,重點注意古今異義詞。3.檢查自學情況。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1)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2)“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

4、”,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3)“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4)“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5)“固國”的“固”,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使國鞏固”。(6)“威天下”的“威”,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作“威懾”講。(7)“寡助之至”的“之”動詞,作“到”講。(8)“畔”:“叛”的通假字,背叛。古今異義詞:池,古義,護城河。今義,池塘。城,古義,城墻。今義,城市。是,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五、精讀課文,理解內容及寫法。默讀課文,思考:1.師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板書)2.作者接著是怎

5、能展開樣論證的? 3.怎樣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話來說是指什么?作者的結論是什么?4.本文反應了作者什么樣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談戰爭還是政治?為什么?5.請你談談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什么特征?討論明確:(1)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采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別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3)要做到“人和”,就要施行“仁政”,即“得道”。 “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結論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作

6、者借戰爭談政治,孟子想借戰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施行仁政,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5)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老師小結:文章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然后擺事實、講道理逐層深入地進行

7、論證。“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團結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六、拓展延伸,當堂練習:1.你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借助“天時”取得作戰勝利的例子?提示:草船借箭:諸葛亮借助大霧的天氣迷惑曹軍,使曹軍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來。 赤壁之戰:諸葛亮借助東風,讓熊熊燃燒著的很多小船沖向曹軍的戰船,把曹軍燒得潰不成軍,傷亡過半。2.你能舉個借助“地利”取得作戰勝利的例子嗎?提示:抗日戰爭中的平型關大捷;崤之戰3.你知道1980年前,深圳是怎么樣的一個地方嗎?為什么會在短短的幾年之中發展成一個超級的大城市呢?一個小小的漁村;是改革開放給了深圳“天時” 。4你認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義呢?(學生討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