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與思考:小學語文課堂作業優化策略探索一、因需而設,深耕編寫意圖,解讀語文要素課堂作業以課時為單位編制,應該突出基礎性和發展性,既有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檢測,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滲透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必須在研讀教材、教參等各類相關材料外,還需要認真鉆研課后習題等作業的編寫意圖,只有認真吃透教材與作業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準確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讓課堂作業在教學中最大化地發揮導教、導學等功能。以四年級王戎不取道旁李為例,教師基于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五道作業題,并制定相應的能力目標。1.緊扣學習重難點,助力教師把握語文要素
2、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一篇小古文,選自世說新語。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歷史傳說故事”,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節,簡要復述課文”。因此,本單元要求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簡要復述的能力。而本篇課文學習重點是了解故事情節,能復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2.以課后題促導學,提供課堂設問基礎模板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精讀課文,課堂作業設計涉及了書寫生字、形近字對比再組詞、閱讀課文獲取有效信息判斷對錯、提取關鍵字完成思維導圖、運用提示語引發思考、課外拓展閱讀等題型。諸如此類題型為教師的課堂學習設問提供了豐富而適切的模板。3.螺旋進階有提升,拾級而上實現語言運用課堂作業中螺旋
3、進階式的難易編排,助力師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落實本課的語文要素。第一、二兩題注重基礎知識的歸類積累與運用,屬于語文基礎知識,重在積累和運用。判斷題的辨析內容都是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也就是學習難點。注重整體感知,第四題是對文言文故事情節的梳理,并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這是學習重點。第五題注重閱讀方法的遷移和運用。4.評價有彈性,作業完成過程促進個性發展課堂作業作為重要的診斷性評價工具,其在評價上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設計一些選做題或需要教師協助下完成題目。利用作業本,學生可以知道自己達到教學要求的程度和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自己的學習;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進而改進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二
4、、適時而導,推進深度學習,夯實語文要素1.作業前置,為教學預設提供生本依據完整的課時學習一般是從學生課前預習開始的。小學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將基礎性的題目稍加設計成一份預學單,以此來檢測預習的效果。如以王戎不取道旁李預習單為例,建議用時1015分鐘完成以下預習單:2.合作探究,為深度學習搭建有效支架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式學習是小學語文課堂實現深度學習、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重要路徑,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鍵策略。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發散圖”“情節發散圖”“魚骨圖”“變化圖”
5、“經歷圖”等形象圖表為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搭建學習支架,開展合作學習:如教師借助思維導圖用簡潔、直觀的圖示設計課堂上的作業任務,讓抽象的文字信息可視化,更加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心理特點,將有效驅動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思維邏輯和閱讀能力。因此,有了圖表這種形象化的支架,學生就能更好地整理信息,梳理語言,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表達。3.促進理解,為思維課堂創建達成任務課程標準強調教科書在內容上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學習提示語,這些學習提示語是對知識點、學習方法的提示,更是教師設計課堂作業的指路牌。教材中提示語所在位置、內容的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有的是提示知識要點,有
6、的是提示學習方法、書寫注意點等。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借助這些提示語設計課堂作業,引導學生完成對課文的學習與理解。以六年級故宮博物院第1題為例。根據“泡泡”提示語,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課前查找資料、課堂小組交流、組內討論、推薦展示”等環節進行學習。其中課外查找資料的聯結學習,既是對課文的補充,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教材上還常設表格填空,讓學生依照示例來完成。此類表格學生獨立完成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將此類表格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表格引導學生根據情節,仿照示例,發揮想象,對文本進行再次的創作。如:四年級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結合文中描寫“我”動
7、作、語言、神態的語句,說說在排練節目和演出時,“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那樣的變化,并填寫下面的表格。學習課文時,借助支架實施學習活動:先出示表格,明確要求;再根據示例,填寫表格;然后從同桌交流到全班交流;最后情景表演,表現評價。學生再根據示例,發揮想象,進行創意填寫,然后進行創造性地復述與表演,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理解,還通過創建有趣的驅動任務,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4.分層評價,為教學診斷提供過程評價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在進行課堂作業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分層布置”“分類評價”學生作業的方法。“分層布置”是指優化的彈性課堂作業結構,分基本作業、選擇作業
8、、超額作業。面對分層作業,學生可以各取所需,教師也可以由此來分類評價。三、整合創構,培養高階思維,提升語文素養1.與教材聯結式整合,思辨中成長筆者在教學六年級夏天里的成長第2自然段時,根據課后第2題,讓學生自己設計表格填寫。在展示交流時,學生設計的表格出現兩種樣式,表1,“動植物、怎么長”兩個要素;表2,“生物、時間和怎樣長”三要素。學生填寫表格后開展思辨,如下表:抓住找“微小不同”思辨學習契機,在對文本準確理解、概括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樣的聯結式整合使課堂作業在學習活動中營造思考的氛圍,并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問題,動口表達觀點,使他們通過親身參與,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所在,體驗
9、到學習的興趣,從而思維也得到發展。2.向閱讀延展式構建,拓展中成長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教師可以借課堂作業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加深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準確把握人物形象。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主題是“走近魯迅”,在學習這一單元前后需要學生大量閱讀關于“魯迅”的文章,可以是魯迅自己寫的文章,也可以是別人寫他的文章。以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例:魯迅逝世后,許多作家寫了悼念文章,如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郭沫若的民族的杰作悼念魯迅先生等,你可以找來讀一讀,對魯迅會有更全面的了解。學過此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巴金、臧克家等作家寫魯迅的文章。在課堂上閱讀
10、此類文章,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加全面了解魯迅,而且在教材文本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引進課外閱讀,進一步加深情感共鳴,更是通過群文閱讀促進學生積淀閱讀素養,養成在閱讀中積累、思考的好習慣。3.向生活實踐式探索,活動中成長語文學習要課內外有機結合,從課堂學習走向課外實踐,更是一種深度學習,更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展思維。以六年級只有一個地球為例,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課堂實踐作業:請對身邊破壞環境的現象進行一次小調查,記錄下時間、地點和看到的現象,設計一兩條保護環境或節約資源的宣傳標語,和同學交流后,選擇一條寫下來對小區居民進行宣講。為完成這項課堂作業,學生必須到生活中去學習,有過親身體驗,才能有發自肺腑的感受。有些課堂作業未必要當堂反饋,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通過生活實踐來尋找答案。學生完成“宣傳標語”課堂作業時需要在小組實踐活動中,在家附近的環境進行實地調查,組內成員分工合作,最后制作標語張貼或懸掛在恰當位置,以達到宣傳的目的。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既能了解自己家鄉的環境,又能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SPE-PEG-FITC-MW-1000-生命科學試劑-MCE
- Cinatrin-C1-生命科學試劑-MCE
- 預防佝僂病試題及答案
- 高一禁毒平臺試題及答案
- 韓國郵政面試題及答案
- 針對性考試策略2024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試題及答案
- 馬小跳考試題及答案
- 遼寧省凌源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考前模擬物理試題含解析
- 越野滑雪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自然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服務合作協議書
- 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及意義
- 藥劑學練習試卷24(題后含答案及解析)
- 公司年度經營目標及公司各部門年度經營計劃
- 生物技術測試題+參考答案
- 大學英語(西安石油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石油大學
- 參展商服務手冊
- 《壽險的功能與意義》課件
- DB15-T 3738-2024 家政服務機構星級劃分及評定規范
- 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 新疆烏魯木齊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