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夏完淳-《別云間》教學設計_第1頁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夏完淳-《別云間》教學設計_第2頁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夏完淳-《別云間》教學設計_第3頁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夏完淳-《別云間》教學設計_第4頁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夏完淳-《別云間》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別云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誦全文并能理解詩歌的大意。可以通過反復朗誦和小組討論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2能夠賞析這首詩歌,品味詩歌語言的妙處。3能夠正確賞析古詩,領會文中的內涵,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誦全文并能理解詩歌的大意。可以通過反復朗誦和小組討論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學難點】能夠賞析這兩首詩歌,品味詩歌語言的妙處。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教師啟發引導點撥來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別云間是作者于秋季在故鄉被清兵逮捕時,在解往南京前臨別松

2、江時所作。上海松江縣,古稱云間,即作者的家鄉。是一首悲壯慷慨的絕命詩。作者在此詩中一方面抱著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一方面又對行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的感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二、文學常識1、作者簡介:夏完淳,原名復,字存古,別號靈胥,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部)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禎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順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詩人。九歲善詞賦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稱。其詩詞或慷慨悲壯,或凄愴哀婉,“如猿唳,如鵑啼”(謝枚如語),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意識。著有夏內史集及玉樊堂詞。2、寫作背景別云間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臨別松江時所作

3、。上海松江縣,古稱云間,即作者的家鄉。作者在此詩中一方面抱著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一方面又對行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的感嘆。三、吟讀,感知音韻美1、讀準字音別云間夏完淳(chn) (明)三年羈(j)旅客,今日又南冠(gun)。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p)歸來日,靈旗空際看。2、視頻朗讀3、讀準節奏別云間夏完淳( (明)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4、讀出感情5、抽生朗讀6、全班齊讀四、譯讀,感知意境美1、解釋下列詞語。【羈(j)旅】長久漂泊外地。【云間】即今上海松江西部

4、,是作者家鄉。【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為囚犯的代稱。【靈旗】古代出征時所用的一種戰旗。這里指后繼者的隊伍。【泉路】黃泉路,死路。泉,黃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毅魄】堅毅的魂魄。2、說出這首詩的大意。過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淚無盡地流著,誰還能說天地廣袤無邊呢?已經知道去黃泉的路很近了,要永遠告別故鄉真是難舍難分。自己死后成了鬼魂,也要回來從空中看看后繼者們打著抗清的旗幟收復河山。五、賞讀,感知情感美首聯: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作者運用典故,抒發了詩人苦戰被捕后的沉痛、憤懣之情。頷聯: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作者在此抒發了英雄失路之悲。頸聯

5、: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作者在此已抱定殺身成仁的決心,但又難以告別家鄉和親人,表現出了作者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發了依戀故鄉之情。尾聯: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這里表現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戰斗不止的決心。1、思考討論:詩圍繞哪個字抒情述懷?全詩是如何抓住這個字進行抒情述懷的?全詩圍繞“別”字抒情述懷。首聯寫再別。作者過去三年別家鄉是為作“羈旅客”而別,即為抗清事業而奔走。而今天是作為被捕囚犯而別的。頷聯寫別情。因前后“別”時的處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時之別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復。而這次別后則自己不能再起兵抗清了,因而面對破碎的河山流不盡的是自己的傷心之淚。頸聯寫死別。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別,和

6、前次別不同。前次離別故鄉,是懷著慷慨的心情參加抗清隊伍,別還容易,而此次卻難了,此去必當一死,死后家鄉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戀憂慮。尾聯寫別后。作者別后成了鬼魂,也還關心著故鄉,還要歸來在空中看后繼者率領部隊起來抗清。2、思考討論:“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明確:表現了詩人無限傷痛與遺憾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憤。3、思考討論:“無限江河淚,誰言天地寬”一句描寫了怎樣的內容?明確:山河破碎,感傷的淚水流不斷,國土已淪喪,還怎能說天地寬!一個“淚”字,一個“言”字,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對祖國山河破碎的悲憤之情。4、問:是因為面對死神而流淚嗎?明確:不是,是因為

7、祖國淪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難,壯志難酬。5、思考討論:“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矛盾心情?明確:必死的決心與難舍故鄉親人的情懷。6、品讀“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兩句,賞析詩句中所表達出的英雄氣節和豪邁情懷。明確:詩人將滿腹哀怨化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還要歸來從空中看后繼者率領部隊起義。這是一種生命已止、戰斗不息的精神,是個人立場的鮮明表白!表現詩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對抗清事業后繼有人的堅定信念。7、別云間中哪些詞語表達了作者為抗清而死的決心和意志?明確:有“泉路”“毅魄”“靈旗”幾個詞語。其意義都與死后”有關,不過沒有絲毫的畏懼,更沒有對自己所從事的抗清事業的

8、悔恨,而是充滿了戰斗的豪情、英雄的氣概。8、別云間中哪兩句用奇特的想象抒發了革命到底的豪情。明確: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9、別云間一詩的題目有何深刻含義?明確:從字面上看是別故鄉,而詩人內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條龍,從此將要從云間消失了。10、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明確:亡國之痛,壯志難酬的悲憤,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熾熱的愛國之情。(注:畫橫線部分是本詩所體現的作者的“精神 ” ) 小結:全詩思路流暢清晰,感情跌宕豪壯。起筆敘艱苦卓絕的飄零生涯,承筆發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轉筆抒眷念故土、懷戀親人之深情,結筆盟誓志恢復之決心。詩作格調慷慨豪壯,令人讀來蕩氣回腸,禁不住對這位富

9、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少年英雄充滿深深的敬意。這首詩表達的不是對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對山河淪喪的極度悲憤,對家鄉親人的無限依戀和對抗清斗爭的堅定信念。六、延讀,拓展思維美1你還知道哪能些大義凜然的正氣之詩?請做簡要分析。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首詩共同點:兩首詩都表現出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2、比較閱讀別云間和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課題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詞。梅嶺三章寫于梅山;別云間是作者訣別故鄉(云間是松江的古稱)之作。作者與背景有相似之處梅嶺三章是作者陳毅被國名黨軍隊包圍,“慮不得脫”,寫下的三首絕命詩;別云間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離鄉之前所作。用詞有相似之處。梅嶺三章中用“泉臺”、“旌旗”分別表示“死亡”、“軍隊”;而別云間中用“泉路”、“靈旗”來表示。兩者都使用了典故。梅嶺三章用了“頭懸南門”、“取義成仁”兩個典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