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二級冊結構工程專業部分分類題高層結構 (三)總分 考試時間 90 分鐘)單項選擇題某 11 層公樓,無特殊庫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 -剪墻結構,首層室內外地面高差 ,房屋高度 ,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 度; 建于類場地設地震分組為一組其準層平面和剖面如圖所示。初步計算已知:首 層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為 12500kN余各層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均為 屋永久 荷載標準值為 層面活荷載標準值均為 2500kN活荷載標準值為 6; 折減后的基本自振周期 T1=0.85s。 底剪力法進行方案比較時,結構頂層附加地震作用標準值試問:采用底部剪力法進行方案比較時,結構頂層附加地震
2、作用標準值kN)與下列何項 數值最為接提 示 : 相 應 于 結 構 基 本 自 振 周 的 水 地 震 影 響 系 數 。 B.2460 C.2550 D.2570 連在抗震設計時的端部剪力設計值第五層某剪力墻的連梁,截面尺寸為 300mm600mm,凈跨 ln=3000mm混凝土強度等 級為 ,縱筋及箍筋均采用 HRB400()在考慮地震作用效應組合時,該連梁端部起控制作用且同時針方向的彎距=185kNm=220kNm同組合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和豎向地震 作用下按簡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設計值 ,連梁實配縱筋上下均為 320箍 筋為 , 。問:該連梁在抗震設計時的端部剪力設計值 Vb(kN)與
3、下列何 項數值最為接近 B.200 D.230 工 T1 最為何值時,底層水平地震剪力仍能滿足規范規定的剪重比假定結構基本自振周期 T1但具體數值未知,若采用底部剪力法進行方案比較,試 問本工程 T1 最為何值時水平地震剪力仍能滿足規范規定的剪重底層剪力與重力 荷載代表值之比)要求 抗覆力矩 MR 傾覆力矩 的小比值假定本工程設有兩層地下室下圖所示重力荷載合力作用點與基礎底面形心重合, 基礎底面反力呈線性分布部地下室基礎總重力荷載標準值為 G水平荷載與豎向荷載 共同作用下基底反力的合力點到基礎中心的距離為 e0。試問:當滿足規程對基礎底面與地 基之間零應力區面積限值時,抗傾覆力矩 MR 與覆矩
4、 Mov 的小比值與下何項數值 最為接提示: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不考慮側土壓力,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 柱軸壓比限值某高層框架結構,房屋高度 ,位于抗震設防烈度 7 區,設計地震加速度為 0.15g 丙類建筑其筑場地為類第層某框架柱截面尺寸為 混土強度等 級為 C40,配置 井字復合箍加密區間距為 100mm)柱凈高 ,彎點位于柱子高度 中 部 ; as=45mm 。 試 問 : 該 柱 的 軸 壓 比 限 值 與 下 列 何 項 值 最 為 接 近A.0.80 某底部帶轉換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核心筒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丙類建筑,建于 類建筑場地該建筑物地上 31 層地下 層地下室在主樓
5、平面以外部分,無上部結。 地下室頂板 處作為上部結的嵌固部位兩榀邊框架在第三層轉換層設置托柱 轉換梁,如圖所示。上部結構和地下室混凝土強度等級均采用 C40 確抗震等級試確定主體結構第三層的核心筒、框支框架,以及無上部結構部位的地下室中地下一層 框架 以下稱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 )的震等級,下列何項符合規程要求 ?A.核心筒一 級;框支框架特一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一級 B.心筒一級;框支框架一級;無上 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二級 C.核筒二級框架一級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三級 核心筒二級;框支框架二級;無上部結構的地下室框架三級 節下柱柱頂及底層柱柱底的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假定某根轉換
6、柱抗震等級為一級X 向慮地震作用組合的二、三層 BA 節點處的梁、 柱端彎矩組合值分別為:節點 A 上柱底彎矩,下柱柱頂彎矩,節點左側梁端彎矩,節點右側梁端彎矩; 節點 B 上柱底彎矩,下柱柱頂彎矩,節點左側梁端彎矩,底層柱底彎組合值。試問:該轉換柱配筋設計時,節點 A、 下柱柱頂及底層柱柱底的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 彎矩設計值 MA、MB、應取下列何組數?提示:柱軸壓比 ,按框支柱; 700;400 ; ;750 截面 B 處的箍筋 第三層轉換梁如下圖所示,假定抗震等級為一級,截面尺寸為 ,筋采用 HRB335()。問:截面 B 處的箍筋為下列何值時,最接近并符合 規范、規程的最低構造要求 ?
7、提:按框支梁作答。 A 810100 B 812100 C D 確邊緣構件 b、L1、 值底層核心筒外墻轉角處,墻厚 400mm如圖所示;軸壓比為 ,滿足軸壓比限值的要 求。如在第四層該處設邊緣構其中 為厚 箍筋區域 為筋或拉筋區域), 試確定 b(mm)、L1(mm)L2(mm)下列何組數值時,最接近并符合相關規范、規程的最低 構造要;350 B.350;350 ;10. 關高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變形驗算的觀點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2010)及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下列關于高層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變形驗(彈性工作狀)觀點,哪一種相對 準確?結樓層位移和層間位移控制值驗算時用 CQC 的應組
8、合移算時不考慮 偶然偏心影響;扭轉位移比計算時,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 組計算,位移計算時考慮 偶然偏心的影響 B.結構樓層位移和層間位移控制值驗算以及扭轉位移比計算時,均采用 CQC 的效應組合移計算時均考慮偶然偏心影響 C.結構樓層位移和層問位移控制值驗 算以及扭轉位移比計算時 的效應組合計時考慮偶然偏影響 結構樓層位移和層問位移控制值驗算時,采用 的應組合,位移計算時考慮偶然偏心 影響;扭轉位移比計算時,不采用 CQC 組合計算,移計算時不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11. 關高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的觀點下列關于高層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的觀點,哪一項不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500112010)
9、的要求選性能目標應不低于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性 能設計目標 B.構構件承載力按性能 求進行中震復核時,承載力按標準值復核,不計 入作用分項系數、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和內力調整系數,材料強度取標準值 C.結構件地 震殘余變形按性能 3 要進行中震復核時個結構中變形最大部位的豎向構件彈性 位移角限值可取常規設計時彈層間位移角限值 D.構構件抗震構造按性能 3 要求確定 抗震等級時構承載力高于遇地震提高 1 度的要求時造所對應的抗震等級可降低 ,且不低于 度采用,不包括影響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構造要求某環形截面鋼筋混凝土煙囪所示囪礎頂面以上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 , 煙囪基本自
10、振周期 。12. 煙按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風荷載的考慮如果煙囪建于非地震區,基本風壓 ,地面粗糙度為 B 類試問:煙囪承載 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風荷載按下列何項考?提示:假定煙囪第 及上振型,不出現跨臨界的風共振。A由順風向風荷載效應控制,可忽略橫風向風荷載效應B由橫風向風荷載效應控制,可忽略順向風荷載效應取順風向風荷載效應與橫風風荷載效應之較大者D順向風荷載效應與橫風向風荷載效應組合值13. 采簡方法進行抗震計算時,煙囪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產生的剪力如果上題中煙囪建于設防烈度為 8 度地震區,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0.2g,設計地震 組第二組,場地類別類。試問:采用簡化方法進行抗震計算
11、時,煙囪底基頂面處) 由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產生的剪(kN)最近下列何項數? B.740 C.820 D.960某 12 層現澆框架結構,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如圖所示,現澆混凝土樓板,梁兩側無 洞。底層各柱截面相同2 層柱截面相同,各層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線剛 度 單注構件旁側。定考慮兩側樓板影響的剛度增大系數取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中應條文中最大值。提示:(1)算內力和位移時,采用 D 值。(2)D=式中 是梁柱剛度比有關的修正 系數,對底層柱一樓層柱,為有關梁柱的線剛度比。14. 底每中柱分配的剪力值假定各樓層所受水平作用如圖所示。試問:底層每個中柱分配的剪力值k
12、N)應與下列何 項數值最為接近A.3P C.4P 15. 不慮子的軸向變形影響時,該榀框架的頂層柱頂側移值假定 P=10kN,層柱頂側移值為 2.8mm且上部樓層各邊梁、柱及中梁、柱修正系 數分別為 邊=, 中=。試問:不考慮柱子的軸向變形影響時,該榀架的頂層柱 頂側移值(m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A.9 16. 在遇平地震作用下,按彈性分析時作用于底層框架的總水平組合剪力標準值假定該建筑物位于 度震設防區,調整構件截面后,經抗震計算,底層框架總側移剛 度D=5.2105N/mm,柱軸壓比大于 0.4,樓層屈服強度系數為 .4,不小于相鄰層該系數 均值的 。試問:在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按彈性
13、分析時作用于底層框架的總水平組合剪 力標準值 VEk(kN)大不能超過下列何值才能滿足規范對位移的限值要?提示: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2010)答;(2)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 弱層彈塑性變形計算可采用簡化計算法;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 (3)不考柱配箍影響。A.5.6103 B.1.1104 某大底盤單塔樓高層建筑,主樓為鋼筋混凝土框-心筒,裙房為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 構,主樓與裙樓連為整體,如圖所示。抗震設防烈 ,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設計 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場地類,采用樁筏形基礎。17. 偏距假定該建筑物塔樓質心偏心距為 ,大底盤質心偏心距為 2,見圖果僅從抗震概念 設計方面考慮,試
14、問:偏心距e2單位 m)選用下列哪一組數值時構不規則程度相對 最小?;0.0 B.0.15.0 ;7.2 D.1.0;18. 柱面計時,軸壓比限值及剪力設計值裙房一榀橫向框架距主樓 18m ,一頂層中柱上、下端截面組合彎矩設計值分別為 ,350kNm(同為順時針方;剪力計算值為 ,柱斷面為 500mm500mm ,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不采用有利于提高軸壓比限值的構造措施的 件下,試問:該柱截面設計時,軸壓比限及力設計(kN)應取列何組數值才能滿 足規范的要A.0.90;125 B.0.75; ;155 ;19. 梁中座上部縱向鋼筋配置某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一級,框架梁局部配筋圖如圖所示。梁混凝土
15、強度等級 C30(fc=14.3N/mm2)采用 HRB400()(fy=360N/mm2)采 HRB335()梁 h0=440mm。 試問:下列關于梁的中支(AA 處上部縱向鋼配置的選項,如果僅從規范、規程對框 架梁的抗震構造措施方面考慮,哪一項相對準?AAs2=422 B;As2=222As1=425; D前三均不正確20. 柱行面配筋設計時所采用的組合彎矩設計值某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一級,底層角柱如圖所示。考慮地震作用組合時按彈性分析未 經調整的構件端部組合彎矩設計值:柱McA 上=300kNm 下同順時針 方向,柱底 梁:Mb=460kNm已知梁 ,=40mm梁端頂面實 配鋼筋 級)面
16、積 As=2281mm2(計梁受壓筋和相關樓板鋼筋影。試問:該柱進 行截面配筋設計時所采用的組合彎矩設計(與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作答。A.780 B.600 某 層商住樓,現澆鋼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如圖所示。一層為支層,層高 6.0m二至二十四層布置剪力墻,層高 ,首層室內地面高差 ,高度 。 抗震設防烈度 度建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0.20g場類別類, 結 構本 自周期 。混凝 土強 等:底 層墻 柱 , ft=1.71N/mm2) 他層墻 。 鋼筋均采用 級,fy=300N/mm2)。21. 樓的小厚度及穿過墻的樓
17、板雙層配筋中每層配筋的最小值在第軸底層落地剪力墻處,由不落地剪力墻傳來按剛性樓板計算的框支層樓板組合的 剪力設計值為 3000kN(經調整。軸處樓板無洞口,寬度 15400mm。假定剪力沿 軸墻均布,穿過軸墻的梁縱筋面積 As1=10000mm2穿樓板配筋寬度 10800mm(不包括 梁寬。試問:軸右側樓板的最小厚度 tf(mm)及穿過墻的樓板雙層配筋中每層配筋的最小 值為下列何項時,才能滿足規范、規程的最低抗震要提示: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2010)答;(2)框支層樓板按構造配筋時 滿足樓板豎向承載力和水平平面內抗彎要求。Atf=180 Btf=180; tf=200;22. 截豎及水平
18、向分布筋至少應按何項配置假定第軸底層墻肢 A 的震等級為一級,墻底截面見圖墻厚度 ,墻長 ,hw0=6000mmAw/A=0.7剪跨比 =1.2,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計算值 Vw=4100kN對應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已知豎向分布筋為構造配置。試問:該 截面豎向及水平向分布筋至少應按下列何項配置,才能滿足規范、規程的抗震要?提示: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作答。A10150(向;10150(水平) B豎向);12150(水)12150(豎向);14150(水 D豎向;16150(水平23. 邊構陰影部分的縱筋及箍筋 第層某剪力墻邊緣構件如下圖所示影分為縱 向鋼筋配筋范圍,縱筋混凝土
19、保護層厚度為 20mm。已知剪力墻軸壓比大于 0.3。問:該 邊緣構件陰影部分的縱筋及箍筋為下列何選項時滿足規范的低抗震構造要 提示:(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3作答;箍筋體積配箍率計算 時重疊部分箍筋。 A10100 B D; 24. 邊構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率及配箍特征值最小值假定該建筑物使用需要,轉換層設置在三層,房屋總高度不變,一至三層層高4m,上 部 層層高均為 第層某剪力墻邊緣構件仍如上題圖所示問邊緣構件縱向 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率 及箍特征值最小值 v 取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規范、規 程的最低抗震構造要提示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規程 3作答 ; ;0.2425. 剪墻置的說法長
20、矩形平面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剪力墻高層結構,樓、屋蓋抗震墻之間無大洞口,抗 設防烈度為 度,下列關于剪力墻布置的幾種說法,其中何項不夠準結構兩主軸方 向均應布置剪力墻 B.樓、屋蓋長寬比不大于 時,可不考慮樓蓋平面內形對樓層水平地 震剪力分配的影響 兩向的剪力墻宜集中布置在結構單元的兩盡端大個結構的抗 扭能力 D.剪力墻的布置宜使結各主軸方向的側向剛度接近26. 關高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觀點以下關于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 種觀點:扭轉周期比大于 的構不含混合結)應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取別的加強 措施;結構宜限制出現過多的內部、外部贅余度;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振型可存在較大差異,但結構周期宜
21、相近;控制薄弱層使之有足夠的變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層發生轉移。試問:針對上述觀點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500112010)相關要求的判斷, 下列何項正正確、錯誤 正確,、錯誤 C.、錯誤,、 正確 D.、正確,、誤27. 關高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的觀點以下關于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的 4 種觀:分段搭設的懸挑腳手架,每段高度不得超過 25m;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不宜大于 5,混凝土澆筑表面與大氣溫不宜大 于 20;混結構核心筒應先于鋼框架或型鋼混凝土框架施工差宜控制在 4 并應 滿足施工工序的穿插要求;常溫施工時,柱、墻體拆模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 。試問:針對上述觀點是否符合
2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3相關要求 的判斷,下列何項正正確,、錯誤 確,、錯誤 C. 正確,、錯誤 D.、正,、錯誤某 40 層高層辦公樓,建筑物總高度 152m,采用型鋼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 體系樓梁采用鋼梁核心筒用普通鋼筋混凝土計算地下室頂板可作為上部結構的 嵌固部位。該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抗震設防烈度為 ,設計基本地震 加速度為 0.1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建筑場地類別為類。28. 水分鋼筋最小配筋首層核心筒某偏心受壓墻肢截面如圖所示,墻肢 考地震組的內力設計值(按規 范、規程要求作了相應調整 )如下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 =1.91, ,體采用 C60 混土 (
23、fc=27.5N/mm2, ft=2.04N/mm2), HRB400 級筋 (fy=360N/mm2)。試問:其水平分布鋼筋最小用下列何項配筋時,才能滿足高層建筑混凝 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的低構造要求?提示:假定 Aw=A。A B14200(2)+12200(2) D29. 抗設相應水平地震作用的內力標準該結構中框架柱數量各層保持不變,按側向剛度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如下:結構 基底總剪力標準值 V0=29000kN層架承擔的地震剪力標準值最大值 Vfmax=3828kN 某樓層框架承擔的地震剪力標準值 Vf=3400kN層柱的柱底彎矩標準值 M=596kNm, 剪力標準值 V=156
24、kN。試問:該柱進行抗震設計時,相應于水平地震作用的內力標準值 M(kNm)N(kN)小取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規范、規程對框架部分多道防線概念設 計的最低要,160 , ,30. 柱能受的考慮地震組合滿足軸壓比限值的軸力最大設計值首層某型鋼混凝土柱的剪跨比不大于 ,截面為 ,規配置普通 鋼 筋 ,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為 C65(fc=29.7N/mm2) , 內 十 字 形 鋼 骨 面 為 ,如圖下所示。試問:該柱所能承受的考慮地震組合滿軸壓比 限值的軸力最大設計(kN)與下何項數值最為接?A.34900 某底層帶托柱轉換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 -筒結構辦公樓,地下一層,地上 25
25、層,地下 ,上一至二層高均為 4.5m,余各層層高均為 3.3m房屋高度為 ,轉換層位 于地上二層,如圖所示。抗震設防烈度為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計分組為 第一組,丙類建筑,類場地,混凝土強度等級:地上二層及以下均C50,地上三至五層 為 ,余各層均為 。31. 進梁截面設計時,梁端考慮水平地震作用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假定地上第二層轉換梁的抗震等級為一級轉換梁截面尺寸為 經 算求得梁端截面彎矩標準值 如:恒載 Mgk=1304kNm ;載 ( 按效均布荷載 計;載 ;平地震作用 。問在進行梁 端截面設計時,梁端考慮水平地震作用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 M(kN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 接近? B
26、.2200 32. 轉柱密區箍筋的體積配箍率假定某轉換柱的抗震等級為一級,其截面尺寸為 ,凝土強度等級為 C50(fc=23.1N/mm2 ft=1.89N/mm2) , 縱 筋 和 箍 筋 分 別 用 和 HRB335(fy=300N/mm2),箍筋形式為字復合箍,柱考慮地震作用效應組合的軸壓力設計 值為 。試問:該轉換柱加密區箍筋體積配箍率 最取下列何項數值時才 能滿足規范、規程規定的最低要?A.1.50 B.1.20 C.0.90 33. 柱端下端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地上第二層某轉換柱 KZZ,下題圖所示,假定該柱的抗震等級為一級,柱上端和下端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組合值分別為
27、 580kNm,下節點 A 左梁端相 的同向組合彎矩設計值之轉換柱 KZZ 在點 A 處彈性分析的上、 下柱端彎矩相等試問在行截面設計時該柱上端和下端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 計值 MtMb(kNm)與列何項數值最為接?A.870 B.870 C.810 D.810, 34. 轉處緣構件中的箍筋最小配置假定地面以上第六層核心筒的抗震等級為二級,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5(fc=16.7N/mm2, ft=1.57N/mm2),筒體轉角處剪力墻邊緣構件的配筋形式如下圖所示,墻肢底截面的軸壓比 為 ,箍筋采用 HPB300(fyv=270N/mm2)鋼筋,縱筋保護層厚為 。試問:轉角處 邊緣構件中的
28、箍筋最小采用下列何項配置時,才能滿足規范、規程的最低構造要?提示:計算復合箍筋的體積配箍率時,應扣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A1080 B10100 10125 D35. 每暗縱筋的截面積假定地面以上第二層 ( 轉層 ) 心筒的抗震等級為二級,核心筒中某連梁截面尺寸 , 凈 跨 ln=1200mm , 圖 所 示 。 連 梁 的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為 ft=1.89N/mm2)連梁有地震作用組合的最不利組合彎矩設計(同 為順時針方向 ) 如:左端 =815kNm ;端 ;端有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 Vb=1360kN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簡支梁計算的梁端剪設計值為 VGb=54kN連 梁中設
29、置交叉暗撐縱筋采 HRB400(fy=360N/mm2)鋼筋與水平線夾角為 40 試問:計算所需的每根暗撐縱筋的截面積 與列何項配筋面積最為接?提示: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計算。A B C436 D某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其抗震等級為二級,框架梁局部配筋如圖所示,梁、柱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C40(fc=19.1N/mm2) , 梁 縱 筋 為 HRB400(fy=360N/mm2) , 箍 筋 HRB335(fy=300N/mm2),。36. 僅框抗震構造措施方面考慮,合理配筋關于梁端 AA 剖處縱向鋼筋的配置,如果僅從框架抗震構造措施方面考慮,下列何 項配筋
30、相對合理提示: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作答。A,B,As=428As1=428,As2=428As=428D,As2=42837. 柱向筋最小配筋假定該建筑物較高,其所在建筑場地類別為類,計算表明該結構角柱為小偏心受拉, 其計算縱筋面積 As=3600mm2,采用 HRB400 鋼筋,置如下圖所示。試 問:該柱縱向鋼筋最小取下列何項配筋時才能滿足規范、規程的最低要A B425(筋+8201222 D1220某商住樓地上 層下 2 層(未出),系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如圖所僅表示 , 另一半對稱,2 層勻布置剪力墻,其中第、軸線剪力墻落地,第 、軸線為框支剪力墻。該建筑位7 度震
31、區,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計基本震加 速度為 ,場地類別類,結構基本周期為 。墻、柱混凝土強度等級:底層及地下室 為 C50(fc=23.1N/mm2)其他層為 ,支柱截面為 800mm900mm。提示:(1)算方向僅為橫向;剪力墻墻肢滿足定性要求。38. 墻最厚度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試判斷第軸線落地剪力墻在第三層時墻的最小厚度 應 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3 的低要求 B.180 D.22039. 橫落剪力墻的最小厚度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第一層各軸線橫向剪力墻厚度相同,第二層各軸線橫向剪力墻厚 度均為 200mm試第層橫向落地剪力墻的最小厚度 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
32、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2010)有關向剛度的最低要?提示:(1)層和二層混凝土剪變模量之比為 G1/G2=1.15(2)二層全部剪力墻在計算 方向橫)有效截面面積 Aw2=22.96m2。A.200 D.35040. 底每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標準值16 層重力荷載代表值為 。定該建筑物底層為薄弱層地震作用分析計 算出的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底層地震剪力為 VEk=16000kN,試問:底層每根框支 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標準值 VEkc(kN)小取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高層筑混凝土結 構技術規程(JGJ 的低要求 B.240 D.40041. 確相于煙囪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
33、影響系數某環形截面鋼筋混凝土煙囪,如圖所示,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設計分組為第二組,場地類別為類。試確定相應于煙囪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 影響系數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提示:按煙囪設計規范 50051計算煙囪基本自振周。A.0.021 B.0.027 C.0.033 D.0.03842. 關剪墻結構抗震設計的觀點下列關于高層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抗震設計的觀點,哪一項不符合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 技術規程 32010)的要?A.剪力墻墻肢宜盡量減小軸壓比,提高剪力墻的抗剪承 載力 B.面梁與剪力墻平面外相交時,對于梁截面高度與墻肢厚度之比小于 2 的面梁, 可通過支座彎矩調幅實現
34、梁端半剛接設計,減少剪力墻平面外彎矩 C.進行墻體穩定驗算 時對翼緣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 的剪力墻考慮翼墻的作用但應滿足體穩定的 要求 剪墻結構存在較多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 4 但大于 剪力墻時只要 墻肢厚度大于 ,規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該部分較短剪力墻承擔的底部傾覆力矩 可大于結構底部總地震傾覆力矩的 43. 關高混凝土結構重力二階效應的觀點下列關于高層混凝土結構重力二階效應的觀點項相對準?當構滿足規范要求 的頂點位移和層間位移限值時,高度較低的結構重力二階效應的影響較小 B.結構在地震 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彎矩大于初始彎矩的 時,應計入重力階效應的影響,風荷載作用 時,可不計入 框柱考慮
35、多遇地震作用產生的重力二階效應的內力時,尚應考慮混凝 土結構設計規范 50010承載力計算時需要考慮的重力二階效應 D.力二階效 應影響的相對大小主要與結構的側向剛度和自重有關著結構側向剛度的降低力階 效應的不利影響呈非線性關系急劇增長構向剛度滿足水平位移限值要求可不滿 足結構的整體穩定要求44. 從構系、凈高要求及樓層結構混凝土用量考慮,方案的相對合理性某擬建現澆鋼筋混凝土高層辦公樓震設防烈度為 度(0.2g)丙建筑建筑場 地,平、剖面如圖所示。地上 層,地下 ,地下室頂 處作為上部結構嵌固 部位。房屋高度受限,最高不超過 ,室內構構(梁或板)凈高不小于 ,建筑 面層厚 50mm方案比較時,
36、假 以標準層平面構件截面滿足要求,如果從結構 系、凈高要求及樓層結構混凝土用量考慮,下列四種方案中哪種方案相對合?方一:室內無柱,外框梁L 800),室無梁400 厚混凝土平板蓋 B.方案 二內 A 處柱框 L1(400700)梁板結構柱中軸線設框架梁 , 無次梁300 厚凝土樓板 方三室內 A 處柱外框梁 L1(400700)板結構, 沿柱中軸線設框架梁 L2(800450),無次梁 厚凝土樓板 方案四:室內 AB 設 柱外梁 L1沿中軸線設框架梁 L2L1 同案三梁結構次 , 厚混凝土樓45. 結布合理,減墻方案的合理性某 層澆鋼筋混凝土框-剪力墻結構辦公室,房屋高度為 64.3m如圖所示
37、,樓板 無削弱。抗震設防烈度為 ,丙類建筑、級建筑場地。假定,方案比較時,發現XY 方向每向可以減少兩片剪力墻減墻后結構承載力及剛度滿足規范要)。試問:如果僅從結 構布置合理性考慮,下列四種減墻方案中哪種方案相對合A.X 向W1;Y :W5 B.X 向:W2;Y 向W6 向:Y 向 向 W2;Y 向W746. 樓扭位移比控制值驗算時,其扭轉位移比的取值某 20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剪力墻辦公樓,某層層高 3.5m,樓板自外圍豎構件外挑, 多遇水平地震標準值作用下平面位移如圖所示層間位移采用各振型位移的 組合值如表 示整體分析時采用剛性樓蓋假定振型組合后的樓層地震剪力換算的 水平力作用下樓層層間位
38、移,如表 所。試問:該樓層扭轉位移比控制值驗算時轉 位移比應取下列何組數表 1 uA/mm 不考慮偶然偏心 2.9 2.7 2.2 2.1 2.40考慮偶然偏心 3.5 3.3 2.0 1.8 2.5考慮雙向地震作用 3.8 3.6 2.1 2.0 2.7表 2 不考慮偶然偏心 3.0 2.8 2.3 2.2 2.5考慮偶然偏心 3.5 3.4 2.0 1.9 2.5考慮雙向地震作用 4.0 3.8 2.2 2.0 2.8表中 uA同側樓層角(挑板處最大層間位移;同側樓層角點處豎向構件最大層間位移;同側樓層角點挑板)處最小層間位移;uD同一側樓層角點處豎向構件最小間位移;樓所有豎向構件平均層間
39、位移。A.1.25 D.1.3647. 扭為的第一自振周期 Tt 與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 T1 之某平面不規則的現澆鋼筋混凝土高層結構,整體分析時采用剛性樓蓋假定計算,結構自 振周期如表所示。試問:對結構扭轉不規則判斷時,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 與動為 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值接近下列何項數?表 不慮偶然偏心 考 偶 然 偏 心扭轉方向因子 2.8 3.0(2.5) 0.0 2.7 2.8(2.3) 0.1 2.6 2.8(2.3) 0.3 2.3 2.6(2.1) 0.6 2.0 2.2(1.9) 0.7A.0.71 C.0.87 D.0.9348. 框梁筋某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40、抗震等級為一級,梁局部平面圖如圖所示。梁 L1 截 300mm500mm(h0=440mm) ,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C30(fc=14.3N/mm2) , 縱 筋 采 用 ,筋采用 。于梁 L1 兩截面 AC 梁配筋及跨中 截面 梁配通長,伸入兩端梁、柱內,且滿足錨固要,有以下 組配置。試問:哪 一組配置與規范、規程的最低構造要求最為接?提示:不必驗算梁抗彎、抗剪承載力。AB CD某現澆混凝土框架 -剪力墻結構,澆筑為穿層柱、柱頂支承托柱轉換梁,如圖所示。穿 層柱抗震等級為一級,實際高度 L,慮柱端約束條件的計算長度系數 =1.3,采用 管混凝土柱,鋼管鋼材采用 Q345(fa=30
41、0N/mm2)外徑 ,厚 ;核心混凝 土強度等級為 。提示(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3作答(2)按有移框架計算。49. 穿柱軸心受壓短柱計算的承載力設計值試問:該穿層柱按軸心受壓短柱計算的承載力設計值 近A.24000 B.26000 C.28000 D.4750050. 柱慮心率影響的承載力折減系數 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假定考慮地震作用組合時,軸向壓力設計值 N,彈性分的柱頂、柱底截面 的彎矩組合值分別為 Mt=1100kNm、Mb=1350kNm。試問:該穿層柱考慮心率影響的承 載力折減系數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A.0.55 C.0.75D.0.8551. 穿柱向受壓承載力設計值與按
42、軸心受壓短柱計算的承載力設計值之比假定該穿層柱考慮偏心率影響的承載力折減系數=問:該穿層柱軸向受壓承載 力設計值 (Nu) 與軸心受壓短柱計算的承載力設計值 之比值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 近A.0.32 某 層高層住宅,采用現澆混凝土剪力墻構,層高為.2m房屋高度 134.7m地下室 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抗震設防烈度 度類場,丙類建筑。采用 混 土,縱向鋼筋和箍筋分別采用 和 鋼筋。52. 邊構陰影部分的縱筋及箍筋的配置 層某剪力墻(非短肢墻邊構件如下圖所示影部分為縱向鋼筋配筋范圍肢軸壓 比 ,筋混凝土保護層度為 30mm。試問:該邊構件陰影部分的縱筋及箍筋選 用下列何項能滿足規范、規程的最低抗震構造要?提示(1)計體積配箍率時,不計入墻的水平分布鋼筋箍筋體積配箍率計算時,扣 除重疊部分箍筋。A;8100 B;8100818 D;53. 反地作用的內力設計值底層某雙肢剪力墻如下圖所示。假定,墻肢 在向正、反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慮地震 作用組合的內力計算值見表 1墻肢 相于墻肢 的正、反向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內力計 算值見表 2問肢 2 進行截面設計相應于反向地震作用的內力設計值 M(kNm)、 、應下列何組數值?表 1 (肢 1) N/kNX 向向水平地震作用3 600 壓力)X 向向水平地震作用-3000 拉力)表 2 (墻肢 2) 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家長會方案設計幼兒園家長會活動方案
- 2024-2025新進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高清版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易錯題】
- 2025版限價房購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具采購合同文具采購合同范本
- 2025試用合同范本2
- 2025建筑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科技公司合同管理業績制度
- 2025年服裝、鞋帽加工機械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攪拌機租賃合同范本
- YY/T 0655-2024干式化學分析儀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2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 四年級四年級下冊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經典
- 中職對口升學復習資料:《汽車機械基礎》試題庫+答案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案
- 平面變壓器設計與仿真
- 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辯論稿范文六篇
- 相關方需求和期望識別評價表
- 西南科技大學井巷工程課程設計樣本
- 某化妝品牌案例分析
- 循環水管道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