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湘教選修6-精講版課件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湘教選修6-精講版課件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湘教選修6-精講版課件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湘教選修6-精講版課件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環境保護湘教選修6-精講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修6環境保護 水體污染現象 根據污染物的差異,可以把水體污染分成不同類型,具體對比分析如下: 1(2012年泰州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巢湖是中國重要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巢湖兩市之間,流域面積13 000平方千米,因湖呈鳥巢狀而得名。材料二根據安徽環保局提供的氣象衛星最新遙感監測數據顯示,近日,巢湖湖區共有約20平方千米藍藻集聚,占巢湖總面積的2.56%,集中分布于西半湖西北部和東半湖東南部,并有局部爆發的趨勢。材料三藍藻發生趨勢與氣象條件關系表。(1)按照環境要素劃分,藍藻爆發屬于_污染。(2)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安徽巢湖藍藻爆發的原因有哪些?(3)請為巢湖藍藻的

2、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議。(4)環境管理的手段除了環境技術手段、經濟手段、環境教育和新聞媒介手段外,還可以采取_手段、_手段等。解析:第(1)題,識記污染分類作答。第(2)題,安徽巢湖藍藻爆發的原因從材料和回憶課本知識回答;如表格中的氣溫、降水、風速,還有人為的原因等。第(3)題,巢湖藍藻的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議需結合原因提出。第(4)題,環境管理中法律和行政也是主要手段。答案:(1)水(2)高溫;降水少;風力小;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3)生產和生活污水達標排放;引江濟巢,增加入湖流量,促進水體流動和交換;加強監測與管理。(4)行政法律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氣污染

3、的內涵大氣污染發生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大氣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變,有毒有害物質增加,大氣質量惡化;二是影響了原有生態平衡,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和工農業生產,并對建筑物及各種設備設施造成損害。2主要污染物類型及其影響(1)可吸入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是空氣質量播報中的一個重要參數,是指空氣中懸浮的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固體顆粒。其主要來源及影響見下表:(2)酸雨酸雨是一種全球性的大氣污染現象。2(2012年百校聯盟文綜)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安慶市大氣中三種污染物的濃度都較高,試分析原因。(2)試簡述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解析:第(1)題,冬季三種污染物濃度較高的原因與燃燒煤

4、炭及大氣穩定狀態有關。第(2)題,本小題為開放性題目,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冬季大量燃燒煤炭釋放的廢氣和粉塵較多;冬季大氣較穩定,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2)減少使用煤炭等污染較重的燃料;開發利用新能源;增加技術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高耗能的企業;科學合理地疏導交通,減小汽車尾氣排放量;擴大城市綠地面積。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一、我國耕地資源的現狀及解決措施 二、土地退化及防治1土地退化的表現土壤侵蝕、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鹽漬化、土地質量下降。2土壤侵蝕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農牧業措施。三、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1分布特征:不均衡。化石燃料

5、世界中國煤炭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其次為北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南非也較多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儲量大;南方地區只有貴州較豐富石油東半球:從地中海地區經中東到印尼,中東、北非最豐富西半球: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美國西部、墨西哥、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東部:大慶、遼河、大港、中原、勝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陸架西部:塔里木、柴達木和準噶爾、吐魯番哈密盆地2.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以煤炭為例)(1)開采:破壞地表、占地、廢渣自燃、水土環境污染等。(2)運輸與存放:污染空氣、水與土壤;占地、破壞景觀,造成污染。(3)利用:污染空氣,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和酸雨形成。3化石燃料合理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措

6、施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隨著化石燃料瀕臨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優缺點如下表所示:特別提示(1)常規能源中可再生能源有水能、生物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中可再生能源有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核能。(2)二次能源主要有煤制品(焦煤、煤氣)和石油制品(汽油)、電能、沼氣等。3.(2012年百校聯盟模擬)大型機械在幾個山頭全面開挖,大片的青山裸露為“黃土高坡”,有毒的廢水直接排入村民飲用水源地近日,多則反映廣東省揭西縣五云鎮赤告村非法開采稀土、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網帖出現在多家網站上。據此回答問題。(1)礦產資源的開采方式分露天

7、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兩種資源開采方式各自的優缺點。(2)大面積的開采資源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解析:第(1)題,按照題干要求進行表述即可,要用地理語言表述正確。第(2)題,大面積開采資源會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及地面塌陷等環境問題。答案:(1)露天開采難度小、成本低、安全性較好,但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植被和表土破壞;地下開采對地表的破壞相對較小,但成本高,也容易產生安全事故。(2)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我國的主要生態問題及其防治 1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區的分布 2.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中國生態環境惡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但主要是人為因素。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

8、態惡化的主要原因。其聯系如下圖:特別提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聯性生態環境問題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一種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可能導致其他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如森林的破壞會使流水的侵蝕作用增強,出現水土流失現象;泥沙被攜帶到下游的湖泊沉積下來,造成湖泊的面積減小,導致濕地萎縮。再如森林破壞、草地退化、濕地萎縮等生態問題還會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材料下表為甘肅省草地退化情況表。(1)從材料中可知,甘肅省草地退化程度最為嚴重的區域為_。(2)簡述導致草地退化的人為原因。(3)簡述如何保證草地的可持續利用。解析:第(1)題,從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正確結論。第(2)題,導致草地退

9、化的人為原因可從過度放牧和墾殖、開礦、保護意識等方面分析。第(3)題,本小題為開放性題目,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河西走廊(2)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不合理開礦;草地保護、管理意識不強等。(3)加強宣傳教育,依法管理保護草地資源;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合理使用草地;實現規模種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設;依靠科技進步保護和建設草地資源。例1(2011年高考江蘇地理)重金屬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危害巨大。圖為重金屬污染物進入人體的路徑示意圖,圖為某高速公路兩側土壤中鉛、鎘濃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產生重金屬污染物的生產活動有_和_。重金屬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_和_。(2)下列示意

10、圖、能正確表示重金屬元素在環境中循環過程的是_。(3)高速公路兩側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濃度的分布特點是_;其主要來源是_。(4)降低高速公路兩側土壤重金屬污染物濃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命題立意本題考查重金屬污染的產生、循環與防治,旨在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準確從圖中獲取信息是解題的關鍵,難度較小。解析圖明確表示了重金屬污染物產生的生產活動、進入人體的途徑、在環境中的循環過程,仔細閱讀可得出正確答案。閱讀圖可以看出重金屬在高速公路兩側的分布特點,對降低重金屬污染的措施可以從其污染源分析,如使用無鉛汽油,汽車節能等方面來說明。答案(1)化石燃料燃燒有色金屬冶煉從環境攝取攝食(2)(3)距高速公路越

11、遠,濃度越低汽車尾氣(4)使用無鉛汽油;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汽車節能技術例2(2011年高考福建文綜)下圖示意19862002年我國長江三角洲某地區地面沉降的發展變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19862002年該地區地面沉降的空間變化特點,并分析其人為原因。(2)簡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命題立意本題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的空間變化為載體,主要考查地面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注重考查考生從圖中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難度較小。解析第(1)題,描述地面沉降的空間變化特點需要結合圖示進行判斷,由圖示可以看出19862002年地面沉降面積在不斷擴大,且沉降的深度不斷增加。 出現上述現象的人為原因,可從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規模的擴大、需水量的增加、地下水的過度開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