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_第1頁
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_第2頁
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_第3頁
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_第4頁
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一)一、教材分析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x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

2、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贊美詩。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二、教學目標1、認識x個生字,會寫x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三、教學準備長城遠、近景圖的課件。四、設計理念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

3、課以悟為強音,加深學生認識的深度;以情為重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五、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準備采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六、教學流程(一)展示資料,在歷史情境中激情于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一定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課文教學我以交流資料為起點。請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長城的資料與信息,交流完之后,把它貼在后黑板的讀書角。學生可能搜集到的資料有:“盂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好漢坡上不

4、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曾有宇航員說,從月球俯瞰地表,惟有兩處建筑遙遙可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長城經過的省市、修長城的目的、時間齊讀大屏幕長城背景圖上老師搜集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贊譽之詞: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期待,為本堂課的學習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鋪墊。激發學生探究氏城文化的興趣。(二)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學生們的讀書興趣被激發起來之后,讓他們帶著定的知識儲備進入讀書過程。首先讓學生帶著老師的溫馨提示語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這一遍讀,重點放在讀正確、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或解決,養成良好的利用工具書的習慣。接著,同桌互相檢查讀生詞,并將自己認為需要給大家提醒字、詞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讀音,“堡壘”的壘,3個撇著點要寫均勻,“屯兵”、“堡壘”的意思。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就是讓他讀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后要學生說說讀書知道了哪些內容,在學生的匯報中,我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理請課文的思路。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二)一、教學內容畫是小學語文的一首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

6、,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二、教學目標1.認識“遠、看、近、聽、春、還”六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了解古詩大致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三、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四、設計理念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

7、興趣,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人本思想,意味著對每個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教學中,應讓每個孩子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才會有靈性。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詩句,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引導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汲取、學會欣賞,從而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共享和心靈的震撼。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喚起他們去探究學習中華古文化的主動性,催化了學生情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應把握“古詩誦讀”這一課型教學的尺度,即重點是識字和熟讀成誦,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多讀,要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詩讀通順,要讀好整首

8、古詩直至能熟讀成誦。學生主要通過多讀和結合看圖,以及教師適當的詩意描述,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悟詩的意境美。教師還應恰當創設出詩境,讓學生通過多讀體會美、欣賞美、評價美,以至于自己表達美、創設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老師如若引導不當,會使他們產生厭倦情緒。因此,課堂上把游戲寓于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本節課開課的猜謎語游戲,識字過程中的開火車、猜字的游戲等等,讓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為他們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學語文的樂趣。五、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師:

9、同學們,你們都猜過謎語嗎?誰來出個謎語給大家猜?(學生興趣盎然地玩猜謎語的游戲)同學們真聰明,老師也請你們猜個謎語(出示古詩),它是一首謎語詩(板書:古詩誦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學完古詩,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1.請大家翻開書x頁,自由讀詩,注意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2.(出示小黑板)這六個字你們會認嗎?先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3.誰想讀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主選擇讀宇,重點指導讀好前鼻音“近”、后鼻音“聽”)4.讀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讀這么好嗎?咱們開火車比賽來讀一讀吧。5.猜字游戲:老師藏一張字卡在身后,讓學生猜是哪個字寶寶這么調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戲。(學

10、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的讀音)(三)再讀古詩,讀通詩句1.生字讀得這么好,相信大家再讀古詩時一定能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自己在下面讀一讀。2.同座互讀、評,指名全班讀、評。3.全班齊讀。(四)品讀詞句,領悟詩境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座聽。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遠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

11、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3.四行詩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練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4.讓學生猜出謎底:畫。(板書課題,齊讀)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五)積累詩句,熟讀成誦1.學生再來欣賞一

12、下這幅美麗的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2.學生在學習小組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好這首詩吧!(小組合作多種形式練讀)3.小組學習成果展示。4.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六)課外延伸,再現情境1.師:(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可真有趣呀,短短幾十個字就描繪了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2.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詩,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搜集更多古詩參加下周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三)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x個生字,了解“山西村、臘酒、豚

13、、疑”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聯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樸以及蘊含的哲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品讀重點詞語,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難點: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嘗試加以運用。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蘇軾在游歷西林山寺有感而發,題詩寫詞,而流傳至今,而在宋朝同樣也有這么一位詩人,在游歷一座村落時,也寫下了千古絕唱!這位詩人他是誰呢?又留下了怎樣“絕唱”?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下游山西村。(

14、二)初讀感知1.讀過標題你是否有疑問?預設:山西村在什么地方?過渡:山西村只是一個小山村,作者去這個山西村游玩會有什么收獲呢?2.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讀音和停頓。3.學生自由朗讀,解決生字詞。指導:學習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點,寫法上左窄右寬。4.學生齊讀,思考概括詩歌大意。(三)深入研讀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四句詩都是什么意思?2.作者這次出游到底收獲了哪些呢?(小組合作)收獲一:村民的熱情(1)從哪里看出來村民熱情好客?明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不要笑話農民朋友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的雞肉豬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時的情景,他們會盡其所有、想盡辦法的去

15、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夠客氣。你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表達出來嗎?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從“莫笑”一詞可以看出,詩人叫大家不要笑。這里的酒菜雖然簡單、淳樸,但包含了村民對詩人的深厚情誼。)(2)再次齊聲朗讀,讀出情感。收獲二:人生哲理(1)從哪句詩獲得哲理?明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復真好像已無路可走,柳暗花明處又冒出一個村莊。)(2)在山重水復,作者以為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這里景色怎么樣?(3)這句詩看出了怎樣的哲理?明確:對自己眼下困頓遭遇表示樂觀豁達。提出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

16、能“絕處逢生”的人生哲理。(4)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四)鞏固提高詩人出游獲得了很多收獲,那么經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五)小結作業小結:回顧本課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結束課堂。作業:1.將這首詩背給你的家長聽,并和他們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2.制作“陸游小檔案”。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后記,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四、教學反思在本課的教學中,不同于以往沉悶的逐字逐句翻譯的教學,而是從題目入手,設置疑問,隨后的教學過程中,每次提問以及活動的組織都是圍繞設

17、疑的“收獲”進行的。這樣的環節設置能夠帶學生進入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詩歌蘊含的情感及道理。在此次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們的反應狀況可以感知這種教學方法還是可行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生活中,我將根據不同的課文、不同的學情用心設計教學,使學生樂學、好學。語文教案設計通用模板小學(四)一、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把握主旨。2、積累詞語。3、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二、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2、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三、課前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四、教學設計(一)整體感悟

18、1、導人新課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后來,她了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后,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著,仿佛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后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

19、呼喊著“生命生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思考: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c、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2、聽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

20、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c、三點思考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五、教師小結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第一篇: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9課鯨教案設計小學語文五年級

21、上冊9 鯨興和縣福瑞小學:李艷霞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課前準備1.搜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么了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學習生字,讀順課文二、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

22、意.出示要求寫的字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教學設計三、整體感知,了解內容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了解?精讀課文.體會寫法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23、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試著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第二課時一、圍繞重點,全班研討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

24、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

25、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須鯨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二、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回顧內容,朗讀記憶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出示“資料袋”的內

26、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板書設計:形體特點大9鯨 種類 (須鯨齒鯨)生活習性(進食、呼吸、睡覺、生長)第二篇:小學語文教案五年級上冊 鯨的教學設計鯨教學設計胡佳昕【教學要求】、了解鯨的形體特點、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運用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表達方法寫簡單的說明文。【教學準備】鯨進化的圖片,多媒體。【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27、課,齊讀課題。(板書課題。)二、復習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鯨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你能告訴大家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小學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講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這篇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新流暢,適合訓練學生分角色朗讀。二、學情分析本課的學習,應以讀貫穿課的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遷移語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

28、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4、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五、教學難點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第一課時目的:初讀課文,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幫助學生理清本文的脈絡,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1、出示教學掛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么問題?2、讀“竺、楨”2個字,能讀

29、準字音即可。3、討論第二題,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二、初讀課文1、自由讀課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讀要求:(1)輕聲自讀課文兩遍(2)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3)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2、檢查自學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2)指導讀長句子。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舉、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停頓斷句。(3)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三、范讀課文1、范讀課文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1)按時間先后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成兩段?(2)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2、范讀后根據提示討論分段。說說段意。第一段

30、(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準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律。四、指導書寫生字1、注意點。2、學生用鋼筆描紅。五、布置作業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2、組詞3、朗讀課文第二課時目的: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深入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一、導入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學習第1-5 自然段)1、自由讀,說

31、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3、指導朗讀。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5、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6、指名練讀。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

32、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3、齊讀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小孩子()地說:“剛才。”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說:“是。”(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