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點06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與計算一、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1物質的量濃度定義用來表示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符號為cB,單位為mol/L(或molL1)。2物質的量(nB)、物質的量濃度(cB)與溶液體積(V)之間的關系物質的量濃度(cB)=,即。(1)溶質是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離子或其他特殊的組合。分析溶質時要注意特殊情況下的溶液的溶質,如NH3溶于水后所得氨水的溶質為NH3H2O,但習慣上認為氨水的溶質為NH3;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為H2SO4;CuSO45H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為CuSO4。(2)
2、體積V指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儀器容量瓶(一定容積)、托盤天平(砝碼)、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等。容量瓶的構造注意事項不能配制任意體積的溶液。選擇容量瓶時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所需溶質的量按所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進行計算。不能將固體或濃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釋。不能作為反應器或用來長期貯存溶液。不能將過冷或過熱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因為容量瓶的容積是在瓶身所標溫度下確定。向容量瓶中注入液體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要靠在容量瓶的刻度線以下的瓶頸壁上。(2)配制步驟過程示意圖配制步驟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為
3、例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誤差分析1誤差分析的依據若V不變,分析n的變化;若n不變,分析V的變化。2常見的實驗誤差分析可能引起誤差的操作因變量c/molL1n/molV/L天平砝碼附著有其他物質或已生銹增大不變偏大用量筒量取需稀釋的溶液時仰視讀數增大不變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不變減小溶液未冷卻就轉入容量瓶進行定容不變減小砝碼殘缺減小不變偏小藥品和砝碼位置顛倒(使用游碼)減小不變沒有洗滌燒杯減小不變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不變增大溶質已潮解或含有其他雜質減小不變定容搖勻后又加蒸餾水不變增大用量筒量取需稀釋的溶液時俯視讀數減小不變定容時蒸餾水加多后用吸管吸出減小不變轉移時有少量液體灑在容量瓶外
4、減小不變圖1使所配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小;圖2使所配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大。三、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方法(1)有關溶液混合稀釋的計算不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混合。稀釋:抓住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列方程式:c1V1c2V2a如果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則c1V1+c2V2c混(V1+V2)b如果考慮溶液混合后的體積改變,則c1V1+c2V2c混V混(V混)不同質量分數的兩種溶液混合的計算。混合:抓住混合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列方程式:m11+m22(m1+m2)混兩種同溶質溶液等質量混合、等體積混合時質量分數的判定。a等質量混合:兩種同溶質液體(或某溶液與水)等質量混合時,混。b等體積混合:兩種同溶質
5、液體(或某溶液與水)等體積混合時,當液1時,混。當液1時,混。(2)物質的量濃度、溶解度、質量分數的相互換算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c:c(密度的單位為gcm3或gmL1)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100%,c標準狀況下氣體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式中V為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單位為L),V(H2O)為水的體積(單位為L,水1 gmL1),為溶液的密度(單位為gcm3或gmL1),M為氣體摩爾質量(單位為gmol1)。考向一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及誤差分析典例1 實驗室需要用到48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根據溶液配制方法回答下列問題:(1)應用托
6、盤天平稱取Na2CO310H2O晶體_g。(2)用托盤天平和小燒杯稱量碳酸鈉晶體的質量,其正確操作順序的標號為_(同一步驟可用多次)。A調整零點B將游碼移至刻度尺的零刻度處C將碳酸鈉晶體放入小燒杯中稱量D稱量空的小燒杯E將砝碼放回砝碼盒內F記錄稱量的結果(3)若實驗遇到下列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稱量時Na2CO3晶體放置右盤_。定容時仰視刻度線_。【解析】(1)需要480 mL溶液,配制時需要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所需m(Na2CO310H2O)286 gmol10.5 L0.1 molL114.
7、3 g。(2)用天平稱量藥品時,應先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調節螺母使天平平衡;先稱量小燒杯質量;記錄稱量結果;然后放入晶體稱量其質量;記錄稱量結果;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結束稱量。(3)物質放置右盤,所稱物質偏少。所配溶液體積偏大。【答案】D1現用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密度為1.19 g/cm3)配制1 mol/L的稀鹽酸100 mL。(1)實驗中應選用的儀器是(填序號);100 mL量筒托盤天平(帶砝碼)玻璃棒50 mL容量瓶10 mL量筒50 mL燒杯 100 mL容量瓶 膠頭滴管(2)經計算,需濃鹽酸的體積為mL;(3)此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某學生實際配制稀
8、鹽酸的濃度經滴定測定為 0.98 mol/L,原因可能是(填序號)。取用完濃鹽酸的量筒未洗滌轉移溶液后,小燒杯未洗滌 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移液前容量瓶內有少量蒸餾水計算時容量瓶的選擇問題(1)配制“450 mL”溶液時,計算溶質的量時,不能按“450 mL”計算,因為實驗室沒有任意規格的容量瓶,配制時要選用500 mL規格的容量瓶,計算溶質的量時,也應按照500 mL計算。(2)規格的選擇,應遵循“滿足要求,最小規格”的原則。考向二 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典例1 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的總物質的量為0.9 molB.在K2SO4和
9、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的物質的量相等,則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同C.當1 L水吸收22.4 L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不是1 molL-1,只有當22.4 L(標準狀況)氨氣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時,其濃度才是1 molL-1D.10 時,100 mL 0.35 molL-1的KCl飽和溶液蒸發掉5 g水,冷卻到10 時,其體積小于100 mL,它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0.35 molL-1【解析】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6 molL-1、0.3 molL-1,由于缺少溶液的體積,所以無法計算出離子的物質的量,故A錯誤;在K2SO4
10、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存在:c(Na+)+c(K+)=c(Cl-)+2c(),Na+和的物質的量相等,即物質的量濃度相等,所以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不相同,故B錯誤;溶液的體積不等于溶劑的體積,所以1 L水吸收22.4 L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不是1 molL-1;標準狀況下22.4 L氨氣的物質的量為1 mol,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時,其濃度一定等于1 molL-1,故C正確;10 時,0.35 molL-1的KCl飽和溶液100 mL蒸發掉5 g水,冷卻到10 時,溶液仍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仍為0.35 molL-1,故D錯誤。【答案】C2某硫酸鋁和
11、硫酸鎂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eq oal(2,4)6.5 molL1,若將200 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離,至少應加入1.6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A0.5 LB1.625 LC1.8 LD2 L考向三 溶液的稀釋與混合、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換算典例1 在t 時,將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設該溶液的密度為 gcm-3,質量分數為w,其中含有的物質的量是b 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w=100%B.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molL-1C.溶液中c(OH-)=molL-1+c(H+)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
12、水,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大于0.5w【解析】溶質的質量分數w=100%,A項錯誤;氨水中的溶質是NH3,而不是NH3H2O,將w=100%代入公式c=,化簡可得c= molL-1,B項錯誤;氨水中含有的陽離子為H+和,含有的陰離子只有OH-,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項正確;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與水等體積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質量大于原氨水質量的2倍,故其質量分數小于0.5w,D項錯誤。【答案】C3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釋至2V L,則稀釋后溶液中Fe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1配制100 mL
13、1 molL1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錯誤的是A在托盤天平上放兩片大小一樣的紙,然后將氯化鈉放在紙片上稱量B把稱得的氯化鈉放入盛有適量蒸餾水的燒杯中,溶解、冷卻,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C用蒸餾水洗滌燒杯、玻璃棒各23次,洗滌液也移入容量瓶中D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0 mL質量分數為98%的H2SO4溶液,用10 mL水稀釋后,H2SO4的質量分數大于49%B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需用500 mL容量瓶C在標準狀況下,將22.4 L氨氣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的氨水D室溫下,向兩等份濃度相同的不
14、飽和燒堿溶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均使溶液恰好飽和,則加入的Na2O2與Na2O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溫度不變)3某溫度下,某碳酸鈉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a%。若分別向其中加入m mol Na2CO35H2O和n mol Na2CO3,可析出相同質量的晶體Na2CO310H2O。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可能是40,mn Ba可能是40,mnCa可能是30,mn Da可能是30,mn4同溫同壓下,三個容積相同的燒瓶內分別充滿了干燥的NH3、HCl、NO2氣體,然后分別用水作噴泉實驗,假設燒瓶內的溶質不散逸,則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A.無法比較B.223C.33 2D
15、.1115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t1時,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7.5%B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Ct2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Dt2時,分別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時降低溫度,甲先達到飽和6將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w1,物質的量濃度為c1的濃硫酸沿玻璃棒加入到VmL水中,稀釋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w2,物質的量濃度為c2的稀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c1 = 2c2,則w12w2,V50 mL B若c1 = 2c2,則w12w2,V50 mLC若w1 = 2w2,則c12c2
16、,V=50 mL D若w1 = 2w2,則c12c2,V50 mL7某學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1的硫酸,然后對溶液濃度做精確測定,且測定過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確,但測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小于1 molL1。則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導致溶液濃度偏低的是量筒用蒸餾水洗凈后立即用來量取濃硫酸將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轉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沒有洗滌燒杯在轉移過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最后定容時,加水超過了刻度線,馬上用膠頭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剛好與刻度線相切A只有 B只有C只有 D8eq avs4al(某結晶水合物的化學式為RnH2O),其相對
17、分子質量為M。25 時,a g該晶體能夠溶于b g 水中形成V mL飽和溶液。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A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eq f(100a(M18n),ab)%B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eq f(1 000a,MV) molL1C該溶液中溶劑與溶質的質量比為m(水)m(溶質)eq blc(rc)(avs4alco1(f(18na,M)b)eq blc(rc)(avs4alco1(af(18na,M)D該溶液的密度為eq f(ab,V) gcm39某次實驗需用0.4 molL1 NaOH溶液480 mL。配制方法如下:(1)用托盤天平準確稱量_g固體NaOH。(2)將稱量好的NaOH固體放
18、在500 mL大燒杯中,倒入約300 mL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使固體全部溶解,待_后,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3)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_次,洗滌后的溶液_,輕輕晃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4)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線以下_時,改用_加蒸餾水至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蓋好瓶塞,_。(5)若在配制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將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_,偏低的是_,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的是_。(填各選項的序號)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Na2OB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固體NaOH時,所用的小燒杯內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凈后沒有烘干D固體NaOH在燒杯中
19、溶解后,立即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內并接著進行后續操作E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F最后確定NaOH溶液體積(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與容量瓶刻度線G定容搖勻后靜止,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蒸餾水至刻度線10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與所加水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現有硫酸與氨水各一份,請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1溶液的密度/gcm3硫酸c11氨水c22(1)表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_(不寫單位,用含c1、1的代數式表示)。(2)物質的量濃度為c1 molL1的硫酸與水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 molL1。(3) 物質的量濃度
20、分別為c2 molL1的氨水與c2 molL1的氨水等質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2 gcm3,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_c2 molL1(混合后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12019江蘇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經水濕潤的pH試紙測量溶液的pHB將4.0 g NaOH固體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C用裝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無水AlCl3固體D用裝置乙除去實驗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22017新課標下列實驗操作規范且能達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 mL鹽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整
21、初始讀數為30.00 mL后,將剩余鹽酸放入錐形瓶B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測定醋酸鈉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試紙上D配制濃度為0.010的KMnO4溶液稱取KMnO4固體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32016海南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A過濾操作中,漏斗的尖端應接觸燒杯內壁B從滴瓶中取用試劑時,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觸試管內壁C滴定接近終點時,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觸錐形瓶內壁D向容量瓶轉移液體時,導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觸容量瓶內壁42017新課標,節選凱氏定氮法是測定蛋白質中氮含量的經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濃硫酸在催化劑存在下將
22、樣品中有機氮轉化成銨鹽,利用如圖所示裝置處理銨鹽,然后通過滴定測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5)取某甘氨酸(C2H5NO2)樣品m 克進行測定,滴定g中吸收液時消耗濃度為c molL1的鹽酸V mL,則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_%,樣品的純度_%。變式拓展1【答案】(1)(2)8.4(3)攪拌、引流(4)【解析】36.5%的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 = =11.9 mol/L,根據c1V1=c2V2,知所需濃鹽酸的體積:V1= 0.008 4 L=8.4 mL。選擇量筒時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應選擇容量與溶液體積(8.
23、4 mL)相近的量筒,即10 mL量筒。配制100 mL溶液只能選用100 mL容量瓶。配制的稀鹽酸的濃度為0.98 mol/L,即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小。取用完濃鹽酸的量筒未洗滌,對結果無影響,洗滌會導致所取溶質增多;轉移溶液后,小燒杯未洗滌,溶質的物質的量(n)減小,故溶液的濃度偏小;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溶液的體積(V)偏小,故溶液的濃度偏大;定容時需加大量蒸餾水,故移液前容量瓶內有少量蒸餾水對溶液的濃度無影響。2【答案】D【解析】根據電荷守恒得:2c(Mg2)3c(Al3)2c(SOeq oal(2,4),c(Al3)eq f(26.5 molL122 molL1,3)3 molL1,加
24、入氫氧化鈉溶液使Mg2、Al3分離,此時NaOH轉化為Na2SO4和NaAlO2,由電荷守恒得:V(NaOH)eq f(26.5 molL10.2 L3 molL10.2 L,1.6 molL1)2 L。3【答案】A【解析】依題意知,c() mol/L,c(Fe3+) mol/L,故有0.5V2VcB,cBmol/L。考點沖關1【答案】D 【解析】配制溶液的過程中,定容時在液面接近刻度線12 cm時,需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2【答案】C【解析】濃硫酸的密度1大于水的密度2,加水后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eq f(10 mL198%,10 mL110 mL2)100%eq f(98%,1f(2,1
25、)49%,故A正確;實驗室沒有480 mL的容量瓶,應用500 mL的容量瓶進行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故B正確;在標準狀況下,22.4 L氨氣的物質的量為1 mol,配成1 L溶液,可得到1 mol/L的氨水,故C錯誤;發生反應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由方程式可知,相同物質的量的Na2O2和Na2O消耗相同物質的量的水,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NaOH,保持溫度不變,使溶液恰好飽和,故加入的Na2O2、Na2O的物質的量相等,故D正確。3【答案】C【解析】因原來的溶液為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后的溶液還是飽和溶液,則(mn) mol Na2C
26、O3可與10m mol水恰好形成飽和溶液,則mn0,即mn,在飽和溶液中100%a%,則100%37%,即a%不會大于37%,則a%可能為30%。4【答案】D【解析】在容積相同的三個燒瓶內,分別充滿干燥的NH3、HCl與NO2氣體,所以V(NH3)V(HCl)V(NO2)=111,相同條件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所以n(NH3)n(HCl)n(NO2)=111,令n(NH3)=n mol、n(HCl)=n mol、n(NO2)=n mol,各自體積為V(NH3)=V(HCl)=V(NO2)=V L,對于氨氣和HCl,溶液體積等于氣體體積,所以c(NH3)=c(HCl)= molL-1;對
27、于二氧化氮,與水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根據反應方程式可知溶液體積為V,生成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二氧化氮物質的量的,所以c(HNO3)= molL-1,所以c(NH3)c(HCl)c(HNO3)=111,故選D。5【答案】D【解析】t1時,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溶解的固體為30 g,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應是eq f(30 g,30 g100 g)100%23.08%,A錯誤;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它們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相同,但溶質的摩爾質量和溶液密度不一定相等,所以物質的量濃度不一定相等,B錯誤;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甲、乙的
28、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相等,C錯誤;降溫使溶液達到飽和,由溶解度曲線不難看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程度比乙大,故同時降低溫度,甲先達到飽和,D正確。6【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濃度的計算與換算,此考點也是化學常用計量中的熱門考點。設溶液的體積為V L,密度為 gmL1,溶質的摩爾質量為M gmol1,質量分數為w,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1,則根據溶液濃度表達方式不同,但其溶質不變有:=V Lc molL1,即c=。若w1 = 2w2,=2,由于21,所以c12c2。稀釋后質量分數減半,說明濃硫酸與水等質量混合,水的密度可認為是1g/cm3,因此V值等于50mL。若c1 =
29、2c2,=2,由于21,所以w12w2,同時可知V50 mL。本題應選A。7【答案】D【解析】項,量取的溶質H2SO4偏少,項,溶質H2SO4沒有完全進入容量瓶中,項,超過刻度線再取出時,取出液中含有溶質H2SO4。8【答案】A【解析】結晶水合物 RnH2O 溶于水后,溶質為R,所帶有的結晶水轉化為溶劑水的一部分。A項,結晶水合物的化學式為RnH2O,a g該晶體中含有R的質量為a geq f(Mn18,M),所以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weq f(a(M18n),M(ab)100%,錯誤;B項,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R)eq f(n(R),V(溶液)eq f(1 000a,MV) molL1
30、,正確;C項,m(溶質)n(R)M(R)eq f(a(M18n),M)aeq f(18na,M),m(水)abm(溶質)beq f(18na,M),故m(水)m(溶質)eq blc(rc)(avs4alco1(f(18na,M)b)eq blc(rc)(avs4alco1(af(18na,M),正確;D項,eq f(m,V)eq f(ab)g,V mL)eq f(ab,V) gcm3,正確。9【答案】(1)8.0(2)溶液冷卻至室溫(3)23一起轉入容量瓶中(4)12 cm膠頭滴管上下顛倒混合均勻(5)ADFEGBC【解析】(5)A項,Na2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62 g Na2O可生成Na
31、OH 80 g,NaOH的質量增大,所以溶液濃度偏高;B項,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固體NaOH時,所用的小燒杯內壁不太干燥,不影響氫氧化鈉的質量,對溶液濃度無影響;C項,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凈后沒有烘干,對溶液濃度無影響;D項,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氫氧化鈉溶解時放熱,未冷卻到室溫,趁熱將溶液倒入容量瓶,并配成了溶液,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E項,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少量氫氧化鈉沾在燒杯內壁與玻璃棒上,氫氧化鈉的實際質量減小,溶液濃度偏低;F項,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使溶液的體積偏低,所以溶液濃度偏高;G項,定容搖勻后靜止,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蒸餾水至刻
32、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所以溶液濃度偏低。10【答案】(1)98c1/1 0001(2)0.5c1(3)大于大于【解析】(1)根據c可知,硫酸的質量分數w。(2)令硫酸與水的體積都為V L,則混合后溶液的總體積為2V L,根據稀釋定律,稀釋前后溶質硫酸的物質的量不變,稀釋后硫酸溶液的濃度為0.5c1 molL1。(3)兩種氨水等質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濃度小于c2 molL1,由圖可知,氨水的濃度越大密度越小,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大于2 gcm3,物質的量濃度大于c2 molL1。直通高考1【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基本實驗操作,根據溶液pH的測量、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鹽類水解的應用、物質除雜
33、的原則作答。A.用水濕潤的pH試紙測量溶液的pH所測為稀釋液的pH,不是原溶液的pH,實驗操作錯誤,不能達到實驗目的,A項錯誤;B.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步驟為: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釋)、冷卻、轉移及洗滌、定容、搖勻、裝液,由于容量瓶上有容積、溫度和唯一刻度線,若將氫氧化鈉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引起容量瓶的容積發生變化,引起實驗誤差,B項錯誤;C.在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若用甲裝置蒸干氯化鋁溶液,由于HCl的揮發,加熱后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最終AlCl3完全水解成氫氧化鋁固體,不能得到AlCl3固體,C
34、項錯誤;D.SO2屬于酸性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乙烯與NaOH溶液不反應且乙烯難溶于水,可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除去乙烯中少量的SO2,D項正確;故選D。2【答案】B【解析】A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還容納有鹽酸,所以滴定管中鹽酸體積大于20.00 mL,故A錯誤;B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由于酒精與水互溶,再用水清洗即可洗凈,故B正確;C濕潤pH試紙相當于稀釋溶液,會造成醋酸鈉溶液pH偏低,故C錯誤;D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KMnO4固體,故D錯誤。答案選B。【名師點睛】考查實驗基本操作的評價,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結構、碘的物理性質、pH試紙的使用和鹽類水解及溶液的
35、配制操作等,易錯點為選項C,使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溶液pH,水稀釋了被測溶液,如果溶液為中性則沒有影響,如果溶液顯酸性,則pH測定值偏大,如果顯堿性,測定值偏小,即使用濕潤的pH試紙測溶液pH的操作不規范,測試結果可能有誤差;另外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定的體積無法確定,容易忽視。3【答案】B【解析】A過濾操作中,漏斗的尖端應接觸燒杯內壁,使液體順利流下,正確;B從滴瓶中取用試劑時,滴管的尖嘴不可以接觸試管內壁,否則容易造成試劑污染,錯誤;C滴定接近終點時,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觸錐形瓶內壁,可以使殘余在滴定管的尖嘴的液體進入到錐形瓶,正確;D向容量瓶轉移液
36、體時,用玻璃棒引流可以接觸容量瓶內壁,正確。故選B。4【答案】(5)【解析】(5)取某甘氨酸(C2H5NO2)樣品m 克進行測定,滴定g中吸收液時消耗濃度為c molL1的鹽酸V mL,根據反應NH3H3BO3+HClNH4Cl+H3BO3,可以求出樣品中n(N)n(HCl)c molL1V103 L0.001cV mol,則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樣品中甘氨酸的質量0.001cV75g/mol,所以樣品的純度。考點07 突破NA一、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轉換與計算1已知物質的質量求物質所含的粒子數目此類題型可采用以下解題思路求解物質所含的目標粒子數目:可應用N= QUOTE mM NA來計算。(1
37、)若物質為純凈物,可先求物質的量,然后求解目標粒子數目。(2)若物質為混合物,先求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最簡式,若最簡式相同,可先求最簡式的物質的量,然后求解目標粒子數目。若最簡式不同,可先計算兩物質的摩爾質量是否相同,當摩爾質量相同時,可先求兩物質的總物質的量,然后求解目標粒子的數目。如:14 g乙烯與丙烯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為NA;22 g CO2 和N2O 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數為1.5NA;常考查的還有O2和O3,NO2和N2O4等。 2已知物質(氣體)的體積求所含的粒子數目主要應用N= QUOTE VVm NA來計算,解答此類題應注意:(1)氣體體積是否在標準狀況下測得當題干中設置“常溫常壓”、
38、“室溫”等條件時,無法用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求解粒子數目。(2)標準狀況下物質的聚集狀態當題干中所給物質在標準狀況下為非氣態物質時,無法用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求解粒子數目。如:水、苯、汽油、四氯化碳、乙醇、甲醇、CH2Cl2、CHCl3、SO3、HF等在標準狀況下均不為氣態。3溶液中所含的粒子數目的計算此類題的解題思路如下:此類題的“陷阱”有以下幾種:(1)“已知濃度缺體積”及“已知體積缺濃度”:以上兩種情況均無法求解溶液中所含目標粒子的數目;如25 時,pH=13的NaOH溶液中所含OH的數目為 0.1NA:因為缺少溶液的體積無法計算OH的數目,故此說法錯誤。(2)電離:當溶質為弱電
39、解質時,其在溶液中部分電離,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數及電離出的離子數目均無法直接求解;如1 L 1 molL1的氨水中有NA個:一水合氨為弱電解質,不能全部電離,故氨水中所含的數目小于NA,錯誤。(3)水解:當電解質在溶液中發生水解時,溶液中發生水解的離子數目無法直接求解;如將0.1 mol FeCl3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含有0.1NA個Fe3+:Fe3+部分水解導致所配溶液中的Fe3+減少,從而使溶液中的Fe3+數目小于0.1NA,錯誤。(4)溶劑:當溶劑中也含有所求的粒子時,往往習慣性地只考慮溶質中所含粒子,而忽視了溶劑中所含粒子導致出錯。如50 g質量分數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氫原子數
40、目為3NA:由于陷入思維定式,忽視溶劑水中也含有氫原子而出錯。二、以物質的結構為依據求共價鍵(或碳環)數目解此類題目要依據物質的結構先計算結構單元的共價鍵(或碳環)數,然后再求解目標共價鍵(或碳環)數目。其解題思路如下:掌握常考物質所含共價鍵數目:幾種常考物質CH4(CH)Si(SiSi)SiO2(SiO)金剛石(CC)每摩爾微粒所含共價鍵數目(NA)4242三、反應程度對粒子數目計算的影響1可逆反應類型因為可逆反應進行不完全,當沒給出轉化率時,不能求出準確的目標粒子數目。如某密閉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6NA:該反應為可逆
41、反應,進行程度不確定,無法準確求解轉移的電子數目,故錯誤。2溶液濃度變化使反應停止的類型因為酸的濃度變化使反應停止,難以求出準確的目標粒子數目。如80 mL 12 molL1的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生成Cl2的分子數目為0.24NA:隨著反應進行,濃鹽酸變為稀鹽酸,反應停止,無法準確求解生成的Cl2的分子數目,錯誤。3物質組成不能確定的類型當某些物質混合或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產物的種類變化或物質的量不定,難以求出準確的目標粒子數目。如標準狀況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總數為0.5NA:兩種氣體混合后生成NO2,若不考慮NO2部分轉化為N2O4,氣體的體積為8.4 L
42、,物質的量為0.375 mol,事實上,混合氣體中存在可逆反應2NO2N2O4,故無法準確求解分子數目,錯誤。四、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的計算解答此類題應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和得失電子守恒規律。掌握常考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反應物質轉移電子數(NA)Na2O2+CO2(或H2O)1 mol Na2O211 mol O22Cl2+NaOH(H2O)1 mol Cl21Cl2+Fe1 mol Cl22Cu+S1 mol Cu1+I(+H+)1 mol I253NH4NO3N21 mol N23.75如1 mol Fe與足量的稀HNO3反應,轉移 2NA個電子:鐵與足量的稀硝酸反應時生成Fe(N
43、O3)3,轉移的電子數為3NA,故上述說法錯誤。考向一 阿伏加德羅常數經典陷阱方式陷阱之一:標準狀況與常溫、常壓以及氣態與非氣態的難辨別性典例1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NA個氧氣分子的體積小于22.4 LB標準狀況下的22.4 L辛烷完全燃燒,生成CO2分子數為8NAC標準狀況下,22.4 L CH3Cl中所含的分子數為NAD常溫常壓下,35.5 g氯氣含有的原子數為2NA【答案】C【解析】A選項,標準狀況特指0 、1 atm,溫度越高,氣體體積越大,在標況時,NA個氧氣分子的體積約為22.4 L,升高到常溫25 時,體積應大于22.4 L,A錯。辛烷C8H1
44、8,在0 時是液態,則B錯。選項C中CH3Cl為氣體,故C正確。D中的質量與溫度、壓強無關,應為1 mol氯原子,故D錯誤。綜合上述,選C。總結:只有體積才與溫度、壓強有關,而質量、物質的量與溫度、壓強無關。關于氣態與非氣態的判斷:標準狀況下,無機物中常見的SO3、H2O、Br2等為非氣態;有機物中,碳原子數4以內的烴為氣態,烴的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為氣體。陷阱之二:物質組成的特殊性典例2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3.0 g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數為0.1 NAB2.9 g 2CaSO4H2O含有的結晶水分子數為0.02 NA(2CaSO4H2O式量為290)C
45、在100 g 98%的濃硫酸中含氧原子個數不等于4NAD1 L、0.1 mol/L氨水中NH3H2O的個數為0.1NA【答案】C【解析】A中,淀粉的分子式為(C6H10O5)n,而葡萄糖的分子式為C6H12O6,兩者的最簡式很容易混淆,則A錯。B中,1 mol熟石膏中含有2 mol CaSO4和1 mol H2O,則0.01mol熟石膏中含有0.01mol水分子,B錯。C中,H2SO4為98g,1mol,4NA氧原子,注意水中還有氧原子,則C正確。D中氨水中含氮的微粒除NH3H2O外,還含有NH3和,這三者合起來為0.1NA,D錯。綜合上述,選C。總結:常見特殊組成有如下幾種情況:有些物質最簡
46、式相同,如乙烯、丙烯等單烯烴、葡萄糖與果糖、淀粉與纖維素等、飽和一元羧酸與飽和一元酯等。有些物質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如Cu2S和CuO中Cu,甲苯與甘油中的氫、CaCO3、KHCO3中的碳等。有些物質中陰陽離子個數的比值易混淆,BaO2中Ba2+與之比為11,Na2O2中Na+與為21。計算溶液中氫、氧原子個數時,應算溶液中水的氫、氧原子。陷阱之三:化學反應的隱蔽性典例3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和一定量的任意酸反應,只要放出2 g氫氣,則轉移的電子數為2NAB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離子數為NAC標準狀況下,4.6 g二氧化氮氣體中含有0.3NA
47、原子D足量的銅片與含4 mol HNO3的濃硝酸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的分子數為2NA【答案】C【解析】A中,如是活潑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反應,該選項沒問題。如是Zn與濃硫酸反應,先放出SO2,當濃硫酸變成稀硫酸時,才放出氫氣,則電子轉移的數目就大于2NA,則A錯。B中,Na2O溶于水后生成NaOH,溶液中沒有O2離子,B錯。C中,雖然存在反應2NO2N2O4,但方程式兩邊原子個數是守恒的,故C正確。D中,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硝酸變成了稀硝酸,生成氣體為NO2和NO混合物,NO2分子數小于為2NA,則D錯。綜合上述,選C。總結:首先注意有無隱含反應,如:NO2和N2O4、定量濃硝酸與金屬反應、定量濃
48、硫酸與活潑金屬反應等;其次,考慮了隱含反應,也要慎重對待,如本題C選項就與隱含反應無關。陷阱之四:電子轉移數目的難判斷性典例4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2 mol Cl2溶于等體積水中,轉移電子數為0.2NAB5.6 g鐵粉與硝酸反應失去的電子數一定為0.3 NACNa2O2與過量CO2反應時,生成0.2mol O2時,轉移的電子數為0.4NAD0.1 mol Fe 與0.1 mol Cl2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3 NA【答案】C【解析】A中,氯氣溶于水,只有一部分氯氣與水反應,而且是一個可逆反應,因此轉移的電子數比0.2NA小得多,A錯。B中,鐵與硝酸反應時,要判
49、斷鐵是否過量,如鐵過量,生成Fe2+,鐵不足,生成Fe3+,也有可能既有Fe2+,又有Fe3+,則B錯。C中,Na2O2與過量CO2反應時,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放出的O2由過氧化鈉中的氧而來,當生成0.2 mol O2時,應轉移電子數0.22NA,則C對。D中,鐵與氯氣反應產物值得關注如生成FeCl3,但由題給的鐵與氯氣的可知氯氣不足,鐵過量,故只能按生成FeCl2計算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綜合上述,選C。總結:對于有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首先要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其次用單線橋或雙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最后注意是否是可逆反應,是否要進行過量計算。陷阱之五:電化學基本知識
50、的模糊性典例5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 OH在電解過程中被氧化時,提供電子的數目為NA個B用惰性電極電解NaCl溶液,每生成a g NaOH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aNAC銅的電解精煉時,每轉移2 mol電子陽極上溶解的銅原子數等于NAD用粗銅作陽極電解稀硫酸,當生成0.1mol H2時,陽極失去的電子數為0.2NA【答案】D【解析】A中,根據陽極反應式:4OH 4eO2+2H2O,4 mol OH在電解過程中只有2 mol被氧化,提供4NA電子,因此A錯。B中,根據陰極反應式:2H2O+2e2OH+H2,生成a g NaOH時,轉移的電子數為:,則B錯。C中,在銅
51、電解精練時,陽極上不僅銅失去電子,比銅活潑的金屬如鋅、鐵,也失去電子,則C錯。D中,陰極反應式為:2H+2eH2,根據電子得失相等,當陰極生成0.1 mol H2時,則得到0.2 mol電子,陽極失去的電子數為0.2 NA電子。綜合上述,選D。總結:解電化學的題目,首先在于運用電子得失守恒、質量守恒、電荷守恒,正確寫出電極式,然后根據電極反應式來判斷;其次對氯堿工業、銅的電解精練等工業流程要非常熟悉。陷阱之六:物質結構的復雜性典例6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1 mol苯中約含有3NA個碳碳雙鍵BP4分子中P原子和PP鍵數目的比為11C在含4 mol SiO鍵的石英
52、晶體中,氧原子的數目為4NAD23.4 g NaCl晶體中含有0.1NA個如圖所示的結構單元【答案】D【解析】A中,苯中的鍵應是介于單鍵與雙鍵之間的大鍵,不存在碳碳雙鍵,則A錯。P4分子構型是正四面體,有6根磷磷單鍵,算得P原子數:PP鍵數為23,B錯誤。C中,在SiO2晶體中,有1molSi就有4 mol SiO鍵,現在有4mol SiO鍵,說明有1mol SiO2,則有2 mol 氧原子,C錯。D中,如圖所示的結構單元是NaCl的晶胞,根據均攤法,該晶胞平均含有4Na+和4Cl,23.4g NaCl為0.4 mol,對應晶體應含有0.1NA如圖所示的結構單元,則D對。綜合上述,選B、D。總
53、結:對于結構題,首先注意對物質結構的描述是否正確,最常見的是苯環中不含有碳碳雙鍵;其次要畫出分子結構;再者對于某晶體,先回顧該晶體的基本特征,然后再解決問題,如本題C、D選項,應先回想二氧化硅晶體、氯化鈉晶體的典型構型,然后再代入求解,正確率就高多了。陷阱之七:電離與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與數據的缺失性典例7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86 g Na2CO310H2O固體中含有NA個陰離子B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應轉化為氫氧化鐵膠體后,其中膠體粒子數目為NAC6.8 g KHSO4熔融時含有0.1NA個陽離子D25時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數目為0.1NA【答案】
54、A【解析】A中,是碳酸鈉晶體而不是碳酸鈉溶液,故碳酸根離子無法水解,則A對。B中,一個膠體粒子有若干個氫氧化鐵分子和其它所組成,吸附了Fe3+而使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因此膠體粒子數目遠小于NA,則B錯。C中,KHSO4在熔融時電離出的是K+和,在水溶液中才電離出K+、H+、,則C錯。D中,缺少溶液體積數據,因而H+數目無法計算。綜合上述,選A。總結:對于有弱酸根或弱堿陽離子存在的晶體,在固態時,不水解,只有在水溶液中,才水解。其次,關于膠體,膠體本身不帶電,只有膠體粒子帶電,而膠體粒子是個大分子,由若干個小分子和離子構成;要注意特殊物質在熔融和水溶液中電離方程式是否一樣;關于求解溶液中離子的數目
55、,注意濃度與體積數據是否齊全。陷阱之八:化學鍵數目的難計算性典例8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2NA共價鍵的CnH2n+2分子中的物質的量為 molB6.0 g乙醛分子中共用電子對的數目為0.6NAC乙炔完全燃燒時,有8NA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則轉移5NA電子D若乙炔的燃燒熱為Q kJmol1,若一定量的乙炔燃燒放熱為Q kJ,則斷鍵為5NA【答案】A【解析】A中,烷烴CnH2n+2中,化學鍵為碳碳鍵和碳氫鍵,每個氫原子只成一根碳氫鍵,因此有多少個氫就有多少碳氫共用電子對,則碳氫共用電子對為2n+2。每兩個碳之間成一個碳碳鍵,故n個碳原子之間形成n1根碳碳鍵,則1mol烷烴C
56、nH2n+2中化學鍵的總數為(3n+1)NA;反之,含2NA共價鍵的CnH2n+2分子中的物質的量為mol,則A對。B中,先寫出乙醛的結構式,得出1 mol乙醛中有7 mol共用電子對,則6.0 g乙醛分子中共用電子對的數目為:,則B錯。C中,乙炔中碳為1價,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時,碳為+4價,則1mol乙炔完全燃燒,生成2 mol二氧化碳,轉移電子數為10 mol,而1 mol二氧化碳中有4 mol碳氧鍵,所以有8NA碳氧鍵生成,則C錯。D中,1mol乙炔完全燃燒時,除了斷1 mol乙炔中的5 mol鍵外,還斷氧氣中的氧氧鍵,則D錯。解答關于阿伏加德羅常數的題目應注意分析題干給出的條件,如物質
57、的狀況、所處的環境、物質本身的結構,同時還要考慮氧化還原反應、電離、水解等情況,具體有如下幾點:1注意“標準狀況”“常溫常壓”等外界條件(1)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的物質,如H2O、SO3、戊烷、CHCl3等;(2)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微粒個數不受外界條件的影響。2注意物質的組成和結構(1)特殊物質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如Ne、D2O、18O2、H37Cl等。(2)物質中所含化學鍵的數目,如CO2、CnH2n2等。(3)最簡式相同的物質中的微粒數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O2和O3等。(4)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中的微粒數目,如N2、CO、C2H4等。3注意氧
58、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電子轉移(得失)數目的問題分析,如Na2O2、NO2與H2O反應;Cl2與H2O、NaOH、Fe的反應;電解AgNO3溶液、CuSO4溶液等,分析該類題目時還要注意反應產物以及過量計算問題。4注意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可水解鹽溶液中,離子發生微弱水解。如0.1 molL1的乙酸溶液和 0.1 molL1的乙酸鈉溶液。5注意一些特殊的反應如一氧化氮和氧氣不需要條件即可反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間存在相互轉化,合成氨反應等屬于可逆反應。1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 mol 18OH-中含有11NA個中子B.標準狀況下,1
59、1.2 L鹽酸所含原子數為NAC.2.8 g乙烯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中,所含分子總數為0.1NAD.0.1 molL-1 KI與0.1 molL-1 FeCl3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常溫常壓下,4 g D2O中含有的電子數為2NAB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氣體中含有氫原子數為6NAC25 時,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H數為0.1NADH2O(g)通過Na2O2(s)使其增重b g時,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為bNA/23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2 g Deq oal(16,2)O中含有的質子數、中子數、電子
60、數均 為NAB78 g 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Na數一定為2NAC標準狀況下,5.6 L O2作氧化劑時轉移電子數一定為NAD500 mL 2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C的總數一定為NA 4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若電路中通過NA個電子,則陰極一定產生11.2 L Cl2 (標準狀況)B.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溶液中受熱水解可得到乙醇分子數為NAC.含NA個Na+的Na2SO4溶解于水配成2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1D.足量的MnO2固體與1 L 12 molL-1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篷布帳篷設計原理考核試卷
- 礦產勘查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考核試卷
- 抗凝劑皮下注射技術臨床實踐指南(2024版)解讀
- 臨床常見管道的護理 4
- 7-9 數字系統設計實例3-數字乘法器處理器設計
- 二年級數學表內乘法口算練習共800道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圖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四次周練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寧陽一中2025屆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病原微生物免疫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口腔門診總經理崗位職責
- 土方場地平整合同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中段檢測訓練卷
- 人工智能設計倫理(浙江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2024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 2024-2030年中國街舞培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06 H5主流制作工具-易企秀
- 高中數學集合練習題160題-包含所有題型-附答案
-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Python)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 期中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