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大家知道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習俗,在這樣的 節日時刻,我們把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大家說一下,也算是給大家的生活常識里面,增加一 份民俗,這樣你的中秋節一定過的十分愉快。那么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呢?以下是為您 整理的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1,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習俗有:走月、祭月、賞月、乞月照月、觀潮、吃月餅、燒斗香、燃燈、猜謎、 玩兔爺、玩花燈、舞火龍、聽香、偷月亮菜、燃寶塔燈、拋帕招親、竊瓜祈子、飲桂花酒、 偷菜求郎、吃田螺、賞桂花等。走月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 伴,或游街
2、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 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 都是游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游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祭月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 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時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中秋晚上 拜祭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 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賞月: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
3、月球距地球最 近,月亮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 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 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乞月照月: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 于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 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 生貴子,謂之“照月”。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倍ㄖ裢檬謭A,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 夜潮留向月中看?!斑@是宋代
4、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 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吃月餅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 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 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 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28燒斗香: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9燃燈: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
5、露臺上等高處,俗 稱“樹中秋”或“豎中秋”。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玩兔爺:玩兔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帶。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 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枝兔形, 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 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 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莊亦諧。在北 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余。玩花燈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
6、之一,過節要玩燈。 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 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 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 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 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 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 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
7、孔明燈,用紙扎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 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 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瓢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 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蔑圓圈扎成燈,外糊白紗紙,內 插蠟燭即成。掛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 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
8、童玩,但 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聽香: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 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 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菱,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兇。例如卜占終身大事,而 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偷月亮菜: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 到一個如意郎君。臺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項習俗。湖 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 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
9、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 同學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燃寶塔燈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 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 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 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 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 (或稱燒 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拋帕招親:在我國福建一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一般是于廣場中搭 一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
10、。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一些繡著不同 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 些未婚的小伙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竊瓜祈子: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 一事?!胺蚕S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 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于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 服裹于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 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后,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云?!痹诤怅枺彩谴謇锝Y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
11、緣好,村里 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飲桂花酒: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 最為多見。偷菜求郎:在臺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臺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吃田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 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 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賞桂花:每逢中秋之
12、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 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2,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第一、中秋節的時候十一二個家人團聚的時刻,在中秋節我們要首先回到家里面,見到 自己的父母,這點是中秋節里最關鍵的一個事情,如果你的工作比較忙,實在回不去的話, 那么至少也要打個電話。第二、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的很好“明月四時 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大家看著窗外的明 月一定感概不少吧。第三、中秋節賞月還有一些基本的小講究,我們在賞月之前應該沐浴更衣,帶著虔誠的 心來賞月,這樣會給你帶來一年
13、的順利,帶來家人的團聚,這是一份祝愿和希望,所以我們 秋高氣爽賞月的時候不要忘記哦。第四、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的時候當然少不了月餅,其實月餅開始的時候是人們奉 獻給神明的貢品,表示對月神的一種敬意,隨著時間的流轉,月餅現在更多的是一個美味, 也是人們對親人團聚的向往。第五、中秋節的賞月,還有很多的其他意思,比如兩個結婚的人,希望自己有一個健康 的寶寶,那么你可以在中秋的時候,祈禱自己的心愿,這也是千百年來,我們國家的先人留 下的一種習俗。第六、中秋的祝福還有很多,我們在中秋的時候,給自己的家里面張燈結彩,可以保佑 自己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樂樂,其實方法很簡單,在家里面掛兩個燈籠,或者是點兩支
14、蠟 燭,這樣你的良好愿望就祈禱出去了。第七、中秋的夜晚,文人雅士會喜歡在月下散步,現在老百姓們也開始這樣的活動了, 特別是在南方地區,這類活動比較多,目前北方城市也開始了,其實這就是游湖賞月的一個 版本,大家不妨可以試試。3,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月餅在我國有了很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了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這個就是月餅的始祖。也就是月餅 的初始狀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引進了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加了輔料。唐代的時候民間就已經有了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各個地方也出現了糕點鋪。就在 一年,唐玄宗和楊貴妃在中秋之夜吃胡餅的
15、時候。唐玄宗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是很好聽,于 是楊貴妃就看著天上的月亮脫口而出了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就在民間逐漸的流傳開來。到 了清代的時候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很大的提高品種也不斷的增加,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很大 的提高,品種也不斷的增加,隨著人們制作月餅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市面上月餅的形式也層出不窮,工藝也越來越講究。祭月賞月,拜月。禮記上早就有記載秋暮夕月。意思就是為祭拜月神,每到這個時候 都會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的時候,每次到了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 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 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
16、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都要依次參 拜。齊國的丑女無鹽幼時就非常的信奉月亮,長大以后因為他的品格超群,所以被招入皇宮。但是遲遲沒有得到皇帝寵幸。在某一年八月十五賞月的時候,天子在月亮下看見了她,覺得 她非常的美麗,于是就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也是由此而來的。后來也傳稱少女拜月,貌似 嫦娥,面如皓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朝是非常流行的,很多的詩人在他的名篇當中也都有寫過關于詠月 的詩句。到了宋代中秋,賞月的風氣也就更加的鼎盛了,每次到了這一天我有很多大規模的 賞月活動。八月十五是象征團圓的日子,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就是用八月十五的團圓來 反稱自己的孤單。宋代的文豪蘇軾在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出了水調歌頭
17、,至今為人傳誦。而在現在,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依然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4,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 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 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 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文人賞月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 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
18、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 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 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 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 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民間拜月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 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
19、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 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月光馬兒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 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 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O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 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 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等一并焚之?!蓖脙籂斖脙籂數钠鹪醇s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
20、)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 節多以泥枝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钡搅饲宕?,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 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 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傅、 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玩花燈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 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舞火龍舞火龍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 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
21、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 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 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 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燃寶塔燈明清時期,民間還有在中秋之夜燃燈的習俗。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 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 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 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 紅光四射。拋帕招殺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是夜,于廣場中搭一彩臺,布置成月宮 景狀,并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
22、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后,姑娘們將一些繡 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 領獎。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后,雙方 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偷菜求郎在臺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 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臺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竊瓜祈子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 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 行送瓜,先數日,于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于其
23、上若 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后,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 驗云.在衡陽,凡是村里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里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5.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吃月餅:崇尚實用理性(月餅)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圍繞著一個“吃”字做文章。春節,殺年豬、包餃子、炸 煎堆、吃年夜飯;元宵節,吃湯圓;清明節,給祖先送吃的;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 月餅;中元節,給鬼送吃的;重陽節,吃螃蟹、喝菊花酒、雄黃酒。這樣看來,中國人真的很重視吃。這是因為,中國人有一種實用理性的哲學。
24、這種實用理性,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時就已經確立。這些爭鳴的儒家、法家、道 家、兵家、墨家、陰陽家等等,基本的思想都圍繞著如何實現天下太平,如何戰勝對手,如 何得道成仙這些實用的問題。而同一時期的古希臘哲學家,思考的是世界由什么組成,客觀 真理是否存在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拜佛)中國人的民間信仰也是這樣。中國很多人分不清道教、佛教還是別的宗教,只要見到神 仙就拜,所謂“見廟燒香,見佛拜佛”。他們祈求的當然也不是什么靈魂得救、死后升上天 堂,或來世投胎到一戶好人家,而是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業有成、嫁個好老公、娶個好 老婆什么的當下的問題。為了安心,他們通常還要捐點香油錢,當作是神佛保佑自己的辛
25、苦 費。這種實用理性的形成, 是因為中國長期處于小農經濟社會。遇到豐年,能保證一家溫飽,遇到荒年,就有很大的可能會餓死。長期的生存壓力讓中國人形成了一種實用主義的思維習 慣,看到一個東西,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吃,如果不能吃,能不能用?如果既不能吃,又不 能用,我們就會問:那它有什么用?(廣東人不吃的東西)直到現在,人們流傳的關于廣東人什么東西都能吃的段子,依然是實用理性的反映。.慶團圓:重視親情(大團圓)每到中秋節前后,蘇東坡那首水調歌頭中秋總是被人們反復吟詠,因為蘇東坡用優 美的語言替天下的人說出了對家庭團圓的期盼和對無法團圓的遺憾。中秋節之所以跟“團圓”聯系在一起的,因為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最
26、圓。人們很自然會 聯想到,月亮都圓了,那家庭也應該團圓了。(蘇軾)王維的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說出了中國人對親情的重視。這種對團圓的祈盼,體現在春運期間火車站的人山人海中,體現在春節堆滿車輛的高速 公路上,也體現在月餅氤氯的香氣里。(春運火車站)中國重視親情文化的形成,同樣是歷史積淀的結果,尤其是儒家文化長期教化的結果。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中國的統治思想。儒家重視“禮”,主張以禮治天下。儒家相信只要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各安其位,各守本分,恪守忠孝仁義禮 智信,整個社會就會像一架功能順暢的機器一樣,永遠地運轉下去。這套儒家哲學,經過一 代代大儒的完善,加上宗族制度的實操
27、,逐漸變成了中國社會的運行法則,同時也內化到中 國人的文化基因里了。(宗祠)這種對親情的重視,擴大開來,就形成了中國人“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共同體意識,塑 造和強化了中國人的凝聚力。.拜月亮:尊重歷史傳統中秋節拜月的習俗由來已久。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 月之風,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就留下了 “貂蟬拜月”的故事。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 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但現在仍然有不少地方保留著拜月的習俗。(貂蟬拜月)事實上,拜月并不是要從月亮中祈求到什么,而更多的是一種對歷史傳統的尊重。歷史傳統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文明沒有斷絕的國 家,很重
28、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歷史和傳統的尊重。早在中國文明的童年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設立史官了。傳說倉頡就是黃帝時期的造字 史官。夏朝開始設立太史令。呂氏春秋?先識覽第四記載:“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 而泣之。夏桀迷惑,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边@個名叫終古的人就是當時的史官。其后, 歷代王朝都重視修史,再暴虐的皇帝也忌憚后世歷史對自己的評價。(二十五史)正如人靠記憶確認自己的身份,一個民族也要靠集體記憶確認自己的身份。這種集體記 憶,除了固化在汗牛充棟的史書中,也活躍在傳統的習俗中。 中秋拜月的習俗能夠延續至今,說明中國人是非常尊重歷史傳統的。6,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各地的風俗有哪些福建人喜歡吃鴨子,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股份制合同協議范本編寫
- 職稱評聘協議書
- 資金規范協議書
- 遂寧搬遷協議書
- 電費代扣協議書
- 穩定價格協議書
- 豬頭收購協議書
- 小米無線充電寶協議書
- 加油站建設合作協議書
- 英文縮寫協議書
- 小型設備購買協議書
- 難點02:總集篇·十六種陰影部分面積法【十六大考點】-2024年小升初數學典型例題系列(解析版)
- 廠房設備拆除協議書
- 2025屆高三高考押題預測卷 數學(新高考Ⅱ卷02) 含解析
- 智能家居安裝與調試協議
- 擔保貸款免責協議書
- 第五版-FMEA培訓教材-新版
- NB-T32036-2017光伏發電工程達標投產驗收規程
- 食品安全與日常飲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
- PE袋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聚乙烯塑膠袋)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