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參考范本_第1頁
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參考范本_第2頁
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參考范本_第3頁
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參考范本_第4頁
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參考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4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459110224 h 1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5 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簡況 PAGEREF _Toc459110225 h 16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6 三、環境質量狀況 PAGEREF _Toc459110226 h 21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7 四、評價適用標準 PAGEREF _Toc459110227 h 29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

2、8 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459110228 h 33 HYPERLINK l _Toc459110229 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PAGEREF _Toc459110229 h 38 HYPERLINK l _Toc459110230 七、環境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459110230 h 39 HYPERLINK l _Toc459110231 八、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環保“三同時” PAGEREF _Toc459110231 h 44 HYPERLINK l _Toc459110232 九、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PAGER

3、EF _Toc459110232 h 47 HYPERLINK l _Toc459110233 十、結論與建議 PAGEREF _Toc459110233 h 48附圖:附圖1: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附圖2:周邊環境狀況圖附圖3:廠區平面布置圖(附土壤、地下水監測點位)附圖4:廠區三級防控圖附圖5:經濟開發區規劃用地圖附圖6:項目現場照片附件:附件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托書附件2: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證 附件3: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附件4:建設單位營業執照附件5:建設單位原有項目環評及驗收批復附件6:現狀監測報告及2018市環境狀況公報截圖附件7:環評報告確認函附件8

4、:申請文件及附件真實性承諾附件9: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函審意見附表:附表1: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基礎信息表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建設單位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經濟開發區99號(社區)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建設地點立項審批部門縣發展和改革局備案代碼建設性質新建(遷建) 擴建 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C4220非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占地面積(平方米)200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15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248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16.5%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19年10月工程內容及規模:1、項目由來塑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廢舊塑料

5、回收、加工再利用、制造、銷售、安裝各類塑料管材管件及塑料制品的專業化綜合型公司,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排水、市政排污、電力、通訊、農業灌溉等領域,公司位于縣經濟開發區99 號。公司已建設兩個生產項目,均辦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驗收,目前達到年產各類納米超高分子節水滴灌管材2萬噸,年回收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具體環評及驗收情況如下表所示:表1-1 公司已建項目環評及驗收辦理情況序號項目名稱環評批復及時間驗收時間項目1年產2萬噸共擠納米高分子節水滴灌管材項目環發【2013】46號2013年9月18日環評函【2014】35號2014年11月18日項目2年回收利用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審

6、批環評【2017】48號2017年5月25日自主驗收2019年1月2003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廢物做出了嚴格的立法,其中“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屬于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因此一直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2017年9月4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明確規了使用后輸液瓶(袋)的分類管理要求:對于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在其與輸液管連接處去除輸液管后單獨集中回收、存放。去除后的輸液管、針頭等應當嚴格按照醫療

7、廢物處理,嚴禁混入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及其他生活垃圾中。據此文件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已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醫療機構使用的輸液塑料瓶(袋)原材料為質量較好的PP或PE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回收價值,回收該材料制造地下管網,產品強度和韌性均高出國家標準要求,因此集團塑業有限公司擬將部分原料調整為醫用塑料輸液瓶(袋),但公司“年回收利用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中僅列出了回收廢舊塑料薄膜和廢舊編織袋,并未明確說明公司是否可以回收“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因此,本次環評專門針對“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全廠總回收規模、生產地下管網的規模均不發生變化,所以此次環評主要

8、分析論證回收醫用塑料輸液瓶(袋)的可行性,并提出相應污染和風險防控措施。本次“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的回收能力為2000噸,與已批項目“年回收利用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關系如下表所示:表1-1 全廠5萬噸回收能力情況表材料名稱環評設計年回收量驗收時已達規模本次調整情況調整后全廠回收能力塑料薄膜42000 噸32860 噸-2000噸40000噸編織袋8000噸6320 噸/8000噸醫用塑料輸液瓶(袋)00+2000噸2000噸合計50000噸39180 噸總回收量不變50000噸調整后,只是原料來源發生變化,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后的清洗、破碎、造粒、地下管網生產設備

9、均依托現有設備,全廠總回收、生產能力不變,總污染物排放量不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7)及2018年修訂規定,本項目屬于“三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86廢舊資源(含生物質)加工、再生利用”中“其他”類,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廢塑料(除分揀清洗工藝的)加工、再生利用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本項目只涉及醫院使用的輸液塑料瓶(袋)的回收、分揀和清洗工藝,因此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因此,集團塑業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特委托我單位承擔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附件1)。我單位接受委托后,隨即組織技術人員到項目建設地及其周圍進行了實

10、地勘查與調研,收集了有關的工程資料,依照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結合該項目的建設特點,編制了集團塑業有限公司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現交由建設單位呈報市生態環境局分局審批。2、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修訂,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5)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

11、日起施行,2016年修正;(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53號令;(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8年4月28日修正);(10)省環境保護條例(修正)1997年12月;(11)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文件環發1999178號“關于公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試行)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試行)內容及格式的通知”;(12)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環境保護局關于省地表水環境功能類別的通知(鄂政辦發【2000】10號);(1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務院發改委20

12、13年第21號令,2013年5月1日起實施;(14)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發布實施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的通知2012年5月23日施行;(15)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實施細則鄂環字【1998】第5號;(16)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2.1-2016;(17)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1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19)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2.4-2009;(20)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19-2011;(2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

13、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2013年修改單;(22)危險廢物應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單;(23)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24)集團塑業有限公司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委托書。3、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項目地位于省縣經濟開發區99號,集團塑業有限公司用地范圍內。廠界東側為美亞達集團涂鍍板公司,南側臨水路,西側臨社區居民,北側距離北河120米。東北方向160米、東南方向260米均分布有社區居民。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見附圖1,周邊環境狀況圖見附圖2。4、工程內容及規模

14、本次環評項目不擴大全廠總回收、生產能力。僅分析論證公司回收醫用塑料輸液瓶(袋)的可行性,并提出相應污染防治、風險防范要求。全廠廢塑料回收能力仍保持在5萬噸/年,其中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能力為2000噸/年。基本組成一覽表見表1-1。表1-1 項目基本組成一覽表項目組成名稱工程狀況主體工程分揀、清洗生產線設置720m2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專用分揀區,清洗線依托現有設備輔助工程辦公樓等設施依托現有公用工程給水依托現有排水依托現有供電依托現有環保工程廢氣處理回收、分揀、清洗不涉及廢氣排放廢水處理清洗設備及廢水處理依托現有設施,本項目新增消毒設施。噪聲處理不新增高噪聲設備固廢處理正常情況下,項目回

15、收的醫用塑料為一般工業固廢,通過分揀、清洗后進入現有破碎、造粒工序,理論上不產生固體廢物。但可能在分揀過程中發現醫院未徹底分揀出的危險廢物HW01,需設置危險廢物暫存區,并返還給醫療衛生機構,同時做好臺賬記錄。儲運工程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專用回收倉庫2000平方米,利用現有車間空置區域進行改造專用運輸車輛配置10臺醫用塑料專用運輸車輛5、項目原輔材料及相關理化性質項目原輔料及能源消耗情況見表1-2。表1-2 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情況表序號名稱單位年回收量存儲方式最大儲存能力1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噸2000袋裝300項目理論上不增加用電量、用水量。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主要包括:感染性

16、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項目設置檢驗科,化驗室產生少量廢液,廢液成份復雜,屬于醫療廢物。2003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廢物做出了嚴格的立法。醫療廢物分類見下表。表1-3 醫療廢物分類類別特征常見組分或者廢物名稱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

17、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2.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1.醫用針頭、縫合針。2.各類醫用銳器。3.載玻片、

18、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1.醫學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明確規了使用后輸液瓶(袋)的分類管理要求(詳見附件3)。具體如下:1. 對于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在其與輸液管連接

19、處去除輸液管后單獨集中回收、存放。去除后的輸液管、針頭等應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理,嚴禁混入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及其他生活垃圾中。2. 殘留少量經稀釋的普通藥液的輸液瓶(袋),可以按照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處理。醫療機構應當科學、規范、節約用藥,提高藥物使用效率,減少浪費,降低藥品消耗和環境承載壓力。3. 存在下列情形的輸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納入可回收生活垃圾管理。(1)在傳染病區使用,或者用于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離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2)輸液涉及使用細胞毒性藥物(如腫瘤化療藥物等)的輸液瓶(袋),應當

20、按照藥物性醫療廢物處理。(3)輸液涉及使用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易制毒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輸液瓶(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綜上所述,在正常情況下,集團塑業有限公司回收的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只應包括“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在其與輸液管連接處去除輸液管”的部分。醫療單位應嚴格分辨醫療廢物和普通固廢,避免將以上13條列出的不符合回收要求的廢品混入回收袋內。6、項目主要設備本項目主要是回收、分選、清洗。回收過程配置10輛專用車輛,利用原有車間空置區域建設2000平方米專用回收倉庫;分選為人工手動分選,清洗設備利用原有清洗設備,并增加消毒設備。主要設備的種類及臺數詳見表1-4。表1

21、-4 主要生產設備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1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專用回收車輛1.5噸10輛2廢水消毒設備/1套7、項目平面布置擬建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專用回收倉庫位于廠區中部偏北的車間內,該車間分為四個區域,東側為造粒和廢品車間,中部為半成品車間、倉庫,西側南部為生產車間,西側北部為空置區域,本次擬建倉庫位于該空置區域,占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清洗、破碎造粒車間,以及廠區污水站位于廠區東北角,本項目利用現有清洗設備及污水處理裝置,并擬新增消毒設施一套。具體廠區平面布置見附圖3。8、項目相關相符性分析(1)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項目為回收塑料制品,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修正版

22、),本項目屬于該目錄中“鼓勵類”中“三十八、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中的“29、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印刷電路板、廢舊電池、廢舊船舶、廢舊農機、廢塑料、廢橡膠、廢棄油脂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與設備開發”,本項目屬于廢塑料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因此項目屬于“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建設單位已取得縣發展和改革局備案證,備案代碼:2019-420625-29-03-039198(附件2)。(2)用地規劃相符性分析集團塑業有限公司醫用塑料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項目位于縣經濟開發區99號,利用集團塑業有限公司已建成車間進行改造,該用地性質屬于工業用地,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相一致。(3)選址合理性項目所

23、在地塊為二類工業用地(附圖5),項目不新增用地,依托建設單位現有的已批復項目進行建設。廠址周圍無重點保護的動植物、風景名勝及文物古跡。選址位置水、電、氣供應條件齊全,交通方便。項目建成后,會產生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環境問題,但在嚴格落實本環評報告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及管理要求的情況下,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項目周圍敏感點分布稀疏,項目的污染物排放不會對敏感點造成明顯影響。綜上所述,項目選址較合理。(4)“三線一單”相符性本項目位于縣經濟開發區內,根據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2019.1),開發區內資源利用未達到上限,環境承載能力尚未達到底線,項目區域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且本項

24、目屬于廢舊資源回收利用項目,不在開發區負面清單中。因此本項目與開發區“三線一單”相符。(5)與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相符性集團塑業有限公司從事廢舊塑料回收利用多年,本次項目明確了“醫用塑料輸液瓶(袋)”的回收利用可行性,與“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提出的鼓勵循環經濟產業建設相符。(6)與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相符性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中第十二條 漢江流域實施水環境重點保護區制度。重點保護區包括以下區域:(一)漢江干流岸線兩側外各二千米;(二)納入斷面水質考核的漢江支流岸線兩側為平地的向外延伸一千米,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三)魚梁洲和有行政建制村的漢江干流洲灘。在重點保護區內嚴禁新建、擴

25、建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場(區)及其他可能污染水環境的項目,嚴禁設置垃圾填埋場等有毒有害物質貯存場所。本項目屬于技術改造,不是新建、擴建項目,不增產、不增污,因此項目符合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9、工作制度及定員項目不新增員工,僅另聘10名司機。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集團塑業有限公司已建成兩個項目,均已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根據2019年1月“集團塑業有限公司年回收利用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可知,集團塑業有限公司主要的生產工藝、產污節點,以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如下所示:10、現有工程建設內容現有項目建設內容如下表所示:表1-5

26、現有項目已建內容情況表項目名稱建設內容年產2萬噸共擠納米超高分子節水滴灌管材項目項目主要構筑物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包括生產車間15000平方米,倉庫10000平方米,辦公樓4000平方米,動力等輔助用房1000平方米。購置6條共擠納米超高分子節水滴灌管材生產線及與之配套的環保和輔助設施171臺套。配套建設給排水、變配電、消防、環保等附屬工程。年回收利用5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清洗破碎車間1600m2,造粒車間2000 m2,管材生產車間5000 m2。原料倉庫建筑面積1200 m2,管材成品倉庫建筑面積4000 m2,塑料顆粒半成品倉庫建筑面積1500 m2,機修廢品車間建筑面積3

27、00m2。廢氣處理:造粒生產線設置集氣罩,收集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塔吸附處理,廢氣經15m高排氣筒排放。管材加工生產線設置集氣罩,收集的廢氣經濾芯式除塵器處理, 廢氣經15m高排氣筒排放。廢水處理:新建生產廢水處理站一座。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能力為80m3/d,處理后部分回用于生產工序,回用率96%,食堂廢水先經過隔油池處理,生活污水經過生化池處理達標后再進入市政污水管網;危廢暫存間:在原材倉庫內西南部設一座30m2的危廢暫存間,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并實行危廢聯單管理制度;一般固廢暫存間:在原料庫房西南部設一座70m2一般工業固廢暫存間,一般工業固廢分類處置;風險防范措施:裝卸區、主車間、倉庫等

28、采取防腐、防滲、防火措施;原料倉庫、成品倉庫均為封閉型設施,設有防雨、防曬、防滲、防塵、防揚散和防火措施。污水處理池、管道設置防滲防漏措施。11、現有項目主要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11.1管材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1)混料:項目所用原料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不需其它外加劑或粉狀填充劑,通過上料機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按6:4比例進行混合。(2)混合均勻原料通過電加熱受熱軟化(通過溫控裝置控制加熱溫度),在擠出機的強力作用下擠出,通過不同模具生產不同管徑管材,為保護注塑模具,采用水作冷卻介質對模具進行降溫,循環使用。(4)管材經擠出機擠出后,通過風進行冷卻然后然后進入冷水槽中

29、進行二次浸水冷卻,溫度控制在35以內。(5)牽引:對管材進行輸送、自然降溫。(6)定尺切割:根據業主要求將其切割成不同長短的管材。(7)檢驗、包裝入庫:對產品的性能(強度、抗壓性等)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具體詳見圖1-1。 圖1-1 管材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排污節點圖11.2塑膠管件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本項目采用螺桿式注塑機的成型工藝,首先將粒狀或粉狀塑料加入機筒內,并通過螺桿的旋轉和機筒外壁加熱,溫度由180逐步升高240左右,使塑料成為熔融狀態,然后進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噴嘴貼緊模具的澆口道,使螺桿向前推進,從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將熔料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經過一定時間和

30、壓力保持(又稱保壓)、冷卻,使其固化成型,便可開模取出制品(保壓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內補充物料,以及保證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項目所需動力由空壓機供給。具體詳見圖1-2。圖1-2 管件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11.3再生塑料粒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1)塑料分揀塑料進廠時已按照塑料種類和來源進行了初步分選打包,但難免會有其他種類的塑料夾雜在其中。本項目分揀主要是采用人工分揀,人工首先將打包好的廢舊塑料拆包,拆包時會產生固定包裝的鐵絲等(S1)。拆包后引至分揀平臺,人工將廢舊塑料進行分揀,主要按照可再生利用、可外賣和作為一般工業固廢

31、填埋處置三個大塊進行分揀。根據廢塑料的種類、顏色等進行人工分揀,分別挑選出本項目生產所需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廢塑料進行可再生利用。可外賣的包含廢塑料中不可避免摻雜的PS、PET、ABS 等類別的塑料(S2),分類暫存后外賣。另外不可利用和外賣的大塊的雜質如廢玻璃、廢金屬、廢木片、廢橡膠等不能利用的夾雜物(S2)。(2)塑料破碎破碎機利用物料在破碎機破碎腔里受到巨大的擠壓力作用,當擠壓力超過物料顆粒之間的內聚力時,物料破碎。喂料斗上下機體均采用優質 A3 鋼板拼焊而成,喂料斗與機體成水平方向,便于喂料,料斗設有1個喂料口,物料在破碎機破碎腔中是以擠壓破碎為主,兼有彎曲和沖擊研磨作用。

32、喂料斗和機體設計為雙層里面填充隔音材料,破碎機喂料口處對物料進行了水噴淋,采用濕法破碎,故不產生粉塵,根據生產需要,通過設定破碎刀具外圍的篩網孔徑來控制破碎片的大小,其直徑一般為310mm,此工序主要污染源為破碎時產生的噪聲N1和少量無組織粉塵G4。(3)清洗甩干清洗機與破碎機為一體,先破碎再清洗,通過攪拌物料進行清洗。清洗后的塑料粒用離心脫水機將廢塑料中含的水分甩干至含水率約0.51%,項目采用電磁感應加熱清洗,清洗溫度約為70。清洗廢水(W1)和離心脫水機產生的廢水(W2)經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后循環使用,定時排放。圖1-3 再生塑料粒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4)熔融擠出經甩干后的塑料粒子

33、經下料斗進入擠出機,項目使用擠出機均為“擠出+造粒”一體機,采用電加熱,聚乙烯(PE)塑料和聚丙烯(PP)塑料按照生產周期,分別進行投加生產。其中聚乙烯(PE)塑料擠出溫度控制在120160左右,聚丙烯(PP)塑料擠出溫度控制在180220左右,擠出工序不添加任何添加劑,采用直接再生方式。擠出機末端的鋼質過濾孔膜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孔徑被拉大,需定期更換,該過程產生一定量的廢鋼質孔膜(S3),該工序主要廢氣污染源為擠出過程中產生的非甲烷總烴及臭氣(G1),該部分生產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塔吸收處理后達標排放,活性炭吸附塔中活性炭預計每半年更換一次,由此產生危險廢物活性炭。(5)冷卻擠出后進入冷卻水槽

34、冷卻,塑料條表面具有疏水性離開冷卻槽時不會帶走水分,冷卻槽冷卻水不需要更換,定期補充;經過冷卻水槽冷卻后的料條,再經風干機對料條表面進行吹風干燥處理后,進入切粒機切成長度24mm 圓柱狀塑料顆粒。(6)打包入庫切粒后經在線檢測,不合格產品返回混料機進行繼續再生,合格產品及塑料顆粒經打包機包裝成25kg/袋(小袋)、100kg/袋(中袋)或750kg/袋(大袋),再經人工包裝后入庫。11.4地下管網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1)混合、投料:原料塑料顆粒和色母粒、消泡劑、鈣粉等輔料按照工藝需要以一定比例加入高速混合機內,經物料與機械自摩擦使物料升溫至設定工藝溫度,然后經冷混機將物料降至40-50度,

35、即可加入擠出機的料斗,混料過程有無組織粉塵排放,另外有原輔材料的包裝袋S4產生。(2)加熱擠出:本機裝有定量加料裝置,使擠出量與加料量能夠匹配,確保制品穩定擠出。在一定溫度、轉速、壓力下擠出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塑料管半成品。該工序主要廢氣污染源為擠出過程中產生的非甲烷總烴及臭氣(G2),該部分生產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塔吸收處理后達標排放,活性炭吸附塔中活性炭預計每半年更換一次,由此產生危險廢物活性炭。(3)真空定型:擠出的塑料管半成品,在真空定型臺上進行冷卻,真空冷卻成型是借助于真空泵將真空槽抽成真空,使管坯外壁吸附在定型套的內壁上而達到冷卻定型。(4)二次噴淋冷卻:管材半成品經過真空冷卻定型后,

36、進入二次噴淋冷卻水進行冷卻,冷卻水進入循環沉淀池循環利用,定期補充,項目建循環水池由回水池、沉淀池、供水池構成,規格為長25米、寬4米、深3.5米,有效容積300 m3。(5)牽引:牽引機用于連續、自動地將已冷卻變硬的管材從機頭處引出來,變頻調速。(6)定長切割:由行程開關根據要求長度控制后,進行自動切割,并延時翻架,實行流水生產,切割機以定長工開關信號為指令,完成切割全過程,在切割過程中與管材運行保持同步,切割過程由電動和氣動驅動完成,切割機設有吸塵裝置,將切割產生的邊角料S5及時吸出,并回用于生產工序。(7)檢査、噴字:檢査管材粘接縫是否粘接牢固,內外表面是否平整,有無凹凸現象。不合格產品

37、S5經過破碎機破碎后回用于生產工序,確認管材完好后的產品噴上標識。破碎機破碎工序有無組織粉塵排放。(8)入庫:檢査合格的管材入庫。圖1-4 地下管網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12、廠區現有污染物排放“三本賬”根據塑業有限公司年回收利用5 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廠區現有污染物排放“三本賬”如下表所示:表1-6 廠區現有污染物排放“三本賬”類別污染物項目1排放量項目2排放量全廠排放量總量控制指標廢氣非甲烷總烴/0.8160.8164.212煙粉塵0.0060.5150.5210.521廢水廢水量(萬噸)0.3050.3090.614/COD0.2520.9991.251

38、1.3896氨氮0.0360.0630.0990.188BOD500.2870.287/SS0.3690.1930.562/固體廢物一般工業固廢0000危險廢物0000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縣隸屬市,地處西部,漢江中游西岸,武當山脈東南麓。南依荊山,西偎武當,東臨漢水,南北二河夾縣城東流匯入漢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環抱,地勢西高東低。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6千米,面積2553平方千米。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被省政府批準設立、國家發改委審核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全區控制面積34.48km2,總人口約35

39、311人。經濟開發區東臨漢江、西至石花鎮水星臺、南起渝鐵路火車站石花火車站段,北至漢十高速公路蘇盤三岔路段以南,地處石花經濟開發走廊帶,距城區中心2.0km。經濟開發區交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南距市77km,東北距老河口20km;境內有渝鐵路,漢十公路和207國道貫穿;距機場80km,距老河口機場26km;水路運輸可沿漢江直達長江。項目擬建地位于經濟開發區水路(S334)99號集團塑業有限公司,中心坐標為北緯32.28241,東經111.55628,南側臨S334省道水路,有較為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開發環境,交通、通訊發達,電力資源充足,具體位置見附圖1。2、地形、地質、地貌地形

40、:縣西部屬武當山余脈,南部屬荊山余脈,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其中西南部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為全縣境內最高峰,北部和中部多為海拔200至400米的丘陵,僅東部漢江沿岸及南河、北河下游為平原。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高、東北低,坡度傾斜12。西南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72座,千米以上高山42座,呈折扇形,聳峙于縣境西南邊緣。最高峰為趙灣鄉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最低點為茨河鎮九道灣,海拔71米。地貌:縣地勢為“西南萬峰叢雜,邃巖幽,東北曠野微崗,漫衍漢水”。即:西北、西、南三面為峰巒起伏的山地,一般高在海拔1000m左右,占全縣總面積的3%;東部為漢江沖積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

41、10%。全縣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坡度大體為2。山脈以南河為線,南河以南為荊山余脈,為中心地貌形態,其地貌組成概括為“八山半水分半田”。評價區屬河灘地和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局部地方地形起伏較大,南面有二座山青山和山,大致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地質:縣大部分地區屬于秦嶺地槽區,僅南部邊緣屬于揚子準地臺區,地槽區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區內的巖漿活動強烈,構造作用復雜,巖石普遍遭受程度不同的變質作用,以本區中、上元古界間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面為界,之下由下元古界各類中一深變質的片麻巖、混合巖和中元古界各類淺一中深變質的片巖、片麻巖、大理巖、火山巖等組成;之上主要由各類碎屑巖、碳酸

42、鹽巖、火山巖組成。地臺區由結晶基底和沉積蓋層兩大部分組成,二者之間呈現明顯的角度不整合。結晶基底由中元古界組成,下部為淺棗中深變質的各類片巖、片麻巖、大理巖;上部為基本未遭受變質的各類頁巖、砂礫巖、砂巖和白云巖。沉積蓋層由上元古界至下中生界組成,以淺海相碳酸鹽巖沉積為主,地層層序清晰,巖組合簡單。評價區地質結構為新生界第四系新更新統全新統沖、洪積層,厚度為0-25m,組成一、二級階地,下部為黃色礫石層,中部為中砂、粉砂夾淤泥質土,上部為褐色砂粘土,地耐力一般為1215t/m2。3、氣象特征縣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風向和氣壓系統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盛行大陸來的極地氣團,夏季盛行海洋來的熱帶

43、氣團和赤道氣團,春秋兩季在兩種氣團的交替過渡期間。在溫度方向表現為冬冷夏熱,春季升溫和秋季降溫大。月季變化顯著。在降水方面表現為高度集中,夏季高溫高濕。(1)氣溫極端最高氣溫:42(1959年8月21日);極端最低氣溫:-16.5(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氣溫:15.4。(2)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197.9mm(1975年城關);年最小降水量666.8mm(1966年城關);年最平均水量926mm;日最大降水量158mm(1975年8月5日)。(3)雹屬降水,又為災害性天氣,是山區一大特點,年均1.2次。56月為降雹高峰期。(4)日照平均日照1894h,最高日照1299小時(1964年)

44、。(5)水氣壓平均氣壓14.1毫巴;最大水氣壓38.6毫巴(1959年7月11日);最小水氣壓0.5毫巴(1977年2月20日)。(6)霜期平均無霜期234d。(7)風候年平均風速1.6m/s,最大風速18m/s。常年主導風向是西風。4、河流水系(1)地表水縣域境內重要河流有3條,其中主要干流為漢江,橫貫的南河和北河是漢江的主要支流,在東面的漢江干流傍境河段中部與之交匯。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差異較大,除了漢江干流傍境沿岸和南、北河及其主要支流沿河地帶以及平原地區相對比較豐富外,其余地區大都是缺水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畝均水資源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屬于水資源并不豐富的地區。漢江干流漢江自冷集鎮沈灣

45、村流入境內,經城關鎮、廟灘鎮,東出茨河鎮進入城區(市區),是縣最大河流,流長61km,有107條支流直接或間接匯入漢江,其中流域面積100km2以上的有12條。漢江是市最主要的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及納污水體。境內漢江流域水量的主要來源是降水及深層地下水(基流)的補給。49月的雨季時流域內均有洪水出現。枯水期河水枯淺,幾乎全部由地下水補給。深層地下水(基流)的補給量占全年徑流的量15%20%左右。漢江干流和支流最高水位于6、7、8、9月份,最低水位于12至翌年2月。漢江年流量變化與降雨密切有關,410月流量較大。710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60%以上,特殊年份高達75%以上。全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約

46、為26.4億m3。漢江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洪水以79月出現的機會最多。洪峰出現時最大流量均為平均流量的10倍以上。漢江主要支流南河:發源于神農架林區東南麓,經神農架林區、房縣、保康縣,自紫金鎮瑪瑙觀村流入,流經南河鎮、盛康鎮、城關鎮,于城關鎮格壘嘴村注入漢江,境內流長74km,有大小支流42條,流域面積1121.2km2,年徑流量11.7億m3。北河:發源于房縣,自紫金鎮彥家洲村流入,流經石花鎮,城關鎮,于城關鎮安家崗村注入漢江,境內流長59.6km,有大小支流41條,流域面積1051km2,年徑流量2.3億m3。水庫全縣有大中小型水庫81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2座,小二型水庫68座

47、。全縣水庫總庫容2.43億m3,正常蓄水量1.523億m3,以農業用水為主,基本無納污現象。(2)地下水區內地下水分孔隙水、承壓水、裂隙水等類型,以孔隙水和承壓水儲量最多,靜態總儲量為億4.65m3,其中沿河孔隙水主要分布在灘地及一級階地,承壓水儲量主要分布在沿河二級階地及崗坡地,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山區、山前近崗地帶,分布零散,多有泉水出露。地下水資源總量0.742億m3。5、土壤及植被縣因地質復雜,海拔高低懸殊,水熱狀況不一,以及人類活動眾多因素,幾經滄桑,形成土壤的多樣性,共有5土類,10個亞類,29個土屬,118個土種,其中黃棕壤類占59.8%,石灰土類占23.5%,水稻土類占11.8%,

48、紫色土和潮土類占4.9%。縣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氣候溫暖,雨量充沛 ,地貌差異很大,適宜亞熱帶和溫帶植物生長。全縣有各種樹木390多種,有林地面積178.75萬畝,草場180.32萬畝,植被覆蓋率占總面積的74.88%。海拔在100米以下的江河兩岸平原、地帶,為人工植被,農作物以糧食棉油為主。河岸、路旁和房屋周圍樹木大部分為楸、榆、泡桐、椿、柳、楊等闊葉林。海拔100300m的丘陵和低山地帶,溝沖大部分為稻麥,丘陵一般為松、杉、櫟等針葉與闊葉、落葉與常綠混交林及成片栽培的茶、油桐、油茶、柑桔、梨等經濟林。海拔8001200m的中高山地帶,地主要為稻、麥、包,山坡主要是栓皮櫟、麻櫟、錐粟、化香、

49、野核桃等闊葉林等天然植被。在石灰巖地區的“青山”地帶,山上多為毛竹、雜灌木,堿性基性巖地帶,山上多為草被。經調查,評價區范圍內無珍貴物種,不存在生物多樣性問題。建設區范圍內無重點風景名勝、自然景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點。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表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本次環評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引用自縣環境監測站2018年統計結果;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引用自市生態環境2018年環境狀況公報;聲環境質量采用項目2018年8月驗收監測時的數據。2019年8月29日,晶恒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對項目區地下水和土壤進行了現狀監測(編號:HB201908

50、052),監測報告見附件6。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本次評價環境空氣常規檢測數據來自縣環境監測站提供的監測數據,縣設置了粉陽路空氣自動站。縣2018年度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統計于表4.3-1所示。 表3-1 2018年縣環境空氣監測統計結果 單位:ug/m3時間SO2NO2PM10PM2.5COO3年均值132893531.2114年均值標準值60407035/達標判定達標達標不達標不達標/由以上統計結果可知,縣除PM10、PM2.5超標外,其他各項指標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規定的二級標準,空氣質量較好。對此,縣城市管理執法局開展城區“四個清零”專項整治:對小煤爐清零、露

51、天噴灑清零、大中型餐飲油煙直排清零及露天夜市燒烤清零;將室外作業商戶轉入室內作業。同時加強清掃灑水作業抑制道路揚塵污染,多功能抑塵霧炮車不間斷霧灑作業,抑制顆粒物產生。到2019年底,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不低于70%,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不高于87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51微克/立方米。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本項目不增加污水排放,清洗廢水依托現有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通過消毒之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本次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引用“2018市環境狀況公報”。根據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2018市環境狀況公報”,漢江支流北河縣控制斷面位于聶家灘,監測結果水質為優,水質達

52、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II類標準,水環境質量較好。3、聲環境質量現狀聲環境質量背景值選取塑業有限公司年回收利用5 萬噸廢舊塑料生產地下管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數據,監測時間為2018年8月2324日,晝夜各一次,監測結果如下所示: 表3-2 驗收項目廠界噪聲排放監測結果 單位:dB(A)序號點位晝間平均值夜間平均值晝間標準夜間標準N1廠區東側廠界外1m處58.645.46555N2廠區南側廠界外1m處59.447.96555N3廠區西側廠界外1m處58.746.76555N4廠區北側廠界外1m處55.945.66555由表3-7可以看出,現有項目正常運行情況下

53、,四周廠界噪聲監測值均可以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標準。4、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為了解項目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建設單位委托晶恒檢測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8月29日對塑業公司廠區地下水進行了取樣,監測報告(HB201908052)見附件6。(1)監測點位本次地下水監測在廠區內地下水井設置了一個檢測點位。(2)監測因子和頻次pH、硝酸鹽、亞硝酸鹽、揮發酚、耗氧量、氟化物、氨氮、砷、汞、鉛、鎘、六價鉻、鐵、錳。取樣一次。(3)監測方法地下水檢測方法及儀器如下表所示:表3-3 地下水檢測方法和儀器檢測項目方法名稱檢出限主要測試設備及編號pH水質 pH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GB

54、 6920-1986-PHS-3C型pH計 CCT1016耗氧量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酸性高錳酸鉀法 GB11892-19890.5mg/L酸式滴定管硝酸根水質 無機陰離子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HJ84-20160.016mg/LDionex ICS 1600 離子色譜儀CCT1012亞硝酸鹽水質 無機陰離子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HJ84-20160.016mg/LDionex ICS 1600 離子色譜儀CCT1012揮發酚水質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0.0003mg/L722s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CCT1015氟化物水質 無機陰離子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55、 HJ84-20160.006mg/LDionex ICS 1600 離子色譜儀CCT1012氨氮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0.025 mg/L722S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CCT1015汞水質 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HJ694-20140.04g/LAFS-8220 原子熒光光度計 CCT1004砷水質 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HJ694-20140.3g/LAFS-8220 原子熒光光度計 CCT1004鉛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GB/T 5750.6(11.1)-20060.0025mg/LAA

56、nalyst 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CCT1010 鎘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0.0001mg/LAAnalyst 6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CCT1080鐵水質 32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 HJ776-20150.01mg/LOptima 800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 CCT1009 錳水質 32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 HJ776-20150.01mg/LOptima 800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 CCT1009 六價鉻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7-870.004mg/L722s

57、可見光分光光度計CCT1015(4)監測結果表3-4 地下水檢測結果檢測點位1#廠區內地下水III類標準值水質指數Pij檢測時間2019.8.29/樣品編號08052GW1A111/pH7.686.58.50.45硝酸根(mg/L)0.016L20.00亞硝酸鹽(mg/L)0.016L1.000揮發酚(mg/L)0.0003L0.0020耗氧量(mg/L)1.983.00.66氟化物(mg/L)0.2731.00.273氨氮(mg/L)0.2400.500.48汞(ug/L)0.04L10砷(ug/L)0.5100.05鉛(mg/L)0.0025L0.010鎘(mg/L)0.0001L0.00

58、50鐵(mg/L)0.090.30.3錳(mg/L)0.120.101.2六價鉻(mg/L)0.004L0.050由表3-9可知,廠區內地下水監測因子錳略有超標,這與區域水文地質結構有關。其它監測因子均可以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 T14848-2017)中III類標準要求。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為進一步了解項目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現狀,建設單位委托晶恒檢測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8月29日對塑業公司廠區土壤進行了取樣,監測報告(HB201908052)見附件6。(1)監測點位本次土壤監測在廠區內設置了三個檢測點位,具體如下。表3-5 土壤監測點位設置情況檢測點編號經緯度檢測點位置備注T1E:111

59、3322.224;N:321647.9廠區南部表層土T2E:1113320.664;N:321653.446廠區西部表層土T3E:1113322.524;N:321657.833污水站旁表層土(2)檢測項目和頻次檢測項目:砷、鎘、銅、鉛、汞、鎳、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

60、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檢測頻次:檢測一次(3)監測方法土壤檢測方法及儀器如下表所示:表3-6 土壤檢測方法和儀器檢測項目方法名稱檢出限主要測試設備及編號汞土壤和沉積物 汞、砷、硒、鉍、銻的測定 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 HJ680-20130.002mg/kgAFS-8220 原子熒光光度計 CCT1004砷0.01mg/kg銅土壤和沉積物 銅、鋅、鉛、鎳、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191mg/kgAAnalyst 4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CCT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