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_第1頁
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_第2頁
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_第3頁
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_第4頁
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蒙古旅游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七)牧民經營旅游業的目的不同 為增加經濟收入的人數 31 人、為提高文化和科技素質的 6 人、為提高就業的 13 人、考慮民 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 10 人,分別占被調查 34 人的 91.18%、17.65%、 38.24%、29.41%。可見,牧民選擇旅游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經濟收入、 改善生活條件,而對提高文化科技方面的追求意識還是不足。 (八) 牧民的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從事旅游業后消費明顯提高的牧戶有 19 戶、認為略提高的牧戶有 16戶、認為基本未變的牧戶有 2 戶、認為 其它的牧戶有 1 戶,分別占被調查 34戶的 55.88%、47.06%、5.8

2、8%、 2.94%。為此,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很明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三、牧民思想觀念的影響 (一)牧民的思想觀念變化較大 回收 的問卷調查顯示, 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牧戶有 23戶、 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維的牧戶有 17 戶、選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 明水平提高的牧戶有 18 戶、激發自覺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文化素質 的牧戶有 15 戶、選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的牧戶有 27 戶,分別占被調 查 34 戶的 67.65%、 50.0%、52.9%、44.12%、79.41%。打算只從事旅 游服務行業的 17 戶、打算基本上不再以農牧業生產為經濟的牧戶有 8戶、打算旅游服務與農牧業生產

3、兼顧的牧戶有 12 戶、有其它打算 的牧戶有 5戶,分別占被調查 34戶的 50%、23.53%、35.29%、14.71%。 可見,隨著成陵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牧民的思想觀念變化較大, 同時服務意識增強,接受著新的經營理念。 (二)牧民擔憂開發 旅游業對環境的污染較大 “發展旅游業是否污染環境?”對此問題牧民的回答不同。認為污染生態環境的牧戶有 17 戶、認為自然草 木被破壞的牧戶有 10戶、認為地表水體被污染的牧戶有 7 戶、認為 無污染的牧戶有 10戶、認為有其它方面的牧戶有 1 戶,分別占被調 查 34 戶的 50%、29.41%、20.59%、 29.41%、 2.94%。為此,多

4、數牧民 認為開發旅游業對生態環境污染存在, 這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三) 牧民擔憂傳統文化流失 “旅游業的發展對草原文化有負效應嗎?” 對此問題牧民的回答也不同。 認為城市化、 現代化改變了傳統民風和 傳統的倫理觀、 道德觀的牧戶有 9 戶,認為城市化破壞了傳統民族文 化的牧戶有 6 戶,認為城市建筑與草原環境不協調的牧戶有 3 戶,認 為無負面影響的牧戶有 17戶,認為有其它方面的牧戶有 2 戶,分別 占被調查 34戶的 26.47%、17.65%、8.82%、50.0%。可見,被調查的 一半的牧戶認為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負面效應較大, 還有一半的牧戶認為旅游業對傳統文化不會有負

5、面影響。 四、小 結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充分發揮獨特的蒙古族文化資源 優勢,開發擴建成吉思汗陵地區發展旅游業后,當地牧民的生產、生 活、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 有的牧民經營旅游業成為個體經營者、 有的牧民在允許的條件下持續養畜的同時兼顧經營旅游業、 有的牧民 出租旅游點為謀生, 多數牧民的生活水平高于發展旅游業之前的水準, 牧民也認識到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為此,當地政府開發擴建成吉 思汗陵地區的決策是科學的、正確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發展旅游 業、擴大城鎮化的同時怎樣保護和發揚蒙古族傳統文化, 這也是當地 牧民所擔憂的事情,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上一篇: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

6、展調研報告 下一篇: 供銷 社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調研報告目前旅游業已成為第三產業的支柱,也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 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有 濃厚的蒙古族傳統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為首的蒙古族文化資源成為該 鎮開發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的核心區,是獨特的旅游資源。要擴建 神圣的成吉思汗陵, 發展旅游業必然需要牧民草場的支撐, 牧民得到 合理補償后退出多年苦心經營的草場, 支持了當地政府的規劃。 從此, 成吉思汗陵周邊的多數牧民放棄傳統的生產方式, 成為個體商戶, 即 牧民在成吉思汗陵周圍建設蒙古包經營旅游業或出租蒙古包收租金 成為新型牧民。 牧民經營旅游業后生

7、活水平不斷提高, 生活方式和思 想觀念也逐漸變化著,但仍然保留著蒙古族傳統文化。正因為這樣, 在激烈的旅游業市場競爭中, 蒙古族傳統文化成為成吉思汗陵周邊地 區牧民生存發展的主要依靠、精神支柱。為此,旅游業對成吉思汗陵 周邊地區牧民的影響較大。 為了真實反映旅游業對牧民的影響, 筆者 發放 38 份問卷調查,有效回收 34 份,回收率 89.5%,能說明旅游業 對當地牧民生產、生活、思想觀念的影響。、旅游區概況和旅游資源一)旅游區概況伊金霍洛鎮位于伊金霍洛旗中部,海拔高度在 1316 米至 1414 米之間。全鎮總面積 717 平方公里,總人口為 14424人,其中少數民 族人口 1904 人

8、,占總人口數的 13.2%。全鎮耕地面積為 5.7 萬畝, 有林面積達到 34 萬畝,草場面積 66.8 萬畝,森林覆蓋率在 30%以上, 植被覆蓋率在 85%以上,是典型的半農半牧區。境內交通四通八達, 有黑色路面 4條共 122公里,砂石路 14條共 148.2 公里,210高速、 210輔線、包茂高速縱穿境內,東烏鐵路橫穿東西。(二)旅游資源伊金霍洛鎮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自古人杰地靈、文物 古跡薈萃,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坐落于此,是 全國重點旅游景區( 4a 級),已被命名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 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已經被 _ 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9、 成陵旅游區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現已初步形 成以成吉思汗陵園獨有的人文地域優勢為龍頭,環成陵吉祥福慧 寺紅堿淖神東煤海工業旅游轉龍灣旅游郡王府一 柒蓋淖一一阿拉善灣遺鷗自然保護的旅游開發帶。 為此,具有融草 原之爽、帝陵之奇、高原風貌之神,集民族風情于一體的顯著特點,其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 有力地促進著地方經濟的健康快 速和諧發展。二、牧民生活的影響目前,旅游業是成陵地區牧民收入的主要,牧民經營旅游業的 經濟效益直接影響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這關系到開發擴建成陵地區 的政績。筆者在成陵地區進行實地調研時發現, 很多牧民的收入比經 營旅游業之前有所提高, 牧民們逐漸適應著旅游業, 旅游業已成為牧 民生活的支柱產業。(一)旅游業以當地牧民自主經營為主回收的問卷調查顯示, 旅游點屬于自主開發經營的牧戶有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