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古詩詞背誦2_第1頁
課外古詩詞背誦2_第2頁
課外古詩詞背誦2_第3頁
課外古詩詞背誦2_第4頁
課外古詩詞背誦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山中雜詩 吳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作者 簡介 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請。通史學。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辭清拔,表現(xiàn)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亦能詩,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吳朝請集。別有小說續(xù)齊諧記。 3注釋 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窺(ku):從縫隙中看。 檐(yn):房檐。 解說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huán)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屋檐上飛,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從窗里飄出來。 4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huán)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

2、,云彩竟然從窗里飄出來。此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 賞析5 竹里館 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6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 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于蒲州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書右丞。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受偽職。 受降官處分。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yè),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多才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描摹細致,富于禪趣。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指出其詩畫的特色和造詣。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10-返回作者簡介7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

3、子里,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8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 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 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 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 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簡析9 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10 李白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

4、(今甘肅天水)。少居蜀中,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游,酒隱安陸,客居魯郡。至天寶初,以玉真公主之薦,奉詔入京,供奉翰林。安史亂起,為了平叛,入永王李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長流夜郎。遇赦東歸,不久病逝。 他以詩名于當世,為時人所激賞,謂其詩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xiàn)實,描寫山川,抒發(fā)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 作者簡介11注釋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為峨眉山附近。 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解說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

5、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12 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lián)P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lián)想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 次句“影”指月影 ,“入 ”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為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賞析13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4注釋洛城:洛陽。折柳:即折楊柳,古代曲名。解說陣陣悠揚的笛聲,從誰家中飄出?隨著春風飄揚

6、,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能不鉤起思鄉(xiāng)之情嗎? 15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歷代評論家說“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試加以說明。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賞析16 逢入京使 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17 岑參(715-770),荊州江陵人,早年孤貧,博覽經(jīng)史。岑參為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其詩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麗,尤長于七言古詩。岑參善于寫景,在景物中寄寓豪情壯志,想象奇特,感情飽滿,推進了邊塞詩的發(fā)展。 作者 簡介18【注解】 .故園:指長安,作者在長安有別墅。 .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憑:托。【韻譯】 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迷漫;滿面 龍鐘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干。 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19【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