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_第1頁
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_第2頁
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_第3頁
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_第4頁
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EB3. 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以積極之心,與新概念同行讀完朱嘉明老師近500頁的元宇宙與數字經濟,除 了對“元宇宙”有了更系統的認知外,作為朱老師在中國社 會科學院的“小師弟”,更多地是讀到了朱老師對新事物的 開放與包容,以及對終身學習的踐行。正如書中提到的,世 界的不確定性和非穩定性正走向常態化,我們必須接納這個 事實,并通過對新事物的研究,進而在面對不確定性和不穩 定性時能保有心中的那一份科學與從容。我想,這是除客觀 知識的學習之外,作為晚輩從這本書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朱老師在面對新概念時選擇沉下心來,用科學的方法論來進 行研究,從而對未來世界做出更加準確的預判;27

2、歲的我們 有什么理由在面對新概念時只是一笑置之呢?可能因為我是做風險投資出身的,對于世界的變化以及 不確定性有著職業習慣性的興奮與好奇,至今很感激紅杉教 給我的箴言:“面對有亮點的早期項目,要更積極一些:其 實很多偉大的投資都來自于非共識,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許許 多多很成功的公司其實在他們處于天使輪、A輪的時候往往 都是被大多數人不看好的項目。我想,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元 宇宙、WEB3.0”也一樣,因為概念很新、行業發展階段很 早,容易因為很多尚不成熟的缺點被放大,導致這些概念被 大多數人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作為學者,能做的是基于科 學的方法對新概念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并呈現給大家, 幫助大家

3、更加客觀、理性、開放地去接納新事物。這也是我 們為什么會撰寫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初衷。何為WEB3.0?在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這本 書中我們用了同一個詞來定義了 WEB1.0, WEB2.0、WEB3. 0 三個時代一一所JIAN即所得。(1)所見即所得:WEB1.0時代最主流的商業應用是門戶網 站和搜索引擎,例如當年的Google和搜狐。相信大家印象 很深刻,那個PC互聯網時代,我們上網沖浪更多的是單項 地接收信息,所以是“看見”的“見二(2)所薦即所得:WEB2. 0時代推薦算法的應用讓人們獲取 信息的過程變得更便捷與智能。相信大家刷抖音時都很有感 觸,其實是系統

4、在根據我們的行為偏好去做智能推薦。因此 我們用“推薦”的薦”來總結WEB2. 0時代互聯網技術的 特點。但遺憾的是,WEB2. 0時代由于中心化互聯網平臺的存在,使得用戶在上網過程中產生的很多數據資產被平臺公司 所擁有,用戶并不擁有其所有權和衍生商業價值的分配權。(3)所建即所得:WEB3. 0時代我們用了 “建設”的“建” 來描述其特點,為什么呢?因為在WEB3.0時代,在區塊鏈、 DeFi. NFT、DAO等基于去中心化思想而實現的技術應用場景 下,互聯網技術從連接信息拓展到了連接價值。在WEB3. 0 體系下,用戶參與了互聯網生態的建設,進而也享有數字資 產的所有權、控制權和分配權。發展

5、歷程WEBLOWEB2.0價睦概念崢態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經濟形態信息經濟平臺經濟-通證,互聯網特征權利歸屬可讀平臺創造、平臺所有、平臺控制、平臺分配可讀可寫用戶創造、平臺所有.平臺控制.平臺分配典型產品QOC3Q用戶倉用戶在艙段發展1990s2003XJJ從好態到交互20042020“使用”互聯網從傳謝8息郛傳逢資產y期能有人說因為元宇宙和WEB3. 0的概念是海外提出的,故適宜元宇宙和WEB3. 0生長的土壤應該在海外。我并不認同 這樣的觀點。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例,雖然技術起源于美國, 但中國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中的創新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更出 色。只有當技術遇到合適的落地場景時才會開出最美的花。 我

6、還記得在紅杉工作期間,美國同事來中國學習時驚訝于我 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商業模式和產品玩法上的創新,甚至希 望可以把類似的創新copy to USo因此,我不認為“后發” 代表“落后”,元宇宙和WEB3.0自然有適合中國國情的落地 實踐,開花結果。不要忘了,Vitalik Buterin在論文去 中心化社會:尋找Web3的靈魂中赫然引用了道德經 第62章的內容“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 保J 元宇宙和WEB3. 0的底層思想本身就來源于中國哲學 思想,這是根。WEB3與元宇宙的關系朱老師的書更側重“元宇宙”概念,而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則更側重“WEB3.0”概念。這兩者的

7、關系是 什么樣的呢?從產業實踐來看,“元宇宙”和“WEB3. 0”都是在描述未來 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元宇宙”側重描述人與信息交互方 式的升級,在“元宇宙語境下,人與信息的交互會更加沉 浸式,相應的落地產業支撐是VR、AR、AI等科技應用在視 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鏈接方面的創新。而“WEB3.0”側 重描述人與信息所有權關系的變化,在WEB2. 0時代,用戶 的數字資產更多被掌握在中心化的平臺公司手中,而在 “WEB3.0”語境下,用戶自身則掌握了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及 其相關衍生權力。從理論上來看,WEB3. 0也可以被理解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正如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書中所梳理的

8、,幾個 核心概念實際上構成了 WEB3.0的整個基礎設施體系:(1) 底層技術是區塊鏈(2)金融系統是DeFi (3)數字商品是 NFT (4)組織范式是DAO。這一切為元宇宙的建構提供了一 整套基礎設施系統。元宇宙的最終愿景是構建一個打通“虛 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數字時空,而這一整套基礎設施 系統通過具體的技術形態,解決了很多從數字化時代開啟時 就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何在虛擬的空間創造真實可靠的“信 用”和“共識” ?如何確立數字物權的歸屬和轉移?如何以 有序且民主的形式進行數字化組織的決策與管理。元宇宙賦 予了 Web3.0的向上生長的動力,而Web3.0為元宇宙提供了 持續發展的根基。

9、我相信,互聯網的未來將由元宇宙和 Web3. 0共同塑造。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翻開這本書第一頁,是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的一句話:“我們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創造 歷史,而不是歷史創造我們(We create history by our observation, rather than history creating us.) 新事 物在發展初期固然有很多瑕疵,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進而 提高辨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樂觀地參與新事物的建構 中。第一,在各界對于新概念尚未形成共識期,我們在保持好奇 心的同時要警惕打著“元宇宙” ”WEB3.0”旗號的騙局,保 持清晰的思路、審慎和理性。第二,“元宇宙”和“WEB3.0”概念的視角宏大,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