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七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病原微生物病理變化:組織損傷、生理功能紊亂(感染)體外(傳染)宿主相互作用體內(內源性感染) 感 染 微生物突破宿主的防御屏障,在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長繁殖或(和)產生酶及毒素,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的過程。 感 染 感染的結局 細菌 感染宿主機體感染不形成感染形成 消退 康復感染擴散 死亡 1、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人的體表和外界相同的腔道黏膜中的不同種類和數量及對人體無害而有益的微生物。一、正常菌群與機會致病菌 結腸腔內的正常菌群 1)分布: 凡與外界接觸和相通的部位均有其寄居, 尤以腸道、口腔、陰道和皮膚量最多,稱為四大“菌庫” 。腸道的正常菌群
2、健康青年糞便涂片健康壯年糞便涂片健康中年糞便涂片 2問:機體什么部位無菌?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應以何菌為主?不同組織部位其種類不同同一部位不同層次其種類不同 深層原籍菌(常住菌)、有益 表層外籍菌(暫住菌)、可能有害 2)特點: 3)正常菌群的生理學意義 生物拮抗 作屏障 營養作用 產營養 免疫作用 有免疫 抗衰老作用 除廢物 雙歧桿菌乳桿菌2、機會致病菌 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僅在特定條件 下致病的正常微生物群。致病條件: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變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調 1).寄居部位改變 腹膜炎 尿路感染 敗血癥腹腔泌尿道血液大腸肝菌(腸道) 2).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失調 長期使用廣
3、譜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菌 種間的比例發生較大幅度變化。由此引起的 疾病稱二重感染。系一種菌群失調癥。誘導原因 3、微生態平衡 指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生態環境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生理性組合的動態平衡。環境 宿主.正常微生物群 4、微生態失調 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之間的平衡 在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被破環由生理 性組合轉變為病理性組合狀態。 分級:度可自然恢復 度不可自然恢復 度不可恢復二、細菌的致病作用致病菌的致病機制主要與三方面有關:細菌的毒力強弱侵入宿主機體的菌量侵入部位是否合適 侵襲力 1、細菌的毒力 毒素菌毛、磷壁酸莢膜、微莢膜菌體表面結構侵襲性酶類內毒素外毒素 2、細菌的侵入數量 3、
4、細菌的侵入途徑細菌的致病作用侵襲力 1、毒 力 毒素菌毛、磷壁酸莢膜、微莢膜菌體表面結構侵襲性酶類內毒素外毒素(1)細菌的侵襲力 指致病菌突破宿主的防御功能,并定植、繁殖和擴散的能力。 侵襲力菌體表面結構 侵襲性物質 黏附素莢膜、微莢膜 菌體效應蛋白侵襲性酶類菌毛非菌毛黏附素細菌生物膜 粘附素 與相應受體結合而發揮粘附作用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是細菌粘附宿主細胞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細菌宿主細胞膜配體:菌毛受體:糖脂/糖蛋白 菌毛細菌宿主細胞膜非菌毛黏附素配體:黏附素受體例:(細菌菌毛黏附素非菌毛黏附素 黏附素) 莢膜及莢膜樣物質抗吞噬、保護菌體免受殺菌物質的作用。莢 膜 M蛋白K抗原Vi抗原 侵
5、襲性物質協助致病菌抗吞噬或促進擴散。侵襲素透明質酸酶血漿凝固酶侵襲性酶類 是細菌附著于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體表面后由細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組成的呈膜狀的細菌的群體。 細菌的生物膜細菌生物膜 1、 抵抗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及藥物的攻擊 2、克服液態流的沖擊而持續存在 3、細菌通過接合機制快速傳遞耐藥基因、毒力基因 4、與醫院內感染密切相關 生物膜作用 是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和放的毒 性物質,直接或間接損傷宿主細胞、組織和 器官,干擾生理功能。(2)細菌的毒素(toxin): 毒 素 內毒素 外毒素 G+菌、少數G-菌,分泌至菌體外。 如:金黃色葡萄球菌(G+)- 葡萄球菌溶血素 霍亂弧菌
6、(G-)- 霍亂腸毒素 外毒素( exotoxin ) 外毒素來源: 化學成分 蛋白質 A、B亞單位組成 外毒素性質:A:活性亞單位B:結合亞單位 可提純制疫苗分子結構:A-B模式毒性 極強,具組織器官選擇性穩定性 不穩定、不耐熱(葡萄球菌腸 毒素例外)抗原性 強,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甲醛 脫毒成類毒素神經毒素,如-破傷風痙攣毒素細胞毒素,如-白喉外毒素 腸毒素, 如-霍亂毒素 外毒素類型: G-菌細胞壁、螺旋體、衣原體、立克次體。 內毒素(endotoxin)菌細胞破裂后釋放。 內毒素來源:化學成分 LPS(脂多糖)穩定性 穩定,耐熱1001h不失活,故需 防止內毒素污染抗原性 弱,不能脫毒
7、為類毒素毒性 相對較弱,且大致相同,致病無特異性 內毒素性質 : LPS的致病作用 發熱反應 白細胞反應 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休克 DIC 1、發熱反應(fever)LPS( 外源性熱原質) 單核-巨噬細胞 IL-1、TNF-(內源性熱原質) 體溫調節中樞 發熱反應 激活釋放作用2、WBC 反應 白細胞先急劇減少,數小時后血中白細胞數急劇上升。 3、Shwartzman現象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分:局部反應 LPS第一次家兔皮內注射 第二次靜脈注射 第一次注射 處局部皮膚出血、壞死 全身反應(DIC) 靜脈注射休克劑量LPS兩次 全身出血、壞死 死亡18-24h10h10h4、內毒素血癥
8、與內毒素休克 大量內毒素引起(如:大腸桿菌性敗血 癥、輸液反應) 區別要點 外毒素 內毒素 來源 存在部分 化學成分 穩定性 毒性作用 抗原性 G菌與部分G菌從活菌分泌出,少數菌崩解后釋出蛋白質608030 min被破壞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毒害效應;引起特殊臨床表現強,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甲醛液處理脫毒形成類毒素G菌細胞壁組分,菌裂解后釋出脂多糖1602 h 才被破壞較弱,各菌的毒性效應大致 相同,引起發熱、白細胞增 多、微循環障礙、休克、 DIC等 弱,刺激機體產生的中和抗體作用弱;甲醛液處理不形 成類毒素 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別侵襲力1、毒 力毒素菌毛、磷壁酸莢膜、微莢膜菌體表面結構侵
9、襲性酶類內毒素外毒素2、侵入數量3、侵入門戶細菌的致病性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機制突破 7-10天病原菌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抗菌免疫(一)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機體在種系發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 系列防御致病菌等抗原的功能。也稱非特異 性免疫(nonspecifi immunity)。 機體第一道防線 1、 特點: 作用范圍較廣,無特異性 相對穩定可遺傳,有種屬特性 出生時就具備、應答迅速 不因抗原的再次刺激而增強2、組成 機械性阻擋與排出 皮膚與粘膜 分泌多種殺菌物質 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血腦屏障:保護中樞神經系統 胎盤屏障:保護胎兒不被感染組成 吞噬作用 完全
10、吞噬:細菌死亡 不完全吞噬:胞內寄生 體液因素 補體 溶菌酶 乙型溶素(血清中堿性多肽,源于 血小板,對G有作用) 機械阻擋與排除作用 皮膚黏膜屏障 分泌殺菌物質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軟腦膜 脈絡叢 血腦屏障 腦血管 星狀膠質細胞 子宮內膜(基蛻膜) 胎盤屏障 胎兒絨毛膜屏障結構 吞噬細胞 (phagocyte) (1). 種類 小吞噬細胞:外周血中性粒細胞 大吞噬細胞:血中單核細胞 組織中的巨噬細胞 單核吞噬細胞 系統(MPS) (). 吞噬和殺菌過程(三個階段): 接觸 吞入 殺滅 完全吞噬 ()吞噬作用的后果 細菌得保護 不完全吞噬 吞噬細胞死亡 游走 廣泛病變 此外:溶酶體釋放的多種酶
11、也能破壞臨 近正常組織細胞,造成組織的免 疫病理損傷。 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 補體 防御素 溶菌酶 乙型溶素(二)適應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是指個體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與致病菌 及其毒性代謝產物等抗原分子接觸后產生的一 系列免疫防御功能。也稱特異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特點: 針對性強 不能遺傳 可因再次接觸抗原而增加 分類: 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 (三)、機體的抗菌免疫的特點 1. 體液免疫 胞外菌感染 A. SIgA阻止細菌粘附于粘膜,進入組織細胞內 B. 抗體(IgG)和補體(C3b)的調理作用 C. 中和細菌的外毒素 D. 抗體和補體的聯合
12、溶菌作用 E. ADCC 2. 細胞免疫 胞內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A. CTL特異性殺傷靶細胞 B. Th1分泌淋巴因子,殺傷靶細胞 側重點: 外毒素致病菌:抗毒素 化膿性細菌:抗體 + 吞噬細胞 胞內寄生菌:細胞免疫四、感染的發生與發展1、感染的來源 外源性感染 內源性感染 病人 健康帶菌者帶菌者(carrie) 恢復期帶菌者條件致病菌體內致病菌病畜和帶菌動物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皮膚創傷感染 性傳播 節肢動物叮咬感染 多途徑 2、傳播途徑 隱性感染 (亞臨床感染)顯性感染感染部位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性細菌感染)病情緩急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3、細菌感染的類型 帶菌狀態帶菌者冰山現象 菌血
13、癥:病原菌在局部生長繁殖,一時性或間 斷性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 敗血癥: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 殖,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中毒 癥狀。 膿毒血癥:化膿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 殖,并隨血流引起全身各組織的化膿 性病灶。 毒血癥:病原菌在局部生長繁殖,但不侵入血 流,而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 癥狀。 內毒素血癥:G-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崩解 釋放大量內毒素入血所致。 顯性感染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菌血癥 毒血癥 病原菌在局部組織生長繁殖,不侵入血液,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液,引起全身癥狀。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經血液到達某部位,但未在血液中繁殖。 敗血癥 膿毒血癥 細菌
14、侵入血液并大量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化膿性細菌引起敗血癥的同時,并通過血流播散,引起全身多發性的化膿性病灶。 內毒素血癥 血液內或病灶內大量G裂解后釋放的大量內毒素進入血流,可引起高熱、休克、DIC等嚴重癥狀。五、醫院感染(hospital infeticon) 指在醫院內各類人群所獲得并發生 的一切感染。 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 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 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 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 我國某醫院1990-1995年1091例醫院感染發生部位分布統計: 下呼吸道感染 36.21%感染部位 感染率 泌尿生殖道感染 13.75% 胃腸道感染 1
15、0.54% 外科傷口感染 9.90%1、基本特點:感染對象:一切在醫院活動的人群。主要 是住院患者感染地點:醫院內感染時間:住院期間和出院后不久感染病原體:多為耐藥菌株傳播方式:密切接觸為主2、分類: 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 -醫院內由他人引起的感染。 環境感染(environmental infection): -由污染的無生命的物品引起的感染。 病人自身正常菌群或潛伏的病原菌引 起的感染。外源性感染內源性感染-3. 醫院感染的微生物特點 常見種類: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和寄生蟲 特點:主要為機會致病菌(內源性感染) 耐藥菌株增多種類變遷 病原體適應性強我國醫院感染 發生率順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飯店股份分配協議書
- 共建大數據學院協議書
- 金屬回收調價協議書
- 醉酒死亡補償協議書
- 銷戶車輛賣車協議書
- 解除制作合同協議書
- 尿痛護理措施
- 遣散員工補償協議書
- 酒店合作框架協議書
- 銀行終止扣款協議書
- 社區心理矯正課件
- DBJ04-T 312-2024 濕陷性黃土場地勘察及地基處理技術標準
- 《基于舞弊風險因子的輝山乳業公司財務舞弊案例探析》15000字(論文)
- 法人擔保書范例
- 2025年1月浙江省首考高考英語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聽力原文)
- 大廚教你做菜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福州黎明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
-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大一筆記
-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面向對象程序設計》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MOOC】中國特色文化英語教學-蘇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財務會計-淄博職業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