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重章換詞敘事功能_第1頁
《詩經》中重章換詞敘事功能_第2頁
《詩經》中重章換詞敘事功能_第3頁
《詩經》中重章換詞敘事功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經中重章換詞敘事功能“重章”是詩經中常見的一種篇章構成形式。詩經的重章,有兩方面受到學者的特別關注:一是詩章為何要重復,即詩歌重章疊唱的形式緣何產生;二是為什么重復中有變化(變化部分稱為“重章換詞”),它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如果翻看傳統注解,會發現古時學者多致力于發現詩經詩篇中重章結構的詞義變換及其內涵,但問題在于他們犯了“一概而論”的毛病,試圖將所有重章都從語義角度強行進行解釋,因此才引起今人的不滿。而今人在批駁古人時,又往往走向另一個極端。即使站在“儀式表演”說的角度,詩經中部分重章詩歌也具有明顯的敘事性,或者說是在“重復性表演”中完成了敘事。其中較被認可的例子可能是召南標有梅:標有梅,其

2、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標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標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此詩以樹上梅子的數量比喻女子的青春,又引出其對理想佳偶的企盼心情。第一章“其實七兮”是指樹上尚有七成果實,比喻青春仍在,故其心態較為從容,要求意中人擇吉日前來相會(提親)。第二章“其實三兮”,喻青春所剩不多,故心態較急迫,“迨其今兮”即謂今天就來,不必再等吉日。至第三章“頃筐塈之”,謂梅子已盡數落在地上,指女子年齡已大,而“迨其謂之”一般認為是指當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的風俗,此時男女可私奔標有梅這種詩歌形式,可稱為具有敘事功能的重章換詞,這在詩經中并不少見。如果我們秉持重章換詞可能具有敘

3、事功能這一觀念,去重新審視某些詩作,往往能有新的發現。如詩經開卷關雎一詩,雖然并非全詩重章,但其第二、四、五章可構成重章: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參差荇菜,左右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傳統觀點一般認為這三章屬于并列關系,即流之、采之、芼之都是采摘、擇取之意,而求之、友之、樂之也基本屬于同一性質的內容。詩歌通過三章重復,來反復表達君子求淑女這一情感主題。但本文認為,這首詩并非僅僅是在重復情感主題,而是具備一個敘事主題,這一主題正是通過流、采、芼和求、友、樂這三組詞的語義變換來體現的。第二章的“流”字,魯詩說“擇也”,毛傳說“求也”,就是選

4、擇、求取之意,這是動作未付諸或將要付諸實踐前的尋找過程;由此而起興,“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此處的“求”也有尋求、選擇的含義。第四章的“采”字是采摘、獲取之意,這是已經付諸了實際行動。所以后一句“琴瑟友之”由此興發:男子以琴瑟來獲取女子芳心,這也是采取的實際行動。第五章的“芼”字,說文解字謂:“芼,草覆蔓。從草毛聲。詩曰:左右芼之。”這一解釋長期未受重視。實際上按說文的注釋,這一句可以理解為:將所采荇菜層層覆蓋放在一起(船上)一一這是采集的成果。所以后一句由此興發,“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可能是詩人想象中追求成功后迎親的場景,這也屬于追求的成果。由此可見,關雎一詩的重章換詞也具有敘事功能,其中流

5、、采、芼代表采荇菜的三個階段,而其比興所及的求、友、樂則代表了追求淑女從開始到成功的完整過程。上述關系可歸納示意如下: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念頭左右采之一一琴瑟友之一一行動左右芼之鐘鼓樂之成果這類重章換詞在詩經中并非孤例,相似內容可見于芣莒。全詩以“采采芣莒,薄言采之”為“模版”,將“薄言采之”的“采”字重復換詞六次,形成了四句為一章的三章重章形式。詩中換用的動詞為:采、有、掇、捋、袺、,它們都是與采芣莒相關的勞動行為。宋朱熹詩集傳已注意到其中的詞義關系,謂:“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貯之而執其衽也。,以衣貯之而扱其衽于帶間也”。此觀點可引申為:詩中采、有是勞

6、動的開始階段,掇、捋是勞動的高潮階段,而袺、是用衣物將勞動成果貯存帶回,這是成果階段。顯然,這六個動詞的換用也具備敘事功能。如果按毛傳注釋,將全詩理解為米芣莒的不斷復述,則詩意就顯得非常單薄。可見,重視重章換詞,有助于發掘詩中豐富的層次,避免將詩歌平面化解讀。通過重章換詞來推動敘事的做法,不僅出現在與勞動相關的詩中,詩經中婚戀主題的詩歌也多有這類現象。如鄭風將仲子描寫一位女子因為擔心父母、親人和輿論的非議,勸阻情人前來幽會的情景。第一章說:“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她勸情人“仲子”不要翻越“里墻”(村外圍的墻),并解釋這不是因為擔心你

7、會壓斷杞柳的枝條,而是我擔心父母的責備。傳統研究將三章詩歌看作是一個主題的平面化重復。實際上,詩中第二章女子勸阻的話語已換成“將仲子兮,無逾我墻”(不要翻越我家的院墻),到了第三章則已是“無逾我園”(不要翻越我房前的園圃),說明“仲子”并未因勸阻而停止,反而一步步來到了女子的窗前;而女子擔心并勸阻的理由,也由“畏我父母”變為“畏我諸兄”“畏人之多言”。試想,如果父母之言都不畏,又何必去擔心諸兄和他人呢?由此可想見,詩中女主人公面對情人的步步逼近,其內心擔心又喜悅的復雜心情。詩經中有許多詩歌的重章換詞確實是出于詩人的精心構思,它們在詩篇中起到了組織情節或推動敘事的重要作用。而在這些詩歌中,我們只能認為重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