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育間伐設計作業---網傳_第1頁
撫育間伐設計作業---網傳_第2頁
撫育間伐設計作業---網傳_第3頁
撫育間伐設計作業---網傳_第4頁
撫育間伐設計作業---網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引言撫育間伐的內容包括林木分級、疏伐開始期的確定、間伐強度確定的方法和采伐木的選擇,撫育采伐的間隔期的確定,其目的是為了按照經營目的而調整林分組成;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長條件;促進林木生長,縮短林木培育期;清楚劣質林木,提高林分質量;實現早期利用,提高木材總利用量;改善林分衛生狀況,增強林分抗性和建立適宜的林分結構,更好的發揮森林的多種效能。到華南農業大學科研教育基地增城寧西示范林實習的目的是熟練林木分級的方法,掌握撫育間伐采伐木選擇的要領,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寫其適合的撫育間伐方案。1.1撫育間伐設計的任務、來源及意義撫育間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為了給保留木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而采伐

2、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其目的是通過間伐按經營目的調整林分組成、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長條件、促進林木生長,縮短林木培育期、清除劣質林木,提高林分質量、實現早期利用,提高木材總利用率、改善林分衛生狀況,增強林分抗性、建立適宜的林分結構,發揮森林多效功能。撫育間伐設計是森林培育學的一個重要學習環節。是綜合運用林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培養與提高獨立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步驟。1.2設計工作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及目的要求1.2.1時間2012年6月14日1.2.2地點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1.2.3主要內容劃林分類型、對林木進行質量檢查、計算間伐強度以及投資

3、概算和效益核算1.2.4目的要求通過森林撫育間伐實習,了解森林撫育間伐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加深對森林經營學的理解,掌握森林撫育間伐方案編制的方法,應用理論知識指導林業生產管理。2. 規劃區基本概況大嶺山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的東北部,北至厚大路,東以大嶺山山體為界線,東南以蓮花山東南山腰為界,西南至大嶺山林場場部,西北至厚街大逕村,橫跨四鎮一場(厚街鎮、虎門鎮、長安鎮、大嶺山鎮、大嶺山林場),面積約74 平方公里。地理座標分別是:北緯2251 2257;東經1134611352之間地域。大嶺山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氣候。靠近南海沿岸,珠江口以東,受季候風影響,最高溫度33 ,最低溫

4、度3 -4 ,偶有霜凍和冰凍。平均溫度22 。月平均溫度22 以上的有7 個月(4 -10 月),其中7 -8 月平均在28 以上。無霜期350 天以上。年日照時間200 天以上。近10 年來,氣溫逐漸升高,夏天最高氣溫記錄有37 -38 ,甚至可達40 。山地土壤多為赤紅壤。大嶺山森林公園現已建成虎門、厚街、大嶺山、長安4 個入口廣場、園區道路78公里、登山步道31 公里,以及便民服務設施一批。公園是以森林資源為主體,以保護自然生態為主要功能,以“自然”、“古樸”、“野趣”為特色,可供游覽、科考、休閑和康體健身的綜合性森林公園。3. 試驗方法實驗方法和步驟3.1外業調查3.1.1踏查和區劃

5、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和由當地工作人員口頭介紹林場基本情況和經營情況。3.1.2林分調查3.1.2.1標準地調查 在桉樹林中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地段,設置20m20m的臨時標準地。3.1.2.2每木檢尺以2為徑階距,測定每株樹的樹高和胸徑,并對所測林木用克拉夫特生長分級法進行林木分級。3.1.2.3 郁閉度測定 采用一步一抬頭法。3.1.2.4 優勢木高測定 在標準地內或鄰近不同部位選取優勢木5株,實測其樹高、胸徑。3.2 內業調查對標準地的資料進行內業處理,含林分平均高、郁閉度;標準地每公頃株數、斷面積、疏密度、蓄積量;各生長級木株數、材積,其中、級木的株數、材積占標準地株數、材積的百分比等。3.1

6、.2林分調查3.1.2.1踏查和區劃實施森林撫育間伐前,必須對經營單位森林資源狀況有個較全面的了解,包括現有林的分類型、樹種組成、林齡、面積、蓄積、森林起源、疏密度、林分分化、分布狀況,以及經營單位的經營目的、木材生產任務、交通運輸條件、小徑材銷路與勞力來源等。一邊看一邊聽取負責人介紹當地情況,通過踏查勘察和樣地調查。3.1.2.2樣地設置以實習小組為單位,在同一林分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設置面積為400 平方米的臨時標準地,并使閉合誤差小與1/200,進行每木檢尺,測量樹高、胸徑、枝下高、冠副,并用克拉夫特生長級法進行林木分級,填寫每木調查表。3.1.2.3郁閉度的測定采用一步一抬頭的方法測

7、定尾葉桉人工林的郁閉度。3.1.2.4每木檢尺 用圍尺量出胸徑大于2cm的標準地中的每棵樹,并做好標記,防止測量重復或遺漏,同時用克拉夫特生長分級法進行林木分級。3.1.2.5測樹高 采用估測法。3.2內業計算方法3.2.1計算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徑、郁閉度;3.2.2計算標準地及每公頃株數、斷面積、蓄積量;3.2.3計算各生長級木株數、材積,、級木株數、材積占標準地株數、材積的百分比;3.2.4繪制林木株數按徑階分布曲線,計算相當于平均胸徑0.8倍以下的小徑木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計算小于平均直徑的林木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3.2.5選定采伐木株數、材積(其中各生長級所占數量和)與標準地總株數

8、、總材積之比,用株數或材積表示間伐量和間伐強度;3.2.6求林分平均枝下高與林分平均高之比;3.2.7應用林分平均高0.25的平方,推算每公頃適宜株數:N=10000 / ( 0.25H )2 以之與現實林分、間伐后林分每公頃株數,及間伐量、間伐強度作比較;3.2.8應用樹冠系數即優勢木平均高1/5的平方為單株林木營養面積,推算每公頃適宜株數:N=10000 / ( H /5 )2以之與現實林分、間伐后林分每公頃株數,及間伐量、間伐強度作比較。4. 數據匯總及結果分析4.1標準地調查記錄表表1、標準地調查記錄表標準地調查記錄表調查地點: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標準地面積:400 hm2造林時間:20

9、04年林 齡:8年造林株行距:3m3m保存株樹:1375株/公頃郁閉度:92 %疏密度:0.7平均直徑:14.7 cm平均高:16.9 m、級木百分比(%):30.6土壤類型:花崗巖赤紅壤坡 度: 20坡位坡向:下坡,東偏南30,調查人:09林學1班第1組調查時間:2012年6月14日4.2標準地林分每木調查表 表2 標準地林分每木調查表(*代表優勢木)樹種胸徑(cm)樹高(m)枝下高(m)冠幅(平均,m)生長級(1,2,3,4,5)斷面積(m2)材積(m3)尾葉桉26.4 25.6 18.1 2.3 0.05471 1.40061 尾葉桉22.2 26.5 15.2 2.0 0.03869

10、1.02523 尾葉桉23.4 25.7 19.2 2.2 0.04298 1.10467 尾葉桉14.7 22.3 10.0 1.6 0.01696 0.37828 尾葉桉22.9 26.3 21.4 2.0 0.04117 1.08267 尾葉桉18.1 25.6 19.5 2.0 0.02572 0.65837 尾葉桉14.6 19.8 15.2 1.2 0.01673 0.33131 尾葉桉 *24.5 27.5 21.4 2.3 0.04712 1.29579 尾葉桉13.8 26.6 15.0 1.7 0.01495 0.39766 尾葉桉19.6 27.1 17.0 2.0 0.

11、03016 0.81724 尾葉桉19.7 26.3 11.3 1.5 0.03047 0.80123 尾葉桉18.8 24.9 15.4 2.2 0.02775 0.69085 尾葉桉16.3 25.5 9.3 1.8 乙0.02086 0.53184 尾葉桉16.5 23.4 7.3 2.7 0.02137 0.50010 尾葉桉 *28.2 26.8 17.6 2.5 0.06243 1.67303 尾葉桉 *23.0 28.0 18.4 4.0 0.04153 1.16274 尾葉桉 *24.1 27.5 17.8 3.0 0.04559 1.25382 尾葉桉24.2 26.0 20

12、.0 4.0 0.04597 1.19529 尾葉桉20.6 28.5 23.0 3.2 0.03331 0.94940 尾葉桉20.8 21.5 18.0 3.2 0.03396 0.73019 尾葉桉 *24.5 27.0 18.0 4.0 0.04712 1.27223 尾葉桉18.5 16.5 16.0 3.0 0.02687 0.44330 尾葉桉20.6 29.0 17.0 2.5 0.03331 0.96606 尾葉桉18.8 26.0 14.0 2.5 0.02775 0.72137 尾葉桉14.0 22.0 15.6 2.3 0.01539 0.33849 尾葉桉16.4 2

13、3.0 16.0 3.0 0.02111 0.48561 尾葉桉18.2 25.0 20.0 2.7 0.02600 0.65006 尾葉桉26.3 27.0 15.0 4.2 0.05430 1.46604 尾葉桉23.0 26.0 13.0 3.2 0.04153 1.07969 尾葉桉19.8 25.5 13.0 3.0 0.03078 0.78477 尾葉桉22.5 27.0 20.0 3.7 0.03974 1.07300 尾葉桉24.0 22.0 16.4 3.5 0.04522 0.99475 尾葉桉24.0 20.0 14.6 4.0 0.04522 0.90432 火力楠2.

14、6 3.5 1.0 1.7 乙0.00053 0.00186 火力楠3.6 5.4 1.5 2.5 甲0.00102 0.00549 火力楠2.9 3.9 0.5 0.8 乙0.00066 0.00257 火力楠2.5 2.8 1.1 1.4 甲0.00049 0.00137 火力楠2.4 3.2 0.8 1.6 甲0.00045 0.00145 火力楠2.0 3.3 0.7 1.4 甲0.00031 0.00104 火力楠2.8 4.2 0.6 2.2 甲0.00062 0.00258 火力楠2.5 4.6 0.9 1.7 甲0.00049 0.00226 火力楠9.0 8.0 0.8 3.

15、5 0.00636 0.05087 火力楠18.0 14.0 4.0 3.0 0.02543 0.35608 馬占相思15.1 14.0 1.2 2.1 0.01790 0.25058 馬占相思13.5 13.5 2.0 4.0 0.01431 0.19314 馬占相思12.1 12.0 2.2 2.4 0.01149 0.13792 馬占相思13.8 11.6 1.3 4.1 0.01495 0.17341 馬占相思11.6 0.0 0.0 0.0 乙0.01056 0.00000 馬占相思23.0 14.0 5.0 2.8 0.04153 0.58137 馬占相思28.0 26.0 7.0

16、 4.0 0.06154 1.60014 馬占相思18.0 17.0 4.0 3.5 0.02543 0.43238 香樟3.1 3.5 1.1 1.7 甲0.00075 0.00264 香樟3.2 4.1 1.3 0.7 甲0.00080 0.00330 香樟4.6 3.8 1.8 1.5 甲0.00166 0.00631 香樟5.4 5.8 1.3 1.9 甲0.00229 0.01328 木荷4.3 7.2 1.7 2.6 甲0.00145 0.01045 木荷11.0 15.0 2.5 2.5 0.00950 0.14248 破布葉12.4 9.0 1.3 3.3 0.01207 0.

17、10863 6.0 9.0 1.3 3.3 0.00283 0.02543 破布葉10.0 8.3 2.3 2.2 0.00785 0.06516 陰香4.6 4.2 2.4 1.9 甲0.00166 0.00698 陰香6.0 5.2 2.3 2.1 甲0.00283 0.01470 潺槁3.4 3.2 1.4 1.6 甲0.00091 0.00290 漆樹3.4 4.5 0.5 2.0 乙0.00091 0.00408 4.3克拉夫特生長分級每木調查表 表3 克拉夫特生長分級每木調查表徑階/cm克拉夫特生長分級總計徑階平均高/mIIIIIIIVV株數/株斷面積/m2材積/m324260.0

18、01880.006783.6 44590.011300.050874.5 6220.005650.030525.4 800.000000.000006.210220.015700.128748.2 1221140.045220.406949.0 144260.092321.7817019.3 16111140.080381.7282621.5 1833170.178043.7922121.3 203360.188404.9549226.3 222130.113983.0775127.0 24631100.4521612.6604828.0 26220.106132.7912726.3 2822

19、0.123093.2495226.4 合計19178910631.4142634.65973233.0 平均值0.022450.550154.4測高記錄表表4 測高記錄表徑階(cm)株數(株)樹高(m)/胸徑(cm)每組合計平均值263.3/2.0,3.2/2.4,2.8/2.5,4.6/2.5,3.5/2.6,4.2/2.8,3.9/2.910.311.69493.5/3.1,4.1/3.2,3.2/3.4,4.5/3.4,5.4/3.6,7.2/4.3,3.8/4.6,4.2/4.6,9.591.07625.2/6.0,5.8/5.41.940.978000.000.001028.0/9.

20、0,8.3/1.01.720.8612415.0/11,0/11.6,12.0/12.1,9.0/12.43.080.7714613.5/13.5,26.6/13.3,11.6/13.8,22.0/14.0,19.8/14.6,14.7/22.38.211.3716414.23.4/16.1,25.5/16.3,23/16.4,23.4/16.55.311.3318714.0/18.9,17.0/18.0,25.6/18.1,25.0/18.2,16.5/18.5,24.9/18.8,16.0/18.88.111.1620627.1/19.6,26.3/19.7,25.5/19.8,28.5/

21、20.6,29.0/20.6,21.5/20.87.831.3122326.5/22.2,27.0/22.5,26.3/22.93.541.18241028.0/23.0,26.0/23.0,14.0/23.0,25.7/23.4,22.0/24.0,27.5/24.1,26.0/24.2,27.5/24.5,27.0/24.510.240.1026227.0/26.3,25.6/26.42.001.0028226.0/28.0,26.8/28.21.880.944.5優勢木樹高調查表 表5 優勢木樹高調查表株別12345平均樹高(m)27.526.828.027.527.527.44.6樹高

22、曲線圖圖1 樹高曲線圖4.7各生長級木株數、材積及占標準地株數、材積的百分比:表6 各生長級木株數、材積及占標準地株數、材積的百分比生長級株數/株株數占標準地的材積 (m3) 材積占標準地的1930.220.336461.01727.010.1853430.5812.72.224016.7914.30.557281.7 1015.90.057830.24.8郁閉度調查表7 郁閉度調查表序號12345678符號序號910111213141516符號序號1718192021222324符號序號2526272829303132符號序號3334353637383940符號序號4142434445464

23、748符號序號4950515253545556符號序號5758596061626364符號序號6566676869707172符號郁閉度: 65/71*100 % = 92 %4.9數據分析分析以上數據,可知I 級木和II 級木的樹木最多達到了57%,說明林分的優勢木和亞優勢木最多,而級木數量最少,、 級木數量中等偏多,但大多數、 級木為非目的樹種,多為林下植被,與同齡的尾葉桉人工林相比,生長相對較好,胸徑較大,可見該立地條件比較優越,人工撫育措施得當。相當于平均胸徑0.8倍以下的小徑木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為35 。小于平均直徑的林木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為46,林分直徑離散度約1.6。林分平均

24、枝下高與林分平均高之比為0.56,超過1/2,自然整枝良好。5. 撫育間伐設計方案5.1撫育間伐的對象與目的 本次撫育間伐的對象時尾葉桉人工林,此次撫育間伐的培養“大徑材”。5.2培養大徑材的采伐木原則 砍除非目的樹種,保留目的樹種;砍小留大,去劣留優??硰澚糁???称焚|低劣木(雙杈木,多梢木,霸王木);生長落后林木(彎曲木、偏冠木、多節木);砍病腐木,保留生長快、高大、園滿通直、少節林木;大徑材基地間伐一般采取下層間伐法,嚴格遵循技術規程,嚴禁“拔大毛”;大徑材培育應采取相應人工促進技術措施,主要是深挖施肥,在間伐后進行,間伐結束當年的冬季深挖一次,并沿等高線溝施。要求大徑材基地建設面積在50

25、0畝以上。5.3林地類型劃分及質量評價 林分為尾葉桉純林,生長良好,大部分為一級木、二級木,少部分為三級木,極少為四極木。大多數尾葉桉樹體通直高達,尾葉桉平均樹高為25.1 m,平均胸徑為20.7 cm,生長勢好,樹冠狹窄,密度較大,但是林下植物多,而且多為四五級木,不利于目的樹種桉樹的生長。5.4間伐起始期的確定撫育間伐的起始期,就是指林分進入幼齡林后進行首次撫育間伐的林木年齡,首次撫育間伐必須強調適時進行,過早過晚都對林分生長不利。確定撫育間伐的起始期,要根據林分組成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立地條件、林分密度、生長狀況、交通運輸、勞力、小徑材銷路等情況,進行綜合性研究,作為確定起始期的依據和參考

26、。一般情況下,有四種方式可以確定撫育間伐的起始期,分別是按林分生長量確定、按林木分化程度確定、按林分外貌特征確定、按標準表和密度管理圖確定等方法。本次撫育間伐的起始期確定可以采用兩種方法:5.4.1按林木分化程度確定林木分化是判斷首次撫育間伐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根據以下四個方面確定首次間伐時間:(1)當、級木在林分種的數量比例達57 %遠大于30 %,所以應進行首次間伐;(2)當相當于林分平均直徑0.8倍以下的小徑木株數占總株數的35 %時(大于1/3),應進行首次間伐;(3)小于平均直徑的林木株數達46%以上(大于40 %),應該開始間伐;(4)林分直徑離散度為1.6遠遠大于0.9時,應該開

27、始間伐。5.4.2按林木外貌確定(1)根據林分自然整枝的高度為56 %,即當林木的枝下高超過樹高的1/3時,開始間伐。(2)根據林分郁閉度超過0.9時可以開始間伐。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此時桉樹林分已經達到首次間伐的標準。5.5間伐時間、間伐次數、間伐對象及間伐強度設計5.5.1間伐時間撫育間伐作業一般全年都可以進行,但考慮到樹種特性、作業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間伐在秋末冬初至早春樹木仍處于休眠狀態時較好。5.5.2間伐次數 間伐間隔期一般為35年,間伐次數與間伐強度大小有關。5.5.3間伐的對象 選用下層撫育的間伐方式5.5.4間伐的對象 根據調查樣地的實際情況,所有非目的樹種和處于四級、五級

28、木進行伐除,即對胸徑小于14.0 cm,樹高小于11 m的樹木,以及進行伐除。如表8。表 8 撫育間伐采伐木記錄表徑階克拉夫特生長分級總計徑階平均高/m/cmIIIIIIIVV株數/株斷面積m2材積m324260.00188 0.00678 3.6 44590.01130 0.05087 4.5 6220.00565 0.03052 5.4 800.00000 0.00000 6.2 10220.01570 0.12874 8.2 1221140.04522 0.40694 9.0 14220.03077 0.59390 19.3 161120.04019 0.86413 21.5 18112

29、0.05087 1.08349 21.3 2000.00000 0.00000 26.3 2200.00000 0.00000 27.0 24110.04522 1.26605 28.0 2600.00000 0.00000 26.3 2800.06350 0.00000 26.4 合計056910300.31031 4.43142 233.0 平均值0.010340.14771伐除的樹種為馬占相思、火力楠、木荷、香樟、布渣葉、潺槁、陰香和極少數尾葉桉瀕死木。5.5.5間伐強度計算(1) 以采伐株數占原林分株數百分比表示采伐強度()(采伐木株數/總株數)100(30/63)10047.6 ;(

30、2) 以采伐木的總蓄積占林分總蓄積的百分率表示表 9 標準地與采伐木的相關信息類型平均斷面積/ m2平均材積/ m3總斷面積/ m3蓄積量/ m3*hm-2標準地0.022450.550151.4142634.65724采伐木0.010340.147710.310314.43287采伐強度()(采伐木蓄積/總蓄積)100(4.43287/34.65724)100 %12.8 。(3)分析:用兩種方法計算的采伐強度相差很多。是因為第一種在計算時,沒有考慮到不同品種的樹種,生長速度不同,達到成熟年齡不同,需要的撫育措施也是不同的。就比較而言,采用以采伐木的總蓄積占林分總蓄積的百分率表示采伐強度是比

31、較準確的,不易受其他干擾因子的影響。 因此,本次撫育采伐的強度約為12.8%,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實行。(小于20 %),即一個標準地可采伐8株。5.6每公頃適宜株數(1) 根據外業調查結果,設置標準地(400平方米)需采伐的林木株數是8株,每公頃需采伐200株,則每公頃適宜株數為1375株;(2) 根據公式 每公頃適宜株數=10000/(林分平均高0.25)2,推算每公頃適宜株數為560株;(本林分平均高為16.9米)(3) 根據公式 每公頃適宜株數=10000/(優勢木平均高/5)2,推算每公頃適宜株數為332株。(優勢木平均高為27.4米)按照后兩種方法,所算出來的適宜株數相差太多,而且計算出來的保留的株數太少了,由于原來林地上每公頃株數為1575株,每公頃適宜株數數量適中,但隨著下層林木的生長會影響目的樹種的生長,不利于培養大徑材,因此該林地現在應該進行采伐,但是在間伐后為防止林分密度變小,造成營養利用不高效,再加之伐除采伐木時,因為砍伐位置的原因,林分很可能會出現會出現林窗,因此要及時進行補植工作,最好采用補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