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高一必修上全冊古詩詞習題及答案題型:【理解性默寫】【選擇題】【簡答題】目錄:第6課一、芣苢/詩經.周南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第7課三、短歌行/曹操四、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第8課五、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第9課八、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九、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十、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課外古詩詞誦讀十一、靜女/詩經邶風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十四、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一、芣苢/詩經.周南【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
2、苢,薄言襭之。【翻譯】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來采呀。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圈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來【精品習題及答案】wrv一、默寫: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二、選擇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B)A. 薄言采之薄:靠近B.薄言捋之捋:從莖上成把地握取C.多博村酤勞苦辛酤:通“沽”,買酒D.賦詩憐汝足精神憐:可憐,表同情【解析】B正確A薄:助詞,無實義。C
3、酣:酒。D憐:憐愛,表喜愛。2、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A. 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樣子C.多博村酤勞苦辛博:求取【解析】D“賦詩”意為作詩。3、下列詩句斷句有誤的一項是(D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C.三初陰霪/敗/場圃B. 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D.賦詩憐汝足精神賦:吟誦)B. 欲收/新麥/繼/陳谷D多博/村酤/勞苦/辛【解析】D正確斷句為:多博/村酤/勞/苦辛。4、下列加點的詞語存在活用現象的一項是(A)A. 三夜陰霪敗場圃B.竿晴日舞比鄰C.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解析】A“敗”為使動用法,其余三項均無活用現象。5、下列對芣苢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4、(B)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B.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路辛苦,反映出當時的勞動者身負沉重的壓迫。C. 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賞,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D. 芣苢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奏、意境、韻律等方面,顯示出極高的藝術性和感染力。【解析】B不正確。B項,“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負沉重的壓迫”錯誤。此時這些婦女的心情是快樂的。6、下列文化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C)A. 詩
5、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東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B. “風、雅、頌,賦、比、興”被稱為詩經的“六藝”。C.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D. 蘇轍,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蘇軾之兄。蘇軾,字子瞻。他們的父親是蘇洵。【解析】C無誤A項“東周”應為“西周”B項“六藝”應為“六義”D項“之兄”應為“之弟”。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 本詩的第一章首先講了“薄言采之”,也就是她們要去做“采芣苢”這么一件事情。B. 第二章描寫的是采芣苢時的動作。“掇”意味著小心謹慎;“捋”意味著熟練而快樂。C.
6、第三章描寫的是當芣苢采得很多時,用衣服的下擺兜住并扎在腰帶上。D. 這首詩通過對一個女子采芣苢的描寫,展現了中國古代太平盛世時期女子的平和之美。【解析】D“一個女子”說法有誤,應該是“一群女子”。三、簡答:1、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答:婦女們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是在重章疊唱的旋律里,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采”是總體描寫,“采采”的反復疊唱,有著音樂美感,也體現著婦女們呼朋引伴,輕松歡樂的情調。“有”唱出了獲取的愿望,也似乎傳遞著發現野菜的信息。接下來四個動詞恰是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掇”,一片片、一顆顆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進而
7、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裝滿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帶間。整個勞動過程描繪得自然流暢,完整有序。2、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答:我反復吟詠這首詩,眼前出現了這樣的勞動景象:一群婦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們一邊采摘,一邊唱歌。她們的動作是如此熟練敏捷,她們的歌聲那樣悠揚歡快。她們就在唱著自己的勞動,有個唱,還有和聲;她們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勞動,歌唱自由。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原文】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春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
8、賦詩憐汝足精神。【翻譯】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去年的陳谷了,幸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連續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1、交代麥子成熟,外孫來替自己收麥的詩句是: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2、寫收麥前的天氣狀況的詩句是:三夜陰霪敗場竿晴日舞比鄰。3、寫做飯買酒款待忙碌辛勞的外孫的詩句是: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4、寫自己賦詩贊揚外孫的勤勞能干的詩句是:閉廩歸來真了
9、事,賦詩憐汝足精神。二、選擇題: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閉廩n)細繹(yi)乳臭(chbu)賦詩(fu).A. 芣苢(怕)B袺之(xie)C. 捋之(luO)D. 薄言(bQo)襭之(xie)場圃(怕)陰霪(y“)掇之(chuo)天籟(肉)書箋(jian)裊裊(niao)涵泳(han)【解析】A正確。B項,“祜”應讀“ji,“IW”應讀“pf”C項,“臭”應讀“xid”;D“薄”應讀“b6”,“掇”應讀“duo”。2.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A. 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B. 薄言袺之袺:提起衣襟兜東西。C. 三夜陰霪敗場圃陰霪:連綿不斷的雨。D
10、. 多博村酤勞苦辛博:寬廣,廣博。【解析D不正確,D博:求取。3. 下列對有關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 薄言采之:是說婦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開始前往采摘。B. 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的種子收放起來。C. 一竿晴日舞比鄰:雨過天晴,人們紛紛起舞,進行比賽,以表達對天晴可以收麥的歡欣之情。D.賦詩憐汝足精神:麥收入庫,詩人以吟詩賦詞的方式來表達辛勤勞動后的喜悅心情。【解析】C不正確D“人們紛紛起舞,進行比賽”說法有誤,“比鄰”是“鄰居”之意,應該是:雨過天晴,可以進行麥收了,鄰居們高興得手舞足蹈。4. 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 芣
11、苢一詩采用重章疊唱的手法,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B. 芣苢一詩以其明快的節奏、表現婦女勞動歡快的場面與熱烈的情緒受到讀者的喜愛。C.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運用對比的手法,“三夜陰霪”后的“一竿晴日”,突出了麥收時節農人對收麥的期盼與歡欣。D. 蘇轍在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中對麥收勞動場景進行了直接描寫,既表現了勞動的辛苦,也表達了家庭團結協作的愉悅。【解析】D不正確。D“直接描寫”有誤,詩人用“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側面描寫麥收勞動場景。5. 下列對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
12、文學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B. 國風周南芣苢是詩經中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即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C. 周南是國風中編次在最先的,其產生地、產生年代說法很多,令人多認為可能是平王東遷前后的詩,產生地范圍包括洛陽(其北限在黃河)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D. 清代名臣張鵬翮撰大門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的“三詞客”其實指的是“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解析】A不正確。A“浪漫主義”說法有誤,應該是“現實主義”。三、簡答:1、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答:頷聯寫已經下了三夜的雨,終于看到
13、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中“饑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2.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中的頷聯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情感?答:麥收時節,接連三天的陰雨,讓打麥場遭到破壞而無法使用;而天氣轉晴,紅日初升,給農人們帶來了希望。頷聯通過晴日前后的強烈對比,表達了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3詩歌標題為“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但詩中并沒有正面寫外孫收麥的情景,這樣的敘事安排是否合理?答:合理。詩歌以“收麥”為敘事線索,雖然沒有正面寫外孫在田中忙碌收麥的情景,但透過頷聯中鄰家的忙碌緊張,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孫幫忙收麥時忙碌的情景;而頸聯的兩個細節描寫從側面表現出外孫辛苦勞作的“
14、饑乏”與“苦辛”尾聯詩人毫不吝嗇的贊賞再次證明了外孫收麥的辛勞。詩人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辛勞,但詩歌處處體現出外孫收麥的辛勞。三、短歌行/曹操【原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謙,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翻譯】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的歲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實在太多!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靠
15、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在原野吃著艾蒿。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憂思,噴涌而出不能停止。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重溫那往日的恩情。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與我。【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1、短歌行中寫詩人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感嘆人生短促,
16、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2、短歌行中運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暫(感嘆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的詩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短歌行中寫詩人在宴飲歡樂中仍憂思不忘(寫詩人在酒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難遣)的詩句是:慨當以慷,憂思難忘。4、短歌行中運用借代手法寫解除憂愁的唯有美酒的詩句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5、短歌行中運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賢才的詩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短歌行中詩人因思念賢才而一直低聲吟誦到今天的詩句是:但為君故,沉吟至今。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既是運用比喻又是運用典故的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
17、納賢才)的句子是:山不厭高,海不厭深。8、曹操在短歌行中運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的詩句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二、選擇題:1、下列加點漢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A、譬如(pi)慷慨(kdi)青衿(jin)B、笙簫(sheng)阡陌(mo)契合(qiO)C、周匝(za)哺育(pd)鼓瑟(se)D、沉吟(yin)拾掇(duo)呦呦(ao)【解析A正確。B契合qi馮虛御風ping;C哺育bfl;D呦呦yOuyOu2、下列對詩句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幾句詩表達了功業未成的曹
18、操悲觀厭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運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愿望。C、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詩人“憂從中來”的“憂”來自于壯志未酬卻已年過半百的憂慮,來自于社會動蕩,國家統一前途未卜的擔憂等等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兩聯借烏鵲繞樹表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賢士歸于自己。【解析A不正確。A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于消失,歲月流逝已經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
19、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3、對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求。B.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原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C.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山”“海”表明了自己遠大的志向。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解析】C不正確。C“表明了自己遠大的志向”錯,應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
20、”那樣接納賢才。三、簡答:1、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答:人生短暫、人才難求。2、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答: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曹操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敗。他深感奮斗中的艱難,也因年歲增長,光陰流逝,理想尚未實現而憂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暫之嘆。但這一“嘆”不是無所作為者、蹉跎歲月者、不思進取者的消極之“嘆”,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賢才幫助以實現建功立業雄心的英雄之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是進取中的憂嘆,追求中的苦悶。表達了詩人抓緊時機、大干一番事業的強烈愿望,隱含著的仍然是積極昂揚的精神。四、歸園田居(其
21、一)/陶淵明【原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翻譯】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余年。籠子里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我愿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后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
22、見,村落上方飄蕩著裊裊炊煙。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1. 歸園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隨波逐流,固守節操,回鄉開荒種地,過田園生活的句子是: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2. 歸園田居中表現作者早出晚歸,不辭勞苦的句子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3. 歸園田居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閑適,有很多空閑時間的句子: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4. 歸園田居中描寫鄉村中常見的聲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5. 歸園田居中表現詩人摒棄塵俗,渴望返歸自然(無
23、對偶)的詩句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6. 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詩作的共同主題,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7. 歸園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于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二、選擇題:1、下面對詩句的解說不恰當的項是(C)A、“方宅”句,意思是說圍繞住宅的土地有十來畝。方,圍繞的意思。B、“榆柳”兩句,描寫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暖暖”兩句,遠村、墟煙構成一幅遠景。“暖暖”與“依依”在詩中是近義詞,因此可以互換。D、“狗吠”兩句,描繪了一幅雞鳴狗叫的農村生
24、活圖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純樸。【解析】C不恰當。C“曖暖”和“依依”形成的是先后之間的具體聯系,這里是不可互換的。2、對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A、詩中描繪的都是極為普通的田園生活情景,卻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回歸田園之后的愉快心情。B、詩中用白描手法,簡練地勾畫景物,從而使詩人感情得到充分抒發,使詩富有畫意,生機盎然;C、詩中描繪的畫面質樸、幽靜,表現出一種平和、淡遠的意境。D、“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句的意境,與漢樂府雞鳴中“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有相似之處。【解析】D不恰當。D“有相似之處”錯誤,“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突出的是一種自然田園的美好景致;“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寫
25、雞鳴狗吠主要是以動襯靜,突出靜,所以說,兩句詩意境不同。三、簡答:1、“但使愿無違”中“愿”是什么愿望?答:遠離塵世,回歸自然的愿望。2、“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答:“帶月荷鋤歸”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3、塵網、樊籠”和“羈鳥、池魚”、這兩組詞語各比喻什么?作者運用這些比喻,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塵網”、“樊籠”,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塵世,比喻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比喻官場生活。用這種比喻,表示詩人已經看透了官場的污穢黑暗,表達了對官場極大厭棄。“羈鳥”、“池魚”比喻誤入官場的人,是陶淵明自
26、比,意在說明誤入官場,深受束縛,迫切要求擺脫束縛,回歸農村的心志。這里一方面表現了陶淵明對誤入官場的痛心,對黑暗官場的嫌棄,一方面表現了他渴望擺脫官場束縛,回歸田園,獲得自由的迫切心情。五、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原文】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
27、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翻譯】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紹興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了紹興,一天夜里,飛
28、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
29、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是:安能摧眉折腰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最能表現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3、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
30、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霓為衣兮風為馬”和“虎鼓瑟兮鸞回車”。5、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現實轉入夢境的過渡句是: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6、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詩作的共同主題,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r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7、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了著名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溪水蕩漾,猿啼凄清的環境的句子是: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二、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錯的一項是(A)A.天姥(mfl)天臺(tdi)淥水蕩漾(lfl)B剡溪(sh
31、dn)熊咆(pdo)訇然中開(hOng)C.瀛洲(ying)虹霓(說)殷巖泉(yin)D.魂悸ji)長嗟(jid)水澹澹(ddn)【解析】A應為天姥(mO)2對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A. 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依據B.勢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 熊咆龍吟殷巖泉殷:震動D.栗深林兮驚層巔驚:驚動【解析】A、我依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B、山勢高峻超過五岳,蓋過赤城山。C、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動。D、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驚”,應是使動用法,使震驚。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理解正確的一項是(C) 仙之人兮列如麻自可斷來信A. 與相同,與也相同B.與相同,與
32、不同C.與不同,與也不同D.與不同,與相同【解析】“列”,通“裂”,分裂。翻譯: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列”,隊列。翻譯: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信”,確實。翻譯:煙波浩渺,確實難尋找(瀛洲)啊。“信”,使者,送信的人,此處指媒人。翻譯:你就可以去回絕媒人。4下列詩句的節拍劃分錯誤的一項是(B)A.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B.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C.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D.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解析B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5. 選出加點字解釋全正確的一項(A)A. 向天橫(遮斷)勢拔(超出)五岳B. 因(因為)之夢吳越
33、清(凄清)猿啼C. 列缺(缺少)鸞回(回旋)車D. 覺(睡覺)時向來(助詞,不譯)【解析】A正確;B因,依據;C缺,云的縫隙D覺,睡6. 選出與其它三個用法不同的一項(C)A. 栗深林兮驚層巔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靂,丘巒崩摧D.虎鼓瑟兮鸞回車【解析】C不同。其他三項都有詞類活用:A“栗”、“驚”使動B“雨”名作動D“鼓”名作動。7. 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中,不當的一項是(D)A. 主體部分描繪的是夢幻中游天姥的情景。B. 詩人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描繪夢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C. 詩人描繪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與丑惡現實完全對立的。D. 詩人描繪的幻
34、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經歷的曲折反映,是現實世界的縮影。【解析】D.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詩人是在反諷現實,而不是“現實世界的縮影”。8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思想感情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D)A. 表現了“人生無常”的感傷情緒。B. 表現了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C. 表現了與東魯諸公分別時的離愁別恨。D. 既有“人生無常”的感傷,又有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思想。【解析】D.本文的主旨句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對于權貴的抗爭,是對于郁郁不得志人心聲的傾吐。其它選項概括不全或淺
35、表化。9下面哪一句與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表現手法相近(C)A. 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岳三峰馬上來。B.長白峰高塵漠漠,渾河水落草離離。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D.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解析】例句與C項都是用襯托的手法。10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的“安”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A.君安與項伯有故B.沛公安在?C.安得廣廈千萬間D.風雨不動安如山【解析】A項與例句都是“怎么”之意;B、C兩項均可作哪里講;D項為安穩之意。11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D)A. 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B. 忽魂悸以魄動(驚動)C. 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D. 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
36、)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失向來之煙霞(先前)虎鼓瑟兮鸞回車(駕駛)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解析】D.暝:天黑、夜晚。12對虛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惟覺時之枕席(獨、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怎么)C.恍驚起而長嗟(表順承)D.云霞明滅或可睹(有的人)【解析】D.分析:或:有時。13. 下列加點詞詞類活用情況與眾不同的一句是(B)A. 云青青兮欲雨B.栗深林兮驚層巔C.越人語天姥D.虎鼓瑟兮鸞回車【解析】B使動用法,“使戰栗”,其余選項為名詞作動詞。14. 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安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B)A. 沛公安在B.爾安敢輕吾射C.既來之,則安之D.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解
37、析】B項語氣副詞”怎么”,與例句相同。15. 下列詩句在修辭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B)A.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C.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D.指如削蔥根【解析】A、C、D三句為比喻,B是夸張。16. 原詩第一段運用了襯托手法,與此法不相同的兩句是(D)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B.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C.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D.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解析】D項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不是襯托,其余都是與第一段一樣的襯托。17. 古詩歌為了適應格律的要求,或者為了取得特殊的表達效果,常有詞序顛倒的情況。下列句子沒有詞序倒置的情況的一項
38、是(D)A.淥水蕩漾清猿啼B.一夜飛度鏡湖月C.一唱雄雞天下白D.天生我材必有用【解析】D正確。分析:A項,淥水蕩漾猿啼清。B項,一夜月飛度鏡湖。C項,雄雞一唱天下白。18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D)A. 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 忽魂悸以魄動(驚動)失向來之煙霞(先前)C. 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虎鼓瑟兮鸞回車(回旋、運轉)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解析】D.暝:天黑、夜晚。19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別描寫它們的詩句,次序亂了
39、,請選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組() 西當絕漠雄秦塞,東控深溟壯帝畿。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翠嶺千重包楚塞,黃河一線下秦川。 海明日觀三更曉,風動天門九夏秋。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A.B.C.D.【解析C正確。泰山觀日;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衡山離洞庭湖不遠;恒山在山西省渾源縣,往西就是塞外;嵩山位于洛陽東南登封縣境內,嵩山山勢挺拔,層巒疊嶂。20.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D)A.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并非實指,只是極言其高;詩人并不直接說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那高聳入云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B. 詩人完全擺脫了詩律的束縛,隨著夢境的變化、情感
40、的運行而遣詞造句。這種句法、韻法適應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達到了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C. 詩中特意提到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因為謝靈運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過,李白有意仿效之。D.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所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是虛托的。雖然詩末有不卑不亢的氣概,但作者逃避現實,消極頹廢,不免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解析】D不正確。D.逃避現實,有;消極,也說得上。但是沒有頹廢,沒有消沉。三、簡答:1夢游天姥吟留別開篇兩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能不能刪掉,改為開門見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開頭?答:不能。瀛洲是傳說
41、中的海上仙島,已暗含尋仙的意思。詩人想尋仙,而瀛洲不可尋,這才轉而尋天姥。有此兩句,下面再寫夢中所見仙府圖景,才不會使人感到突然。2詩人把仙境和仙人盛會描寫得如此金碧輝煌、異彩繽紛、盛大熱烈,是為了什么?答:反襯現實的黑暗腐朽,表達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六、登高/杜甫【原文】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翻譯】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
42、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1從時間和空間著筆,表現詩人客居他鄉、疾病纏身而漂泊孤獨的詩句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2表現詩人白發頻添,酒杯難舉,世事艱難而孤苦悲涼的詩句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3分別從聽覺和視覺方面描寫長天近水,刻畫猿鳴鳥飛的凄涼之感的詩句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4. 登高中描寫仰望落葉蕭索和俯視江水長流,暗含人生短暫的感慨的詩句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5.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都有直接描述,這些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6. 由高到低,寫詩人所
43、見所聞,渲染秋江景物特點的句子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7.本詩的主旨句(表現詩人憂國傷時)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二、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D)A. 潦倒(lido)多財善賈(gd)傳記(zhudn)杳無音信(mido)B. 雙鬢(bing)前后相屬(zhd)伺候(ci)潔身自好(hdo)C. 蕭條(xido)人才濟濟(ji)靜謐(mi)博聞強識(zhi)D. 混淆(xido)渚清沙白(zhu)徜徉(chdng)穩操勝券(quan)【解析】DoA中“杳”讀Mo”;B“鬢”讀“bln”“好”讀“hdo”;C“濟”讀“ji”。D“協”應為
44、“脅”。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A.臨摹度假作客他鄉螳螂捕蟬,黃雀在后B.濁酒旋律渙然冰釋鞠躬盡悴死而后已C.呼嘯寂寥要言不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D.協迫邂逅窮困潦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解析】AoB“悴”應為“瘁”C繁應為“煩”3 對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D)A.渚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陸地)B. 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樹葉被風吹落的聲音。C. 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這里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D. 潦倒新停濁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解析DoD指年老因疾病困頓。4對本詩詩句的誦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C)A.風急/天高/猿/嘯哀B.無邊/落木/蕭蕭/下C.百年/多病/獨登
45、/臺D.潦倒/新停/濁酒/杯【解析】CoC應為“百年/多病/獨/登臺”,“獨”應單讀,“登臺”是一個詞連貫起來。5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B. 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C. 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D.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
46、“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實觀照的結果。【解析】CoC“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6.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 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奏。B. 尾聯的“繁霜鬢”對“濁酒杯”,能使讀者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C. 全詩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但落筆的角度相同,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D. 本詩對偶工穩,音調鏗鏘,瑯瑯上口。尾聯兩句的對偶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飭對稱的美感,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解析】CoC:“落筆角度相同”
47、不對。全詩情景交融,但落筆的角度不相同,“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分別從聲、色、動、靜、局部、整體角度落筆。7. 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A. 首聯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了凄涼、孤寂之情。B. 頷聯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尾聯抒發情感創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C. 頸聯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D. 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
48、的憂國傷時之情。【解析】C。C“纏綿悱惻”情感錯。三、簡答:1這首詩首聯寫了哪些景物?特點如何,其作用是什么?答:風、天、猿、渚、沙、鳥。風急一冷天高一人渺小、孤獨猿嘯一哀鳥飛回一孤獨。寫出了登高見聞,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后文抒登高所感、寫內心之愁做鋪墊。2. 請分析詩中“無邊”“不盡”兩個詞語的妙處。答:“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的聲音,長江洶涌的場景,更能讓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遲暮的感傷。與下聯“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3. 應如何理解頷聯的“木”“江”這兩種景物?答:木
49、:由木及人、生命短暫。江:時間無窮,更顯人之渺小、生命之短。4. 頸聯中“作客”怎么理解?答:此處的“作客”是飄零、流浪在外,客居他鄉的意思。5. 根據“艱難苦恨繁霜鬢”句,聯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認為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著哪些寄寓?答:包含著: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實的憂愁與焦慮;對人民艱苦命運的關切。6、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認為,籠罩全詩的是一種“悲”情,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為什么?答:同意。猿聲哀婉,飛鳥徘徊;落葉飄零,萬木蕭疏;江水滾滾,韶華易逝;常年作客他鄉;一生多災多病;獨自一人登高;時局艱難,兩鬢如霜,因病戒酒等,無不體現一個“悲”
50、字。七、琵琶行/白居易【原文】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
51、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消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
52、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清衫濕【翻譯】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我下馬和客人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管弦。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循身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弦弦凄楚
53、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輕輕撫攏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她說我原是京城歌女負有盛名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渡過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我聽琵琶的
54、悲泣早已搖頭嘆息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尚示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四弦一聲轟鳴好象撕裂了布帛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秋去春來美
55、好的時光白白消磨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象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精品習題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寫:1、詩歌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詩歌中第一次寫到琵琶女演奏音樂的詩句是: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2、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猶豫不決的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