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n基站(基站(BS)n前向信道(下行鏈路,前向信道(下行鏈路,BS-MS)n反向信道(上行鏈路,反向信道(上行鏈路,MS-BS)n無線設備的射頻工作方式無線設備的射頻工作方式 1):只能單向通信,例:尋呼系統。 2):支持雙向通信,但同一設備收、發不能同時進行,特征PTT開關,例:對講機。 3):效果上,同一設備收、發同時進行,例:手機。第一章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n全雙工分全雙工分為:頻分雙工(頻分雙工(FDD)和時分時分雙工(雙工(TDD)nFDD:用不同載頻來區分兩個通信方向,例:AMPS、GSMnTDD:收、發采用同一載頻,通過時間上的交替使用同一載頻來區分兩個通信
2、方向,例:DECT,PHS第一章 無線通信系統概述n用分貝值表示增益、損耗n用分貝值表示絕對電平和功率例題n全雙工分為和。nFDDTDD:n90dBm相當于mW。nGSM系統采用雙工。第三章 蜂窩系統概念n重要概念重要概念:頻率復用、區群、同頻干擾、鄰頻干擾、越區切換、硬切換、軟切換、移動臺輔助的切換(MAHO)、同頻復用比例Q、小區分裂、劃分扇區、遠近效應等等。n重要公式重要公式:pp40 式(3.3)&pp46 式式(3.4)n公式公式:載干比(信干比)計算(FDMA系統) 第三章 蜂窩系統概念n為什么采用正六邊形作為系統設計和分析時的小區形狀?見pp39 Line27n區群大小區
3、群大小N不是可以取任何值的,必須服從式式(3.3)。n同頻小區如何確定,見pp40 Line1011及圖3.2。n頻率復用因子頻率復用因子定義為(1):該因子越大,頻率復用程度越高;或者N越小,頻率復用程度越高。CDMA可以做到N1(最小值),系統提供的所有頻道都可以被單個小區使用。從容量提升的角度考慮,希望N盡量小。第三章 蜂窩系統概念n固定信道分配固定信道分配時考慮避免鄰頻干擾的分配方案等間隔分配法等間隔分配法。 如,信道:1、2、3、4、5、6、7、8、9,頻域連續分布。N3,基站A、B、C。則分配方案為: A:1,4,7; B:2,5,8; C:3,6,9。 特點:信道號呈等差數列,差
4、為N。第三章 蜂窩系統概念n小區分裂和劃分扇區分別從什么角度來進一步提高系統容量?n小區半徑減小一半,BS發射功率下降為原來的1/16(n=4時),參pp59,式(3.20)(3.22)。n劃分3扇區以后,第一層同頻干擾的數目由6個減少為2個,參pp62,圖(3.11) 。例題 1. 蜂窩網的設計中,區群大小N應滿足如下公式: N=i2+ij+j2 ,其中i、j取大于等于0的整數,但不同時為0。 若采用區群大小大于7的最小規模最小規模區群配置,則N=_。這種情況下的同頻復用比例Q=_D/R _。 2.蜂窩系統中常采用小區分裂的方式來增加系統容量,如果小區半徑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則在更小的小區上要
5、保證有效覆蓋,基站發射功率應減小為原來的_ 分之一(假定采用中心激勵且傳播環境為無阻擋物平坦地面),即發射功率要降低_ dB。例題n3. 蜂窩網的設計中,通常采用正六邊形的小區形狀,則區群內的小區數N應滿足。若小區半徑為R,則同頻道再用距離為。n4. 小區的激勵方式有和兩種方式。n5.頻率復用,6.軟切換,n7.區群,8.遠近效應,9.同頻復用距離(或比例),10.越區切換的過程控制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 大尺度路徑損耗n自由空間模型: 損耗公式pp73 式(4.6),進而 考慮天線增益是 pp73 式(4.5)。n自由空間自由空間,!n三種傳播機制:反射反射、散射散射、繞射繞射;發生條件及發生
6、原因的物理解釋。第四章 大尺度路徑損耗n重要公式:pp95式(4.68)及pp96式(4.69a) 對數距離路徑損耗模型n式(4.69a)中的X(dB)代表陰影衰落的影響,它服從正態分布,所以我們常說陰影衰陰影衰落服從對數正態分布落服從對數正態分布。 第四章 大尺度路徑損耗nOkumura模型模型:這部分上課講述的內容與課本上略有差別,主要是公式中各個項的符號不同。課本上的公式為:n這里的為自由空間的路徑損耗,為準平滑、市區相對于自由空間的損耗修正值,也稱作基本中值損耗。為發射(BS)天線高度增益,為接收(MS)天線高度增益,為地形、地物增益因子。注意公式中的損耗與增益的不同注意公式中的損耗與
7、增益的不同。最終的接收功率為發射功率減去路徑損耗。AREAretrmuFG)h(G)h(G)d , f(AL)dB(L 50第四章 大尺度路徑損耗n并且課本上還給出了基站和移動臺的天線高度增益因子的近似的計算公式。n這部分的要求這部分的要求:以課本上的公式為準。給出天線高度增益因子的公式可以根據Okumura 模型計算路徑損耗。熟悉pp105例4.10()20log()100030200()10log()33()20log()1033tetetererererererehG hmhmhG hhmhG hmhm例題 1. Okumura模型中,基準損耗中值是指。該模型中,傳播損耗中值的計算公式為
8、 , 式中最后一項的含義是。 2. 無線通信中,電波的三種基本傳播機制為_ 、_和 _。 3. 存在陰影衰落時,路徑損耗PL(d)表示為: 。 其中,X以dB計時滿足_ 分布。 例題4.陰影效應 等等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徑效應n重要概念重要概念:多徑效應、多普勒效應、時間色散、頻率色散、相關帶寬、相干時間、均方根時延擴展、功率延遲分布、平坦衰落、頻率選擇性衰落、快衰落、慢衰落、瑞利衰落、萊斯衰落等等。n小尺度衰落的主要效應,見pp122,Line810。n多普勒頻移的計算,要明確何時頻移為正、何時為負(遠離為負),會計算多普勒頻移。npp138139 例5.4與例5.5。當信號帶寬大于信道的
9、相關帶寬時,由于時延擴展引起的碼間干擾不可忽略就需要采用均衡器。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徑效應n小尺度衰落效應對數字通信的符號速率形成的約束(粗略地): , 符號速率低于前者頻率色散導致的失真會較嚴重;而符號速率大于后者時間色散引起的失真也不可忽略。所以要規避這兩種失真符號速率就受到了限制。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徑效應n相關帶寬相關帶寬(f域)和均方根時延擴展均方根時延擴展(t域)呈倒數關系;相干時間相干時間(t域)和最大多普勒頻移最大多普勒頻移(f域)也呈倒數關系。這是小尺度衰落信道描述中的兩組。npp141 圖5.11關于小尺度衰落的分類很重要。要搞清楚含義。n瑞利分布是萊斯分布的特例,對應
10、于無線傳播,二者的差別在于是否存在視距(LOS)分量。例題 1.基于多徑時延擴展,小尺度衰落可分為平坦衰落和_衰落。對于平坦衰落,當存在視距(LOS)傳播路徑時,接收信號的幅度將服從_ 分布。 2. 從多徑時延擴展的角度看,平坦衰落發生的條件是,頻率選擇性衰落發生的條件是;從多普勒頻率擴展的角度看,快衰落發生的條件是,慢衰落發生的條件是。例題 3.對于平坦衰落,在滿足條件時,其接收信號包絡服從于Rayleigh分布,在滿足條件時,其接收信號包絡服從Ricean分布。 4.在無線移動通信中,信道引起碼間干擾的主要原因是。 例題 5.下圖是某種室內環境下的功率延遲分布,請計算平均附加時延 、rms
11、時延擴展 。假設某種特定的調制方式在 時,能提供合適的誤比特率。試確定不需要均衡器的最小符號周期。例題 6.以下兩種實際移動通信系統:(1)AMPS模擬蜂窩系統,采用FDMA方式,信道帶寬為30kHz;(2)GSM數字蜂窩系統,采用TDMA方式,信道帶寬為200kHz; 假定信道的均方根時延擴展為1.37s,信道的相干帶寬近似為:Bc=1/(5),試分別說明這兩個系統是否需要均衡器才能正常工作?為什么?第六章 調制技術n重要概念重要概念:功率效率、帶寬效率n數字信號帶寬與碼元速率之間的關系: 基帶功率譜第一零點等于RS(基帶信號為NRZ信號時,參pp196圖6.13(a)),線性調制線性調制后
12、射頻帶寬等于基帶帶寬的兩倍,即2 RS。n脈沖成形技術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基帶的預濾波使得射頻已調信號的帶寬可以滿足移動無線通信的要求(盡量窄的主瓣,盡量低的旁瓣)。主要有升余弦濾波和高斯濾波兩種,都是低通濾波器,其中前者還可以消除碼間干擾。第六章 調制技術n升余弦濾波常與線性調制結合使用,具體使用時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高斯濾波器常與MSK調制結合,稱為GMSK。n兩種實際調制方式4DQPSK和GMSK,前者主要掌握與QPSK和OQPSK的差別,熟悉其星座圖和相位轉移圖,熟悉并理解差分編碼公式pp213214 式(6.81)與(6.82)、(6.83)。例6.9(勘勘誤:誤: pp215 Li
13、ne4 2應該是2),注意在書上用代表前后碼元的相位差, 代表某碼元的相位!第六章 調制技術后者,主要熟悉MSK的定義(h=1/2,連續相位的BFSK) ,特點。相位路徑圖和相位網格圖。了解高斯濾波器通過人為引入碼間干擾換取了GMSK的頻譜特性,只要所帶來的誤碼性能下降是不大的,這種犧牲是值得的。了解高斯濾波器BT的含義。第六章 調制技術n線性調制的優缺點 pp205n恒包絡調制的優缺點 pp217n理解pp221 圖6.38n知道正交幅度調制(QAM),pp227n擴頻技術定義。兩種基本的擴頻技術DSSS與FHSS,分別如何擴頻?nDSSS是CDMA的基礎。DS擴頻增益如何定義?多址應用時,
14、擴頻碼選取原則?例題 1.QPSK調制相 鄰 碼 元 的 最 大 相 位 跳 變 量 為_ 。OQPSK調制可以將最大相位跳變量縮減到_ 。 2 . 以 下 調 制 方 式 中 屬 于 非 線 性 調 制 的 有_。 (1) 模擬調相 ;(2) /4 DQPSK ;(3) GMSK ; (4) 2ASK 。 3 . 若二進制基帶碼元周期用Ts表示,偽隨機序列的碼片速率用Tc表示,則直接序列擴頻的擴頻增益定義為G=_ 。例題4.在采用QPSK調制的通信系統中,試設計輸入碼元與載波相位之間的對應關系,使得相干接收錯誤概率達到最小。寫出 /4 DQPSK信號映射后,Ik和Qk的遞推公式。5.請分別指
15、出線性調制和非線性調制的優、缺點。 例題 6.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選擇數字調制方式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7.簡述脈沖成形技術的作用是什么? 8.恒包絡調制一般屬于(線性、非線性)調制。OQPSK調制在每個比特轉換時刻的相位跳變最大為。 9.MSK調制是一種相位_的2FSK調制, 其已調信號相位在每比特時間里線性增加(或減?。 。 例題10. MSK正交調制器采用下面的框圖得到兩路正交的基帶信號。其中Ik和Qk為雙極性不歸零信號。已調信號表示為:假設輸入信息序列mk為10011010,始于t=0,并假定t=0時的相位為0。 試畫出MSK的相位路徑圖,并說明如何保持相位的連續變化。 例題 11
16、. 不考慮基帶濾波,且基帶信號比特率相等,則MSK已調信號的頻譜主瓣比QPSK已調信號的頻譜主瓣_(寬/窄),但其旁瓣衰減比QPSK_(快/慢)得多。第七章 抗衰落技術n衰落信道(尤其是小尺度衰落)會引起接收信號的電平起伏(波動)和碼間干擾。主要討論了三種抗衰落技術。1.;2.;3.。要明確它們分別從什么角度去對抗衰落的影響。n分集的含義、微分集分類、三種基本合并方式及其對信噪比的改進程度,為什么?nRake接收是一種隱時間分集,如何實現?pp274 7.11第七章 抗衰落技術n均衡原理,pp250251 式(7.1)(7.5), pp251 圖7.1。n交織與差錯控制編碼一起對抗衰落引起的突
17、發錯誤。信道編碼交織、解織信道譯碼是系統中發、收兩端它們出現的正確次序,為什么?分組交織如何實現?(這部分以上課內容為準)。 例題 1. 就微分集而言,其信號合并方式主要有三種,即_ 、_ 和 _ 。 2.請寫出交織技術的作用和基本原理。在確定交織器的大小時,應考慮哪些因素的影響? 3.請說明線性均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試說明分集技術中常用的合并方式有哪些,并分別說明其含義。 第九章 無線通信多址接入技術n多址的概念。n常用的允許沖突的MAn純ALOHA(Pure ALOHA)n時隙ALOHA(Slotted ALOHA)n載波偵聽多址(CSMA)第九章 無線通信多址接入技術n常用的不允許沖突的MAnFDMA(頻分多址)nTDMA(時分多址)nCDMA(碼分多址)nSDMA(空分多址)n需要了解這些多址方式劃分信道的方式。第九章 無線通信多址接入技術nGSM幀結構中的保護間隔的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商管理案例分析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試題及答案盤點
- 模具行業的智能制造應用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動態跟蹤試題及答案
- 進步歷程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探索高校文化與輔導員工作的結合點試題及答案
- 科學城項目前景分析與實施路徑
- 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知識重組試題及答案
- 稅法解讀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財務數據分析能力考察試題及答案
- 醫學倫理學人衛練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 新課標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語真題滿分作文
- 《中國歷代發型》課件
-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課件
- 社會調查委托合同三篇
- 癲癇性精神病的護理查房
- 中小學校保安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新一代無創產前篩查技術NIPT2.0臨床應用策略專家共識
- 集團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法律審核管理辦法
- 上海市五年級數學上學期期中考試真題重組卷(滬教版)
- 3D打印模型輔助下的靶向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