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交通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醫學院分院 生物化學技術 課程習題冊答案專業:檢驗技術 層次:專升本緒論一、 名詞解釋1. 生物化學技術:是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結構、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動中化學物質的代謝、調節控制等的實驗方法。2. 鹽溶:蛋白質、酶及其它們與其它物質的復合體在離子強度低的鹽溶液中,其溶解度隨著鹽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現象稱為“鹽溶”。3. 鹽析:當溶液中鹽濃度不斷上升,達到一定程度,蛋白質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漸減小,并先后從溶液中析出,稱為“鹽析”。4. 透析:利用溶液組分能否通過半透膜并由引起膜兩邊溶液的化學勢能不同,而達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質。5. 超濾(反向滲透):利用壓力或離心
2、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而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仍留在膜上。6. 凝膠層析法(Gel Chromatography):利用各種物質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受到阻滯程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一種層析方法。二、 單選題1.凝膠層析不可應用于:( B )A. 脫鹽 B. 一步分離純化生物大分子物質 C. 高分子溶液的濃縮D. 測定高分子物質的分子量 E分離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質2.核酸在紫外區有強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長:( C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3.對260nm波長的紫外有強吸收主要是因為( E )A核糖的環式結構 B.脫氧核糖的環式結構C
3、嘌呤的雙環結構 D.嘧啶的單環結構 E. 嘌呤和嘧啶環中的共軛雙鍵4.蛋白質在紫外區有強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長:( D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在紫外區有個最大吸收峰,其峰值波長是:DA220nm B245nm C260nm D280nm E340nm6.用吸收光譜法測量雙鏈DNA的含量為:( A )A.C(ug/ml)=A260×50×稀釋倍數 B.C(ug/ml)=A260×40×稀釋倍數 C.C(ug/ml)=A260×30×稀釋倍數 D
4、.C(ug/ml)=A260×20×稀釋倍數E.C(ug/ml)=A260×10×稀釋倍數7.用吸收光譜法測量單鏈DNA的含量為:( B )A.C(ug/ml)=A260×50×稀釋倍數 B.C(ug/ml)=A260×40×稀釋倍數 C.C(ug/ml)=A260×30×稀釋倍數 D.C(ug/ml)=A260×20×稀釋倍數E.C(ug/ml)=A260×10×稀釋倍數8.用吸收光譜法測量RNA的含量為:( B )A.C(ug/ml)=A260
5、5;50×稀釋倍數 B.C(ug/ml)=A260×40×稀釋倍數 C.C(ug/ml)=A260×30×稀釋倍數 D.C(ug/ml)=A260×20×稀釋倍數E.C(ug/ml)=A260×10×稀釋倍數9.以下哪一個比值說明DNA純度較高:( C )A.A260/A280=1.4 B.A260/A280=1.6 C.A260/A280=1.8 D.A260/A280=2.0E.A260/A280=2.210.以下哪一個比值說明RNA純度較高:( D )A.A260/A280=1.4 B.A260/A
6、280=1.6 C.A260/A280=1.8 D.A260/A280=2.0E.A260/A280=2.211.某人提取DNA后,將DNA溶液稀釋20倍,然后經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結果為A260nm=0.44,A280nm=0.25,比色皿光徑1cm,該DNA樣品的濃度為:( D )A. 250g/ml B.264g/mlC.352g/ml D.440g/ml E.220g/ml12.以下哪一種方法不屬于物理破碎細胞法:( C )A組織勻漿法 B組織搗碎法 C有機溶劑法 D超聲波法 E反復凍融法13.以下哪一種方法適用于破碎細菌:( D )A組織勻漿法 B組織搗碎法 C有機溶劑法 D超聲波法
7、E反復凍融法14.鹽析時最常用的鹽是:( C )A硫酸鉀 B硫酸鈉 C硫酸銨 D硫酸鎂 E氯化鈉 15.測定蛋白質分子量的方法有:( C )A.不連續PAGE、瓊脂糖凝膠電泳、醋纖薄膜電泳B.IEF、聚酰胺薄膜雙向層析、凝膠過濾 C.超濾、SDS-PAGE、凝膠過濾D.超速離心、透析、超濾 E.SDS-PAGE、PAGE、IEF16.以下哪一種方法根據蛋白質的分子大小不同來分離:( D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薄膜雙向層析 C.親和層析 D.凝膠層析 E.薄層層析17.以下哪一種方法根據蛋白質的帶電性質差異來分離:( A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薄膜雙向層析 C.親和層析 D.凝膠
8、層析 E.薄層層析18.要分離血漿蛋白取得某一單獨組分,下列方法不能使用:( C )A.色譜法 B.電泳法 C.染料結合法 D.鹽析法 E.層析法三、問答題1. 什么是生物化學技術?答:生物化學技術是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結構、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動中化學物質的代謝、調節控制等的實驗方法。2. 生物大分子的一般制備需要哪些步驟?答:選擇材料和預處理;組織細胞的破碎及細胞器的分離;生物大分子的分離純化;濃縮、干燥和保存。3. 組織細胞破碎的方法有哪些?答:物理方法:勻漿器;研缽;高速組織搗碎器;超聲波;滲透壓法;反復凍融法等。化學方法:有機溶劑(破壞細胞膜的脂質雙分子層)。酶法:自溶法(蛋白酶、酯酶
9、);酶解法(溶菌酶破壞微生物細胞壁的b-1,4-糖苷鍵)。4. 請歸納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的方法,并簡述方法原理。答:根據蛋白質溶解度不同:鹽溶、鹽析;根據蛋白質分子大小不同:透析和超濾、凝膠層析;根據蛋白質帶電性不同:電泳、離子交換層析;根據蛋白質配體特異性:親和層析;根據蛋白質分子密度不同:離心技術。5. 生物化學技術的特點有哪些?答:條件溫和;實驗條件與機體內環境盡量符合。6. 什么是鹽溶和鹽析?答:蛋白質、酶及其它們與其它物質的復合體在離子強度低的鹽溶液中,其溶解度隨著鹽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現象稱為“鹽溶”。當溶液中鹽濃度不斷上升,達到一定程度,蛋白質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漸減小,并先后從
10、溶液中析出,稱為“鹽析”。7. 什么是透析和超濾?答:透析:利用溶液組分能否通過半透膜并由引起膜兩邊溶液的化學勢能不同,而達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質。超濾(反向滲透):利用壓力或離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而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仍留在膜上。分光光度法原理一、名詞解釋1.光譜技術:根據物質具有吸收、發射或輻射能(散射)的特征而建立起來的一類分析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測定簡便、快速、不破壞試樣等優點。2.發射光譜分析法:根據物質受到熱能或電能等物質激發所發射的特征光譜線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種方法。3.吸收光譜分析法:根據溶液能吸收由光源發出的某些波長光后所形成的光譜,利用這種光譜鑒
11、定物質的性質和含量的一種方法。4.散射光譜分析法:測定光線通過溶液混懸顆粒后光吸收或光散射程度的一類定量方法。5.吸光系數:吸光系數是吸光物質在單位濃度及單位厚度時的吸光度。二、單選題 1.現測得某物質的透光度為10%,則其吸光度A為:( D )A.0.01B.0.1C.0.1D.1 E.22.現測得某物質的透光率為1%,則其吸光度A為:( E )A. 0.001 B.0.01 C. 0.2 D.1 E.23.波長200400nm的電磁波為:( C )A.紅外光 B.可見光 C.紫外光 D.無線電波 E.遠紅外4.波長400760nm的電磁波為:( B )A.紅外光 B.可見光 C.紫外光 D
12、.無線電波 E.遠紅外5.下面關于吸光度(A)與透光度(T)的關系的敘述哪條是正確的?( D )A吸光度是透光度的倒數 B。吸光度是透光度的對數 C吸光度是透光度平方的對數D。吸光度是透光度倒數的對數 E吸光度是(1-T)的負對數6.用同一個有色溶液,在同一波長處,分別使用光程為2mm、4mm、6mm、8mm的比色皿在同一臺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其吸光度,問所測結果將會是:( C )A 用各種比色皿測得的吸光度相同 B。它們的吸光度與光程呈對數關系C它們的吸光度依次分別為:x、2x、3x、4xD它們的吸光度依次分別為:x、x/2、x/3、x/4 E。它們的吸光度之間沒有一定規律7.調節分光光度計上狹
13、縫的大小對單色光純度的影響是:( C )A狹縫愈大光純度愈大 B。狹縫愈小光純度愈小 C。狹縫愈小光純度愈大D狹縫的大小不影響光的純度E。狹縫大小與光純度成正比8.下列兩種方法同屬于吸收光譜的是( D )A原子發射光譜和紫外吸收光譜 B原子發射光譜和紅外光譜C紅外光譜和熒光分析法D原子吸收光譜和可見光分光光度法E原子吸收光譜和透射比濁法9.輻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離子)后, 粒子選擇性地吸收某些頻率的輻射能, 并從低能態(基態)躍遷至高能態(激發態), 這種現象稱為( C )A折射 B發射 C吸收 D散射 E透射10.在檢查一病人血紅蛋白溶液時,在630nm波長處,出現一吸收峰,這表明該
14、病人血液中何種血紅蛋白增高?( C )A氧合血紅蛋白 B脫氧血紅蛋白 C高鐵血紅蛋白 D羰氧血紅蛋白 E氰化高鐵血紅蛋白三、問答題1. 什么是物質的吸光光譜?答:溶液中的物質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了對光吸收的效應.物質對光的吸收具有選擇性(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分子結構,不同物質對同一波長的單色光可有不同的吸光系數),各種不同的物質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譜。吸收光譜是物質的特征曲線。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pH、濃度、溫度等)具有一定形狀的吸收光譜曲線,可用于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分析2. 光吸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是什么?答:光的吸收和發射時分子或原子是不連續的量子化能級,只有當照射光的能量與被照射物質粒
15、子的基態和激發態能量差相當時才能發生吸收或發射.因此由于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分子結構,不同物質電子躍遷時所需的能量差不同,其電子只能吸收與其相同的能量差并躍遷至一定能級,所以物質對光的吸收是選擇性吸收。LamberBeer定律是說明吸光物質對單色光吸收的強弱與該物質的濃度和厚度間關系的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3. 吸光度和吸光系數兩者有何關系?答:吸光系數是吸光物質在單位濃度及單位厚度時的吸光度。在給定條件(單色光波長、溶劑、溫度)下,吸光系數是物質的特征性常數,只與該物質分子在基態和激發態之間的躍遷幾率有關,是定性的依據,其值愈大測定靈敏度愈高。吸光系數常有兩種表示方法:摩爾吸光系數 即1
16、摩爾濃度的溶液在厚度為1cm時吸光度.A = cL。百分吸光系數 E1%即濃度為1%(w/v)的溶液在厚度為1cm時的吸光度.A = E1% cL。電泳原理、醋酸纖維簿膜電泳(CAME)、瓊脂糖凝膠電泳(AGE)一、名詞解釋1.電泳:帶電粒子在直流電場中向著電性相反電極移動的現象。2.電泳分析技術:利用電泳現象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技術。3.遷移率(Mobility):帶電顆粒在單位電場強度下的泳動速度。M=V/E=Q/6r。4.等電點:蛋白質為兩性電解質,兼有酸性基團(-COOH)及堿性基團(-NH2)。當在特定的pH溶液中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恰好相等,即分子的凈電荷為零,此時蛋白質在電場
17、中不再移動,溶液的這一pH稱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5.電滲:液體在電場中對于固體支持介質的相對移動,稱電滲。6.分子篩:在凝膠電泳中,支持介質的篩孔大小對待分離物質的電泳遷移速度有明顯的影響,篩孔大泳動速度快;反之,則泳動速度慢。7.凝膠電泳:是由瓊脂、瓊脂糖、淀粉膠或聚丙烯酰胺等物質作支持體的電泳。二、單選題1.在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帶負電荷量最多?( A )A.白蛋白 B.1-球蛋白 C.1-球蛋白 D.-球蛋白 E.-球蛋白 2.在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帶負電荷量最少?( E )A.白蛋白 B.1-球蛋白 C.1-球蛋白 D.-球蛋白 E.-球蛋白
18、 3.在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分子量最大?( E )A.白蛋白 B.1-球蛋白 C.1-球蛋白 D.-球蛋白 E.-球蛋白 4.在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分子量最小?( A )A.白蛋白 B.1-球蛋白 C.1-球蛋白 D.-球蛋白 E.-球蛋白 5.在血清脂蛋白瓊脂糖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帶負電荷量最多?( A )A.-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 -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6.在血清脂蛋白瓊脂糖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帶負電荷量最少?( D )A.-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 -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7.在血清脂蛋白瓊脂糖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分子量最大?
19、( D )A.-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 -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8.在血清脂蛋白瓊脂糖電泳中,下列哪種物質分子量最小?( A )A.-脂蛋白 B.前-脂蛋白 C. -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9.有一混合蛋白質溶液,各種蛋白質的pI為4.6、5.0、5.3、6.7、7.3,電泳時欲使其中四種泳向正極,緩沖液的pH應該是( A )A. 7.0 B. 6.0 C. 8.6 D. 4.0 E.3.0 10.有一混合蛋白質溶液,其中蛋白質的pI分別為4.6、5.0,電泳時欲使它們泳向正極,緩沖液的pH應該是( A )A. 6.0 11.血清蛋白在pH8.6巴比妥緩沖液中電泳,如其他條件相同,不同
20、的僅是電場強度不同,問在何種情況下蛋白質泳動最快?( B )A5v/1cm B20 v/1cm C8 v/1cm D15 v/1cm E12 v/1cm12.血紅蛋白在不同離子強度的pH8.6巴比妥緩沖液中電泳,如其他條件相同,在何者中電泳速度最快?( A )A0.02M巴比妥緩沖液 B0.03M巴比妥緩沖液 C0.04M巴比妥緩沖液D0.05M巴比妥緩沖液 E0.06M巴比妥緩沖液13.現有一血清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混合液,欲用電泳法使其分離,問在何種pH值時分離最為有效(血清清蛋白等電點為4.9,血紅蛋白的等電點為6.8)?( E )ApH8.6緩沖液 BpH6.5緩沖液 CpH4.9緩沖液
21、 DpH6.8緩沖液 EpH5.85緩沖液三、問答題1什么是電泳?什么是電泳技術?答:電泳即帶電粒子在直流電場中向著電性相反電極移動的現象。電泳技術就是利用在電場的作用下,由于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狀等性質的差異,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技術。 2按照電泳原理不同可將電泳技術分哪幾類?答:自由界面電泳:在形管中進行電泳,無支持介質,分離效果差,現已被淘汰。區帶電泳:各組分在支持介質中被分離成許多條明顯的區帶,如濾紙電泳、醋纖膜電泳。穩態電泳:電泳遷移在一定時間后達到穩態,如等電聚焦和等速電泳。 3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電泳的
22、相對遷移率?答: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一個質點,如能解離或能吸附帶電顆粒,在電場中便會向電性相反電極移動。不同的質點,由于帶電性質、帶電量、分子大小及形狀的不同,在一定的電場強度下移動的方向和速度也不同,經一定時間電泳后彼此被分開。電泳的相對遷移率即帶電顆粒在單位電場強度下的泳動速度。M=V/E=Q/6r。4影響電泳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響電泳速度的因素有:電場強度;離子強度;緩沖液的pH;電滲;分子篩;待分離物質的性質。5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CAME是以醋纖膜作支持物的一種區帶電泳技術。在pH8.6的緩沖液中電泳時,血清蛋白質均帶負電荷移向正極。 由于血清中各蛋白組份的pI
23、不同而致帶電荷量不等, 加之分子大小和形狀各異,因而電泳遷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離。電泳后,CAM經染色和漂洗,可清晰呈現5條區帶。再經脫色、比色即可計算出血清各蛋白組份的相對百分數。6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血清脂蛋白經飽和蘇丹黑B預染后,以瓊脂糖為載體,在pH8.6巴比妥緩沖液中電泳,由于各種脂蛋白所帶的電荷及形狀、大小不同而被分離。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等電聚焦電泳(IEF)一、名詞解釋1.聚丙烯酰胺凝膠:是由單體丙烯酰胺和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通過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種多孔三維網狀結構。2.凝膠總濃度:100ml凝膠溶液中,Acr和Bis的總濃度。凝膠總濃度越
24、大,孔徑越小,適合分離小分子物質。3.交聯度:交聯劑的百分含量即Bis占Acr與Bis總和的百分比。4.等電聚焦電泳:是一種利用具有pH梯度的支持介質來分離等點電不同的蛋白質的電泳技術。二、單選題1.本學期所學的電泳中,需進行預電泳的有:( C )A. PAGE B. SDS-PAG C. IEF D. CAME E.AGE2.IEF電泳時( D )A.上極槽置酸液,下極槽置堿液 B.酸液置負極槽,堿液置正極槽C.上極槽置堿液,下極槽置酸液 D.堿液置負極槽,酸液置正極槽 3.IEF電泳時( D )A.上槽置酸液,下槽置堿液 B.上槽置堿液,下槽置酸液C.負極槽置酸液,正極槽置堿液 D.負極槽
25、置堿液,正極槽置酸液 4.PAGE中,表示凝膠濃度的參數T值:( C )A. T越大,凝膠網孔越大,適用于分離大分子物質B. T越小,凝膠網孔越小,適用于分離小分子物質C. T越大,凝膠網孔越小,適用于分離小分子物質D. T越小,凝膠網孔越小,適用于分離小分子物質5.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比一般電泳的分辨率高,是因為具有一些特殊的效應,但除外:( B )A. 濃縮效應 B. 粘度效應 C. 電荷效應 D. 分子篩效應 6.在PAGE中,TEMED所起的作用為( A )A. 加速劑 B. 催化劑 C. 兩者都是 D. 兩者都不是7.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不具有以下哪個效應?( D )A.濃縮效應 B.分
26、子篩效應 C.電荷效應 D.粘質效應8.不連續與連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相比,哪種效應是其特有?( A )A.濃縮效應 B.分子篩效應 C.電荷效應 D.粘質效應9.在PAGE中,AP所起的作用為( B )A. 加速劑 B. 催化劑 C. 兩者都是 D. 兩者都不是10.過硫酸銨-TEMED系統常用于在制備:( C )A淀粉凝膠 B瓊脂糖凝膠 C聚丙烯酰胺凝膠 D瓊脂凝膠 E淀粉板11.在制備聚丙烯酰胺凝膠時,其交聯劑是:( B )ATEMED B亞甲雙丙烯酰胺 C丙烯酰胺 D核黃素 E過硫酸銨12.聚丙烯酰胺凝膠的機械性能取決于:( D )A成膠后環境的溫度 B緩沖溶液的pH值 C催化劑的濃度
27、D丙烯酰胺和亞甲雙丙烯酰胺總的濃度和交聯度 E亞甲雙丙烯酰胺的濃度13.Ampholine在等電聚焦中的作用是:( D )A制備凝膠的催化劑 B蛋白質的染料 C蛋白質穩定劑D兩性電解質載體,在電泳中構成pH梯度 E蛋白質的變性劑三、問答題1聚丙烯酰胺凝膠是由哪些物質如何聚合而成的?答:PAG是由單體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和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Bis)通過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種多孔三維網狀結構。通常采用化學聚合,催化劑是AP,加速劑是TEMED。2什么是凝膠總濃度和交聯度?答:凝膠總濃度即100ml凝膠溶液中,
28、Acr和Bis的總濃度。凝膠總濃度越大,孔徑越小,適合分離小分子物質。交聯度即交聯劑的百分含量即Bis占Acr與Bis總和的百分比。3不連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不連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由四個不連續,即凝膠層的不連續、緩沖液離子成分的不連續、pH值的不連續、電位梯度不連續,當電荷和分子大小不一的血 清蛋白通過凝膠時,不連續的電泳由于濃縮效應、電荷效應和分 子篩效應,各組分被精細的分離開來。4等電聚焦電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在電泳介質中加入載體兩性電解質,當通入直流電時,兩性電解質即形成一個由正極到負極、pH逐漸增加的梯度。蛋白質進入這個環境時,不同的蛋白質帶上不同性質和數
29、量的電荷,向著一定的方向移動,當遷移到與其相同的等電點位置時不再移動,即被聚焦于一個狹窄的區帶中,得以分離。5等電聚焦電泳的關鍵步驟是什么?答:等電聚焦電泳的關鍵步驟是是由正極到負極、pH逐漸增加的梯度的形成。層析原理、凝膠層析、親和層析一、名詞解釋1.吸附層析法: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利用吸附劑對不同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加以分離的方法。2.分配層析法:固定相是液體.利用各組分在兩液相中分配系數的差別而分離。3.凝膠層析法:固定相是一種多孔凝膠.利用各組分之間分子大小不同,因而在凝膠上受阻滯的程度也不同而獲得分離。4.親和層析法:利用各種待分離組分生物學性質不同的一種層析,固定相只能與一種待分離組
30、分有高度專一性的親和結合能力,藉此和沒有親和力的其它組分分離。5.保留值:是表示樣品中各組分在層析柱中停留時間的長短或組分流出時所需流動相體積的大小。6.分配系數:通常被用來敘述一種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兩個相中分配的狀況。對于層析來說,分配系數定為分配平衡時該化合物在移動相中的濃度除以固定相中的濃度。7.配基:在親和層析中能被某一生物分子識別和可逆結合的生物專一性物質稱作配基。8.載體:在親和層析中,與配基共價結合,使配基固相化的物質。9.分子篩效應:當被分離物質流經凝膠柱時,因各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膠中受到的阻值作用有差異,從而造成各組分在凝膠柱中的遷移速度不同得到分離。10.洗脫體積Ve:
31、指被分離物質通過凝膠柱所需洗脫液的體積。二、單選題1.在凝膠層析中,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B )A. Ve = Vo 故Kd = 0 B. Ve = Vi故Kd = 1C. Ve = Vo + Vi故Kd = 1 D. 0<Kd <1故Ve = Vo + Kd Vi 2.在凝膠層析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D )A. Kd =1故Ve = Vo B. Kd = 0故Ve = Vi C. Kd =0故Ve = Vo + Vi D. 0<Kd <1故Ve = Vo + Kd Vi 3.Bio-Gel P-100允許進入凝膠內部的最大分子量為( D )A. 100 B
32、. 1000 C. 10000 D. 1000004.在親和層析中,Kd越大則( B )A. KL越大 B. KL 越小 C. KL不變 D. KL不定5.根據蛋白質分子的配基專一性進行分離的是:( D )A.離子交換層析法 B.凝膠層析法 C.超速離心法D.親和層析法6.用凝膠層析法分離甲乙兩蛋白,甲蛋白Kd=0.25,乙蛋白Kd=0.7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甲蛋白分子量大,先被洗脫 B.乙蛋白分子量大,先被洗脫C.甲蛋白的洗脫體積大 D.甲蛋白在凝膠中受到的阻滯作用大7.葡聚糖Sephadex G50每克凝膠吸水量為:( C )ml B.0.5ml C.5ml D.50ml8.Sep
33、hadex G75每克干凝膠的吸水量為:( B )A. 0.75ml B. 7.5ml C. 7.5L D. 75ml9.凝膠過濾時通過凝膠柱慢的是:( B )A. 大的溶質分子 B. 小的溶質分子C. 形態不規則的物質 D. 帶電荷小的物質10.凝膠過濾時通過凝膠柱快的是:( A )A.大的溶質分子 B.小的溶質分子 C.形態不規則的物質 D.帶電荷少的物質11.用Sephadex G50分離血紅蛋白和魚精蛋白時,魚精蛋白的Ve減血紅蛋白的Ve得該層析柱的:( A )A. 內水體積 B.外水體積 C.凝膠總體積 D.凝膠干體積12.以下哪種方法可測定蛋白質分子量:( C )A.不連續PAGE
34、 B.IEF C.凝膠層析 D.超速離心13.下面是對親和層析的一些說法,你認為何者是對的?( C )A是吸附層析的另一種說法 B只是一種僅適用于蛋白質分離的方法C是一種對酶制備極有用的方法 D它對大分子缺少專一性E它的本質仍是分配層析14.今將含有X,Y,Z混合物的樣品,上樣在Sephadex G-25凝膠柱,已知其洗脫順序是Y在先而Z最后下來,是否可認為:( D )AZ是糖類,親和力大 BZ的溶解度最小 CZ的分子量最大DZ的分子量比X小 EZ的分子量比Y大三、問答題1什么是層析?其兩個基本相分別是什么?答:層析是一種利用混合物中各理化性質的不同,而使各組分借以分離的方法。其兩個基本相分別
35、是固定相、流動相。2什么是層析的分配系數?層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分配系數是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間達到平衡時, 它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平均濃度的比值。層析的基本原理:不同物質在不同的兩相即固定相和流動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當這些物質隨著流動相移動時,它們在兩相中反復多次分配從而使各物質得到完全的分離。3什么是凝膠層析的基本原理?答:凝膠層析的基本原理:當被分離物質流經凝膠柱時,因各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膠中受到的阻值作用有差異,從而造成各組分在凝膠柱中的遷移速度不同得到分離。4凝膠層析的分配系數如何表示?答:Kd =(Ve- V0)/ Vi。5親和層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親和
36、層析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之間有專一的親和力而達到分離純化的層析方法。6什么是配基?什么是載體?答:在親和層析中把能被某一生物大分子識別和可逆結合的生物專一性物質稱為配基。載體是在親和層析中,與配基共價結合,使配基固相化的物質。離子交換層析、雙向層析一、名詞解釋1.離子交換層析:是以離子交換劑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離子的溶液為流動相,利用離子交換劑對需要分離的各種離子結合力的差異,而將混合物中不同離子進行分離的層析技術。2.離子交換劑: 在惰性載體上引入(以共價結合的方式)帶有電荷的活性基團。3.陽離子交換劑:載體上帶有負電荷的功能基團,能結合溶液中的正電荷。4.陰離子交換劑:載體上帶有正電荷的功能基
37、團,能結合溶液中的負電荷。5.目數:離子交換樹脂的顆粒直徑大小 ,目數越大,顆粒直徑越小。6.活度:吸附劑的吸附能力常稱為活度,用羅馬數字、表示。從至,活度逐漸減少,含水量逐漸增大。二、單選題1.用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一蛋白質混合物,所用陽離子交換劑為Dowex50,洗脫緩沖液pH為6.0,請問第一個被洗脫下來的氨基酸是:( B )A.賴氨酸 (pI 9.74) B.天冬氨酸(pI 2.77) C.精氨酸 (pI 10.76) D.纈氨酸 (pI5.96)2.離子交換層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質的( C )A.在兩相的吸附力不同 B.在兩相的溶解度不同 C.離子交換不同 D.分子大小不同3.在離子交
38、換層析中,分配系數與溶質的關系是決定于:( A )A離解狀態 B極性大小 C溶解度 D分子大小E分子結構4.有一氨基酸混合液,已知含賴氨酸(pI=9.74)苯丙氨酸(pI=5.48),精氨酸(pI=10.76)及谷氨酸(pI=3.22),在陽離子交換柱上層析,以pH5.38緩沖液洗脫,推測其洗脫順序是:( C )A精-賴-苯丙-谷 B苯丙-谷-賴-精 C谷-苯丙-賴-精D賴-精-苯丙-谷 E谷-賴-苯丙-精5.氨基酸與茚三酮反應的終產物是紫藍色至紫紅色,其最大吸收波長是:( D )A420nm B480nm C540nm D570nm M E650nm6.DNS-Cl可與氨基酸的哪個基團結合成
39、DNS-氨基酸?( A )A.-氨基 B.-氨基 C.-氨基 D.-氨基7.下列不同活度的吸附劑中吸附能力最強的是:( A )A級 B級 C級 D級8.下列不同活度的吸附劑中吸附能力最弱的是:( D )A級 B級 C級 D級三、問答題1什么是離子交換層析?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氨基酸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離子交換層析是以離子交換劑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離子的溶液為流動相,利用離子交換劑對需要分離的各種離子結合力的差異,而將混合物中不同離子進行分離的層析技術。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氨基酸的基本原理是依據離子交換劑對需要分離的各種氨基酸結合力的差異。2什么是陽離子交換劑?答:離子交換劑即在惰性載體上引入(以共價
40、結合的方式)帶有電荷的活性基團。陽離子交換劑即載體上帶有負電荷的功能基團,能結合溶液中的正電荷。3什么是吸附層析,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答:以固體吸附劑為固定相,利用各組分在吸附劑表面吸附能力的差異而分離的層析法。吸附層析是利用溶質在吸附劑和溶劑中的可逆平衡,以及吸附劑對不同物質吸附力的不同而達到分離的目的。4簡述薄層層析概念及原理。答:薄層層析法是在平滑的玻板或在聚酰胺薄膜上將吸附劑鋪在上面成薄層作為固定相,以溶劑(展開劑)作為流動相,把樣品中各組分分離。使用最多的是吸附層析的原理,層析時將樣品點在薄膜上,流動相沿著薄膜一定方向移動,當流經樣品點時,待分離組分在兩相間進行分配,由于不同組分有不同
41、的分配系數,在薄膜上移動的速度也不同,一定時間后不同組分移動距離遠近不一,從而得到分離。5DNS-氨基酸的雙向聚酰胺簿膜層析原理是什么?答:二甲氨基萘磺酰氯簡稱DNS-Cl,可與氨基酸的游離氨基結合成DNS-氨基酸,混合氨基酸隨流動相通過聚酰胺薄膜時,待分離氨基酸與聚酰胺薄膜形成氫鍵.由于各種氨基酸形成氫鍵的能力強弱不同,因此決定了各待分離氨基酸吸附力的差異,吸附力強展層速度較慢,吸附力弱展層速度較快。同時展層溶劑與待分離氨基酸在聚酰胺粒子表面競爭形成氫鍵,選擇適當的展層溶劑,就可使待分離氨基酸在溶劑與聚酰胺薄膜表面之間分配系數產生最大的差異。一般講,易溶于展層溶劑的物質所受到的動力作用大,展
42、層速度快,反之速度就慢。這樣通過各物質的吸附力和分配系數不同,使得被分離的物質在聚酰胺薄膜層析中的到分離。組織DNA提取、聚合酶鏈反應(PCR)一、名詞解釋聚合酶鏈反應:聚合酶鏈(PCR)技術是一種對特定的DNA片段在體外進行快速擴增的新方法.又稱無細胞克隆技術.不通過活細胞,操作簡便,在數小時內可使幾個拷貝的模板序列甚至一個DNA分子擴增107108倍,大大提高了DNA的得率。二、單選題1.某人提取DNA后,將DNA溶液稀釋10倍,然后經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結果為A260nm=0.44,A280nm=0.25,比色皿光徑1cm,該DNA樣品的濃度為:( D )A. 250g/mlB.132g/
43、mlC.176g/mlD.220g/ml 2.下列幾種DNA分子的堿基組成比例各不相同,哪一種DNA的Tm較低?( D )A. DNA中A-T占 15% B. DNA中G-C占 25% C. DNA中G-C占40% D. DNA中A-T占80% 3.PCR反應中不需要哪種物質?( C )AMg2+B.引物 C.RNA酶 D.DNA聚合酶 4. PCR反應中需要哪酶?( D ) A.蛋白酶B.限制性內切酶C.溶菌酶D.Taq DNA聚合酶5.為制備完整的人體細胞DNA,處理樣品時不可( A )A. 劇烈震蕩 B. 將蛋白質除凈 C. 將多糖除凈 D. 加核酸酶抑制劑6.提取DNA的原則除外的是:( B )A.保證核酸一級結構完整性 B.保留所有核酸分子C.核酸樣品中不應存在有機溶劑和過高濃度的金屬離子D.蛋白質、多糖和脂類分子的污染應降低到最低程度7.下列關于DNA變性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D )A. 升高溫度是變性的唯一原因B. DNA熱變性是一種漸進過程,無明顯分界線C. 核酸變性是DNA的獨有現象,RNA無此現象D. 凡引起DNA兩股互補鏈間氫鍵斷裂的因素,都可使其變性8.組織DNA提取中,苯酚-氯仿抽提離心分三層,DNA位于:( A )A.上層 B.中間層 C.下層 D.上下層均有9.組織DNA提取中,苯酚-氯仿抽提離心分三層,變性蛋白質位于:( B )A.上層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學年第二學期小學教師培訓工作計劃
- 三年級上冊暑期學習輔導計劃
- 2024-2025年幼兒園藝術教育提升計劃
- 幼兒園校車司機招聘與培訓計劃
- 小學音樂社團年度總結與展望計劃
- 物業管理效能評估與改進計劃
- 二手交易平臺商業計劃書范文
- 小學生心理防護安全教育計劃
- 高一政治校際交流合作計劃
- 二年級1班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 大學體育與健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齊魯師范學院
-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 2006用工合同范本
-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小升初科學試卷
- 小區消防移交物業協議書
- 2024年正式離婚協議電子版(三篇)
- 第8課《良師相伴 亦師亦友》第1框《良師相伴助力成長》-【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同步課堂課件
- 中餐餐中服務服務流程培訓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8年(標準版)第6版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本科《現代漢語專題》在線形考(任務1至6)試題及答案
- 九三學社申請入社人員簡歷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