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正本 (公開招標) 杭州市江干區城市管理綜合監管中心十號河和橫一港河道生態治理項目 (招標編號: JGCG2015-GK-15)技術文件(標項二)橫一港(綠城麗江公寓-和睦港)生態治理工程投標人名稱:某某和某某聯合體(加蓋公章)投標人地址:杭州,北京市朝陽區郵編: ,投標聯系人: 電話:啟封時間: 在2015年4月24日9時30分前不得啟封專心-專注-專業技術評審項目索引表序號評分項目評分內容所在頁碼1項目設計方案設計思路、技術路線252工程概況1-23現狀水質分析 74現狀污染源調查及分析8-95治理方案設計依據36設計原則37設計思路、原理258設計技術方案26-
2、279技術工藝、流程2810治理目標211圖紙附圖1-附圖812設計方案對本項目現場周邊現狀的調查、分析。813本項目現場存在的重點問題和困難及技術解決方法9-1014目標可達性分析40-4115施工方案工藝流程5216施工方法63-7417機械設備及人員投入118、12118進度計劃75-79、11719質量、安全保證措施80-10520水生態培育穩定期養護管理方案153-15621項目資料的標準化管理方案157-15922養護場所證明166-17323養護設備證明173-17524售后服務方案情況160-16625本項目的管理人員配置127-15226質量保證措施和檢測、工期承諾及其他優惠
3、和承諾情況177-192總 目 錄第一部分 項目設計方案(標項二).(1-44)第二部分 施工方案(標項二).(45-126)第三部分 擬投入本項目實施期間的管理人員方案(標項二).(127-152)第四部分 水生態培育穩定期養護管理方案(標項二).(153-159)第五部分 售后服務方案、機構等情況(標項二).(160-176)第六部分 質量保證措施和檢測、工期承諾及其它優惠和承諾情況(標項二).(177-192)第七部分 加條款(含技術和商務)響應表(標項二).(193-194)第八部分 投標人需要說明的其他文件和說明(標項二).(195-199)第一部分項目設計方案(標項二)目 錄第一章
4、 綜述1工程概述1項目目標2設計原則3設計依據3第二章 項目背景4地理區位4項目定位4項目建設必要性5第三章 現狀問題分析6 項目現狀及周邊環境分析6現狀污染源調查及分析8工程現場重點問題和困難及應對措施9第四章 生態技術簡介11工藝技術選擇原則11技術簡介11第五章 設計方案25設計思路25技術路線25總體設計26工程措施28水質檢測37第六章 主要設備材料工程量39第七章 目標可達性分析40第八章 應急預案42應急響應機制42防汛應急響應機制42重大活動保障響應機制42突發水污染事件響應機制42 應急響應小組43圖紙附錄44第一章 綜述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九堡鎮,江干區東毗
5、錢塘江,西依西子湖,全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下轄4個鎮、4個街道。江干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文薈萃,風光秀麗,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圖 項目區位圖工程東起海景橋,西至新建橫一港閘,工程段河道長度為1400m,河道寬度為1013m,總修復面積為15000m2。常水位水深為2m;工程范圍內河道堤岸改造已經完成,工程區段內堤岸均為石砌直立硬質堤岸。景觀工程正在實施,預計2015年6月竣工。本項目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制模式。治理階段分為施工期、水質調試期、養護管理期,施工期要求為45天,水質調試期為4個月,養護管理期為12個月。圖項目位置和范圍圖項目目標本方案采用水體生態修復綜合技術,本著可持續發
6、展、生態優先、親水景觀,對橫一港進行原位生態凈化,逐步恢復各種有益微生物和水生動物,形成完整的生態食物鏈,構建一個結構和功能完整的生態系統,恢復水體的自凈功能,提高水體的環境容量,使被污染的水體恢復并保持長期的清澈、潔凈。 具體目標如下:(1)2015年6月15日之前工程完工;(2)在現有實際條件,無暴雨排澇的情況下,通過生態示范河道驗收,其標準參見附件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示范河道創建工作的通知,其中建有河道長效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專人管理專人養護;河道沿線無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無晴天出水現象;水質指標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達到或優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類標準;氨氮和總磷基本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
7、類標準;水體透明度及以上,目測表觀水清、可見多種水生動物和沉水植物;同時保證設計方案中的水生動、植物存活率達90%及以上。表 1-1 橫一港河道生態治理工程水質目標值水質指標透明度(m)溶解氧(mg/L)高錳酸鹽指數(mg/L)氨氮(mg/L)總磷(mg/L)水生動植物存活率(%)目標值31090設計原則(1)生態性原則通過改善河道硬質河床、種植沉水植物、放養水生動物、高效曝氣和人工生態浮床等措施構建人工水生生態系統,確保各種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處于生態平衡狀態,逐步使水體能進入良性生態循環;(2)系統開放性原則水體的生態修復設計要將相關邊界因素很好的相互結合起來,構成一個開放性的系統,
8、使其形成一個有機、有序、有趣的線型空間系統,構建生態健康的城市河道。(3)因地制宜原則充分利用橫一港河道現有地形及現有構筑物,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時制宜,植物以本地物種為主,創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河道生態景觀空間。(4)多樣性原則考慮橫一港水體相對封閉的特點,水生植物構建以凈化水質的沉水植物為主,并放養本土魚類、蝦類及底棲類水生動物,實現水體的生物多樣性;沉水植物按照常綠種類、暖季種類和冷季種類相配合提高生物多樣性和系統完整性,實現水體持續自凈。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正(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4)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
9、治技術政策(建城2000124號)(5)水生動植物工程設計指導原則(6)常見沉水植物生物學特性及管理(7)綠化設計規劃(DG/TJ08-15-2009,J11525-2009)(8)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常用技術要點及養護要求手冊第二章 項目背景地理區位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界。水文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平原占%,江、河、湖、水庫占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氣候杭州處于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
10、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平均相對濕度%,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地貌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干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征。人口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萬人,比上年末增加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萬人,占比由上年末的%提高為%;人口出生率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公安部門戶籍登記人口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萬人,占比由上年末的%提高為%;人口出生率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本項目所在地杭州市江干
11、區東毗錢塘江,西依西子湖,全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下轄4個鎮、4個街道。江干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文薈萃,風光秀麗,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項目定位橫一港是江干區九堡鎮的重要河道之一,是和睦港的重要匯水河道,也是和睦港匯入錢塘江前的最后一條河道。因此橫一港的水環境治理是和睦港流域綜合治理以及江干區實施“五水共治”的重點工程之一。項目建設必要性(1)橫一港河道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水環境承載力很差。加之水體與和睦港等外界水系水體交換受阻,水體較封閉,因此極易受到嚴重污染。開展本工程是全面改善橫一港水體水質、完善水生態結構、提高水體抗污染沖擊能力的重要措施。(2)橫一港依靠自身建有的水閘控制向
12、和睦港的排水,而和睦港是整個城東地區向錢塘江排水的主要通道。因此橫一港河道生態治理工程既影響到區域防洪排澇,又通過水系連通直接影響到和睦港和錢塘江的水環境質量。(3)橫一港兩岸分布有麗江公寓、楊公江岸鄰里、宋都陽光國際等居民社區,污染水體大大降低了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阻礙了周邊區域的發展。本工程建成后可快速消除黑臭現象,大幅提高周邊環境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因此本工程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競爭力、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推動措施。第三章 現狀問題分析 項目現狀及周邊環境分析生態現狀及分析(1)駁岸情況整個水系為硬質直立堤岸,河床寬度為10m13m,兩邊硬質河床,
13、中間約3m寬為土質河床,硬質堤岸至堤頂部分為景觀綠化,預計2015年中期竣工;目前河道截污納管工程尚未實施完畢,據了解計劃在2015年6月實現徹底截污。圖 橫一港硬質堤岸(2)閘壩運行狀態橫一港與和睦港交匯處上游100m處有一座電動翻板閘,翻板閘除排澇期間開啟外,其他時間處于關閉狀態,控制橫一港水位。圖 電動翻板閘(3)底質及水生植物現狀河床中間約3m寬為土質河床,河床兩側為硬質河床,無淤積現象;河道無任何水生動植物,河道生態系統缺失。(4)河道水位數據待水系修復正常后,控制河道水位2m之間,汛期水位最高不超過2m。水質現狀及分析目前河道水質較差,水體渾濁、有發黑、有異味、透明度很低;水域內無
14、水生植被及水生動物;河道兩側有多處污水直排管及雨水排放口。2014年7-12月我方對橫一港河道進行了采樣和水質測定。 圖 橫一港水質取樣照片 圖 橫一港水樣實驗室檢測照片表3-1 2014年下半年橫一港水質監測報告 水質指標取樣時間透明度(m)溶解氧(mg/L)氨氮(mg/L)高錳酸鹽指數(mg/L)總磷(mg/L)7月20日8月20日9月20日10月20日11月20日12月20日周邊環境分析Ø 周邊的農居點、企業均已拆除,因此大型的排污口較少,主要是周邊小區較少的陽臺水。Ø 河道東側緊鄰楊公路,公路北側和河道南側為新建居住區,人口密度較大。Ø 社區內污水管網建設
15、尚未完工,待完工后生活污水可實現截污納管。Ø 社區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建設完善,居住區內整體環境良好。Ø 雨季道路和河岸綠化帶地表徑流直接排入河道。總體而言,橫一港周邊土地處于開發建設期,整體環境質量有待提升,污染源控制、綠化建設等有待加強。圖 橫一港河道周邊環境現狀污染源調查及分析橫一港現狀主要污染源為外源污染,其主要污染源如下:(1)附近生活污水排放口;(2)大氣干濕沉降帶來的污染;(3)地表徑流帶來的污染;(4)沿岸帶枯枝敗葉混入水體造成污染;(5)和睦港河道水體帶入的污染;(6)其他外來偶然性污染。工程現場重點問題和困難及應對措施重點問題和困難工程范圍內現狀存在的重點問
16、題和困難包括:Ø 河道水質較差為劣類水;Ø 污染物輸入量較大,主要包括地表徑流和上游河道攜帶污染物;Ø 水體封閉且循環性較差;Ø 水生態系統缺失;Ø 生態景觀質量尚需改善;Ø 水體抗沖擊能力較低。Ø 現有多處污水排放口未納入截污管網應對措施Ø 針對河道水質較差和污染負荷較大的問題,采取高效曝氣系統+高效生態浮床+生態系統構建相結合的技術,削減水體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體透明度,形成健康的水生態系統,大幅提高水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凈化能力,實現水質持續達標。Ø 針對水生態系統缺失的問題,采取生態修復的方法
17、,通過種植多種水生植物、放養多種水生動物等措施,結合短期的人工管理養護,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Ø 針對水體封閉且循環性差的問題,采取通過循環水泵強制水體內循環的措施實現工程范圍內水體水質均勻,無污染死區。Ø 針對生態景觀質量較差的問題,采取種植景觀效果好的開花植物,搭配水體凈化效果好的水生植物種植;生物碳纖維浮床的水生植物選擇開花的物種,提升整體水體景觀質量。Ø 針對水體抗沖擊能力較低的問題,采取構建生物碳纖維浮床及微納米氣泡曝氣的措施,提高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加快水體凈化效率,增大水體抗沖擊能力。Ø 針對未納入截污管網的排污口進行封堵,并在排污口附近
18、布置生物碳纖維浮床,攔截污染物,減小污水對河道水體的沖擊。圖 工程重點難點應對措施示意圖第四章 生態技術簡介工藝技術選擇原則(1)適應性強:利用現有的資源,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合理規劃,避免占地拆遷,技術選擇應適應當地的環境、氣候等相關因素,保障技術的可實施性。(2)低投入、低能耗: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所選工藝的合理性,有效控制工藝造價。應選擇高效節能的治理工藝,節能節耗,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費用。(3)具備長效性、技術穩定可靠:選擇的設計工藝應具備長期穩定性和有效性的特點,避免出現曬太陽工程。(4)操作管理簡便,易維護:選擇的設計工藝應結合項目特點具備運行操作簡單,易維護等特點。技術簡介針對項
19、目特點,本工程主要采用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高效河道曝氣增氧技術、高效生態浮床技術、沉水植物凈化技術、水生動物多樣性調控技術。高效微生物菌劑投加技術(1)技術組成及特點高效微生物菌劑投加技術是采用微生物強化降解技術對水體進行生態修復。通過投加有益微生物功能菌,在水體中迅速形成優勢菌群共同作用,見效快,凈化效果顯著持久。與物理和化學法相比,微生物強化降解有助于生態系統的恢復,快速消除黑臭,改善河道感觀效果。1)微生物工作過程圖 廢物/臭味有氧分解流程Ø 有氧分解過程圖 廢物/臭味有氧分解流程Ø 無氧分解過程圖 廢物/臭味無氧分解流程2)水中污染指標的去除期限及效率表4-1 水中
20、污染指標的去除期限及效率表水質指標處理期限去除效率硫化物1-2個月95%以上PH值1-2個月維持在6-9之間COD1-2個月50-80%總磷1-2個月50-85%惡臭調試后1個月90%以上備注:根據原水污染情況不同,水溫、PH值等邊界條件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不同。圖 處理水樣過程照片3)微生物菌種分類Ø 河湖治理緩釋生物制劑 適用范圍:河流、港灣、湖泊、池塘等 特點功效:有效抑制藻類的生成,分解污泥,去除異味,改善水生態環境,恢復原生態。本制劑沉淀于水底,并緩慢散發微生物對周圍的污泥進行分解處理。Ø 河湖治理速效生物制劑 適用范圍:河流、港灣、湖泊、池塘等 特點功效:有效
21、抑制藻類的生成,分解污泥,去除異味,改善水生態環境,恢復原生態。本制劑生效迅速,附著在載體上的微生物可即可對水中的污物處理,促進和恢復水中的生態平衡。 Ø 污水處理廠全流程生物制劑 適用范圍:排水溝 水渠 污水處理廠 垃圾廠等污水集中或排放的地方等 特點功效:此制劑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對產生惡臭的硫醇、硫化物等有機物有很強的分解能力。減少惡臭氣體產生。Ø 凈化槽及排污用生物制劑 適用范圍:排水管,水溝,陰溝,吸收式馬桶等狹小的污水排放區特點功效:具有超強的附著力和持續性對污水中的氨,硫化氫,硫醇等有機物進行分解去除,使水得到凈化。 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1)技術組成及特點
22、增氧曝氣技術是人工向水體中充入空氣或氧氣,加速水體復氧過程,以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修復和增強水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促進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從而改善受污染水體的水質,進而修復水體的生態系統。根據治理黑臭水體條件(包括水深、水量、流速、周邊環境條件等)和污染源特征(如長期污染負荷、沖擊污染負荷等)的不同,河道曝氣復氧的主要方式有鼓風擴散曝氣增氧、射流曝氣增氧和船載移動曝氣、微納米氣泡曝氣等。相對與前幾種傳統的曝氣增氧技術,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具有效率高、見效快、易維護、低能耗等特點。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是一種新型的人工曝氣技術,由于具有氣泡尺寸小(100-300nm的氣泡濃度是4×10
23、8/ml)、比表面積大、吸附效率高、在水中上升速度慢等特點,在氣浮凈水、水體增氧、農業灌溉、污泥降解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價值。對比1mm與10um的氣泡特性如下:1) 上升速度慢直徑1mm的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速度為6m/min,而直徑10m的氣泡在水中的上升速度為3mm/min,后者是前者的1/2000。圖 氣泡上升示意圖圖 氣泡粒徑與上升速度關系2) 自身增壓溶解微納米氣泡內部的壓力遠遠大于外界液體的壓力,可以將更多的氣泡內的氣體溶解到水中,并伴隨有自身溶解消失的現象。透明的部分包括:氣泡合并上升及氣泡溶解消失兩部分圖氣泡溶解變化3) 比表面積非常大相對于微納米氣泡的體積,其比表面積非常大,具有超
24、常的氣體溶解能力。直徑10微米的氣泡同直徑1毫米的氣泡相比,考慮氣泡內部壓力及比表面積的效果,前者的氣體溶解能力為后者的1萬倍,如果考慮氣泡的上升速度的影響,理論上有20萬倍的氣體溶解能力,極大促進氣液之間的反應速度。圖 氣泡比表面積4) 表面帶電微納米氣泡的表面帶有負電荷,對水中微小粒子具有增強吸附的作用。并隨微納米氣泡收縮、溶解的過程產生表面電荷濃縮、電離,產生氫氧自由基等現象。(2)技術優勢曝氣效率高,氧氣利用率高。本曝氣裝置產生的氣泡粒徑屬于微納米級別,產生100nm-300nm的氣泡濃度是4×108/ml,在水體中的上升速度將更慢、停留時間更長、比表面積更大,由于氣泡自身帶
25、電性能更強,在水體凈化過程中,能夠顯著提升生態系統的水體自凈化能力。本技術主體設備完全放置在水面之上,后期設備被人為破壞的可能性極小,設備能耗很低,單設備功率只有,后期運行費用低。橫一港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高,溶解氧含量低,設置高效曝氣裝置,為水體整個健康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礎條件圖 高效曝氣裝置圖 我公司寧波護城河共青橋段及北斗河白鷺園段(2013年)生物碳纖維浮床技術針對橫一港河底硬化的特點,可以采用將生態浮床與生物填料結合的高效生態浮床技術,克服了傳統水生植物對種植土的需求條件(1)技術組成及特點生物碳纖維浮床技術是生態浮床技術與生態碳纖維接觸氧化技術的組合技術,該技術充分結合兩者的優
26、勢,達到水質凈化和景觀美化的雙重效果。其中浮島采用沿湖岸擺設的布局方式,旨在美化景觀和保持水面干凈,生態碳纖維接觸氧化采用尼龍繩懸掛方式,總體布局采用生態浮島與生態碳纖維接觸氧化工藝交替安裝的方式。Ø 生物碳纖維浮床結構新型人工浮島裝置具有雙層填料結構,由浮島框架、填料、植物、浮子、固定裝置等幾部分組成。為營造不同溶解氧區域,新型人工浮島采用透水性相差較大的填料進行填充,上層填充顆粒狀填料,如生物陶粒、沸石等。下層填充過水性好的新型生物碳纖維填料,如圖所示。圖 生物碳纖維浮床側面示意圖生態碳纖維是一種與生物有著良好兼容性的新型填料,由腈綸、丙綸和經表面修飾后的活性碳纖維復合而成。活性
27、碳纖維,與普通活性碳纖維相比,它經過表面修飾后,具有更好的生物親和性、具有高達1000 m2/g以上的比表面積。結合了活性碳纖維、腈綸和丙綸三者的優點,具有化學穩定性能好、不易老化、高吸附性能、生物親和力強的特點,優越性顯著。生態碳纖維具有極高的吸附性與生物親和性,是良好的微生物掛膜填料,在生物法污水處理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該材料已成功應用于水產養殖水體凈化與污水處理、印染廢水與再生水凈化處理。Ø 生物碳纖維填料技術原理生物碳纖維填料技術原理為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
28、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該工藝凈化效率高,處理所需時間短,對進水有機負荷的變動適應性較強。生物接觸氧化法的核心是填料,填料的性能對廢水處理有直接的影響,需要使用比表面積大、水力阻力小、空隙率高、能經久耐用、生物及化學穩定性好的填料。常見生物填料除了改性填料,還有分散式、懸掛式、固定式等填料。Ø 生物碳纖維填料結構生物碳纖維草由圓環串聯而成,圓環直徑100mm,單個圓環上材料含量為,圓環間距為200mm。中心由塑料繩或纖維繩連接。本設計中用到的填料長度為1m。填料用防水尼龍繩串成一掛。按照所選渠段長度方向均勻排列,充分發揮填料的凈化作用
29、。每根生態纖維的底部可填充少量小石塊等負重物,或者每根碳纖維底部懸掛一個外徑,內徑的螺母。以增加重量使填料在水中可自然下垂。填料成品如圖所示。圖 浮床構造及生物碳纖維材料(2)技術優勢生態浮床技術是一種低成本、能持續去除水體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具有凈化水質、提升景觀、提供生物的生長繁殖空間等綜合功能,在富營養化的湖泊、水庫、城市景觀河道等水體的修復治理中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圖 生物碳纖維水處理三小時后效果對比圖 我公司南明河水生態整治工程浮床配置圖(2014)圖 我公司北京植物園池塘水質修復工程治理前后效果對比(2007年)沉水植物水質凈化技術(1)技術組成及特點在合適的水深
30、范圍內,進入水體的營養物質可通過構建多種類型的水生植被進行有效的水質凈化。水生植物經過自身直接吸收、附著微生物轉化、物理吸附及沉降,可遏制底泥營養鹽的釋放,抑制藻類生長,起到降低營養鹽負荷的作用。本工程采用優選和培育的沉水植物,主要選擇凈水能力強,景觀效果好,能夠有效控制、不會恣意泛濫生長的種類,包括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金魚藻、菹草等。通過種植輪葉黑藻、伊樂藻等構建沉水植物凈化系統,栽植方式以群落形式,以實現水體的自凈,提升水域景觀效果。沉水植物主要作用包括:Ø 物理作用:沉水植物減小風浪擾動,降低水流速度,促進懸浮物沉降,抑制再懸浮。Ø 植物的吸收作用:沉水植物可通過
31、根、莖、葉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營養物質,供其生長發育,并把大量營養鹽物質固定在其生物體內。Ø 植物的富集作用:許多的沉水植物有較高的耐污能力,能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鉛、鎘、汞、砷、鈣、鉻、鎳、銅等,其吸收積累能力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不同部位濃縮作用也不同,一般為:根>莖>葉,各器官的累積系數隨污水濃度的上升而下降。Ø 氧的傳輸作用:水體中的污染物降解需要的氧主要來自大氣自然復氧和植物輸氧。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輸氧速率遠比依靠空氣向液面擴散速率大,特別是沉水植物,其在水體中可釋放大量的原生氧,保持水體高溶氧狀態,提高水質
32、凈化效果。Ø 為微生物提供棲息地:微生物是水體凈化污水的主要“執行者”,水體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很豐富,因為水生植物的根系常形成一個網絡狀的結構,并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厭氧的不同環境,為各種不同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謝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也為水體污水處理系統提供了足夠的分解者。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水體系統,細菌數量顯著高于無植物系統,且植物根部的分泌物還可促進某些嗜磷、氮細菌的生長,促進氮以氣態形式釋放,磷向無機狀態轉化、從而間接提高凈化率。(2)技術優勢:Ø 自然生態:通過水生植物構建為水體生態環境構建提供基礎,為微生物提供附著基質,有利于快速恢復健康水體生態系統,促
33、進水體自凈能力。Ø 效果穩定可控:水生植物種類為鄉土物種,具有成活率高、凈化效果明顯、景觀效果好、易于管理控制、不會造成物種入侵危害等優點。水生動物多樣性構建技術(1)技術原組成及特點在保護水生植物凈水功能的前提下,完善人工生態系統食物鏈和食物網結構,在水體中放養一定種類和數量雜食性魚類和底棲動物,提高水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自然水生生態系統通常由以下兩條食物鏈構成:A 、牧食鏈:肉食性浮游動物肉食性浮魚類光能觸及生產者藻類、水草營養鹽植食性底棲動物植食性魚類B、腐食鏈:外源有機物植物殘體動物殘體和糞微生物浮游動物濾食性魚類底棲動物肉食性魚類圖 河道生態系統食物鏈示意圖通過人工放養魚、
34、蝦、底棲動物等水生動物,增加食物鏈頂級消費者,可將水體中的營養鹽等轉化為人類可以利用的魚類等產品進行收獲,與此同時使水質得到凈化。水生動物的放養將充分考慮水生動物物種的配置結構(時空結構和營養結構),科學合理地設計水生動物的放養模式(種類、數量、個體大小、食性、生活習性、放養季節、放養順序等)。Ø 魚類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烏鱧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湖泊、水庫、河川、溪溝、塘堰還是水田、渠道,甚至連一般魚類難以生存的沼澤、積水潭、洼凼等都能生長、繁衍。Ø 蝦類岸邊落葉、河中
35、水草等形成的有機碎屑以及水生動物糞便、尸體等形成的有機物質易污染景觀水體,在河中放養一定數量和青蝦以攝食有機碎屑,起到凈化水質作用。Ø 底棲動物底棲動物根據攝食習性選擇螺、貝類作為群落調控主要種類。(2)技術優勢人工放養適宜生境的水生動物,不僅不會破壞原有水生生態系統,反而會增加生態系統生產力、增加水體生機活力。同時通過人工干預促進食物鏈的完善,可快速恢復并加長食物鏈,加快水體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生態、有機的消除水體污染。水生態系統集成技術健康水生態系統各成分是個完整的有機體,除了必要的非生命類物質基礎(陽光、水、空氣和土壤等),還需有處于生態平衡狀態下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
36、,健康水生態系統中有各類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浮葉和挺水植物等)、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及魚類、微生物和少量的藻類,從而維持了水生態系統正常的結構和功能,使得水體產生自我凈化能力,同時順利完成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水體也可長久保持清澈狀態,并且具備一定抗干擾能力。水生態系統集成技術,就是通過完善整個生物群落組成、形成生物群落與水體環境的雙向反饋協調,其中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底棲動物、浮游動物、微生物等各種類數量均衡協調,同時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凈化效果,從而來重建健康的水生態系統,實現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恢復的目的。第五章 設計方案設計思路 本工程總體思路采用高效曝氣系統+高效生態浮床+水生生態系統構建相
37、結合的技術,通過種植沉水植物、投放原生水生動物、構建高效生態浮床、改造硬質河床等措施,促進河道形成健康完善的沉水植物群落、水生動物群落、及微生物群落,提高生態處理功能。通過構建高效曝氣系統,提高河道水體溶解氧濃度,促進生態處理能力,最終實現水質穩定達標,并保障河道水質長期穩定達標,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技術路線項目現狀問題分析污染源分析現狀水質分析周邊環境分析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生物碳纖維浮床技術+沉水植物水質凈化技術+水生動物多樣性構建技術預處理措施微納米氣泡曝氣增氧生物碳纖維浮床水生態系統構建水生態系統調節水質穩定達標生態系統健康持續圖技術路線圖總體設計設計參數河道長度:1400m治理面積
38、:15000m2常水位水深:2m處理工藝:高效曝氣+生物碳纖維浮床+水生生態系統構建技術進水水質:表5-1 2014年下半年橫一港水質檢測報告 水質指標取樣時間透明度(m)溶解氧(mg/L)氨氮(mg/L)高錳酸鹽指數(mg/L)總磷(mg/L)7月20日8月20日9月20日10月20日11月20日12月20日出水水質:表5-2 設計出水水質序號水質指標單位濃度1高錳酸鹽指數mg/L102氨氮mg/L3總磷mg/L4溶解氧mg/L5透明度m工程平面圖圖 工程總平面圖(一)圖 工程總平面圖(二)圖 工程總平面圖(三)圖 橫一港剖面圖工藝流程利用新建橫一港閘控制河道水位,人工排水將水位降至最佳施工
39、深度再進行相應施工步驟。生態水處理工序如下:水位調控河床改造高效曝氣系統構建種植沉水植物高效生態浮床構建水生動物投放后期維護逐步進水圖 項目總體工藝流程圖技術方案優勢(1) 原位修復凈化效果持續可控、能耗低;(2) 凈化效果好,自然生態、無二次污染;(3) 生態效益高、景觀效果好;(4) 管理維護簡便,運行維護費用低;(5) 工程量小、投資省。工程措施河床改造在現狀硬質河床上鋪設卵石、砂石,為微生物提供掛膜載體,增加水體與生物膜的接觸面積,同時為水生動物提供繁殖休憩的場所。表5-3 河床改造工程量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回填卵石m31800回填厚度為30cm高效微生物菌劑投加(1)針對橫一港
40、河道底質較硬,不利于水生植物快速恢復的問題,通過投加生物激活劑DLX-Y04及生物制劑CSDLX-001,改良河道底泥特性,減少內源污染。投加對底泥處理有很強針對性的菌劑,此類微生物注意分解污泥中的有機質并固化污泥中其他不可分解的物質,使污泥不再持續污染水體。本環節添加量約為3kg/500平米。根據后續水質變化情況適量補充。(1)抑制河道黑臭,投加生物激活劑DLX-Y04及生物制劑CSDLX-003。根據本治理區域的特點,將激活并稀釋后的專用微生物菌劑噴灑在水面及四周5米內的地面或墻面內,用量約為3kg/1000m2。微生物附著在水體內或岸邊時可將水體內散發的硫化氫和氨氣的臭氣成分分解掉。(2
41、)提升河道透明度,改善色度及濁度,投加生物激活劑DLX-Y04及生物制劑CSDLX-002.在第一步實施后的同時,將針對水體內的懸浮污的微生物菌劑均與撒入水體內,此種菌劑在水體內激活并繁殖后,可將水體內的有機懸浮污分解轉化為無機鹽類沉淀到水底及氣體排出水面,使水中的色度逐步降低;通過微生物分泌的多糖等粘連物質將水體中的無機懸浮小顆粒絮凝在一起形成大分子沉淀到水底。使水中的濁度逐步降低,能見度一般在1-2個月后可達到以上。本環節添加約為3kg/500m2,在初次添加后48小時,再次添加約為1kg/500 m2的菌劑進行補充。(4)穩定的外來污染源處理,投加生物激活劑DLX-Y04及復合微生物菌劑
42、CSDLX-002,CSDLX-003。截污工程未完成前,河道治理段上游每天有1200m3生活污水匯入該水域,可在治理段前端將激活和稀釋后的菌劑通過計量投加,隨生活污水一起進入水體內,可保持治理段前端的微生物濃度,提高水體內的處理效率。根據現場情況,可設置1-2個投加點,每天補充的菌劑約為2kg直到截污工程完成。另外針對治理區段內的其他點源污染,在點源污染匯入處添加一部分長效微生物顆粒,此種菌劑可隨著污水的流動沖刷不停繁殖散發想要的微生物。具體的添加量根據現場確定。(5)應急處理遇突發情況,如大量污染進入的情況下,需盡快投加制劑配合其他處理單元(如曝氣系統、循環系統等)進行應急處置,一般處置期
43、為1-3天,具體時間及投加量根據外來污染情況及污染程度確定。圖 有機物分解流程圖(6)菌劑工程量統計表5-4 菌劑投加工程量表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復合微生物菌劑CSDLX-003150kg復合微生物菌劑CSDLX-00250kg自動散發復合微生物菌劑CSDLX-001100kg微生物激活劑DLX-Y04200L微生物自動激活器DLX-100L1臺微生物沖擊散發器DLX-20*4010臺不銹鋼材質加藥桶1立方2臺自動噴藥泵1臺電動,臨時設備微納米氣泡曝氣系統構建工程本項目的高效曝氣技術采用一種新型的人工曝氣技術,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由于其具有氣泡尺寸小、比表面積大、吸附效率高、在水中上升速度慢等
44、優點,在氣浮凈水、水體增氧、農業灌溉、污泥降解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價值。在本項目中的河道設置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可快速有效改善水體溶解氧濃度,為整個河道健康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礎條件。本項目擬構建5套高效曝氣設備,快速提高河道水體溶解氧濃度,并對應構建5套推流曝氣設備,促進水體水平流動,保障整個河道水體溶解氧濃度處于較高水平。每套高效曝氣系統服務半徑為50m,兩套曝氣設備間隔250m設置。表5-5 高效曝氣系統工程量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高效曝氣系統套5間隔250m設置2推流曝氣系統套5生物碳纖維浮床配置工程河道常水位水深為2m,無法滿足挺水植物的生長。本項目擬沿河道兩岸構建高效生態浮床
45、1000m2。通過挺水植物的吸收凈化作用去除水體中的部分氮磷等元素,挺水植物具有較高的景觀觀賞價值,可顯著提高河道景觀。同時高效生態填料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面積的掛膜載體,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浮床種植水生植物可選擇種類有:菖蒲、黃花鳶尾、錢幣草等。表5-6 生物碳纖維浮床工程量 序號工程內容單位數量備注1浮床m21000每延米浮床寬,含植物2生態填料m210004根/ m2沉水植物配置工程本項目水生態技術系統方案核心是建立以沉水植物為主的健康水生態系統,提升河道水體的自凈能力,保證水質治理目標。(1)沉水植物配置說明河道水域總面積約15000 m2,土質河床部分為4500m2,沉
46、水植物總種植面積2200 m2,占土質河床總面積的49%,占河床總面積15%。沉水植物選擇物種有:苦草、金魚藻、伊樂藻、菹草、輪葉黑藻等。其中以苦草為主要種類,約占總面積的55%,計1000m2;金魚藻種植面積共計300 m2、伊樂藻種植面積共計300m2、菹草種植面積共計300m2、輪葉黑藻種植面積共計300m2。表5-7 沉水植物材料配置表序號工程內容特征單位數量1苦草密度220株/m2,株高:15-20cmm210002金魚藻密度150株/m2,株高:20-40cmm23003伊樂藻密度180株/m2,株高:20-40cmm23004菹草密度180株/m2,株高:20-40cmm2300
47、5輪葉黑藻密度120株/m2,株高:20-40cmm2300(2)沉水植物簡介Ø 苦草枯草是一種沉水草本,具匍匐莖,葉基生,線形或帶形,長20-200厘米,寬厘米,綠色或略帶紫紅色,無葉柄;葉脈5-9條,萼片3片,大小不等,成舟形浮于水上,對氮、磷等污染物具有高效的吸收作用。圖 苦草Ø 金魚藻金魚藻是多年生沉水;莖長40-150厘米,平滑,具分枝。葉4-12輪生, 1-2次二叉狀分歧,裂片絲狀,或絲狀條形,長厘米,寬毫米,先端帶白色軟骨質,邊緣僅一側有數細齒。花小,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群生于淡水池塘、水溝、穩水小河、溫泉流水及水庫中。金魚藻在pH值的水中均可正常生長,但以
48、pH值最為適 。圖 金魚藻Ø 伊樂藻伊樂藻是一種優質、速生、高產的沉水植物,與黑藻、同屬水鱉科。伊樂藻適應力極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以上即可生長。能以營養體越冬,當苦草、尚未發芽時,該草已大量生長。圖 伊樂藻Ø 菹草菹草又名蝦藻、蝦草,屬眼子菜科,為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具近圓柱形的根莖。莖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節處生出疏或稍密的須根。生于池溏、沼澤或溝渠中。圖 菹草Ø 輪葉黑藻輪葉黑藻屬水鱉科黑藻屬單子葉多年生,莖直立細長,長50-80厘米,葉帶狀披針形,4-8片,通常以4-6片為多,長厘米左右,寬約。葉緣具小鋸齒,葉無柄。廣布于池塘、湖泊
49、和水溝中。圖 輪葉黑藻水生動物配置設計水生植物種植完畢,系統進入生態優化調整期后,將按比例投放魚、蝦、螺、貝等水生動物進行食物鏈調節,從而真正建立起一個生意盎然的全生態景觀水體,以完善生態鏈,促進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每種水生動物的投放比例和數量根據該區域水體生態修復需要進行合理調控。水生動物包括魚類(構建食物網)、底棲動物、蝦類及濾食性浮游動物,它們參與水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過程,能夠顯著增強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同時也是構成完整水生態系統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全生態系統中放養的水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是有特定要求的,要以水質凈化為目標,而不是觀賞或提高魚產量。錦鯉、鯉魚等人們喜愛的觀賞
50、魚類不能隨便放養。擬投放的魚蝦螺貝類水生動物有:環棱螺和蘿卜螺,河蚌,青蝦,魚類包括肉食性的鱖魚、黑魚等魚類。投放的水生動物簡介(1)底棲動物類Ø 蘿卜螺 本種形態變異較大,幼體時期,體螺層不十分膨脹,螺旋部較高,因此外形多不呈耳狀,在生長過程中比例逐漸變化。殼高達32毫米,殼寬可達29毫米,有4個螺層,螺旋部極短、尖銳,體螺層膨大,形成貝殼的絕大部分;殼面呈黃褐色或茶褐色,具有明顯的生長紋,或者具有“錘擊”的凹痕。棲息于沼澤、小水洼、池塘、湖泊、水庫到小溪的沿岸帶,以及咸水湖、溫泉等水域。Ø 環棱螺 環棱螺是田螺科動物,體大型,身體分為頭部、足部、和貝殼五個部分。殼高可達
51、70毫米以上,小型種殼高亦可達30毫米。群棲于江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以寬大的腹足匍匐于水草上或爬行于水底。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具有耐旱,耐寒,耐氧的能力。雌雄異體。Ø 河蚌河蚌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殼質薄,易碎,有紋理。殼面光滑,具的或從殼頂到腹緣的綠色放射線,背部有后翼,殼頂隆起。河蚌可生長在淡水區亦可生長在咸水區,以濾食藻類和微生物為生。多棲息于底、水流緩慢和靜水的水域,分布于、水庫和池塘內。(2)魚類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黑魚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水庫、溪溝、塘堰還是水田、渠道,甚
52、至連一般魚類難以生存的沼澤、洼凼等都能生長、繁衍。(3)蝦類青蝦學名為,主要分布于中國和日本淡水水域中,具有高,適應性強,食性廣。青蝦是很高的淡水蝦類之一,它生長快,個體大,繁殖快,生命力強,廣泛分布于我國淡水湖泊中。青蝦是雜食性動物,。幼蝦階段以浮游生物為食,自然水域中的成蝦主要食料是各種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動物的尸體、固著藻類、多種絲狀藻類、有機碎屑、植物碎片等。其最適生長水溫為1830,當水溫下降到4時進入越冬期,當水溫升到10以上時活力加強,攝食逐步加強,營底棲生活,喜歡棲息在水草叢生的緩流處。棲息水深從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蝦在岸邊淺水處尋食和繁殖,冬季則移到較深的水區越冬
53、,很少攝食和活動。圖 水生動物系統表5-8 水生動物配置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特征合計1底棲動物蘿卜螺50kg300只/1kg共150Kg2環棱螺50kg300只/1kg3河蚌50kg80120g/個;4魚類黑魚30kg150200g/尾共50Kg5蝦類青蝦20kg2cm/只共20Kg全生態系統平衡調節在生態系統初期,某一物種會因為環境的適宜性而大量繁殖,使單個物種生長占優勢,從而抑制其他物種的競爭力,使得其他物種數量減少甚至缺失,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減弱。因此在生態系統初步構建完成后,需通過全生態系統平衡調節方式以確保生態系統穩定。水質檢測監測點位工程施工期在河道內設置水質監測點4處,分別位于和睦港與橫一港交叉口、杭喬路以西、橫一港閘東、海景路西;養護期設置檢測點3處,分別位于和睦港與橫一港交叉口、橫一港閘東、海景路西。結果以由國家認定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的監測為準。水質監測點位布置如下圖:圖 施工期水質檢測點位圖圖養護期水質檢測點位圖檢測頻率施工期水質檢測頻率為1月2次,養護期水質檢測頻率為1月1次 。考核指標表5-9 河道水質考核指標表序號項目指標1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有企業勞動合同模板
- 鋼材采購合同典范
- 全球貨物運輸合作協議
- 公共衛生監測合同
- 防火門銷售代理合同
- 終止物業服務合同協議書
- 房產買賣合同經典
- 山西省山西大學附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5月調研測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咖啡店加盟合作合同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和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A卷(含答案)
- 店長勞務合同協議
- 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5年版)解讀
- 肺癌化療護理查房
- 2025年04月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政法委員會公開招聘臨時輔助用工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銀行系統招聘考試(經濟、金融、會計)模擬試卷14
- JJG 693-201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
- 廉潔合作承諾書(簡單版)
- 資產評估案例分析-——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五年級奧數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