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材_第1頁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材_第2頁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材_第3頁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材_第4頁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陳天祥老師 選編目 錄第一課:寫作文并不難1第二課:學會記事4第三課:學會寫人7第四課:學會狀物10第五課:學會寫景13第一課:寫作文其實并不難“作文、作文,難死小人!”“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這些成了某些學生的口頭禪。其實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為什么這樣說呢?作文與說話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說話。人們平常說話時,何曾有為難、發愁或勞累的感覺呀?作文呢,其實就是說話,只是不用口而用筆罷了。對此,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換句話講,把嘴說的話用筆記錄下來,就是作文。也可以說,凡是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作文。因為:平日說什么,就可以寫什

2、么;想說什么,就可以寫什么;想怎么說,就可以怎么寫。第一講:說什么就寫什么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陽光。校內、校外,同學們聚集一起,有說不完的話。說話,都說一些什么內容呢?無非是向別人講述自己每天或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用口說的這些內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換句話說,同學們作的哪一篇文章,能離得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做呢?例如:例文1、自畫像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說了,是爸爸傳下來的姓。“鑫”呢,從字體上看是三個“金”字落在一起,也許是爸爸媽媽希望我長大了當“大款”。我現在已經度過了12個春

3、秋了。我長得不算好看,大臉盤,一雙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優點很多,但最大的優點就是爭強好勝。記得那是在上學期,我參加了中心校舉辦的作文選拔賽。那時,我滿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選上。可是,事實卻與我想的相反,我落選了。當消息傳來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在我的頭上炸響。我放學回家,實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媽媽見我哭得如此傷心,問明了原因,說:“這說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沒關系,失敗乃成功之母嘛!這次失敗了,我們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以后的機會還多著呢!”我聽了哭著說:“失去了這次機會,恐怕小學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說著,我又哭了起來我的缺點也不少。上課的時候,我經常搞小動作、說話。就因為這

4、個,老師時不時地盯著我所在的這一片。有時候,我上課說話,老師還把我叫起來。因為有這個毛病,我感到很煩惱。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課不說話,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說。同學們,你們對我有些了解了吧!對我有什么看法,請快告訴我。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向新任課教師介紹自己時說的話。課下,她把自己說的內容用文字詳細記錄下來了。瞧,這不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嗎?同學們不妨也試一試,先向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筆來把自己的“像”畫下來。【思考與練筆】(1)為什么說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文章?(2)先向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筆來把自己說的話記錄下來。【閱讀與積累】多認識事物,注意積累表示

5、名稱的詞語。世界上事物的名稱實在太多。就拿我們天天讀的“書”來說,就有十多種名稱:有專供學生上課用的“教科書”,有供老師備課用的“參考書”,有供不識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書”,有供同學們課外讀的“課外書”,有供查找資料用的“工具書”,有按系列成套編寫的“系列叢書”,還有古代專講用兵作戰的“兵書”,用藥治病的“醫書”,按我國傳統裝訂法裝訂的、線露在外面的“線裝書”等等。對這些書,只有有了一定的認識,才能將它們分辨清楚,也才能準確地說、寫出它們的名稱。如果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我們多認識事物,隨時隨地掌握常見的各種事物的名稱,就能增長知識,擴大眼界,就能豐富我們的詞匯,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發展。1、帶有鳥名

6、的: 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2、帶有花名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3、帶有山名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4、帶有江河名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車流至此回。5、帶有地名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7、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6、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與各種不同身分的人打交道。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稱呼,怎樣稱呼才符合別人的身分,才有禮貌,才合乎常情呢?因此,平時我們也要注意留心這方面的詞語。請讀一讀下面的稱呼:在父母身邊,你是爸媽的(兒子);在祖父祖母那里,你是祖父祖母的(孫子);在叔叔面前,你是叔叔的(侄子);在舅舅家里,你是舅舅的(外甥)。在列車上,你是(乘客);在商店里,你是(顧客);在旅館里,你是(旅客);在公園里,你是(游客)。在汽車上賣票的叫(售票員);在招待所服務的叫(服務員);在機關里履行公務的叫(公務員);在商店里賣貨的叫(售貨員);在火車廂里值

8、班的叫(列車員);在運動場上比賽的叫(運動員);在農場飼養牲口的叫(飼養員)。7、對日常接觸的各種物體,使用的各類用品,也要能準確地說、寫出其名稱。如我們時時刻刻在使用的桌子就名目繁多。從形狀上講,有圓桌、方桌、條桌、三屜桌、五屜桌、橢圓桌、八仙桌。從用途上講,名稱就更多了。如:老師講課用的叫講桌。學生上課用的叫課桌。家里學習用的叫書桌。機關辦公用的叫辦公桌。娛樂用的叫麻將桌。開會時用的叫會議桌。食堂、飯館用的叫餐桌。8、想一想,練一練:(1)按要求寫出動植物的名稱。10種樹的名稱:10種花的名稱:10種蔬菜的名稱:10種水果的名稱:10種鳥的名稱:10種獸的名稱:10種魚的名稱:10種昆蟲的

9、名稱:(2)你知道多少不同牌號的汽車?不同型號的飛機?不同型號的輪船?把它們的名稱寫出來。_ _ _(3)你家里有哪些電器設備?把它們的名稱寫下來:_ _(4)分別寫出下列物體或用品各種部件的名稱,不會的去請教爸爸媽媽或師傅。你的襯衣的部件名稱:你的長褲的部件名稱:你的書包的部件名稱:你的文具盒的部件名稱:你的床的部件名稱:你冬天蓋的被子的部件名稱:你穿的鞋的部件名稱:你喜歡的一個玩具的部件名稱:第二講:把想說的話用完美的形式表達出來同學們,一條魚分幾部分呢?對,分頭,中,尾三部分。 那么,一個桃子又分幾部分呢?對,分皮、肉、核,也是三部分。還有,上中下,左中右,大中小,上中下,前中后,過去現

10、在未來.也都是三部分。 由此可見,世上萬物幾乎都是由三部分組成的。那么,我們寫的作文,也不例外,也應由頭,中,尾三部分組成。 同學們知道了萬物都由頭,中,尾三部分組成,那其中哪一部分比較長、比較重、比較大呢?對了,中間部分。 由此,我們得出作文頭,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 開頭像鳳頭,小巧精美。只需要一句話、兩句話、三句話就行了,不要太長。 中間像豬肚,內容充實。中間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分幾段來寫。這就像人體的身子,又可分為手臂、上身、腿幾部分一樣。 結尾像豹尾,簡潔有力。也是只需要一句話、兩句話、三句話就行了,不要太長。 例文2 我的爸爸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

11、最崇拜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個才不出眾、貌不驚人、四十開外的普通工人。他長方臉,掃帚眉,大眼睛,經常穿一身半舊的中山服,一雙總不離腳的打著補丁的鞋。爸爸是一個儉樸的人。他常說:“現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儉樸,沒聽歌中還唱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嘛!”爸爸的一個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縫了又縫。為此,我勸爸爸:“您買個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錢。買一個算什么!”可爸爸卻說:“這個背心還能穿,湊合著就甭買了!”唉,真是的。聽,弟弟也和爸爸開玩笑呢:“爸爸總和這背心形影不離,好像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聽了,只是撲哧一笑。爸爸儉樸可不是這一件事,多著呢!吃飯的時候,總能看見爸爸吃剩菜、剩飯。瞧,別人都吃

12、著香噴噴的米飯,不住地往碗里夾著炒雞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卻啃著昨天的剩饅頭。我又開了腔:“您是何苦呢,放著新做的飯不吃,吃剩飯。”爸爸笑著說:“沒關系,饅頭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說,這剩飯沒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著,又啃起干饅頭來。爸爸在吃穿方面儉樸,在工作上更是注重節省。前幾天,廠里要爸爸寫材料。爸爸就從早到晚琢磨起來。用的紙恨不得每個角落都寫上字,更甭說背面了。我又對爸爸說:“您怎么這么傻,紙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還不隨便用!”爸爸說:“公家的就是國家的,國家的就更不能浪費!”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靈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遠做一個儉樸的人。在眾多值得尊敬、愛戴的成員中,作者定向

13、觀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確定了重點觀察對象的基礎上,作者又少不了進行一番細致的跟蹤觀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發現了這么多優秀的作文材料,以致從衣、食、用三個方面表現了爸爸儉樸節省的好品質。綜上所述,作文應分頭、中、尾三部分。開頭像鳳頭,小巧精美;中間像豬肚,內容充實;結尾像豹尾,簡潔有力這就是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我們學習作文就是用這樣的形式把我們平日想說的話表達出來。因此,可以說作文并不難,我們并不用害怕寫作文。 【思考練習】1知道了萬物幾乎都是由部分組成。作文也不例外,也應由_、_、_、部分組成,其中_部分比較長。 記住了作文頭、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 開頭 中間 結尾 知道了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是

14、: 4、把第一講中的自我介紹以本講中學習的完美形式寫成一篇作文【閱讀與積累】描寫愉快心情的:笑容滿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飛揚 喜笑顏開 喜出望外 放聲歌唱 縱情歡笑眉開眼笑 欣喜若狂 興高采烈 笑容可掬 歡欣鼓舞 容光煥發 歡呼跳躍滿臉笑容 神采奕奕 談笑風生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眉飛色舞 心曠神怡人顏歡笑 紅光滿面 和顏悅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氣洋洋 描寫人物外貌的:英俊瀟灑 紅光滿面 睡眼蒙眬 身材魁梧 滿臉笑容 淚眼通紅 個子高高 皮膚黝黑 雙眉緊鎖身材矮小 黑里透紅 眼睛深陷 肩膀寬寬 面容慈祥 炯炯有神 眉清目秀 皺紋舒展 濃眉大眼櫻桃小口 無精打采 身體瘦弱 白嫩肌膚 面容憔悴 愣

15、頭愣腦 神采奕奕 滿臉放光 須發蒼蒼亭亭玉立 鶴發童顏 面如土色描寫工作學習態度的:全心全意 專心致志 廢寢忘食 一心一意 全神貫注 如饑似渴 專心專意 夜以繼日 勤勤懇懇聚精會神 再接再厲 仔細琢磨 孜孜不倦 始終如一 深思熟慮 始終不渝 精益求精 有始有終持之以恒 不遺余力 水滴石穿 堅韌不拔 兢兢業業 精雕細刻 勤勤懇懇 愚公移山 埋頭苦干一絲不茍 不甘示弱 日夜奮戰第二課:學會記事第一講 怎樣將一件簡單的事寫具體。文章有很多類,有記敘文,有說明文,議論文,還有其它的,數不勝數。而我們在小學,主要是寫記敘文,記敘文又主要分成記事記敘文,寫人記敘文,狀物記敘文,寫活動記敘文等。在這樣多種類

16、的文體中,記事記敘文是最基礎的文體,一般來說,我們寫作訓練,都是從記事記敘文開始的。那么記事記敘文又怎樣寫呢?那就看我們是怎樣做事的。我們怎樣做事,就怎樣寫事。那么我們是怎樣做事的呢?我們是用伯儒行為做事的,所以,我們就用伯儒行為句來寫事。1、基本概念:伯儒行為就是人做事的種種行為的總稱。伯儒行為共有六種:動作、看見、說話、聽見、感覺、想。把伯儒行為表達出來的句子,叫伯儒行為句。伯儒行為句亦有六種:動作句、看見句、說話句、聽見句、感覺句、想句。2、下面舉例說明各種伯儒行為和各種伯儒行為句的基本形式。一)動作行為動作句:我們是用身體做動作的。把動作表達出來的句子,叫動作句。動作句的基本形式是:先

17、寫做動作的人,再寫動作。即:動作句=人+動作例1:老師拿起筆。解釋:先寫做動作的人(老師),再寫動作(拿起筆)。例2:她站在站臺上。解釋:先寫做動作的人(她),再寫動作狀態(站在站臺上)。例3:它仰著頭。解釋:人可以做動作,物也可以做動作。物不光指動物,也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無生命的物。我們要指出的是,動作有兩類:動態的動作和靜態的動作。動態的動作是指身子或身子的某一部分在運動中。例如:A:他彎下腰。 B:小明眨眨眼, C:我按了一下鼠標的左鍵。靜態的動作是指人的身體或身體的某個部分處于某種狀態中。此處狀態這個詞的意思,一般等同于姿態或姿勢。例如:A:我看著顯示器的屏幕。 B:小明坐在轉椅上。

18、 C:鋼筆躺在桌子上。各位有興趣,可以在回復中寫幾個動作句試試看。我建議你寫你正在做的動作。如果你要教小孩子寫句子,你就做一個動作,讓他寫出相應的動作句來。越小的孩子,就需要越多的練習。二)看見行為看見句。看見行為是用眼睛這個器官做出的。把眼睛看見了什么寫出來的句子,叫看見句。看見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寫看見的人,再寫看見的是什么。即:看見句=人+看見+物或行為看見這個詞,也可以用看到來代替。看見行為有兩種,一種是看見物,一種是看見動作行為。例1:他看見在老師手上有支鋼筆。解釋:先寫人(他),再寫看見或看到,再寫物(筆)。注意,在一般情況下,應先指出物的位置(老師手上),再寫物的名稱(在物的名稱之

19、前,可以寫出物的數量一支)。例2;小龍看見天上有很多云。例3:我看到示屏閃著光。例4:我看見桌上有一杯茶。例5:我看到老師走來走去。解釋:先寫人(我),再寫看到或看見,再寫動作行為句(老師走來走去)。例6:我看到屏幕里的人物瞪著我。例7:我看見天暗了下來。例8:小明看見門關著。各位:他看著面前的墻壁是不是看見句?他看見前面有一堵墻是不是看見句?注意,看見句,是指眼睛看見了什么。三)說話行為說話句。說話行為是用嘴這個器官做出的。把說話行為表達出來的句子叫說話句。說話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寫說話的人,再寫冒號,再寫話的內容。而話的內容,要用雙引號引起來。即 說話句=人+說+:+“話”例1:他說:“天氣

20、太熱了。”解釋:先寫人(他),再寫說, 說字后面要用冒號:,再寫話的內容(天氣太熱了。),話的內容要用雙引號括起來。另外,我們要指出的是,這個說也可以是問答 唱哭道大叫喝道自言自語嘟噥等。例2:我大吼道:“滾!”例3:小明唱道:“一條大河”例4:他呻吟著:“哎喲喲”說話句的形式,對三年級以下的小朋友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多練習了。各位,你們何不在回復中,寫幾句呢,就寫兩句你們想對我說的話吧。來一段連話吧。老師看見小明扭頭和另一個同學說話(看見),就抓起一支筆(動作),向小明扔過去(動作),筆打在小明身上(看見)。小明嚇了一跳(動作),忙坐好(動作)。老師指指他(動作),說:“上課要注意聽

21、!”(說話)說明:1:連話不是作文,只能算是文中的一段吧。2:就抓起一支筆,不是動作句的基本形式,而是變化式。這句話的基本形式是老師就抓起一支筆,在連話中,老師這個詞省掉了。四)聽見行為聽見句。聽見行為是用耳朵這個器官做出的。把聽見行為寫出來的句子叫聽見句。聽見句的基本形式:先寫人,再寫聽見或聽到,再寫聽見了什么。既:聽見句=人+聽見+話或聲音。聽見行為也有兩種,一種是聽見話,一種是聽見聲音。例1:他聽到小明說:“天氣太熱了。”解釋:先寫人(他),再寫聽到或聽見,再寫聽見的話(天氣太熱了)。注意,話的內容,仍然要用雙引號括起來。例2:我聽見媽媽在門外喊:“吃飯啦!”例3:我聽見媽媽在嘟噥:“這

22、孩子,怎么老掛在網上不下來呢,這樣下去不得病才怪呢!”例4:我聽見爸爸問:“他現在就沒有病嗎?”現在可聽見有人講話了?寫下來吧。例5:他聽到“怦怦”的槍聲。解釋:先寫人(他),再寫聽到或聽見,然后寫聲音(怦怦)。聲音要用雙引號括起來。關于聲音加不加雙引號,或者是加雙引號還是單引號,現在比較混亂。在我們這里,統一規定加雙引號。例6:小明聽見一陣“劈哩啪啦”的聲音。例7:他聽到“吱”的拉拉鏈的聲音。解釋:拉拉鏈的聲音長而不間斷,所以用例8:他聽到“汪汪汪”的狗叫聲。現在可聽到什么聲音了,寫出來吧。打字的聲音就可以寫嘛。五)感覺行為感覺句。感覺行為用什么器官做出的,這個比較復雜。比如味道是用舌蕾品出

23、來的,氣味是用鼻子嗅出來的,粗糙光滑是用手觸摸出來的,天氣的冷熱,是用皮膚感受出來的,光澤,則是看出來的。把感覺行為寫出來的句子,叫感覺句。感覺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寫人,再寫感覺(亦可是感到或覺得),再寫印象。既: 感覺句=人+感覺+印象例1:他覺得很冷。解釋:感覺句的基本形式,先寫人,再寫感覺、感到或覺得,再寫印象。例2:小明感覺很害怕。例3:老師覺得一陣風吹來。例4:我覺得他很壞。現在你有什么感覺呢?能不能寫出三個來?六)想行為人想句。想行為自然是用腦子這個器官做出來的。把想行為寫出來的句子叫人想句。為什么不叫想句呢。因為思想這種行為,是人類獨有的。當然現在有人說別的什么也可以想了,現在還未

24、有定論。人想句的基本形式:先寫人,再寫冒號,再寫想的內容。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寫出想行為,是比較因難的,因為想行為太抽象了。為了幫助小朋友寫出想行為,所以我們對想的內容做了規定。具體規定請大家看例1的解釋。而且我們還要求,在記一件事時,一定要有一個人想句在里面。例1:他想:太渴了,我要喝水。解釋:先寫人(他),再寫想,再寫冒號,再寫出想的內容(太渴了,我要喝水。)注意,想的內容一般分兩句,第一句寫做事的原因,第二句寫做事的決定。對于想的內容的規定,是為學生初學寫作方便而設定的。因此對于初學者,我們要求他們一定要寫想句的基本形式。待練的較熟了,再學習想的擴展式。例2:我想:太遠了,我要

25、坐車去。例3:小明想:那個人太兇,我不要和他玩。各位是成年人,或者最小的也讀初中了吧,就不需要遵守關于想的內容的規定,腦子里想什么就寫什么吧。現在你在想什么呢?4:伯儒行為和伯儒行為句的意義:伯儒行為對于我們理解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伯儒行為句對于我們表現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是理解沈氏法的關鍵,是沈氏法的最基本的概念。沈氏法就是以伯儒行為和伯儒行為句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各位可能覺得,我講的太細了,太瑣碎了。我也承認有這個問題,但如果你所面對的是小學生,那就非這樣做不可的。來段連話吧:簡述:我看見顯示屏上的提示,就寫了幾句話,傳到屏上去了。我看顯示屏上寫著:“現在你在想什么呢?”(看見),想:

26、想知道我想什么,好,我告訴你吧。(想)于是,我把雙手放在鍵盤上(動作),“辟里啪啦”一陣響(聽見),只見顯示屏上出現了一行字“羅嗦!拿我們當小孩嗎?”(看見)我把手從鍵盤上收回來(動作),右手抓住鼠標(動作),啪的一聲(聽見),一擊左鍵(動作),看見我寫得有點粗糙,還可以寫得更細一點,不過剛開始練習,這樣也就差不多了。定這一段的目的,是說明我們做事,是用六種行為來做的。另外,連話不是作文。各位是不是也練一段連話呢?簡述:小明玩電腦時,渴了,就喝了一口水。各位試試吧。就寫在回復上,傳到網上。讓大家看看,和大家探討一下。以回復的方式寫上喝水的連話。小明在玩電腦,突然覺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

27、于是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覺得不渴了,放下杯子,接著玩電腦。和你想得一樣嗎?如何表達的具體?當我們記一件事時,我們只要把做事的每個行為按照正確的順序寫下來,則事就寫具體了。以下舉例說明之:例1:事的概述:小明在看電視,發現要下雨了,于是他把窗子關上了。請同學們以自己為小明,把這件事做幾遍,仔細體會在做這件事時,做了哪些行為。然后把這些行為按正確的順序寫出來。如下: 小明在看電視,他聽到“呼呼呼”的聲音,扭頭一看,看見窗子開著,窗外天光昏暗,樹枝搖晃,想:要下雨了,我要關上窗子。于是他站起來,走到窗邊,關上窗子。然后他走回沙發,坐下,接著看電視。討論:這一段連話,寫了關窗這件事。關窗之事是通過

28、做一個一個行為完成的,所以這段連話是由一個一個行為句組成的。在這段連話中,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有六個動作句,一個聽見句,三個看見句,一個想句,共有十一個行為句。也就是說,我們做這件事,做了十一個行為,就完成了此事,而我們記這件事,只要把這十一個行為的行為句按正確的順序寫下來,事就寫具體了。為什么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我們在以后會講到的。另外,我們要注意的是,連話中的很多行為句并不是按基本形式寫出來的,大多省略了一些字詞。如第二句,基本形式應該是小明聽見“啊啊呀呀”的嘈雜聲,而在連話中,省略去了小明。這種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的句子形式,我們把它叫做行為句的變化式。通過省來變化句子形式的方法叫省略

29、法。省略法是一種常見的變化句子形式的方法。關上窗子這個動作句,是比較粗糙的,對于動作的表達有些不清楚,不夠準確。但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這樣做也就可以了。如果是高年級的同學,這個動作應該寫得更細一些才好:他伸出手,抓住窗子把手,一拉,窗子“怦”的一下關上了。例2:事的概述:小龍在家看電視,覺得渴了,就喝了一口水。請同學們以自己為小龍,把這件事做幾遍,仔細體會在做這件事時,做了哪些行為。然后把這些行為按正確的順序寫出來。如下: 小龍在看電視,覺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他看見茶幾上有半杯水,就欠起上身,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覺得不渴了。他放下水杯,倚到沙發背上,接著看電視。討論:要注意:除了

30、前后兩句,其它的句子,都應該是行為句。不是行為句,則不具體。一件事,寫得具體不具體,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驗證。寫出連話后,就照著上面一個行為一個行為去做,看看能不能把事做下來,做下來,說明寫得具體。做不下來,就出了問題了。很明顯,以上的兩段連話都有些羅嗦,這個問題,我們將在第四講中解決。描寫天象氣象的:晴空萬里 一輪圓月 傾盆大雨 紅日高照 明月當空 暴風驟雨 陽光明媚 碧空如洗 和風細雨萬里長空 月光皎潔 電閃雷鳴 霞光萬道 滿天繁星 烏云密布 紅霞滿天 繁星燦爛 秋雨綿綿晚霞殘照 月光如水 雪花紛飛 萬里無云 白云繚繞 北風呼呼 陽光充足 秋高氣爽 寒風凜冽驕陽似火 一彎新月 千里冰封 旭日

31、東升 滿天星斗 萬里雪飄 風和日麗 繁星點點 寒風呼嘯描寫歡樂場面的:人潮如海 彩旗招展 轟轟烈烈 人群濟濟 鞭炮齊鳴 熱鬧非凡 人顏歡笑 歌聲四起 燈火輝煌人山人海 心花怒放 紅燈高掛 人聲鼎沸 此起彼伏 輕歌曼舞 人歡馬叫 鮮花似海 鑼鼓喧天掌聲雷動 萬象更新 光彩奪目 歡聲笑語 載歌載舞 五彩繽紛 喜氣洋洋 響徹云霄 歡騰跳躍引吭高歌 歡聚一堂 五光十色 歡天喜地 翩翩起舞 春色滿園 第二講:怎樣將一件事寫完整?內容:學習將一件簡單的事寫完整。小學的寫作教學主要講記敘文。記敘文有六要素。在作文中,只要把事的六要素交待清楚,事就寫完整了。而在記敘文中,記事記敘文是最基本的文體,所以,我們從

32、學習記事記敘文開始。一:基本原理。一):幾個概念:初態,尾態,記敘文的六要素,事情的過程,原生態文。1:一件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這六項,叫做記事記敘文的六要素。也就是說,在寫一件事時,一定把這件事是在什么時間做的、在什么地點做的、是誰做的、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怎樣做的、這件事情做成什么樣子這六項內容寫清楚,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說事寫完整了,文章也就不是合格的記事記敘文了。也就是說:當我們把一件事寫完整時,寫出來的,就是一篇記事記敘文了。2:就做事而言,所謂的初態,就是人物在做事之前所做的行為或事。所謂的尾態就是人物在做完事后去做的行為或事。所以,初態或尾態,可能是某

33、件事,也可能是某個行為。在同一件事中,初態和尾態,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不一樣。我們在寫作時,初態和尾態,可以寫出來,也可以省去不寫。但作為初學者,還是寫出為好。3:所謂的事的過程,包括了事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所以,要注意事的過程和事的經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4: 記事記敘文的基本形式:記事記敘文,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記事記敘文的形式是千變萬化的。我們為了教學的方便,規定了記事記敘文的基本形式。其規定是:第一句,寫時間。第二句,寫初態,在初態里,把人物和地點交待清楚。第三句,寫時間具體化。然后就開始寫事的過程,過程就包括了事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最后寫事的尾態。時間具體化,以關窗為例,指看著看著看了

34、一會兒正看著突然等。之所以要寫時間具體化,是因為第一句的時間還不夠精確細致。就記事記敘文來說,我們把不同于文章的基本形式的文章形式稱為文章形式的變化式。簡稱文章的變化式。就一類文體而言,基本形式只有一種,而變化式有無數種。基本形式并不一定比變化式優越。但作為初學者,寫文章還是寫基本形式為好。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比較有條理;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專注于內容,從而降低了教學的難度。5:所謂的原生態文,就是把做事時所做的所有的行為,不管有沒有用,只要做了,就全寫出來,這樣寫成的作文,就是原生態文。當然,就原生態文也有不同層次的。一件事的原生態文,有的寫得相當粗,可能用一百來字就寫完了,有的則寫得相

35、當細膩,四五百字都嫌少。但無論粗細,我們都認為做到的具體,只是具體的程度不同罷了。原生態文并不意味著把做事的所有行為都寫上了,而只意味著把我們意識到的所有行為都寫上去。事實上,無論我們寫得多么詳盡,總會有一些行為因為我們沒有想到而沒有寫上去,這是無意的省。當然,這些無意識漏掉的行為是不明顯的。原生態文不允許漏掉明顯的行為。我們在寫原生態文時,只能盡可能地減少遺漏而不是杜絕遺漏,因為無論我們怎樣努力,都不可能做到無一遺漏。6:初學者寫事,要從原生態文寫起。有些同學可能覺得,我是高年級的學生了,不是寫作的初學者,所以不必寫原生態文。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妥的,因為你們從前從來沒有學過沈氏法,所以你們對

36、于沈氏法的理論并不了解,如果不認真是學習沈氏法前面的基礎知識,訓練相應的基本能力,那就不能理解后面的較高深的知識,如果你沒有訓練出相應的能力,那么,后面的理論,你就是看得懂也做不出。沈氏法是一個系統的理論,前后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要循序漸進,沈氏法是一個系統的訓練過程,所以要循序漸進。故學習沈氏法,就是成人也應該從頭認真學起。很多高中生,讓他們寫一事或一物,他們寫不具體。像這樣的人,多練習一些原生態文是大有好處的。我以為百分之九十的高中生及大學生都需要補上這一課。如果原生態文寫不好,那么,后面的學習就會很困難。二:例證說明。例子:關窗關于關窗的這件事,我們在第一講中有關于它的一段連話。從把事寫

37、清楚的角度來看,這一段連話雖然寫得具體,但沒有完整的表現這件事。在連話中,沒有說明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現在,我把這件事完整而具體地寫出來。如下: 關窗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電視。看著看著,他聽到“呼呼呼”的聲音,扭頭一看,看見窗子開著,窗外天光昏暗,樹枝搖晃,想:要下雨了,我要關上窗子。于是他站起來,走到窗邊,關上窗子。然后他走回座位,坐下,接著看電視。討論:這是一篇記事記敘文,采用了記事記敘文的基本形式。在本文中,事的時間(一天下午)、地點(家里)、人物(小明)、原因(要下雨了)、經過(站起來,走到窗前,關上窗子。)、結果(窗關上了)都寫明白了,所以此事寫完整了。它當然是具體的。這樣的作文,

38、自然是很呆板的、羅嗦的,讀起來沒有味道。這一點,我們在以后的講座中,會講明解決之道。稍安勿躁。原生態文有如布,我們要先有布,然后再去做衣服。沒有布,哪來的漂亮衣服呢?各位有興趣,可以將喝水以記事記敘文的基本形式寫出來,做到完整、具體。前面有一段老師打人的連話,也可以寫成記事記敘文。 描寫勞動熱情的: 斗志昂揚 汗流浹背 日夜奮戰 爭先恐后 大汗淋漓 巧奪天工 摩拳擦掌 披星戴月 千軍萬馬你追我趕 急起直追 人聲鼎沸 力爭上游 龍爭虎斗 熱氣騰騰 各顯神通 高歌猛進 浩浩蕩蕩埋頭苦干 突飛猛進 熱火朝天 馬不停蹄 快馬加鞭 此起彼伏 一馬當先 大刀闊斧 移山造海大顯身手 氣吞山河 萬馬奔騰 描寫

39、愉快心情的:笑容滿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飛揚 喜笑顏開 喜出望外 放聲歌唱 眉開眼笑 欣喜若狂 興高采烈笑容可掬 歡欣鼓舞 容光煥發 滿臉笑容 神采奕奕 談笑風生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眉飛色舞人顏歡笑 紅光滿面 和顏悅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氣洋洋 縱情歡笑 歡呼跳躍 心曠神怡第三講:原生態記事記敘文寫作步驟如何?內容:學會寫記事記敘文的一般步驟。一:一般來說,對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我們要要求他們按照如下步驟去做。一):當我們要寫一件事時,第一步要先確定事的六要素和初態尾態。這一步驟稱為做準備。以下舉例說明之。 二):在確定的六要素和初尾態之后,我們還要對事的具體過程(原因,經過,結果)了解透徹

40、。也就是說,要在腦子里有事的過程的錄相,這個錄相越詳細,我們根椐它寫出的作文就越詳細,這個錄相越清晰,我們根椐它寫出的作文的意思就越清晰,如果這個錄相是粗糙的,或是模模糊糊的,我們就不能指望寫出準確具體形象的作文。所以,我們在寫作文之前,要做到腦子里有一個清晰而詳細的關于事的錄相,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對事的過程進行推步。所謂的推步,就是把做事的一個一個伯儒行為找出來,并排出正確的順序以理順這些伯儒行為之間的關系。推步的其目的是在腦中建立一套事的錄相。我們不是因為眼前有事物就能寫出文章來,而是因為我們腦子中有事物的錄相,我們才能寫出文章來。三):當腦子里有了事的錄相資料后,在我們寫作時,就像

41、放電影一樣把腦子的錄相資料重放出來,這樣,我們一邊觀察腦子里正在放的行為,一邊寫出相對應的行為句來。所以,我們寫記事記敘文,要分三步走:做準備,推步,寫作文。其中,推步就是錄相過程,解決的是內容問題。寫作文,就是文字表達過程,我們形象稱之為放錄相寫作文,解決的是形式問題。而做準備,是我們對事的總體設計或總體觀照。通過做準備,我們對事有個大致的了解,有個概念。二:以下我們舉例說明之:例子:喝水簡述:小王口渴了,就喝水。學生要根據簡述,對事的大概進行設計,確定六要素和初尾態。一:做準備。初態:看電視。時間:星期天上午。人物:小王。地點:家里。原因:渴。經過:結果:不渴了。尾態:看電視。二:推步。讓

42、學生根據簡述,反復地把此事做幾遍,體會自己做了哪些行為,排列順序如何,以便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清晰的錄相。三:寫作文。 喝水星期天上午,小王在家里看電視。看著看著,他覺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他看見茶幾上有半杯水,就欠起上身,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覺得不渴了。他放下水杯,倚到沙發背上,接著看電視。討論:這篇記事記敘文是具體而完整的。學生可能不明白欠起上身的意思,所以在寫本作文之前,老師在練習句子時,要表演這一動作,并教學生如何表達這一動作。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每一次課的前幾分鐘,專門練習寫一些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的句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比較順利了。很明顯,這樣寫出的作文,很有點羅嗦。這個

43、問題,在下一講中解決。各位有興趣,可以照著以上的例子,寫出倒水穿外衣這三篇作文。倒水簡述:小明渴了,就到飲水機那兒給自己倒了一杯水。穿外衣簡述:小明冷了,就拿衣架上的一件外套穿上。下一次,我把這兩篇作文的答案發布出來。再見。倒水的寫作過程:一:做準備:初態:玩時間:星期六下午地點:家里人物:我原因:渴經過:(因為經過包含很多行為,故在此不寫)結果:倒了一杯水。尾態:喝水。二:推步:多做幾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為,再寫出來。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幾遍,幫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為,讓他一個一個行為印在腦子里。三:寫作文: 倒水星期六下午,我在家里玩。玩著玩著,我覺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倒杯水喝。于是

44、我跑到飲水機前,拿起一只塑料杯,放到冷水水龍頭下,按下開關,水“嘩嘩”地流進杯子里。過了一會兒,我看到杯里的水快滿了,就松開開關,水停了,我拿起水杯,喝了起來。你寫對了嗎?穿外衣的寫作過程:一:做準備:初態:看電視時間:一天下午地點:家里人物:小明原因:冷經過:結果:溫暖尾態:看電視二:推步:多做幾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為,再寫出來。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幾遍,幫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為,讓他一個一個行為印在腦子里。三:寫作文: 穿外衣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電視。看了一會兒,他覺得有點冷,想:這么冷,我要穿件衣服,他扭頭向衣架看去,有幾件衣服掛在衣架上,他的外套也在其中。于是他站起來,走過去,取下

45、外套,穿在身上,拉上拉鏈,覺得很溫暖。他走回沙發坐下,接著看電視。你寫對了嗎?在生活中有許多小事可以寫。大家找找看。想一想,練一練:(1)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可愛的,你能寫出20個描繪祖國大好山河的詞語嗎?_(2)按下列要求分項各寫10個詞語。寫人物外貌的:_寫人物神態的:_寫人物品質的:_寫歡樂場面的:_寫激烈競賽的:_寫景物樣子的:_寫景物顏色的:_寫景物動態的:_(3)下面景物你會用哪些詞語來描寫?請分別寫在橫線上。太陽:_星星:_云彩:_大霧:_細雨:_白雪:_北風:_(4)按要求寫詞語,看誰寫得多?歌頌改革開放的詞語:講市場繁榮的詞語:描寫農村風光的詞語:講商店生意興隆的詞語:(5)

46、你能寫出下列動物的叫聲嗎?小狗(汪汪) 青蛙( )小貓( )蟬兒( )小羊( )蟋蟀( )小雞( )公雞( )小鴨( )烏鴉( )第四講 如何擴展篇幅加偶然行為內容:學習擴張篇幅的方法加偶然行為。一:基本方法:在寫作中,篇幅是不重要的,但是因為學校的作文常常要求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在這里,我們講一下擴展篇幅的方法。擴展篇幅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的有加偶然行為,加轉折,加結尾這幾種。當然也還有別的方法。二:必然行為和偶然行為。人是通過做行為來做事的,但有些行為是做事非有不可的,少了這些行為,事就無法做下去,這樣的行為,叫必然行為;有些行為在做事中,可以有,也可以無,沒有,事也可以做下去,這樣的行為,

47、叫偶然行為。在一般的情況下,如果文章需要增加的篇幅不多,加偶然行為就可以了。增加的偶然行為,要和要記的事有關,不能亂加一些與事無關的行為。我們在寫作文之前,先寫個提綱。所謂的提綱,就是一句話,我們用一個字或二三個字來代表。這樣,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事理順,既在整體上有個把握,又明確了細節在寫作文之前,花幾分鐘寫個提綱是大有好處的,如果你的思路不對,在提綱中就可以看得出,可以及時改正。否則,文章寫了一大半,才發現有問題,改也來不及了。三:舉例說明:例子:起床簡述:早上,小明起床了。1:只有必然行為的起床。提綱1:睡*醒想睜掀下床拿穿走。注意:*這個符號表示時間具體化,在此,表示忽然。 起床(1)

48、星期三早上,小明在臥室里睡覺。忽然,他醒了,睜開眼,想:時間到了,我要起床了。他掀開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臥室。(67字)2:加了大量偶然行為的起床。提綱2:睡*叮醒睜扭看想伸按不響坐懶腰哈欠掀下床穿鞋走拿穿疊走。 起床(2)星期三早上,小明在臥室里睡覺。正睡著,鬧鐘“叮鈴鈴”地響起來,他醒了,睜開眼,扭頭一看,已經七點了,想:時間到了,我要起床了。他伸出手,一拍鬧鐘,鬧鐘啞了,他坐起來,伸個懶腰,打了一串哈欠,掀開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邊,拿起衣服,穿上,又走回床邊,疊好被子,便走出臥室。(141字)討論:通過加偶然行為,使文章的篇幅擴展了,內容也豐富了。寫眼睛“看”的動作的詞就有幾十個:如:看瞧望見觀盯瞪 瞄顧瞥看見觀看察看細看觀察探望仰望眺望張望觀望斜視凝視巡視怒視窺視俯視鳥瞰瞻仰打量測覽表示“想”的心理活動的詞:如:想念沉思心想考慮 懷念 尋思 幻想 思索惦念心思聯想惦記 思念 冥思 妄想回想寫“手”的動作的詞:如:拉拿抱扶推摸打擦 揍擰捧端捉扒抓捶抬拎扔撿丟掂挑舉 按捏拍畫寫掏搶彈想一想,練一練:(1)按要求寫動詞,各寫10個。寫“頭”的動作的詞:如抬頭_寫“手”的動作的詞:_寫“腳”的動作的詞:_(2)你能寫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