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C-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_第1頁
ACCC-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_第2頁
ACCC-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_第3頁
ACCC-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_第4頁
ACCC-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 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試行) 甘然科技資源收集、整理、保存技術規程研究與制定 項目組 二0。四年十二月十日前言2 引言3 1范圍4 2定義4 3基本原則5 4方法5 附錄A定期移植保藏法6 附錄B液體石蠟保藏法9 附錄C沙土管保藏法11 參考文獻13本規范由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建設項目提出。 本規范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保護研究所、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程池、李金霞、胡海蓉、姜瑞波、顧金剛、周宇光、樸春根

2、、葉強、 張月琴、陳敏等。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是一類重要的基本操作技術,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教學及生物技 術產業,是保護微生物菌種資源的重要手段,是科研教學及生物技術產業正常運轉的重要保 障。本規程包括定期移植保藏法、液體石蠟保藏法和沙土管保藏法三種常用微生物菌種保藏 方法。 制定本規程是為了規范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操作,加強管理,以達到保護微生物菌 種資源,利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及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規程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微生物菌種常規保藏技術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本規程適用于微生物菌種的常規保藏工作。 2定義 本規程采用下列定義。2.1 微生物菌種資源microorga

3、nismresources 指可培養的有一定科學意義、 具有實際或潛在實用價值的古菌、細菌、真菌、病毒、細胞株等及其相關信息數據。 2.2 菌種保藏culturepreservation 是指將微生物菌種用各種適宜的方法妥善保藏,避免死亡、污染,保持其原有性狀基本 穩定。 2.3 定期移植保藏法subculturing 亦稱傳代培養保藏法,包括斜面培養、穿刺培養、液體培養等。是指將菌種接種于適宜 的培養基中,最適條件下培養,待生長充分后,于4C-6c進行保存并間隔一定時間進行移植培養的菌種保藏方法。 2.4 液體石蠟保藏法preservationunderliquidparaffin 亦稱礦物

4、油保藏法,定期移植保藏法的輔助方法。是指將菌種接種在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上,最適條件下培養至菌種長出健壯菌落后注入滅菌的液體石蠟,使其覆蓋整個斜面,再直 立放置于4C15c進行保存的一種菌種保藏方法。 2.5 沙土管保藏法sandpreservation 亦稱載體保藏法。是指將培養好的微生物細胞或抱子用無菌水制成懸浮液,注入滅菌的 沙土管中混合均勻,或直接將成熟抱子刮下接種于滅菌的沙土管中,使微生物細胞或抱子吸 附在載體上,將管中水分抽干后熔封管口或置干燥器中于 藏方法。 3基本原則 3.1應針對菌種特性選擇適宜方法進行保藏。 3.3應保證菌種保藏的安全性,不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方法

5、定期移植保藏法 見附錄Ao 液體石蠟保藏法 見附錄Bo 4.3沙土管保藏法 見附錄Co4C-15C進行保存的一種菌種保 定期移植保藏法 A.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大多數細菌和真菌。 A.2原理 低溫條件下保藏可減緩微生物菌種的代謝活動, 抑制其繁殖速度, 達到減少菌株突變, 延長菌種保藏時間的目的。 保藏培養基一般含較多有機氮,糖分總量不超過2%,既能滿足菌種培養時生長繁殖的 需要,又可防止因產酸過多而影響菌株的保藏。 A.3技術要求 A.3.1不同菌種應根據要求選擇合適的培養基。 A.3.2接種時要求無菌操作,避免染菌。 A.3.3保藏期間要定期檢查菌種存放的房間、冷庫、冰箱等的溫度、濕度

6、,各試管的棉塞 有無污染現象,如發現異常應取出該管,重新移植培養后補上空缺。 A.3.4大量菌種同時移植時,各菌株的菌號、所用培養基要進行核對,避免發生錯誤。 A.3.5每次移植培養后,應與原保藏菌株和菌株的登記卡片逐個對照,檢查無誤后再存放。 A.3.6斜面菌種應保藏相繼三代培養物以便對照,防止因意外和污染造成損失。 A.4方法與步驟 A.4.1培養基制備 A.4.1.1器皿準備 培養基制備過程中所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如三角瓶、試管、培養皿、燒杯、吸管等,根 據不同情況洗滌、干燥、包裝、滅菌后使用。 A.4.1.2溶解培養基配料 先在燒杯中放適量水,按培養基配方稱取各項材料,依次將緩沖化合物、

7、主要元素、微 量元素、維生素等材料加入水中溶解,最后加足水量。 配料溶解后將培養基冷卻至室溫,根據要求加稀酸或稀堿調pH直。加酸或堿液時要緩慢、 少量、多次攪拌,防止局部過堿或過酸而導致測量不準確和營養成分被破壞。 A.4.1.4加凝固劑 配制固體培養基時需加凝固劑,如瓊脂、明膠等。將凝固劑加入液體培養基中,加熱并 不斷攪拌至融解,再補足所蒸發水分。 A.4.1.5過濾分裝 在二層紗布中間夾入脫脂棉,將配好的培養基趁熱過濾并分裝,斜面培養基不宜超過試 管高度的四分之一。分裝過程中勿使培養基沾污管口,以免弄濕棉塞造成污染。 A.4.1.6包扎標記 將試管加棉塞,外面包扎一層牛皮紙或鋁箔并注明培養

8、基名稱及配制日期。 A.4.1.7滅菌 根據要求將培養基滅菌。滅菌后擺放斜面時,斜面長度不超過試管管長的二分之一為宜。 A.4.1.8無菌檢查 將滅菌的培養基放入培養箱中作無菌檢驗。 A.4.2接種 A.4.2.1斜面接種 A.4.2.1.1點接 把菌種點接在斜面中部偏下方處。適用于擴散型生長及絨毛狀氣生菌絲類霉菌(如毛霉、 根霉等)。 A.4.2.1.2中央劃線 從斜面中部自下而上劃一直線。適用于細菌和酵母菌等。 A.4.2.1.3稀波狀蜿蜒劃線法 從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劃“之”字形線。適用于易擴散的細菌,也適用于部分真菌。 A.4.2.1.4密波狀蜿蜒劃線法 從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劃密“之”字形線

9、。能充分利用斜面獲得大量菌體細胞,適用于細 菌和酵母菌等。 A.4.2.1.5挖塊接種法 挖取菌絲體連同少量瓊脂培養基,轉接到新鮮斜面上。適用靈芝等擔子菌類真菌。 A.4.2.2穿刺接種 用直接種針從原菌種斜面上挑取少量菌苔,從柱狀培養基中心自上而下刺入,直到接近 管底(勿穿到管底),然后沿原穿刺途徑慢慢抽出接種針。適用于細菌和酵母菌等。 A.4.2.3液體接種 挑取少量固體斜面菌種或用無菌滴管等吸取原菌液接種于新鮮液體培養基中。 A.4.3培養 將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入培養箱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至細胞穩定期或得到成熟抱子。 A.4.4保藏 A.4.4.1保藏溫度和時間 培養好的菌種于4C6c保

10、存,根據要求每36個月移植一次。對于某些菌種,如芽 裂酵母,阿舒假囊酵母,棉病囊霉等,須13個月移植一次。 A.4.4.2保藏濕度 用相對濕度表示,通常為50%-70%。測量儀表采用毛發濕度計或干濕球濕度計。 A.4.5移植培養 將培養物轉接到另一新鮮培養基中,再在適宜條件下培養。 A.4.6菌種復壯 菌種如有退化,應將退化的菌種引入原來的生活環境中令其生長繁殖,通過純種分離, 在宿主體內生長等方法進行復壯。附錄B 液體石蠟保藏法 B.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不能分解液體石蠟的酵母菌、某些細菌(如芽抱桿菌屬,醋酸桿菌屬等) 和某些絲狀真菌(如青霉屬,曲霉屬等)。 原理 液體石蠟保藏法可作為定期

11、移植保藏法的輔助方法。在液體石蠟覆蓋下,菌種的生物代 謝受到抑制,細胞老化被推遲。此方法可阻止氧氣進入,使好氣菌不能繼續生長,也可防止因培養基的水分蒸發而引起的菌體死亡,達到延長菌種保藏時間的目的。 技術要求 菌種培養參照附錄A。 應選用優質化學純液體石蠟。 液體石蠟易燃,在對液體石蠟保藏菌種進行操作時注意防止火災。 保藏場所應保持干燥,防止棉塞污染。 保藏期間應定期檢查,如培養基露出液面,應及時補充滅菌的液體石蠟。 方法與步驟 液體石蠟 將液體石蠟分裝加棉塞,用牛皮紙包好,0.1MPa滅菌30分鐘取出,置40c恒溫箱蒸發 水分,經無菌檢查后備用。 斜面培養物的制備 參照附錄A,斜面宜短,不超

12、過試管三分之一為宜。 灌注石蠟 無菌條件下將滅菌的液體石蠟注入剛培養好的斜面培養物上,液面高出斜面頂部1厘米 左右,使菌體與空氣隔絕。 保藏 將注入石蠟油的菌種斜面直立存放于低溫(4C-15C)干燥處,保藏時間為2-10年不等。 恢復培養 恢復培養時,挑取少量菌體轉接在適宜的新鮮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后,再重新轉接一次。 附錄C 沙土管保藏法 C.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產抱類放線菌、芽抱桿菌、曲霉屬、青霉屬以及少數酵母如隱球酵母和紅酵母等。不適用于病原性真菌的保藏,特別是不適于以菌絲發育為主的真菌的保藏。 C.2原理 干燥條件下微生物菌種代謝活動減緩,繁殖速度受到抑制。此方法可減少菌株突變,延

13、長存活時間。 C.3方法與步驟 C.3.1沙土管制備 將河沙用60目過篩,棄去大顆粒及雜質,再用80目過篩,去掉細沙。用吸鐵石吸去鐵質,放入容器中用10%鹽酸浸泡,如河沙中有機物較多可用20%鹽酸浸泡。24小時后倒去鹽酸, 用水洗泡數次至中性,將沙子烘干或曬干。另取瘦紅土100目過篩,水洗至中性,烘干,按沙:士=2:1混合。把混勻的沙土分裝入安甑管或小試管中,高度為1厘米左右。塞好棉塞,0.1MPa 滅菌30分鐘,或常壓間歇滅菌3次,每天每次1小時。滅菌后在不同部位抽出若干管,分別加營養肉汁、麥芽汁、豆芽汁等培養基,經培養檢查后無微生物生長方可使用。 C.3.2斜面培養物的制備 參照附錄Ao

14、C.3.3制備菌懸液 向培養好的斜面培養物中注入3mL-5mL無菌水,洗下細胞或抱子制成菌懸液。用無菌 吸管吸取菌懸液,均勻滴入沙土管中,每管0.2mL-0.5mL。放線菌和霉菌可直接挑取抱子拌入沙土管中。 C.3.4干燥 用真空泵抽去安甑管中水分并放置于干燥器內。 C.3.5純培養檢查 從做好的沙土管中,按10:1比例抽查。無菌條件下用接種環取出少量沙土粒,接種于適宜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后觀察其生長情況和有無雜菌生長。如出現雜菌或菌落數很少,或根本不長,則須進一步抽樣檢查。 C.3.6保藏 將純培養檢查合格的沙土管用火焰熔封管口。制好的沙土管存放于低溫(4C-15C)干燥 處,半年檢查一次活力及雜菌情況。也可將純培養檢查合格的沙土管直接用牛皮紙或塑料紙 包好,置干燥器內保存。用此方法保藏時間為2-10年不等。 C.3.7復活 復活時在無菌條件下打開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適宜的斜面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