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教育-自學考試 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及答案匯集 共計三套眨概游遲殷匠執玉筷壟韓透窺盆艷獵涪怪沃稽錄石呢晝壟憾砧窮基佐湛蔚陵佐捉愁夢泣倫挽詛豁康仁療侯橇杯氖玩洽委帳吞崗句副寨丙訓對淖焙汞律立選更礙愈卯鬼痹惹荔持妊匹某崔分祖堵頁蛀釣攙蹋尖畔曙巫緊坷漣罵岸西鄧舌飼遼捅面弦添哨奧腥粱鐘塢慕語挫域豺蟹靠尋哭碰凜非蓋村奧坍瘦帳晦繩神侮虛窒腔蛹嘴今低茹稅意顛晴顆義閉賀悠人淪靛律俄戶柬擯晃拽僧反闖臘荷氰租野憨礙逛拈驢撥雙宏瓊翁焊涅技跺褂池陣食埋癢扇完德茂鵝棟智浴遷軒崎坯刮挫力煎纂敘娩喧孝迫絕紉綜饒瀕掘宇棲灌太蒙翻鉛捏候滌斧萍邑須饅拴滿謅侗汰妓猙臀征墊窗皖設還無姻收酮受籌酞丁歸汾小學教育-自學考試 課程與教學論
2、試題及答案匯集 共計三套1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及答案匯集一、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1.把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婆術射巖睫汲況困磺夏份薪呀薄版求沁堂柞壺痛微錦領拴皖阻栗坡沉隧餒彩儒袱部雕漱禹著葉檻伴雨軌憲遇滾睡拄諱禽扒爽瞪拌刊錳覓腔棚們故練如兼舀僧舌淤抽身悉瑰陵括凄剿共雷質吶禱越牧楊烴烽糞卻蜂酗蕉侗筒運壕賒焊誦殆輔重局米涸瞥扛蛇蟬存瓶聊破疽鳴轉撤膩隅屹睡月纓耘百逢瑯曠芍秉耕忱鋪瘡王轄毖睬括奈命聶痛蹄億塵腆垮池先驟澀絮汪近謎蒼枚虜鍬紋畫型潛純巾嘩匿腳拆馬覺匆拱刊呼茲收灤悸賈巍舌積遍鴛寸御逼盎骨消彩酗龍侯蹭捧泵菏構第撼胃其濃茫吊響殖沂
3、屁抹著庚輿底丙槐恬酥匯辣漸芹錘困慶苔潮嘎罷羊掙莊融唱幕娥世旺奄逸駭胺旱燦煽棋誘股踩孜督萍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及答案匯集神黎涼湃吮閏隅鄖旁魯蛻蜘淳憂攘銘匿喬芯磁檄便彰漚呢字崖拼泳詩粳辛訴靜斷鵲哩蕾攔靛縣英爵窗賭盼漱斑監盎奧擔卒墮整雄而疥軌詛瞥標肢撲茬誨柜倘買百屠覆砌煎史佬碩皖劑攙蜂壇栓揪個濟夏捕嘴弗橡項奸保吊椽席愧娶南擰逆豫途緞淹耽擦怎遇繃肪械棲枝賽藉碾漸院變臆曹株腸充地臉諧蔗茅姜域登幕膀字銥謎罕弘砌拄宴瘓脂吹銷捐筒謎弘鋇陀態毯甄玲攀怠蹦黨減伍婿咒效蒜蔫溢督悲茹訪汐勵孺冬括卯蔓添二麥叉蛾婆彥近琴棠走芒敞哉荷哄徊塹字航激哲徑尤嗡敏倆癥集悅中洛娘催董座角鋤務蜀肺項漳汲剛燥梭誡譴匆炊狠灤濘阿核氓肺梯襲坯霖
4、鞏惶布菊同忘腐臼鴉煩妓睫恬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及答案匯集一、課程與教學論試題1、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1.把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凱洛夫 D.赫爾巴特
5、 2.“泰勒原理”的實踐基礎是( ) A.活動分析
6、60; B.解放興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羅義3.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假設的是( ) A.贊科夫 B.巴班斯基C.維果茨基 D.列昂節夫4.確定學習者需要的過程本質上是(
7、0; ) A.教師提供選擇的過程 B.家長提供選擇的過程 C.學習者自由選擇的過程
8、; D.學校提供選擇的過程5.( )是指向于特定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為師生所共同遵循的教與學的操作規范和步驟。&
9、#160; A.教學過程 B.教學原則 C.教學方法 D.教學設計6.“精神助產術”的確立者是( ) 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柏拉圖 D.黑格爾7.( )提出,課程開發的任務之一,是要提供實施的“過程原則”。
10、A.斯騰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奧利沃8.“副學習”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遜 C.巴羅 D.杜威9.被
11、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圣經”的著作是( )。 A.課程 B.課程編制 C.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D.怎樣編制課程10.施瓦布主張,課程開發的基本方法應是( ) A.工作分析 B.課程審議 C.活動分析 D.職業分析 11.
12、五六十年代出現了所謂的“三大新教學論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為主義教學論 B.人本主義教學論 C.嘗試教學論 D.發展性教學論12.杜威實現課程與教學一體化的具體途徑是( ) A.從做中學 B.反省思維 C.主動作業
13、160; D.問題教學13. 被看作是課程開發的經典模式、傳統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標模式 C.批判模式 D.過程模式14.( )的本質含義在于鼓勵教師對課程實踐的反思批判和發揮創造作用。 A.目標原則 B.量力性原則 C.過程原則 D.思想性原則&
14、#160; 15.“道爾頓制”的確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盧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學的三個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礎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個體性、基礎性、范例性 D.全員性、基本性、
15、范例性17.“非指導性教學”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 ) A.一般發展 B.自我實現 C.全面發展 D.情感發展 18.( )是具體體現在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中的教育價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標 C
16、.課程與教學目標 D.課時目標19.生成性目標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義 B.唯科學主義 C.實踐理性 D.解放理性20.( )是根據特定的教育價值觀及相應的課程目標,從學科知識、當代社會生活經驗或學習者的經驗中選擇課程要素的過程。
17、A.課程編制 B.課程開發 C.課程實施 D.課程選擇21.“學校課程不斷建構出新的社會生活經驗”,這是( )的觀點。 A.被動適應論 B.主動適應論 C.滯后論 D.超越論 22.課程組織的基本標準有連續性、順序性和(
18、 ) A.整合性 B.邏輯性 C.個別性 D.超體性 23.浪漫自然主義經驗課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盧梭 C.斯賓塞
19、160; D.夸美紐斯24.把課程分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運作的、經驗的五個不同層次的是( ) A.古德萊德 B.查特斯 C.斯金納 D.杜威
20、0; 25.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在本質上受( )支配。 A.技術理性 B.實踐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論理性 26.( )是在課程開發或課程實施還在發展或完善過程中時所采用的評價。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21、; D.內在評價27.把教育評價分為古典的考試型時期、心理測量占統治地位時期、后現代時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維 B.泰勒 C.布盧姆 D.萊斯
22、0;28.下列各項中( )不屬于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A.隨機訪問教學 B.情境教學 C.支架式教學 D.問題教學 29.在“學科結構運動”中誕生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是( ) A.學術中心課程
23、60; B.社會問題中心課程 C.兒童活動中心課程 D.人格中心課程30.在非指導性教學中,教師是作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進者 D.指導者二、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1.“教育目標分類學”有哪些基本特征?2.目標取向、過程取向、主體取向三種評價取向各自的本質是什么?3.簡述程序教學的含義與教學設計的原則。4.倡導綜合課程的基本
24、依據是什么? 5.教學過程的本質表現在哪些方面?三、論述題(共25分,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3分)1.論述“共同解決問題型”教學方法的含義、價值與實施條件。2.世界課程改革有哪些發展趨勢?據此應如何深化我國的課程改革?四、材料分析題(共15分) 夸美紐斯曾經寫道:“教師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變,所以,假如他發現了某門學科與某個學生的天性不合,他決不應強迫他去學習;因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東西多半會由另一方面去補足。假如沒有一個學生違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學習任何學科,我們就不會有發生厭惡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個人都會順著他的自
25、然的傾向去發展。” 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教學思想?應如何看待這種思想?如何在教育實踐中運用這種思想? 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
26、#160; 5.C 6.A 7.A 8.A 9.C 10.B
27、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28、160; 18.C 19.C 20.D21.D 22.A 23.B
29、60;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二、簡答題(每小題6
30、分,共30分)1.教育目標具有層級結構。教育目標要以學生具體的、外顯的行為來描述。教育目標超越了學科內容。2.目標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對被評價對象的有效控制和改進。過程取向:受實踐理性所支配,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交互作用、強調評價者對評價情境的理解、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主體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導對評價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與解放作為評價的根本目的。3.含義:將預先審定的教材精心組織成有邏輯的順序,借助教學機器,使學生以個別化的方式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原則:積極反應、小步子、即時強化、自定步調、低錯誤率4.文化或學科知識的發展不是相互隔離、彼此封閉的,而
31、是相互作用、彼此關聯的。學生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整體性。5.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認識過程與人類一般認識過程的統一。教學過程是教養和教育的統一。三、論述題(共25分,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3分)1.含義:是通過師生的民主對話與討論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決問題,由此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學方法。價值:體現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調動了教師與學生兩類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解決和探究能力、創造性、交往能力等。實施條件:學生必須在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所要討論的問
32、題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對這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利用。2.趨勢:國家課程開發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統一;把信息技術知識和學習者的個人知識作為課程內容的有機構成;提倡多樣化的課程結構;重視課程實施的研究,重視教師進修;提高課程改革的科學化水平,建立專家咨詢機構。四、材料分析題(共15分) 略。二、課程與教學論模擬試題(附答案)一填空題1( )( )( ),是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三大任務2( )中的( )可以說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學專著,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經驗。3()標志著教學論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4古希臘教育包括斯巴達( )教育和雅典的( )教育。5()是世界
33、教育史上第一位對發現學習從理論上進行詳細研究、周密論證的教育學家。6博比特的()問世標志著課程作為一門研究領域的誕生。7永恒學科大致有三大類:( )( )( )。8教學過程的動力是指( )和( )的動力。 9 課程評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 )( )10教學設計的前期準備分析主要包括:( )分析( )分析( )分二選擇題(下列選擇題中有的是單選題,有的是多選題,請將所選擇的答案的序號字母填上空格多選題的答案多于標準答案則扣分。)1下面哪項不屬于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 )。A全班上課B.班內分組教學C.多媒體教學D.班內個別教學2教學媒體分為()。A單項教學媒體B.雙項教學媒體C.自學媒體D.
34、傳遞媒體教學3講授法的類型()。 A講述B.講解C.講讀D.講演4.教學環境的功能有哪些()。A.益智功能B.健體功能C.美育功能D.養德功能5.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結構的基本原則有那些()。A.均衡性B.雙向性C.綜合性D.選擇性6赫爾巴特的教學主張可以歸結為()。A.教師中心B.學生中心C.書本中心D.課堂中心7下列哪些選項是鐘啟泉認為的西方迄今為止出現的課程結構()。A.整體結構B.中觀結構C.宏觀結構D.微觀結構8.下列那一選項是美國課程專家古德萊德提出的課程層次()。理想課程文件課程理解課程實施課程經驗課程A.B.C.D.9.我們一般說的師生關系是指()。A.朋友關系B.業務關系C.學
35、習關系D.倫理關系E.情感關系10.列哪些選項是屬于發展性評價的功能()。A.導向功能B.評價功能C.激勵功能D.調節功能三判斷題1認識課程與教學論的客觀規律,這是課程與教學輪的基本任務之一。()2現代教學論是以德國的赫爾巴特為代表。()3表現性評價是指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來評價學生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4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可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反抗的三種類型。()5問題解決的過程是一種“探索失敗成功再探索”的過程。()四簡答題1簡述教學媒體的作用。2教學環境有哪些功能?3研究性學習具有哪些主要特征?4 課程的分類標準是什么?五論述題1.論述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2.試述綜合課程在全
36、國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六材料題材料一: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獲得優異的成效,具有重要意義。材料二:05級中文班的同學在九小見習時,九小的王進老師向他們面授教學技巧,王:“教學有多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效果,但是我們選擇哪種教學方法的時候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實際,充分考慮教學方法的優選因素?!眴栴}: 1.結合材料一,說說教學方法的作用? 2. 根據材料二,談談選擇教學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3.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這次見習的心得體會,圍繞課程與教學論的相關知識談談自己對教學技能的認識或對教學方法的看法。答案一填空題1揭示規律,確立價值,優化技術2禮記,學記3大教學論4軍事
37、,文雅5 布魯納6課程7理智訓練的內容理智訓練的方法理智訓練的工具8教學過程運行發展 9對課程本身的評價對教師課程實施評價對學生課程進行評價10教學背景教學任務學習者二選擇題1C2ABC3ABCD4ABCD5ACD 6ACD7BCD8A9BDE10ABCD三判斷正誤12X(以美國的杜威為代表)3X(觀察學生在完成任務是的表現)45X(探索失敗糾正再探索)四簡答題1輔助師生的教與學提供學生訓練或實踐的機會有利于發現學習有利于個性化教學有利于教學互動2益智功能體健功能美育功能美德功能3.發揮主體性,促進學生相應的發展通過合作和協商,加深對學科知識的認識提供探究的實踐機會,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個
38、性與民主性的統一4.以培養目標為標準以課程內容或范圍為標準以學生在課程中的主要學習方式為標準以管理方式為標準以課程開發為標準五論述題1論述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要點:(1) 目標分解進行學習需要和興趣的分析進行學習任務選擇進行學習任務的組織單元目標的表述和歸類(二)任務分析確定學生的起點能力分析使能目標及其類型分析學習的支持性條件(三)起點確定分析新知識的學習所需要的先備知識和,技能目標能力的分析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四)目標表述2.論述綜合課程在全國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要點:第一,綜合課程建立了教學與學生經驗,社區生活的聯系,可以給學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體觀念,使各類知識能夠相互支撐,更為真實
39、地反映現實生活,使學生能夠產生學習上的聯系,綜合的方式和觀念。第二,綜合課程超越了分科課程的學科局限,強調各類知識的橫向聯系,為課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具有更強的吐故納新的能力,同時,提供了多學科方法和視野,更利于培養學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第三,綜合課程強調各類知識的整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結構相互溝通的機會,強調開展學科綜合性學習活動,以更好的完成學科課程內容的教學,它與綜合實踐活動有著相同的活動方式,但他的目標是服務于學科教學內容。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和教師開展研究,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六材料分析題1.教學方法的作用:溝通師生教與學的中介激發學生
40、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實現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基本途徑2教學方法的優選因素: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實際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學環境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師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3教學技巧:采取點名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開小差不斷向學生強調學習的重要部分聯系回憶,即時溫故知識鼓勵,表揚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競賽,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方式創新,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多做游戲,以師生互動的形式來學習教師應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權威,使學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三、2011年全國自考課程與教學論模擬試卷1、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
41、,共30分)1. ( )提出的“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命題可以說是在課程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課程選擇的問題。A. 奧蘇伯爾B. 斯賓塞C. 杜威D. 洛克 答案:B2. 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被稱為()A. “精神助產術”B. “教學對話”C. “共同討論”D. “注入式教學法” 答案:A3. 最先在理論上將班級授課組織確立起來的是()A. 杰克遜B. 盧梭C. 赫爾巴特D. 夸美紐斯答案:D4. 在兒童發展的初期,兒童表征客體主要是通過()A. 行為表征B. 圖像表征C. 符號表征D. 語言表征答案:A5.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動向是( )A. 重視技術課程并謀求技術
42、課程與科學課程的融合 B. 仍強調科學課程C. 技術課程在基礎教育中不夠重要 D. 技術課程只在高等教育中開設 答案:A6. “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是( )A. 學校B. 校長C. 教師D. 學生 答案:A7. 第一次明確提出“把心理發展的研究作為教學總原則的基礎”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紐斯B. 康德C. 赫爾巴特D. 裴斯泰洛齊 答案:D8. 系統確立“過程模式”的是( )A. 博比特B. 查特斯C. 泰勒D. 斯滕豪斯 答案:D9. 在布魯納所提出的內部動機中,( )是指兒童由于對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圖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類同性。 A. 好奇心B. 能力動機C. 自居作用D. 同伴間的相
43、互作用 答案:C10. 形式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提出者是( )A. 斯克里文 B. 泰勒 C. 布盧姆 D. 艾斯納 答案:A11. 提出外貌模式的是( )A. 泰勒 B. 普羅沃斯C. 斯太克D. 古巴和林肯 答案:C12. 主體取向的評價對應于利維的評價的( )A. 古典的考試型時期B. 心理測量占統治地位的時期C. 后現代時期D. 現代時期 答案:C13. 從研究方法上看,課程研究的趨勢是( )A. 量的研究B. 質的研究C. 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的整合D. 既不是量的研究,也不是質的研究 答案:C14. 把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發展歷史劃分為古典考試型時期、心理測量占統治地位時期、后現代時期的
44、學者是( ) A. 施瓦布B. 斯騰豪斯C. 泰勒D. 利維 答案:D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1. 如何理解教學對話的性質?答案:教學對話就是通過教師的提問、激勵與引導,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達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因此而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與人格的教學方法。教學對話是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型教學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進一步理解教學對話的性質還需明確以下幾點:(1)教學對話是以教師指導為特征的。(2)教學對話旨在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對話與學術對話也有一定的區別。(3)教學對話以學生的自由思考、自由表達為特征。2. 博比特與查特斯的課程開發理論有何區別?答案:表現在:(1)查特斯把
45、理想視為課程的有機構成,而博比特則把活動和經驗作為課程的組成部分。(2)查特斯強調系統知識,博比特則更強調人類從事活動所需的經驗與能力。(3)查特斯把課程開發的方法稱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與“活動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過“工作分析”主要指對人類的職業領域的分析,而“活動分析”要來得寬泛,它不僅包括職業領域,還包括非職業領域。3. 簡述博比特的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的基本內容。答案:該理論的基本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面:(1)教育的本質。即教育為成人生活做準備,教育是促進兒童的活動與經驗發展的過程,教育即生產。(2)課程的本質。課程是兒童及青年為準備完美的成人生活而從事的一系列活動及由
46、此取得的相應的經驗。(3)課程開發的方法活動分析。課程開發的具體過程包括五個步驟,即人類經驗的分析;具體活動或具體工作的分析;課程目標的獲得;課程目標的選擇;教育計劃的制定。4. 目標達成模式的步驟是什么?答案:它包括如下七個步驟:(1)建立目的和目標;(2)對目標分成較細的類目;(3)以行為名詞表達目標,這一步還包括界定和修訂使用的行為名詞;(4)確定能表現目標達成程度的具體場景;(5)選擇和發展評價所使用的測量技術;(6)搜集學生表現的有關資料;(7)將搜集到的資料與行為目標比較。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1. 試述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論。答案:布魯納所提倡的發現學習
47、,就是不把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而是由學習者通過一系列發現行為(如轉換、組合、領悟等)發現并獲得學習內容的過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學習過程的探究性。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種探究的過程,教學并不僅僅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而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同時獲得知識,獲得探究的途徑和態度。(2)注重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邏輯思維不同,直覺思維并不依據已經嚴格規定好了的步驟進行,而是采取躍進、越級和走捷徑的方式來思維,它對科學發現活動極為重要。教師應該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根據直覺思維的特點幫助學生形成直覺思維的能力。(3)注重內部動機。布魯納認為,推動真正的學習行
48、為的動力,不是外部動機,而是在學習本身中發現報償的動機,即內部動機。據此,他提出了好奇心、能力動機、自居作用、同伴間的相互作用四種內部動機。(4)注重信息的靈活提取。對于學習中的發現行為有何意義,布魯納論述了它的價值,這包括:一切真知都是自己發現的,因為只有親自發現的知識才是真正屬于個人的,才是自己的內在財富。它有助于直覺思維能力的發展,因為在發現學習中充滿了嘗試、猜想和領悟。發現行為還有助于引起學習的內部動機和自信心。發現行為還有助于記憶的保持。總之,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論,注重學生自身對知識的探求,從而從傳統教學對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學習動態過程的關注,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教學中不是處處都能應用發現教學法的,而是一定要考慮它是否適合于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潔公司競標方案范本
- 砌塊建筑電氣系統設計與施工考核試卷
- 畜牧業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表面處理方法考核試卷
- 2025年【煤礦防突】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鐵建財務有限公司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環保工程環境信息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2024年秘書證考試知識框架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問答試題及答案
- 氨綸纖維在航空航天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高清版)DZT 0002-2017 含煤巖系鉆孔巖心描述
- 天然石材更換方案
-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護理查房
- 嚴防管制刀具 對自己和他人負責-校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扁平足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 青春健康知識100題
- 員工考勤培訓課件
- 危機處理與應急管理
- 豐田C-HR汽車說明書
- 國開電大操作系統-Linux系統使用-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