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_第1頁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_第2頁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_第3頁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_第4頁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OGO 溫嶺市婦幼保健院溫嶺市婦幼保健院 吳小兵吳小兵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LOGOPage 2概述概述n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該病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該病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后天因素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是可以預防的,后天因素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因此1992年北美小兒矯形外科學會將其更名年北美小兒矯形外科學會將其更名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DDH是最常見的是最常見的四肢畸形,新生兒發病率在四肢畸形,新生兒發病率在1%左右,男女之左

2、右,男女之比比1:5,有家族史的則增加,有家族史的則增加20%的機會,受累的機會,受累髖發生率依次為左髖、雙髖、右髖。髖發生率依次為左髖、雙髖、右髖。LOGOPage 3流行病學流行病學 Barlow(1962)發現初生時發現初生時1.08新生兒有新生兒有髖關節不穩定,超過髖關節不穩定,超過3.5天減少一半,自然天減少一半,自然治愈率治愈率58。 Ramsey(1976)檢查了)檢查了2.5萬嬰兒發現,萬嬰兒發現,新生兒存在新生兒存在100髖關節不穩定,這只是先髖關節不穩定,這只是先天性因素,并不完全發病。天性因素,并不完全發病。 LOGOPage 4病因學病因學一、解剖結構欠缺n 有研究顯示

3、新生兒出生時髖臼深度變淺,致使髖關節不穩有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時髖臼深度變淺,致使髖關節不穩定,是本病的解剖學欠缺。對胎兒的解剖觀察發現,髖臼定,是本病的解剖學欠缺。對胎兒的解剖觀察發現,髖臼深度值(臼深指數深度值(臼深指數/髖臼直徑髖臼直徑100)從胎兒)從胎兒4月的月的67.8,至,至出生時下降至出生時下降至46。n 胎兒髖關節髖臼指數從胎兒髖關節髖臼指數從16周的周的60至新生兒降至至新生兒降至43.3,而,而園韌帶長度增長園韌帶長度增長3.1倍,髖臼深度只增長倍,髖臼深度只增長1.8倍。倍。n 已知已知維持髖關節的穩定主要有三大因素:髖臼直徑、深度維持髖關節的穩定主要有三大因素:髖臼直徑

4、、深度與股骨頭的比例,髖臼深度與園韌帶長度的比例,髖關節與股骨頭的比例,髖臼深度與園韌帶長度的比例,髖關節周圍肌肉。只要有兩個因素異常即可影響髖關節的穩定性。周圍肌肉。只要有兩個因素異常即可影響髖關節的穩定性。LOGOPage 5二、遺傳因素n 多基因遺傳在發病中有一定作用,患兒有家族史的是沒有家族史的多基因遺傳在發病中有一定作用,患兒有家族史的是沒有家族史的7 7倍。倍。三、激素學說n 分娩時母體分泌大量雌激素,髖關節處于松弛狀態。分娩時母體分泌大量雌激素,髖關節處于松弛狀態。四、機械因素n 臀位產使髖關節在異常的屈曲位置上遭受機械壓力,容易引起股骨頭脫位,臀位產使髖關節在異常的屈曲位置上遭

5、受機械壓力,容易引起股骨頭脫位,并進一步引起局部生長發育的異常。并進一步引起局部生長發育的異常。五、宮內異常 1 1、羊水過少、巨大兒發生率高、羊水過少、巨大兒發生率高宮內空間狹小,胎兒活動范圍減少。宮內空間狹小,胎兒活動范圍減少。 2 2、女性比例高、女性比例高女孩對母體內的韌帶弛緩素敏感。女孩對母體內的韌帶弛緩素敏感。LOGOPage 6病理病理n 主要改變是脫位后的繼發性變化,如髖臼淺,前主要改變是脫位后的繼發性變化,如髖臼淺,前傾角大,是符合傾角大,是符合“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先決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先決條件條件”的的Harris定律。定律。隨著年齡增長,病理改變隨著年齡增長,病理

6、改變日益加重,此點為動物實驗所證實,它間接的證日益加重,此點為動物實驗所證實,它間接的證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髖臼髖臼:髖臼前、上、后緣發育不良,平坦,變淺,:髖臼前、上、后緣發育不良,平坦,變淺,其中脂肪組織、圓韌帶充塞其中。最終脫位的股其中脂肪組織、圓韌帶充塞其中。最終脫位的股骨頭壓迫髂骨翼出現凹陷,假臼形成。骨頭壓迫髂骨翼出現凹陷,假臼形成。股骨頭股骨頭:股骨頭骨骺出現遲緩,發育較小,隨著時:股骨頭骨骺出現遲緩,發育較小,隨著時間的推移股骨頭失去球形而變得不規則。間的推移股骨頭失去球形而變得不規則。LOGOPage 7股骨頸股骨頸:變短變粗,前傾角加大。:變短變粗,前傾

7、角加大。盂唇盂唇:在胚胎發育至:在胚胎發育至78周時,間質細胞分化形成周時,間質細胞分化形成關節囊和盂緣,當受到任何刺激均可使正常間質關節囊和盂緣,當受到任何刺激均可使正常間質停止吸收出現盂唇。盂唇在盂緣上方常與關節囊、停止吸收出現盂唇。盂唇在盂緣上方常與關節囊、圓韌帶連成一片,有時呈內翻、內卷狀影響股骨圓韌帶連成一片,有時呈內翻、內卷狀影響股骨頭復位。頭復位。圓韌帶圓韌帶:改變不一,有的可拉長、增粗、增厚,有:改變不一,有的可拉長、增粗、增厚,有些病例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些病例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關節囊關節囊:松弛,隨股骨頭上移而拉長、增厚,關節:松弛,隨股骨頭上移而拉長、增厚,關節囊前方髂

8、腰肌經過處出現壓跡,嚴重呈葫蘆狀,囊前方髂腰肌經過處出現壓跡,嚴重呈葫蘆狀,妨礙股骨頭復位。妨礙股骨頭復位。LOGOPage 8骨盆骨盆:單側脫位骨盆傾斜。雙側脫位骨盆較垂直、:單側脫位骨盆傾斜。雙側脫位骨盆較垂直、前傾。前傾。脊柱脊柱:單側脫位由于骨盆傾斜出現代償性脊柱側彎。:單側脫位由于骨盆傾斜出現代償性脊柱側彎。雙側脫位由于骨盆的垂直,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雙側脫位由于骨盆的垂直,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后凸。部后凸。肌肉和肌膜肌肉和肌膜:隨著股骨頭的上移脫位,內收肌、髂:隨著股骨頭的上移脫位,內收肌、髂腰肌緊張,臀肌、闊筋膜張肌的不同程度的攣縮。腰肌緊張,臀肌、闊筋膜張肌的不同程度的攣縮。LO

9、GOPage 9分型分型髖關節脫位可分為兩大型。髖關節脫位可分為兩大型。一一.單純型單純型 1. 髖臼發育不良型髖臼發育不良型 2.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半脫位 3.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二二.畸形型畸形型LOGOPage 101.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發育不良 又稱為髖關節不穩定,早起常無癥狀,生又稱為髖關節不穩定,早起常無癥狀,生后有很高的比例呈現髖關節不穩定,后有很高的比例呈現髖關節不穩定,X線常線常以髖臼指數增大為特征,以髖臼指數增大為特征,有的隨生長發育有的隨生長發育而逐漸穩定,有的采用適當的髖關節外展而逐漸穩定,有的采用適當的髖關節外展位而隨即自愈,但是也有少數病例持續存位而隨即自愈,但是

10、也有少數病例持續存在著髖臼發育不良的改變,年長后出現癥在著髖臼發育不良的改變,年長后出現癥狀,尚需進行手術治療。狀,尚需進行手術治療。LOGOPage 112.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半脫位 該型該型股骨頭及髖臼發育差,股骨頭向外輕股骨頭及髖臼發育差,股骨頭向外輕度移位,未完全脫出髖臼,髖臼指數增大。度移位,未完全脫出髖臼,髖臼指數增大。它既不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的結果,也它既不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的結果,也不是髖關節脫位的過渡階段,而是一個獨不是髖關節脫位的過渡階段,而是一個獨立的類型,可以長期存在下去。關節造影立的類型,可以長期存在下去。關節造影觀察手術中發現,在髖臼的外方形成一個觀察手術中發現

11、,在髖臼的外方形成一個膜樣隔膜而限制其完全復位。膜樣隔膜而限制其完全復位。LOGOPage 123.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 是指髖關節完全脫位,是指髖關節完全脫位,為最常見的一型,股骨頭已完為最常見的一型,股骨頭已完全脫出髖臼,向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髖臼與股全脫出髖臼,向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髖臼與股骨頭之間。骨頭之間。該型根據股骨頭脫位的高低分為三度。該型根據股骨頭脫位的高低分為三度。度:股骨頭向外方移位,位于髖臼同一水平。度:股骨頭向外方移位,位于髖臼同一水平。度:股骨頭向外上方移位,相當于髖臼外上緣部分。度:股骨頭向外上方移位,相當于髖臼外上緣部分。度:股骨頭位于髂骨翼部分。度:股骨

12、頭位于髂骨翼部分。 脫位的分度標志著脫位的高低,對手術前牽引方法的脫位的分度標志著脫位的高低,對手術前牽引方法的選擇,治療后合并癥的發生以及預后均有直接關系。選擇,治療后合并癥的發生以及預后均有直接關系。LOGOPage 13雙髖關節半脫位雙髖關節半脫位LOGOPage 14右髖關節右髖關節度度脫位、左髖關節半脫位脫位、左髖關節半脫位LOGOPage 15雙髖關節脫位雙髖關節脫位度度LOGOPage 16右髖關節脫位右髖關節脫位度度LOGOPage 17畸形型畸形型 均為雙側髖關節脫位,雙膝關節處于伸均為雙側髖關節脫位,雙膝關節處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雙足呈極度外旋位,直位僵硬,不能屈曲,雙

13、足呈極度外旋位,為先天性關節攣縮癥。有合并并指、缺指、為先天性關節攣縮癥。有合并并指、缺指、拇內收畸形。該型治療困難,療效不佳,拇內收畸形。該型治療困難,療效不佳,均需手術治療。均需手術治療。LOGOPage 18臨床檢查臨床檢查 DDH患兒站立和行走較晚,嬰兒期未行走時表現為患兒站立和行走較晚,嬰兒期未行走時表現為大腿內側皮紋不對稱,雙下肢不等長,患側臀紋升高或較大腿內側皮紋不對稱,雙下肢不等長,患側臀紋升高或較多。多。Ortolani檢查外展受限、可感到股骨頭滑進髓臼或聽檢查外展受限、可感到股骨頭滑進髓臼或聽到彈響,到彈響,Barlow檢查有半脫位和后脫位。檢查有半脫位和后脫位。 行走后單

14、側者表現跋行,雙側者行走左右搖擺如鴨步。行走后單側者表現跋行,雙側者行走左右搖擺如鴨步。體查患肢縮短,臀紋不對稱,會陰部加寬?;贾晒穷^凸體查患肢縮短,臀紋不對稱,會陰部加寬?;贾晒穷^凸出,髓外展受限,曲(出,髓外展受限,曲(Trende-lenbrg)氏征陽性,牽拉)氏征陽性,牽拉推送患肢,股骨頭可如推送患肢,股骨頭可如“打氣筒打氣筒”樣上下移動。樣上下移動。 倘若每個新生兒出生后均能做常規檢查,在倘若每個新生兒出生后均能做常規檢查,在37天內天內明確診斷而進行治療,其療效最理想。明確診斷而進行治療,其療效最理想。 1歲內明確診斷,可成功治療,日后歲內明確診斷,可成功治療,日后X線檢查可完

15、全正線檢查可完全正常,說明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常,說明早期診斷的重要性。LOGOPage 191.新生兒期檢查法新生兒期檢查法 1.1外觀與皮紋:髖脫位時大腿、小腿與對側不相外觀與皮紋:髖脫位時大腿、小腿與對側不相稱,臀部寬,腹股溝褶紋不對稱,患側短或消失。稱,臀部寬,腹股溝褶紋不對稱,患側短或消失。臀部褶紋亦不相同,患側升高或多一條,整個下臀部褶紋亦不相同,患側升高或多一條,整個下肢縮短,且輕度外旋位。肢縮短,且輕度外旋位。n 1.2股動脈搏動減弱:股動脈搏動減弱: 腹股溝韌帶與動脈交叉以下一橫指可捫到股腹股溝韌帶與動脈交叉以下一橫指可捫到股動脈,股骨頭襯托股動脈,搏動強而有力。股骨動脈,股骨

16、頭襯托股動脈,搏動強而有力。股骨頭脫位后股動脈襯托消失,搏動減弱,檢查需兩頭脫位后股動脈襯托消失,搏動減弱,檢查需兩側對比觀察。側對比觀察。LOGOPage 201.3 1.3 AllisAllis征征: 新生兒平臥、屈膝新生兒平臥、屈膝8585度度9090度,兩足平放床上,度,兩足平放床上,兩踝并攏可見兩膝高低不等(患側低于正常側)。兩踝并攏可見兩膝高低不等(患側低于正常側)。對對于單側髖關節脫位有效。于單側髖關節脫位有效。1.4 1.4 BarlowBarlow試驗(彈試驗(彈出試驗):是診斷髖出試驗):是診斷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不穩定的可靠方法。節不穩定的可靠方法。L

17、OGOPage 211.5 Ortolani征(外展試驗):征(外展試驗): 此法可靠,是新生兒普查的重要方法此法可靠,是新生兒普查的重要方法?;純骸;純浩脚P,屈膝、屈髖各平臥,屈膝、屈髖各90度,檢查者面對小兒臀部,度,檢查者面對小兒臀部,雙手握住雙膝同時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雙手握住雙膝同時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觸及床面,當外展一定程度受限,而膝外側不能觸及床面,當外展一定程度受限,而膝外側不能觸及床面,稱為外展試驗陽性。當外展一定程度觸及床面,稱為外展試驗陽性。當外展一定程度突然彈跳,則外展可達突然彈跳,則外展可達90度,稱為度,稱為Ortolani征陽征陽性。性。LOGOPag

18、e 222 較大兒童檢查:較大兒童檢查:2.1 跛行步態:跛行常是小兒就診的唯一主訴。一跛行步態:跛行常是小兒就診的唯一主訴。一側脫位時跛行,雙側脫位表現為側脫位時跛行,雙側脫位表現為“鴨步鴨步”,臀部,臀部明顯后突。明顯后突。2.2 套疊試驗(打氣筒征):小兒平臥,屈髖、屈套疊試驗(打氣筒征):小兒平臥,屈髖、屈膝各膝各90度,一手握住膝關節,另一手抵住骨盆兩度,一手握住膝關節,另一手抵住骨盆兩側髂前上棘,將膝關節向下壓可感到股骨頭向后側髂前上棘,將膝關節向下壓可感到股骨頭向后脫出,膝關節向上提可感到股骨頭進入髖臼。脫出,膝關節向上提可感到股骨頭進入髖臼。LOGOPage 232.3 Nel

19、aton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正常通過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正常通過大轉子頂點稱為大轉子頂點稱為Nelaton線。脫位時大轉子在此線。脫位時大轉子在此線之上。線之上。2.4 Trendelenburg試驗(臀中肌試驗):試驗(臀中肌試驗):囑小兒囑小兒單腿站立,另一腿盡量屈髖、屈膝,使足離地。單腿站立,另一腿盡量屈髖、屈膝,使足離地。正常站立時對側骨盆上升;脫位后股骨頭不能抵正常站立時對側骨盆上升;脫位后股骨頭不能抵住髖臼,臀中肌無力,使對側骨盆下降,從背后住髖臼,臀中肌無力,使對側骨盆下降,從背后觀察尤為清楚。觀察尤為清楚。是髖關節不穩定的體征。是髖關節不穩定的體征。LOGOPage

20、 24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B B型超聲檢查型超聲檢查n 小于6月齡患者因髖臼和股骨頭主要為軟骨,x線平片不能顯示,最容易通過超聲檢查作出形態學評估,超聲還能提最容易通過超聲檢查作出形態學評估,超聲還能提供髖關節穩定性的動態觀察。供髖關節穩定性的動態觀察。n 半脫位時半脫位時: :股骨頭與髖股骨頭與髖臼之間可見 較寬間隙,兩者不能完全嵌合,骨性髖髖臼發育不良,由于股骨頭向后上方移位,髖髖臼受壓變形。n 完全脫位時:股骨頭向后上方軟組織內移位,股骨頭與髖完全脫位時:股骨頭向后上方軟組織內移位,股骨頭與髖臼窩完全分離,髖髖臼窩空虛且變淺。骨性髖髖臼蓋的內緣多呈平坦型或圓形。LOGOPage 25n

21、 國際上常用的方法是國際上常用的方法是GrafGraf法:探頭置大轉子上,縱軸和軀干縱法:探頭置大轉子上,縱軸和軀干縱軸平行,前后平行移動探頭,以獲得較清晰的髖額狀斷面聲像,軸平行,前后平行移動探頭,以獲得較清晰的髖額狀斷面聲像,測得測得、角。角。n 根據根據、角的大小將髖關節分為角的大小將髖關節分為4 4型:型:n 型:型:6060、5555屬正常髖關節,骨性髖臼發育良好;屬正常髖關節,骨性髖臼發育良好;型:型:43436060,55557777,即髖關節發育不良;,即髖關節發育不良;型:型:437777,半脫位;,半脫位;型:完全脫位。型:完全脫位。角角( (骨頂角骨頂角) )是指由骨頂線

22、(是指由骨頂線(BDBD)和基線()和基線(ABAB)相交而成的夾)相交而成的夾角;角;角角( (軟骨頂角軟骨頂角) ):由軟骨頂線(:由軟骨頂線(BCBC)和基線()和基線(ABAB)相交而成的)相交而成的夾角夾角 。LOGOPage 26n 優點:對于接受對于接受PavlikPavlik吊帶治療的嬰兒,可追蹤髖關節的吊帶治療的嬰兒,可追蹤髖關節的發育情況,減少拍片次數,并早期發現失敗病例。為無創、發育情況,減少拍片次數,并早期發現失敗病例。為無創、可重復性好的敏感方法??芍貜托院玫拿舾蟹椒ā 缺點:特異性差,假陽性率高,可能造成對正常髖的過度特異性差,假陽性率高,可能造成對正常髖的過度治

23、療治療, ,適宜用于初步篩選。適宜用于初步篩選。LOGOPage 27LOGOPage 28LOGOPage 29LOGOPage 30LOGOPage 31LOGOPage 32CdLOGOPage 33LOGOPage 34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 X線線n 一直以來,一直以來,X線平片是診斷發育性髖脫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線平片是診斷發育性髖脫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其簡便性、經濟性使之具有了較高的應用價值。其簡便性、經濟性使之具有了較高的應用價值。n 平片常規攝雙髖正位和蛙式位片,典型表現包括:平片常規攝雙髖正位和蛙式位片,典型表現包括:n 股骨頭向外上移位;股骨頭向外上移位;n 股骨頭骨骺發

24、育小、不規整,或出現延遲;股骨頭骨骺發育小、不規整,或出現延遲;n 髖臼頂發育不良呈斜坡狀,髖臼角加大,可達髖臼頂發育不良呈斜坡狀,髖臼角加大,可達50 - 60;n 患側股骨發育較細小,股骨頸短縮。患側股骨發育較細小,股骨頸短縮。n 骨盆:單側脫位骨盆傾斜,雙側脫位骨盆較垂直、前傾。骨盆:單側脫位骨盆傾斜,雙側脫位骨盆較垂直、前傾。n 包繞股骨頭的半弧形關節囊其上緣與髖臼頂不相接,其上包繞股骨頭的半弧形關節囊其上緣與髖臼頂不相接,其上方可見三角形透亮區。方可見三角形透亮區。n 股骨頭近端骨化中心出現(股骨頭近端骨化中心出現(46月齡),即可推薦月齡),即可推薦。 LOGOPage 351.V

25、on-Rosen (外展內旋位外展內旋位)攝片法攝片法 嬰兒仰臥位,雙下肢外嬰兒仰臥位,雙下肢外展展45度,盡力內旋位攝度,盡力內旋位攝片。片。正常時骨干軸線向正常時骨干軸線向上的延長線經髖臼外緣上的延長線經髖臼外緣相交于腰相交于腰5與骶與骶1的平面的平面以下。但脫位時此線經以下。但脫位時此線經髂前上棘相交于腰髂前上棘相交于腰5骶骶1平面以上。平面以上。LOGOPage 36Von-Rosen (外展內旋位外展內旋位)攝片法攝片法LOGOPage 372.骨盆平片測量法骨盆平片測量法n 如圖所示兩側髖臼如圖所示兩側髖臼Y形軟骨形軟骨連成為連成為Hilg-eneriner線,簡線,簡稱為稱為H線

26、,股骨上端距線,股骨上端距H線線之距離為上方間隙。股骨上之距離為上方間隙。股骨上端鳥嘴距坐骨支外緣為內側端鳥嘴距坐骨支外緣為內側間隙,正常均值上方間隙為間隙,正常均值上方間隙為9.5mm,內側間隙為,內側間隙為4.3mm。若上方間隙小于若上方間隙小于8.5mm,內側間隙大于,內側間隙大于5.1mm應懷疑髖關節脫位。應懷疑髖關節脫位。若上方間隙小于若上方間隙小于7.5mm,內,內側間隙大于側間隙大于6.1mm可診斷為可診斷為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此法簡易可靠。此法簡易可靠。LOGOPage 38骨盆平片測量法骨盆平片測量法LOGOPage 393.Perkin象限象限 當股骨頭骨骺核出現后可當

27、股骨頭骨骺核出現后可利用利用Perkin象限,即兩側髖臼象限,即兩側髖臼中心連一直線稱為中心連一直線稱為H線,再從線,再從髖臼外緣向髖臼外緣向H線做一垂線線做一垂線(P),將髖關節劃分為四個象將髖關節劃分為四個象限,限,正常股骨頭骨骺位于內下正常股骨頭骨骺位于內下象限內。若在外下象限為半脫象限內。若在外下象限為半脫位,在外上象限為全脫位。位,在外上象限為全脫位。LOGOPage 40Perkin象限象限LOGOPage 41Perkin象限象限新生兒正常股骨新生兒正常股骨上端鳥嘴狀突起上端鳥嘴狀突起位于內下象限內。位于內下象限內。若在外下象限為若在外下象限為半脫位,在外上半脫位,在外上象限為全

28、脫位。象限為全脫位。LOGOPage 42LOGOPage 43股骨頭預測骨骺法股骨頭預測骨骺法股骨頭預測股骨頭預測骨骺法即以骨骺法即以股骨頸上緣股骨頸上緣為底邊,作為底邊,作一等邊三角一等邊三角形,三角形形,三角形頂點為預測頂點為預測股骨頭骨骺,股骨頭骨骺,再結合再結合Perkin方格方格法判斷。法判斷。LOGOPage 44股骨頭預測骨骺法股骨頭預測骨骺法LOGOPage 454.髖臼指數髖臼指數 從髖臼外緣向髖臼中心連線從髖臼外緣向髖臼中心連線與與H線相交形成的銳角,稱線相交形成的銳角,稱為髖臼指數。為髖臼指數。出生時,髖出生時,髖臼指數為臼指數為25.829.4,6個月嬰兒個月嬰兒19

29、.423.4,2歲以上者在歲以上者在20內。內。當小當小兒步行后此角逐年減小,兒步行后此角逐年減小,直到直到12歲時基本恒定于歲時基本恒定于15度左右。度左右。大于正常值者說大于正常值者說明臼頂傾斜度增加,為髖明臼頂傾斜度增加,為髖臼發育不良。臼發育不良。多數學者認多數學者認為超過為超過30就有明顯脫位就有明顯脫位趨向趨向。LOGOPage 46髖臼指數髖臼指數LOGOPage 475.CE 角角 也叫中心邊緣角(也叫中心邊緣角(center edge angle),即股骨頭中心即股骨頭中心點與點與H線的垂線,髖臼外緣線的垂線,髖臼外緣與股骨頭中心點的連線所形與股骨頭中心點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

30、其意義是檢測髖成的夾角。其意義是檢測髖臼與股骨頭相對的位置,臼與股骨頭相對的位置,對對髖臼發育不良或半脫位有價髖臼發育不良或半脫位有價值。值。此角正常范圍為此角正常范圍為2046,平均,平均35。1519可疑;小于可疑;小于15甚至負角,甚至負角,表示股骨頭外移,為脫位或表示股骨頭外移,為脫位或半脫位。半脫位。LOGOPage 48CE 角角LOGOPage 496. Shenton 線:線: 正常閉孔上緣弧正常閉孔上緣弧形線與股骨頸內形線與股骨頸內側弧形線相連在側弧形線相連在一個拋物線上,一個拋物線上,稱為稱為Shenton線,線,髖脫位、半脫位髖脫位、半脫位病例,此線完整病例,此線完整性消

31、失。性消失。LOGOPage 50Shenton 線線LOGOPage 517.外側線(外側線(Calve線)線)n 外側線外側線(Calve線)線)即髂翼的外即髂翼的外側面與股骨側面與股骨頸外側面的頸外側面的弧形連線,弧形連線,正常為連續正常為連續的。的。LOGOPage 52外側線(外側線(Calve線)線)LOGOPage 538.Sharp 角角: 該角對該角對Y字形軟骨閉合后檢測髖臼發育不良有意義,它字形軟骨閉合后檢測髖臼發育不良有意義,它不是診斷髖脫位一項指標,不是診斷髖脫位一項指標,而是隨訪判定髖臼發育情況而是隨訪判定髖臼發育情況的指標。即兩側淚點的連線和淚點與髖臼外緣連線所形的

32、指標。即兩側淚點的連線和淚點與髖臼外緣連線所形成的夾角。測量正常值約男為成的夾角。測量正常值約男為32度度44.5度,女為度,女為34.5度度47.5度。度。LOGOPage 54 .AHI 是檢查髖臼對股骨頭是檢查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情況的覆蓋情況,即股骨頭,即股骨頭的內緣到髖臼外緣的距的內緣到髖臼外緣的距離(離(A),比股骨頭最大比股骨頭最大的橫徑(的橫徑(B)。)。 AHI=A/B100 其正常范圍為其正常范圍為8485。ABLOGOPage 5510.前傾角的測量前傾角的測量 前傾角增大是前傾角增大是髖關節脫位重髖關節脫位重要病理改變,要病理改變,了解其大小為了解其大小為股骨旋轉截骨股骨

33、旋轉截骨術提供依據。術提供依據。目前認為只要目前認為只要影響患肢足內影響患肢足內翻,就應該實翻,就應該實行矯形。行矯形。LOGOPage 56前傾角的測量前傾角的測量LOGOPage 57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 CT CTCT能有效觀察復雜型脫位和進行復位術后評價,顯示髖能有效觀察復雜型脫位和進行復位術后評價,顯示髖臼骨性結構和阻礙復位的骨性結構,準確測量頸干角、股骨臼骨性結構和阻礙復位的骨性結構,準確測量頸干角、股骨頸前傾角、髖臼指數等指標為手術提供重要信息,指導手術頸前傾角、髖臼指數等指標為手術提供重要信息,指導手術治療。治療。 復位后石膏固定患者,復位后石膏固定患者,CTCT檢查較平片更

34、優越,無石膏偽檢查較平片更優越,無石膏偽影,便于觀察復位后髖臼形態變化及股骨頭還納情況。影,便于觀察復位后髖臼形態變化及股骨頭還納情況。 CT CT可通過三維重建,更直觀形象顯示髖關節的發育情況??赏ㄟ^三維重建,更直觀形象顯示髖關節的發育情況。 LOGOPage 58 DDH DDH患兒主要患兒主要CTCT表現為:表現為: 患側股骨頭外移,髖關節間隙增寬;患側股骨頭外移,髖關節間隙增寬; 患側股骨頭骨骺發育較小,形態不規則;患側股骨頭骨骺發育較小,形態不規則; 患側骨性患側骨性髖髖臼淺平,失去正常的圓形輪廓,臼淺平,失去正常的圓形輪廓,髖臼前傾角髖臼前傾角增大(正常增大(正常1010););

35、髖臼凹內纖維脂肪堆積,形成低密度影,關節囊拉長;髖臼凹內纖維脂肪堆積,形成低密度影,關節囊拉長; 關節周圍及臀部肌肉萎縮等改變。關節周圍及臀部肌肉萎縮等改變。 C T C T顯示的髖臼病理形態變化是基于髖臼骨性結構的,顯示的髖臼病理形態變化是基于髖臼骨性結構的,多采用多采用骨性骨性髖臼指數(髖臼指數(BAIBAI)、)、骨性骨性髖臼商(髖臼商(BAQ)BAQ)、髖臼前、髖臼前傾角傾角等指標反映骨性髖臼面的坡度和髖臼窩的深凹程度。等指標反映骨性髖臼面的坡度和髖臼窩的深凹程度。LOGOPage 59正常CTLOGOPage 60LOGOPage 61LOGOPage 62LOGOPage 63LO

36、GOPage 64LOGOPage 65LOGOPage 66LOGOPage 67LOGOPage 68LOGOPage 69LOGOPage 70LOGOPage 71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 MRIn MRI具有優越的軟組織對比分辨率,可清晰區分關節結構具有優越的軟組織對比分辨率,可清晰區分關節結構和軟組織結構,無輻射可重復性好,為綜合評價和軟組織結構,無輻射可重復性好,為綜合評價DDH髖髖臼病理改變的最佳手段。臼病理改變的最佳手段。DDH患兒患兒MRI改變主要有:改變主要有:n 患側股骨頭向外上移位;患側股骨頭向外上移位;n 患側股骨頭骨骺和軟骨發育較小,形態不規則,信號欠患側股骨頭骨骺和軟骨發育較小,形態不規則,信號欠均勻;均勻;n 患側骨性患側骨性髖髖臼淺平,失去正常的圓形輪廓,臼淺平,失去正常的圓形輪廓,髖髖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