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化學與生活 課題:第一節 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 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掌握糖類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和跟烴的衍生物的關系. 2. 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 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3. 使學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鑒別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來講解具體的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糖類物質對人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糖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問題根據 P2P3圖回答人體中的各種成分。 演講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奇跡,只要走進大自然無論是公園、農
2、田、森林、草原,還是崇山峻嶺,江河湖海,你們就會發現有多種多樣的動物和植物。生命要為生存而感激太陽,同時也要感謝把能量轉化為生命物質的化學過程。 我們已經知道化學與生活關系多么密切。在這一章里,我們將學習與生命有關的一些重要基礎物質,以及它們在人體內發生的化學反應知識。如糖類、油脂、蛋白質、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學了本章后,有利于你們全面認識飲食與健康的關系,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導課我們來討論兩個生活常識:“飯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學依據是什么?若飯慢慢地咀嚼會感覺到什么味道?兒童因營養過剩的肥胖可能引發糖尿病來進行假設:這里盛放的是三個肥兒的尿樣,如何診斷他們三個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們將通
3、過學習相關知識來解決這兩個問題.下面我們先來學習糖類的有關知識。 板書 第一章 化學與生活 第一節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 設問如果有人問“今天你吃糖了嗎?”你將怎樣回答? 回答學生討論后回答:吃糖了,因為淀粉就屬于糖類。 講述 糖類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糖類是生物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動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來自于糖類的分解。我國居民食物構成中大約 75%來自糖類,淀粉就屬于糖類,淀粉就屬于糖類。 資料表 11 含糖食物與含糖量 食物 蔗糖 粉絲等 大米、面粉、玉米等 蘋果、桃、葡萄等 含糖量 設問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誰來回答什么是糖?哪些物質屬于糖? 學生討論 回答:糖類是由 C
4、、H、O 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有機物,糖類也叫做碳水化合物。 思考由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通式總結糖類通式。 板書大部分通式 Cn(H2O)m。 自學資料卡片。 講解 糖類在以前, 曾經用一個通式來表示: Cn(H2O)m;這是因為在最初發現的糖類都是有 C、H、O 三種元素組成,并且分子中的 H 原子和 O 原子的個數比恰好是 2:1.當時就誤認為糖是由碳和水組成的化合物, 現在還一直在沿用這種叫法。 1、通式并不反映結構: H 和 O 并不是以結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2、通式的應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6H12O5 、乙酸 等 設問 如何給糖類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呢? 板書 糖類: 從結構
5、上看,它一般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們的物質. 板書 糖的分類: 單糖 低聚糖 多糖 過渡 在單糖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等. 下面我們有重點的學習葡萄糖以及簡單了解其它單糖. 板書 一 、葡萄糖是怎樣供給能量的 講述葡萄糖是最重要的、最簡單的單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廣泛,存于葡萄糖等帶甜味的水果里。 板書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體 ,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還原性 實驗 11注意操作順序和用量 實驗現象試管內壁有銀鏡生成。 講述通過實驗進行分析(實驗見下頁) ,葡萄糖分子里含有醛基,已知 1mol 葡萄糖與銀氨液反應能生成 2m
6、olAg.又知 1mol 葡萄糖可以和 5mol 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由此推知,一分子葡萄糖里含有 5 個-OH,請同學們推斷一下葡萄糖分子結構。 探究 葡萄糖組成與結構:聯系生物學寫出分子式,結合性質寫出結構式 板書結構簡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 CH2OH(CHOH)4CHO。 練習根據所學內容寫出實驗所發生的主要反應方程式。 板書 復習寫出葡萄糖與新制的 Cu(OH)2反應方程式: 講述葡萄糖是人體內的重要能源物質,我們來看一下葡萄糖是怎樣轉化為能量的? 板書2、葡萄糖是人體內的重要能源物質 講解糖是生命活動中的重要能源,機體所需能量的 70是食
7、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體每日所攝入的淀粉類食物(占食物的大部分),最終分解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在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協調作用下,血糖維持在 70110mg/dl(3.96.1mmol/L)的范圍內,隨血液循環至全身各組織,為細胞的代謝提供能量,發生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板書 C6H12O6(s)+6O2(g)6CO2(g)+6H2O(l) 講解多余的糖,以糖原的形式儲存到肝臟、腎臟和肌肉等組織器官中,或轉化為甘油三脂儲存到脂肪組織中。肌糖原是骨胳肌中隨時可以動用的儲備能源,用來滿足骨骼肌在緊急情況下的需要。如劇烈運動時,骨胳肌主要靠分解肌糖原獲得能量;肝糖原也是一
8、種儲備能源,主要作用是維持血糖水平的相對穩定;腎糖原與肝糖原作用相同,但含量較低。血糖的代謝異常往往又引起血脂的代謝紊亂,出現高脂血癥。過量食用糖類如淀粉等容易使人發胖。 學生回答歸納:3、二糖 (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溶于水,有甜味 化學性質:無醛基,無還原性,但水解產物有還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麥芽糖: 物理性質: 白色晶體,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與蔗糖同分異構) 化學性質: (1)有還原性: 能發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
9、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 產物為葡萄糖一種.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麥芽糖) (葡萄糖) 課堂練習 1從食品店購買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銀鏡反應實驗,往往能得到銀鏡,產生這一現象 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具有還原性 B蔗糖被還原 C實驗過程中蔗糖發生水解 D D在生產和貯存過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2蔗糖 3.42g 與麥芽糖 3.42g 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 m 個葡萄糖分子與 n 個果糖分 子,則 m 與 n 的比值是 A 1 : 3 B B 3 : 1 C 1 :2 D1:1 3某學生進行蔗糖水解的實驗,并檢驗水解產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
10、取少量蔗糖加適量水配成溶液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 35 滴稀 H2SO4 將混合液煮沸幾分鐘,冷卻 在冷卻后的溶液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其實驗結果沒有銀鏡產生。其原因是_。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熱時間不夠 C C煮沸后的溶解中沒有加堿中和其酸性 D蔗糖水解的產物中沒有葡萄糖 上述實驗的正確操作是 注:在水解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加 NaOH 以中和 H2SO4后,再加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4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 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棉子糖的分子式是 C18H32O16 ,如果使 1mol 的棉子糖完全水解時,則生成半乳糖 和
11、 葡萄糖、果糖 各 1mol。 作業課堂練習:2、3 板書計劃 第一章 化學與生活 第一節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 糖類: 從結構上看,它一般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們的物質. 大部分通式 Cn(H2O)m。 糖的分類: 單糖 低聚糖 多糖 一 、葡萄糖是怎樣供給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體 ,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還原性 結構簡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 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體內的重要能源物質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
12、C12H22O11 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溶于水,有甜味 化學性質:無醛基,無還原性,但水解產物有還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麥芽糖: 物理性質: 白色晶體,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與蔗糖同分異構) 化學性質: (1)有還原性: 能發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 產物為葡萄糖一種.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麥芽糖) (葡萄糖)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提問什么是二糖和多糖?舉例并總結出二糖的化學性質。哪么多糖又有
13、什么性質呢? 板書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講述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種子和塊莖里,谷類含淀粉最多,大米:80%,小麥:70%,馬鈴薯:20%。 板書淀粉是重要的多糖,化學式:(C6H10O5)n n 值幾百到幾千,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講述物理性質:白色、無氣味、無味道、粉末狀,溶于水成膠狀淀粉糊。 探究根據提示設計實驗:證明淀粉水解產物。 交流匯報展示優秀方案: 板書酸作用下水解反應: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思考 A如何證明淀粉沒有水解?新制 Cu(OH)2懸濁液或銀氨溶液 B、如何證明淀粉正在水解?碘水和新制 Cu(OH)2懸濁液或銀氨溶液 C、
14、如何證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碘水 講解淀粉在人體內的水解過程 板書淀粉(C6H10O5)n 糊精(C6H10O5)m 麥芽糖 C12H22O11葡萄糖 C6H12O6 實踐活動檢驗土豆中淀粉的存在及淀粉溶液的性質。 思考與交流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 感想自然界變化的神奇 轉折以上我們學習的是多糖淀粉,下面我們再來了解纖維素有什么功能? 板書三、纖維素有什么功能 講述物理性質:白色、無氣味、無味道、纖維狀、難溶于水和一般有機溶劑 講解并板書水解反應: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纖維素 葡萄糖
15、 指導閱讀課本 9 頁 3 自然段,幫助學生總結歸納纖維素的用途,并投影顯示。 講述(1)纖維素的一個最大用途就是造紙。濾紙幾乎都是由純的纖維素組成。制普通的紙是在纖維素中加了填充劑,然后再加明礬及膠等,以防止用墨水寫字時,墨跡擴散。 (2)在人體消化道內雖不能消化,全部排泄出來,但同時又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可以幫助腸子蠕動,否則排泄就非常困難。在反芻動物的消化道內,有分解纖維的酶,因此對類動物,它具有營養價值。 總結師生共同總結:淀粉、纖維素的異同。 作業P915 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中的主要成分不屬于糖類的是 A棉花 B木材 C豆油 D小麥 2不能用于鑒別淀粉和纖維素的方法是 A分別加入碘
16、水,觀察顏色反應 B分別加稀硫酸煮沸,加銀氨溶液加熱觀察有無銀鏡 C分別加熱水溶解,觀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有無甜味產生 3下列物質的水解產物都是葡萄糖的是 蔗糖果糖淀粉纖維素油脂 A B C D 4進行淀粉水解實驗(包括檢驗水解產物及水解是否完全)除淀粉外,還使用下列試劑或其中的一部分:碘水銀氨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pH 試紙使用上述試劑的順序依次是 ABCD 5某學生做淀粉水解和銀鏡反應的實驗,最后試管壁上沒有鍍上光亮的銀,列出一些原因:淀粉中含有少量纖維素雜質 試管壁上沾有油污,沒有進行清洗銀氨溶液 pH 大于 7淀粉未水解至二糖或單糖淀粉水解后未加堿溶液調至中性。 造成銀鏡反應失
17、敗的可能原因有 A B C D 6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組成都可以用通式_表示,但二者的 n 值是_同的。它們都屬于_糖,在性質上跟單糖、二糖不同,沒有_味,都_發生(填“能”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都能發生_反應,反應的最終產物都是_。纖維素發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 板書計劃板書計劃 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淀粉是重要的多糖,化學式:(C6H10O5)n n 值幾百到幾千,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酸作用下水解反應: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淀粉(C6H10O5)n 糊精(C6H10O5)m 麥芽糖 C12H22O11葡萄糖
18、C6H12O6 三、纖維素有什么功能 水解反應: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教學反思課題:第二節 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質;了解油脂的結構。 2、了解食用油脂對人體健康的意義、科學的攝取油脂,預防高血脂病。 。 過程與方法:通過匯報、演講、探究、歸納,讓學生對油脂有更深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用結構決定性質這一化學基本思想指導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結構。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課可口的飯菜離不開油脂,油脂是人類的主要實物之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下面我們來學習油脂的成分與性質。
19、 板書第二節 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 匯報實踐活動(生活中有那些食用油脂) : 1、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豬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花生油、豆油。 3、油脂在化學成分上都是高級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4、在室溫,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態,叫做油。動物油脂通常呈固態,叫做脂肪。脂肪和油統稱油脂。 板書一、油脂的成分 講解油脂是由多種高級脂肪酸與甘油生成的酯。它的結構怎樣呢? 啟發寫出硝酸甘油酯的結構簡式?寫出乙酸甘油酯的結構簡式? 講解 常見的高級脂肪酸有硬脂酸、軟脂酸和油酸。 當 R1、R2、R3相同時,叫單甘油酯。當 R1、R2、R3不相同時,叫 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20、。 板書 單甘油酯、 混甘油酯 思考油脂的熔點與什么因素有關? 閱讀P10 最后一自然段 。 練習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飽和程度對油脂的熔點由重要影響:不飽和烴基相對含量越 ,熔點越 ;反之,飽和烴基相對含量越 ,熔點越 。動物油通常程固態植物油通常呈液態的原因是 。 板書二、油脂在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講解在人體中,油脂進入小腸后被消化吸收。小腸內接近中性的環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閱讀資料卡片人體內的脂肪 講解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功能 1、供給人體能量 油脂是熱能最高的營養成分,1g 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 CO2和 H2O)
21、時放出熱量約為 39.3kJ,大約是糖類(約 17.2 kJg)或蛋白質(約 18kJg)的 2 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質。正常的情況下,每人每日需進食 50g60g 脂肪,約能供應日需總熱量的 2025。人體中的脂肪還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種備用能源。 2、脂肪酸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相當于“能量”的儲存。 的油脂是熱能最高的營養成分,1g 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 CO2和 H2O)時放出熱量約為39.3kJ,大約是糖類(約 17.2 kJg)或蛋白質(約 18kJg)的 2 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質。正常的情況下,每人每日需進食 50g60g 脂肪,約能供應日需總熱量的 2025。人體中的脂
22、肪還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種備用能源。 板書 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功能:1、供給人體能量 2、脂肪酸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相當于“能量”的儲存。 3、合成人體所需其它化合物原料。 4、多種生理功能。 思考那種脂肪的營養價值高? 閱讀資料卡片:“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人體必需的又無法直接合成的只能通過食物攝取的亞油酸(n6) 、亞麻酸(n3) 。如果長期缺乏必需的脂肪酸,會對嬰兒濕疹、前列腺素分泌、皮炎、注意力和認知過程等產生嚴重影響。而人體所需的其他主要脂肪酸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主要脂肪酸失衡,就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科學合理的脂肪酸攝入,是人
23、們保持心腦血管健康的有力保證。 亞油酸linoleic acid一種脂肪酸 。 分子式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學名順,順-9,12-十八(碳)二烯酸: 亞油酸與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動植物油脂中。動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較低,如牛油為 1.8,豬油為 6; 優質亞麻酸和脂肪酸不足和主要食物營養元素不平衡,是當前中國食物發展和膳食營養改善的重中之重。一般說來植物油及海洋魚類脂肪中必須脂肪酸的含量高。 閱讀資料卡片,思考油脂為何酸敗? 講解含雙鍵,雙鍵被氧化。防止方法:加入食品抗氧化劑: 課堂練習 l.下列關于油脂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油脂屬于酯類
24、 B油脂沒有固定的熔沸點 C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下列物質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植物油 B甲苯 C裂化汽油 D直餾汽油 3油脂皂化反應后,為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離,可以采取下列操作中的 A鹽析 B分液 C過濾 D萃取 4甘油跟新制的 Cu(OH)2懸濁液相混時,能生成一種絳藍色物質(如圖)實驗室常用此方法來檢驗多羥基化合物。下列有關甘油的敘述正確的是 甘油的水溶液顯酸性;甘油分子中的羥基表現了極弱的酸性; 甘油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比一元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潑; 甘油不能跟酸發生酯化反應。 A和 B和 C和 D和 作業P13 1、2
25、、3、4、5 板書計劃板書計劃 第二節 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單甘油酯、 混甘油酯 二、油脂在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功能:1、供給人體能量 2、脂肪酸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相當于“能量”的儲存。 3、合成人體所需其它化合物原料。 4、多種生理功能。 教學反思 課題:第三節 生命的基礎-蛋白質 知識與技能: 1說明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能列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2了解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某些生化反應。 3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 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運用實驗探究、討論的形式讓學生知道蛋白質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用結
26、構決定性質這一化學基本思想指導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 課時劃分: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課蛋白質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動物的肌肉、皮膚、血液、乳汁以及發、毛、蹄、角等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今天我們來學習生命的基礎-蛋白質。 板書第三節 生命的基礎-蛋白質 閱讀資料卡片 講述蛋白質是一類非常復雜的化合物,由碳、氫、氧、氮、硫等元素組成。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從幾萬到幾千萬。例如,煙草斑紋病毒的核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就超過了兩千萬。因此,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
27、合物。我們學習蛋白質組成和結構。 板書一、蛋白質組成和結構 投影蛋白質的復雜結構: 板書1、氨基酸組成了蛋白質 講解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生水解,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下面是幾種氨基酸的例子: 分析氨基酸特點,寫出氨基酸的通式。 回答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NH2) ,又有羧基(-COOH) ,因此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具有兩性。 板書通式: 有氨基(-NH2) ,又有羧基(-COOH) ,因此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具有兩性。 講解現在從動植物體內蛋白質水解產物中分離出來的氨基酸有幾百種。但是,構成主要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 20 多種。 提問什么是兩性物質,推測氨基酸的
28、性質有那些? 回答既與酸反應又與堿反應,還能互相反應(從結構上去分析) 板書2、多肽 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間脫去一個水分子, 經縮合反應而生成的產物.肽鍵: -CO-NH- 練習請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標出肽鍵。這個反應跟學過的哪類反應類似? (引導學生回憶生物課中學過的知識。 ) 答案 這個反應跟酯化反應類似。兩個氨基酸脫去 1 分子水,縮合成二肽。n 個氨基酸脫去n-1 個水分子,縮合成多肽。 投影 講解20 多種氨基酸跟蛋白質的關系,好像字母跟單詞的關系,它們可以形成無數種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氨基酸種類和排列順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
29、質的結構是很復雜的。研究蛋白質的合成和結構,從而進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質,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1965 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1971 年又合成豬胰島素,在人類揭開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小結略 課堂練習 1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領域的一大課題,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的第一層次是產生了與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異構體的物質,這類物質是 A醇 B羧酸 C糖 D D氨基酸 3某共價化合物中含 C、H、N 三種元素,分子內含有 4 個 N 原子,且 4 個 N 原子排列成四面體 (如 P4的分子結構) , 每兩個 N 原子間都有一個 C 原子,
30、 已知分子內無 CC鍵及 CC 鍵,則該化合物的分子式為 AC2H7N B BC6H12N4 CC6H10N4 DC4H8N4 4 在Ca(HCO3)2;Al2O3;KAlO2;C6H5OH; Al 這六種物質中,既能與強酸溶液(如 HCl) ,又能與強堿溶液(如 NaOH)反應的有 。( 填 序 號 )。 并 分 別 寫 出 反 應 的 離 子 方 程式: 。 某含氮有機物能溶于水,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每個分子中只含有一個氮原子, 實驗測得這種化合物的含氮量為 18.67%, 分子中碳氧的原子個數是相等的,而碳、氧、氮的原子數之和正好等于氫原子個數。試述這種有機物的分子式、結構式和
31、名稱。分子式:C2H5O2N,結構式: ,名稱:甘氨酸 課堂練習:4、5、6 板書計劃板書計劃 第三節 生命的基礎-蛋白質 一、蛋白質組成和結構 1、氨基酸組成了蛋白質 通式: 有氨基(-NH2) ,又有羧基(-COOH) ,因此它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具有兩性。 2、多肽 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間脫去一個水分子, 經縮合反應而生成的產物.肽鍵: -CO-NH-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復習氨基酸性質:兩性. 講述蛋白質是-氨基酸縮聚的產物。蛋白質分子中還存在殘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質也具有兩性。此外,蛋白質還有一些重要性質,我們一起通過下面的
32、實驗來認識。 板書二、蛋白質性質 思考 蛋白質溶液屬于哪種分散系?為什么? 1鹽析(邊實驗、邊觀察。 ) 思考 (1)什么叫鹽析?它的特點是什么? (2)鹽析有哪些應用? (經實驗、閱讀后回答。 ) 回答蛋白質在濃無機鹽溶液中因膠體凝聚而析出,叫做鹽析。鹽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講解采用多次鹽析法,可以分離和提純蛋白質。 2變性 思考 1什么叫蛋白質變性?這個過程的特點是什么?除實驗涉及之外,還有哪些 因素能引起蛋白質變性? 2蛋白質變性有哪些應用? (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誤服重金屬鹽,如鉛鹽、銅鹽、汞鹽等,應該怎樣急救? (3)為什么注射針劑前要用衛生酒精對皮膚消
33、毒? (4)為什么 40的甲醛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可用作制生物標本的常用藥劑? (經思考、議論后回答。 ) 板書 講述由蛋白質變性引起的蛋白質凝結是不可逆的。蛋白質變性凝結后喪失可溶性,還失去生理活性。 回答(1)醫療上高溫消毒殺菌,就是利用加熱使蛋白質凝固,從而使細菌死亡。 (2)誤服重金屬鹽,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漿,以吸收重金屬鹽解毒,免使人體蛋白質變性中毒。 (3)用衛生酒精擦洗皮膚,能使皮膚表面附著的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死亡,達到消毒殺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質凝固變性,使標本透明而不渾濁,說明甲醛溶液能長期保存標本,不影響展示效果。 3顏色反應 實驗 1
34、4 講解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生顏色反應。這種反應能用于蛋白質的檢驗。 板書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閱讀 相關內容說出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及搭配食物的營養作用。 講解 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 口訣:甲攜來一本亮色書。注:甲(甲硫氨酸) 、攜(纈氨酸) 、來(賴氨酸) 、一(異亮氨酸) 、本(苯丙氨酸) 、亮(亮氨酸) 、色(色氨酸) 、書(蘇氨酸) 閱讀資料卡片酶,總結酶的特性。 總結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它有條件溫和、高效、專一的催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它有條件溫和、高效、專一的催化活性化活性。 課外作業P18、P19兩個實踐活動。 課堂練習 1下列物
35、質中,不能使蛋白質變性的是 A、硫酸銅 B、苯酚 C、乙醇 D D、硫酸銨 2下圖表示蛋白質分子的一部分,圖中(A)、(B)、(C C)、(D)標出分子中不同的鍵,當蛋白質發生水解反應時,斷裂的鍵是 3、關于氨基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氨基酸的組成上只有碳、氫、氮三種元素 B氨基酸既能和強酸反應又能和強堿反應 C C蛋白質水解得到氨基酸 D氨基酸分子結構中有酸性的羧基和堿性的氨基,但氨基酸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4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麥芽糖和稀硫酸共熱 B B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 NaCl 溶液有固體析出 C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濃 NaOH 溶液 D氨基酸加入鹽酸 5重金屬鹽能使人體中毒,這是由于它使
36、人體內的蛋白質 A發生了水解作用; B發生了鹽析作用;C C發生了變性作用; D發生了分解作用。 6在熱、酸、堿、重金屬鹽、紫外光線的作用下,蛋白質會發生變性凝聚_。它是不可逆的,所以用高溫和紫外線消毒,就是使細菌的菌體蛋白質變性。 7脂肪、淀粉、蛋白質被稱為人類的三大營養物質,它們的共同性質是都與水發生水解反應。我們從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反應,生成氨基酸,它被人體吸收后,重新合成人體所需要的各種蛋白質,人體內各組織的蛋白質不斷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體外。 8纈氨酸是一種中性的-氨基酸,分子量 117,經分析測得含氮 12%,每一個纈氨酸分子中碳原子
37、數是氮原子數的 5 倍,氫原子數是碳原子數的 2 倍再多一個,已知纈氨酸的碳鏈上有支鏈,且氨基與支鏈在不同碳原子上,寫出纈氨酸分子式_,其結構簡式為_,井用系統命名法加以命名_。 -氨基-甲基- 丁酸 板書計劃 二、蛋白質性質 1鹽析 蛋白質在濃無機鹽溶液中因膠體凝聚而析出,叫做鹽析。鹽析是可逆的, 2變性 3顏色反應 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生顏色反應。這種反應能用于蛋白質的檢驗。 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教學反思: 課題:第四節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例了解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及其攝入途徑。了解維生素在人體中的作用。 2認識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合理攝入
38、營養物質的重要性, 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4通過實例了解某些藥物的主要成分和療效。 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 調查、查閱資料并討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人體常量與微量的關系,讓學生明白物質的辯證唯物主義理念。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實例了解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及其攝入途徑。認識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課在 20 世紀,科學家發現只用糖類、脂肪、蛋白質和水的飼料喂養,實驗動物不能存活。但如果在飼料中加入極微量的牛奶后,動物正常生長。科學家反復實驗后認為,動物膳食中除含糖類、脂肪、蛋白質和水外,還必須含有微量維生素、礦物質等。
39、 板書第四節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閱讀資料卡片-維生素的發現 交流你知道的維生素有那幾種?它們各有什么性質? 板書一、維生素 1、維生素的作用 講述維生素是參與生物生長發育和代謝所必需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這類物質由于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雖然需要量很少,每日僅以毫克或微克計算,但必須由食物供給。絕大多數維生素作為酶的輔酶或輔基的組成成分,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維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在結構上無同性,通常根據其溶解性質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 名稱 來源 缺乏癥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1 豆,瘦肉,谷類外皮 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 維生素 B2 蛋黃,綠葉疏菜等 口角炎,舌炎,
40、皮炎等 維生素 C 新鮮水果,蔬菜 壞血病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肝,蛋黃,魚肝油,奶汁,胡羅卜等 夜盲癥,皮膚干燥 維生素 D 魚肝油,肝,蛋黃,日光照射 佝僂病,軟骨病 板書 脂溶性:維生素 A、維生素 D、維生素 E、維生素 K;水溶性: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等) 、維生素 C。 演講故事著名探險家雅克卡蒂爾的歷險故事。 卡蒂爾在 1534 年 11 月至 1535 年 4 月間率一隊船員在考察圣勞倫斯的加拿大灣。 當時有數周的時間,他們被堅冰困在海灣里出不去,漸漸的他們都出現了以下癥狀:牙齦出血、皮膚反應性青紫、身體虛弱、易怒、肌肉隱隱作痛、關節痛。幸運的是他們
41、遇到了一位魁北克印弟安人,印弟安人讓他們喝一種由當地生長的一顆大松樹的葉子和皮制成的茶,這種茶竟然神奇的治好了他們的病。馬斯魁勒(Masquelier)博士受此啟發,開始研究該樹種的樹皮于 1951 年提取 OPC 成功,并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19 年后,即 1970 年,他成功的從葡萄籽中提取了純正的 OPC,含量高達 95%以上,而且無論濃度還是抗氧化作用都優于松樹皮提取物,患者服用后都感覺更有效。OPC 即維生素 C。 板書2、維生素 C 講解維生素 C,其化學名稱為:L-抗壞血酸。其結構式為: 分子式:C6H8O6,是水溶性維生素,溶液顯酸性,有可口的酸味。維生素 C 廣泛存在
42、于水果、蔬菜中,水果中又以柑桔類含量較多,蔬菜中青色者含維生素 C 較多。人工不能合成維生素 C,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又叫抗壞血酸,是人體中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它維持牙齒、骨胳、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具有解毒作用。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并能預防腫瘤。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豐富,尤其是綠葉蔬菜,西紅柿等酸性水果和豆芽中含量較高,缺乏時使人得壞血病表現為骨胳脆弱等癥狀。中學生每天需要補充 60mg 維生素 C。 板書 維生素 C,其化學名稱為:L-抗壞血酸。分子式:C6H8O6。 結構 查詢根據維生素 C 結構推斷它具有那些性質? 回答加成、氧化、水解等。 例析 研究性試題:維生
43、素 C 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其水溶液顯酸性) ,它的化學式是 C6H8O6,人體缺乏這種維生素可能得壞血病,所以維生素 C 又稱抗壞性血酸。維生素 C 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在新鮮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量較高,如維生素C 在新鮮的橙汁中含量 500mg/L 左右。學校課外活動小組測定了某中品牌的軟包裝橙汁中的維生素 C 的含量。下面是測定實驗的分析報告。 I、測定目的:測定某中品牌的軟包裝橙汁中的維生素 C 的含量。 II、測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III、實驗用品及試劑 儀器和用品(自選) 試劑:指示劑 。維生素 C 溶液(濃度 7.5010-3molL
44、-1)標準碘溶液、蒸餾水等。 IV、實驗過程: 洗滌儀器,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潤洗后裝好標準碘溶液。 打開:軟包裝,目測:顏色橙黃色。澄清度好。用 儀器向錐形瓶移入 20.00ml 待測橙汁,滴入 2 滴指示劑。 V、數據記錄與處理: 滴定次數 待測溶液體積 (ml) 標準碘溶液體積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體積 (ml) 第一次 20.00 0.24 15.22 第二次 20.00 0.10 15.11 根據以上數據,計算此橙汁中維生素 C 的含量 VI、問題討論 橙汁和碘溶液分別盛放在何種滴定管中? 滴定時能否劇烈搖動錐形瓶?為什么? 從分析數據看,此軟包裝橙汁是否是純天然橙汁? A、是
45、B、可能是 C、不是 制造商可能采取的的做法是 A、加水稀釋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濃縮 C、將維生素 C 作為添加劑 你是否同意這種做法 A、同意 B、不同意 C、調查后再作結論 分析:根據題意信息維生素 C 水溶液顯酸性,所以把它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碘溶液具有氧化性同樣應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反應原理是用碘氧化維生素 C,維生素 C 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當維生素 C 被碘氧化后繼續滴入碘溶液使淀粉溶液變藍。 由于維生素 C 易被空氣氧化,所以滴定時不能劇烈搖動錐形瓶。維生素 C 溶液的體積為 20.00ml,與之反應的貸內溶液的體積為兩次滴定的平均值 15.00ml。 由反應原理:C6H8O6+
46、I2= C6H6O6+2H+2I-維生素 C 的濃度 C=5.610-3molL-1,即每升溶液中含有 C6H8O6 質量為 985.6mg/L。 信息中新鮮橙汁維生素 C 的含量 500mg/L 左右,計算結果遠大于此數據,說明此橙汁 肯定不為天然橙汁。對于制造商而言需要作調查后才能下結論。 作業P25 1、5、6 板書計劃板書計劃 第四節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維生素 1、維生素的作用 脂溶性:維生素 A、維生素 D、維生素 E、維生素 K;水溶性: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等) 、維生素 C。 2、維生素 C 維生素 C,其化學名稱為:L-抗壞血酸。分子式:C6H8O6。
47、 例析: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1、人體中微量元素 閱讀教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P21P22 內容,并思考下面的問題。 投影 組成人體自身的元素約有多少種?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哪一種?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哪一種?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劃分的依據?它們對人體有什么作用? (學生閱讀和課堂交流) 閱讀 人體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 交流展示地球上生命起源于海洋,構成生命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并且與地球表層元素的含量大致相當。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雖然極微,卻具有巨大的生物學作用。其生理功能主要有:微量元素能協助宏量元素的輸送,如含鐵血紅蛋白有輸氧功能。微量元素是體內
48、各種酶的組成成分和激活劑。已知體內千余種酶大都含有一個或多個微量金屬原子。如鋅能激活腸磷酸酶,肝、腎過氧化酶,又是合成胰島素所必需;錳離子可激活精氨酸酶和膽堿酯酶等;鈷是維生素 B12 的組成成分之一,等等。可參與激素作用,調節重要生理功能。如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之一,環境缺碘則機體不能合成甲狀腺激素,就會影響機體正常代謝和兒童的生長發育。根據體外實驗,一些微量元素可影響核酸代謝。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它含有濃度相當高的微量元素,如鉻、鈷、銅、鋅、鎳、釩等。這些元素對核酸的結構、功能和脫氧核糖核酸 (DNA)的復制都有影響。 微量元素攝入量過低,會發生某種元素缺乏癥;但攝入量過多,微量元素
49、積聚在生物體內也會出現急、慢性中毒,甚至成為潛在的致癌物質。 小結 能夠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構成人體組織的 重要材料。 過渡 下面著重討論鐵、碘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交流展示 碘元素對人體有哪些重要作用?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教師將其實物投影到屏幕上。 投影 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譽,碘和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一樣是作為一種營養素而存在于人體,它在人體內的含量僅有 2550 毫克(平均 35 毫克),為身體重量的兩百萬分之一,屬于 70 余種微量元素的一種,盡管含量極低,卻是人體各個系 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狀腺激素具有影響肌體代謝、生長發育,特別是腦發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狀腺功能異常,分泌激素過量或不足,勢必對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造成很大影響,導致種種疾病的發生,如較常見的甲狀腺腫大。 問題 預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過討論得出補碘的有效途徑是食用含碘食鹽。 交流展示 鐵元素對人體有哪些重要作用?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教師將其實物投影到屏幕上。 閱讀資料卡片: 課堂練習 1. 微量元素攝入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票分紅協議書
- 電影簽約協議書
- 彩鋼瓦維修安全協議書
- 租電安全協議書
- 旅行社合同變更協議書
- 溫泉游泳館免責協議書
- 情侶間戀愛合同協議書
- 醫療事故后補償協議書
- 醫療事故后賠償協議書
- 聯塑材料協議書
- 2024年四川西華師范大學招聘輔導員筆試真題
- 2025年市政工程地下管網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鐵路局集團招聘(18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云南省曲靖市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有答案)
- 農產品供應鏈應急保障措施
- 2024年中國農業銀行安徽蚌埠支行春季校招筆試題帶答案
- 2025年2月21日四川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行政執法崗)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一大題選擇題庫2025春期版
- 山東大學《軍事理論》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
- 面向非結構化文本的事件關系抽取關鍵技術剖析與實踐
- 《國別和區域研究專題》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