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案例_第1頁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案例_第2頁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案例_第3頁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案例_第4頁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杭州西溪濕地公園杭州西溪濕地公園hohai簡介簡介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區西部,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5A級旅游景區,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西溪,古稱河渚,“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剎,前后踵接,又多蘆汀沙溆”。歷史上的西溪占地約60平方公里,現實施保護的西溪濕地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西溪濕地譽為“杭州之腎”“東晉發現,唐宋發展,明清全盛”的西溪濕地經過人類多年來的干預和利用,已成為典型的次生濕地。受到年代至今的城市擴張影響,西溪濕地

2、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原先完整的濕地自然地貌的面積日漸萎縮(由原來多,縮減到現在.)年月日第個世界濕地日,杭州西溪濕地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于年月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如今,西溪濕地內水網交錯,河塘重疊,蘆葦茂密。濕地內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左右,其中灘地余處;條河流流經濕地,總長多;大小魚塘多個,重疊交錯呈“魚鱗狀”。歷史發展自然概況自然概況 主要以紅壤、巖性土、水稻土為主,年降水量1000-1600mm. 植物有禾本科早竹,柿樹科柿、胡桃科的楓楊,楊柳科河柳、桑、樟樹、蘆葦等等。 自然地形為低洼濕地,在長期人為耕作下,被開挖成魚塘,形成陡岸,塘上種柳樹、柿

3、樹、桑等,在地勢較高的面積大的連續地塊上種植農作物或建村舍,而地勢低的漫灘長滿了蘆葦。屬于“自然-人工復合型濕地”,這些人工魚塘與河流、湖漾、溝涸等共同構成西溪濕地西溪濕地景觀價值西溪濕地景觀價值1、地理資源 2、生物資源 從濕地的生物資源看,西溪濕地內植被等保存完好,179種草本植物。生活數十類水鳥還有其他鳥類:綠鷺、黑卷尾、鷹鵑等。擁有豐富水產品,魚類達30多種。3、文化資源 從文化資源看,杭州西溪與濕地風光相媲美的是深厚的文化積淀。據史料記載,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游覽過西溪,并留下不少詩文和書畫作品,成為西溪文化的寶貴財富。與此同時,西溪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龍舟盛會”。

4、每年端午,四鄰八鄉的村民劃著龍舟匯集在蔣村鄉深潭口村,熱鬧非凡。河渠行舟、碧潭網魚、竹林挖筍等民俗,極富江南水鄉的田園氣息生態旅游生態旅游 西溪草堂 為明晚期國子監祭酒馮夢禎(字開之)(1546-1605)別業。夢禎工于詩詞,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勝,乃于安樂山永興寺旁(現留下西湖高級中學)置地筑山堂別業,名“西溪草堂”。 泊菴 此為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莊園。鄒氏讀書樂道,不求聞達,與兩個弟弟在此耕讀自娛,詩禮治家。當時這一帶蘆葦叢生,野趣盎然,從高處遠遠望去,整片莊園似仙島泊于水上。 煙水漁莊 煙水漁莊位于煙水庵的南部,瀕臨朝天暮漾。這里展示了西溪農事魚耕活動,也是游客休閑、

5、餐飲的中心。在美麗的漁莊里,我們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種風味和品種的淡水魚;大眾垂釣區讓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釣的閑情逸致。 西溪人家 西溪梅墅 秋雪庵 濕地植物觀賞區 中國濕地博物館 河渚街 福堤水路 等等 西溪濕地還是城市濕地,保護和建設西溪濕地必須與杭州城市的發展互動,二者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有內在的深度矛盾。解決西溪濕地的問題,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長期任務。 1、提高科學研究和規劃水平。組織對西溪濕地進行包括地質學、地理學、氣候學、生物學、等在內的多學科綜合研究。 、借鑒國內外有關濕地保護的先進經驗。但目前國家的濕地保護項目側重于大型自然濕地,相對忽視城市內的較小型濕地,因而保護城市濕地尤其應引起城市執政者重視。 3、遵循濕地演替規律建設自然化的亞熱帶次生濕地。溪濕地的生態恢復與重建必須根據生態演替規律,配臵以多種植被類型為核心的生態景觀,形成一定的連續規模,并保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