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結構動載試驗_第1頁
第4章結構動載試驗_第2頁
第4章結構動載試驗_第3頁
第4章結構動載試驗_第4頁
第4章結構動載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昆昆 明明 理理 工工 大大 學學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四章第四章 結構動載試驗結構動載試驗 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主要內容4.1 概述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4.3 結構振動測試4.4 結構抗震試驗4.5 結構疲勞試驗4.1 概述根據荷載用用的時間和反復作用的次數,有如下分類:(1)爆炸或沖擊荷載試驗(2)結構抗震試驗-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3)結構疲勞試驗(4)結構振動試驗(5)低周反復荷載試驗(6)結構擬動力試驗 4.1 概述 動載與靜載試驗區別:在動載試驗中,施加在結構上的荷載隨時間連續變化

2、結構在動載試驗作用下的反應與結構自身的動力特性密切相關在動力條件下,結構的承載能力和使用性能的要求發生變化沖擊和爆炸作用下,結構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其極限承載力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 在結構動載試驗中,結構反應的基本變量為在結構動載試驗中,結構反應的基本變量為動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動應變。動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動應變。4.2.1 4.2.1 引言引言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4.2.2動態信號測試的基本概念動態信號傳感器信號放大器濾波器記錄儀器數據處理儀器示波器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動態信號測試系統的評價指標和性能參數與靜態測試系統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1)與頻率相關的特性

3、土木結構100Hz(2)信號濾波和衰減 低通、高通、帶通、帶阻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3)信號放大和衰減的表示方法 在動力測試和分析中,采用dB這個單位表示信號的放大或衰減。(4)動測儀器的輸入輸出和阻抗匹配(5)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的概念 絕對加速度和絕對速度;相對位移(6)測量儀器的分辨率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4.2.3結構動載試驗中的傳感器慣性式傳感器電動式傳感器壓電式傳感器其他傳感器 電阻式加速度傳感器 電渦流位移傳感器 新型加速度傳感器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拾振器1.外殼 2.硬彈簧3.質量塊 4.壓電晶體電磁拾振器的變換部分的構造 壓電式拾振器的基本構造 4.2 動載試驗儀器儀

4、表4.2.4動載試驗加載設備(1)電液伺服加載系統(2)激勵錘和激振器(3)疲勞試驗機(4)其他設備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4.2.4結構動載試驗加載設備與加載方法1、電液伺服加載系統2、激勵錘(力錘)和激振器力錘電動激振器離心式激振器3、結構疲勞試驗機4、其他專用加載設備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電液伺服系統動力性能 1、液壓作動缸的負載能力 2、伺服控制器 3、數據采集和控制軟件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錘體力傳感器錘頭蓋錘把力傳感器引出線力錘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電磁激振器液壓伺服式起振機 液壓激振器 2伺服閥 3位移計 4慣性質量5低摩擦力滾輪 6導軌 7螺栓 8地板4.2 4.2 動載

5、試驗儀器儀表動載試驗儀器儀表偏心塊慣性式起振機的工作原理圖 1. 兩力合成為正;2.兩力抵消;3.兩力合成為負;4兩力抵消。 4.2 4.2 動載試驗儀器儀表動載試驗儀器儀表4.3結構振動測試4.3.1 目的(1)掌握結構動力特性,為結構動力分析 和結構動力設計提供試驗依據(2)掌握作用在結構上的動荷載特性(3)采用結構振動信號對已建結構進行損 傷診斷和健康監測 動力特性結構損傷 監測信號變化健康監測4.3 結構振動測試4.3.2振動數據的測量 根據不同的試驗目的,時域信號的測量一般有以下環節組成:(1)確定結構的支撐方式和邊界條件(2)選擇振動測試儀器設備(3)安裝傳感器(4)采集記錄數據4

6、.3.3試驗數據分析1正弦激振時的數據處理 )振動幅值的確定 )頻率確定 )共振曲線的繪制 4)振型的求取 5)阻尼比的求取(半功率點法) 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5Hz 10Hz 14Hz共振曲線及振型圖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2隨機激振的數據處理 1)幅值測量 2)共振曲線(傳遞函數或頻率響應反應振幅譜)的求取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4.3.4結構動力特性的測定定義:結構動力特性是結構本身固有的動態定義:結構動力特性是結構本身固有的動態參數,包括固有參數,包括固有頻率、振型和阻尼系數頻率、振型和阻尼系數等,等,它們取決于結構的組成形式、

7、剛度、質量分它們取決于結構的組成形式、剛度、質量分布、材料形式等,與外荷載無關。布、材料形式等,與外荷載無關。4.3結構振動測試測定結構動力特性的實際作用測定結構動力特性的實際作用 (1)(1)在結構抗震設計時確定地震作用的大小在結構抗震設計時確定地震作用的大小 (2)(2)避免動荷載使結構產生共振或拍振;避免動荷載使結構產生共振或拍振; (3)(3)為檢測、診斷結構的損傷積累提供資料為檢測、診斷結構的損傷積累提供資料 和數據和數據( (剛度剛度 阻尼比阻尼比 、固有頻率、固有頻率 ) )。動力特性測試內容包括下列幾方面內容:1模型的橫向、縱向、扭轉、空間等的固有頻率;2各階固有頻率下的振型;

8、3各階振型的阻尼比;4在某力作用下的幅值反應值。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4.3.4.1結構動力特性測定的試驗方法 加載方法:初位移加載法,初速度加載法。1.1.自由振動法自由振動法 測量方法:將測振傳感器布置在結構可能產生最大振幅的部位,記錄結構的有阻尼自由振動曲線。只能測定結構的一階頻率。多取幾個波形。TnT2.2.強迫振動法強迫振動法 加載方法:用激振設備使結構產生共振。加載方法:用激振設備使結構產生共振。 測量方法:將激振器及測振傳感器安裝在結構上,測量方法:將激振器及測振傳感器安裝在結構上,將激振器的轉速由低到高連續變換將激振器的轉速由低到高連續變換( (

9、頻率掃描頻率掃描) ),在,在達到一定頻率時結構產生共振,該頻率即為結構的達到一定頻率時結構產生共振,該頻率即為結構的自振頻率。自振頻率。123A A4.3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加載方法的幾個例子:1. 1. 張拉釋放法張拉釋放法2. 正弦激振法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3. 敲擊法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隨機激振法1)天然地震法天然地震法,需把測量儀器布置在建筑結構上,等待地震來臨,進行結構反應的記錄。通常是采用強震儀,設置等待觸發進行紀錄。常常是在長期監測中使用。2)爆破法 利用人工爆破,在爆破點附近的建筑結構物上布置測點,求取在爆炸波傳遞到建筑上后結構物的

10、反應,并從中可求取其自振特性。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隨機激振法3)風振法 在多風地區,利用強風對建筑結構的作用,測量建筑結構物的反應,并從中求取自振特性。4)脈動法 借助被測結構周圍的不規則微弱干擾(地面脈動、空氣流動等)所產生的微弱振動作為激勵來測定結構物自振特性的方法。 多種頻率隨機振動作用在結構上,與結構物頻率接近的波形被放大,出現“拍振”波形。 實施最為簡單的方法。 出現“拍振”表明出現與被測結構頻率相同或接近的脈動頻率。 “拍振”為脈動實測波形的重要標志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脈動法測量結構動力特性的要求( 1)要求記錄的儀器有足夠寬的頻帶,使所需要的主要

11、頻率分量不失真;(2)脈動記錄中不應有規則的干擾或儀器本身帶近來的噪音;平穩過程(3)記錄時間應足夠長,并重復幾次(排除偶然因素);各態歷經(4)如果儀器數量不足,可以分多次測量,但應有一個測點(比較點)保持不動;(5)要有專門的設備進行數據分析及處理(得到高頻振動周期)。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A A 振幅(位移、速度、加速度)T= t / nT= t / n二:強迫振動法測試頻率二:強迫振動法測試頻率1.1.激振方法:可變周期(變頻)振動荷載、離心電機、電磁激勵荷載(荷載激振方法:可變周期(變頻)振動荷載、離心電機、電磁激勵荷載(荷載幅值不變)幅值不變)2. .測試方法:測量記

12、錄下結振幅測試方法:測量記錄下結振幅頻率關系頻率關系 t 時間n周TTTtA4213振幅一:自由振動法測試頻率一:自由振動法測試頻率v2)阻尼比求取v 阻尼也是結構自身的屬性,阻尼越大越能抑制自由振動的幅度。v 阻尼比為被測結構阻尼系數與臨界阻尼系數之比。v自由振動法求阻尼比自由振動法求阻尼比v 直接從所測的自由振動時域波形曲線上求取。結構的自由振動是有阻尼的衰減振動,且以對數形式衰減。有阻尼的衰減系數被稱為對數衰減率。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為增加樣本個數,根據實測波形曲線,可作如下變換: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上式兩邊取對數,可得:依據黏滯理論,單自由度振動時程曲線

13、中,兩相鄰振幅比應為:兩邊取對數: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考慮結構為有阻尼的振動周期,可知:通常情況,結構為低阻尼,當0.2,r=,則有: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強迫振動法求阻尼比強迫振動法求阻尼比)(.tpkxxCxm tptp sin)( mtpxxx/sin22. )sin( tBx)sin()sin( tBAext自由振動強迫振動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222222/14p kB222222411)( 靜靜動動BB當 =0=0(無阻尼), = = 時,產生共振,B B。當0 0(有阻尼), = = 時,產生共振, ( ( )=1/2)=1/2 。半功

14、率法: ( ( ) )= = 時,對應 1 1及 2 2,阻尼比為: 2121 212 12 21 2121 ( ( ) )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振型:結構按某一固有頻率做振動時形成的彈性曲線振型:結構按某一固有頻率做振動時形成的彈性曲線。測量原理:將若干個測振傳感器沿結構的高度或跨度方向測量原理:將若干個測振傳感器沿結構的高度或跨度方向連續布置連續布置( (至少至少5 5個個) ),當結構自由振動或共振時,同,當結構自由振動或共振時,同時記錄下結構各部位的振動情況,通過比較各點的時記錄下結構各部位的振動情況,通過比較各點的振幅和相位,并將各測點同一時刻的位移值連接成振幅和相位,

15、并將各測點同一時刻的位移值連接成一條曲線,即可得到結構的振型圖。一條曲線,即可得到結構的振型圖。3)振型求取v拾振器靈敏系數相同v 可依據實測波形,在同一時刻量取每一測點的振幅。令某測點幅值為1,其他測點按比例作圖。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34.3結構振動測試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橋梁動測實例:全橋共用速度傳感器3個,全部為豎向,分別布置在試驗跨L/4、L/2、3L/4橋面一側。橋梁動撓度測試的測點布置在試驗橋跨的跨中。 江蘇東華測試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DH5922振動信號采集分析系統 低頻加速低頻加速度傳感器度傳感器低通濾波低通濾波放大器放大器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儀儀計算機

16、分計算機分析系統析系統4.3結構振動測試試驗工況工況內容工況1脈動試驗工況210 km/h,跑車試驗工況320 km/h,跑車試驗工況430 km/h,跑車試驗工況510km/h,剎車制動試驗工況65km/h,跳車試驗4.3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4.3結構振動測試試驗工況試驗工況試驗車速試驗車速(km/h)(km/h)沖擊系數(沖擊系數(1+1+)跑車跑車10101.0520201.1030301.121.12剎車剎車20201.131.13跳車跳車10101.151.154.4結構抗震試驗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概念:抗震延性的保證,包括抗震設計計算和抗震構造措施兩部分。結構抗震性能研

17、究的主要內容:地震荷載作用下結構的破壞機制、破壞形態、延性、耗能、強度等。結構抗震性能研究的主要試驗手段: 偽靜力試驗 擬動力試驗 振動臺試驗4.4.14.4.1 引言引言偽靜力試驗又稱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屬于工偽靜力試驗又稱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屬于工程結構抗震試驗。其基本原理是用低周往復循環程結構抗震試驗。其基本原理是用低周往復循環加載的方法對結構構件進行靜力試驗,試驗中控加載的方法對結構構件進行靜力試驗,試驗中控制結構的變形值或荷載量,使結構構件在正反兩制結構的變形值或荷載量,使結構構件在正反兩個方向反復加載和卸載,用以模擬結構在地震作個方向反復加載和卸載,用以模擬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過程。

18、用下的受力過程。SCHOOL OF CIVIL ENGNIEERING. LUT.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2 4.4.2 偽靜力試驗偽靜力試驗 試驗目的:用于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組合結構等的構件及節點抗震基本性能試驗,以及結構模型或原型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試驗。典型的為獲得力-位移或力-應變滯回曲線。 傳力裝置: 傳力裝置包括有反力地板、反力墻、加載架(包括門架和梁)等,視不同的試驗還需附加其他的傳力機構。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1 1)變形控制加載法)變形控制加載法( (位移控制位移控制) )A A:變幅加載:恢復力模型、強度、變形、滯回:變

19、幅加載:恢復力模型、強度、變形、滯回特性、破壞機理等;特性、破壞機理等;B B:等幅加載:強度及剛度退化等;:等幅加載:強度及剛度退化等;C C:變幅等幅混合加載:二次加載或加載歷史對:變幅等幅混合加載:二次加載或加載歷史對性能的研究。性能的研究。 變幅加載 等幅加載4.4.2.1 4.4.2.1 單向反復加載制度單向反復加載制度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a) (b)混合加載(2 2)荷載控制加載法)荷載控制加載法 (3 3)荷載變形雙控制加載法先控制力,屈服之后控)荷載變形雙控制加載法先控制力,屈服之后控制位移制位移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1)x、y軸雙向同步加載(

20、2)x、y軸雙向非同步加載雙向低周反復加載制度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2.24.4.2.2 雙向反復加載制度雙向反復加載制度(a) (b)梁柱節點試驗裝置與變形特征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試驗裝置試驗裝置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以剪切變形為主的構件低周反復試驗裝置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以彎剪變形為主的構件低周反復試驗裝置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1 1荷載及支座反力荷載及支座反力2 2荷載變形曲線荷載變形曲線3 3塑性鉸區段曲率或轉角塑性鉸區段曲率或轉角4

21、 4節點核心區剪切角節點核心區剪切角5 5梁柱縱筋應力梁柱縱筋應力 6 6核心區箍筋應力核心區箍筋應力7 7鋼筋滑移鋼筋滑移8 8裂縫裂縫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2.3 4.4.2.3 試驗觀測方案試驗觀測方案梁柱節點測點布置14325322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滯回曲線 是結構偽靜力試驗中,以試驗荷載為縱坐標,以結構變形為橫坐標的連續曲線。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梭形梭形受彎、偏壓、受剪受彎、偏壓、受剪弓形一定的滑移,剪跨比較大,剪力較小反S形更多的滑移,一般或有剪力支撐的框架,梁柱節點等。Z形大量的滑移,小剪跨且有斜裂縫可以發展的構件等。Pf

22、PfPfPf偽靜力試驗典型滯回曲線偽靜力試驗典型滯回曲線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結構荷載(1)開裂荷載(2)屈服荷載和屈服變形(3)極限荷載(4)破壞荷載和極限變形荷載-變形關系曲線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結構剛度 (1)初次加載剛度 (2)卸載剛度 (3)反向加載、卸載剛度和重復加載剛度 (4)等效剛度 4.4.2.4 4.4.2.4 幾個概念幾個概念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骨架曲線在偽靜力試驗所得荷載-變形滯回曲線中,取所有每一級荷載第一次循環的峰點(卸載頂點)連接的包絡線作為骨架曲線,它是每次循環的荷載-變形曲線達到最大峰點的軌跡。 4.44.4結構抗

23、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延性系數 延性系數是試驗結構構件塑性變形能力的一個指標, 按下式計算: -在荷載下降段相應于破壞荷載的變形; -相應于屈服荷載的變形。 yuuy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退化率 強度退化率反映試驗結構構件抗力隨反復加載次數增加而降低的指標。 當研究剛度退化時,即在位移不變條件下,隨反復加載次數的增加而剛度降低的情況,用環線剛度表示并按下式計算: 1maxmin、jijiQQniijniijiQK11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能量耗散結構構件吸收能量能力的好壞,可由滯回曲線(結構或構結構或構件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力與非彈性變形間的關系曲線件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力

24、與非彈性變形間的關系曲線)所包圍的滯回環面積和它的形狀來衡量。由滯回曲線的面積可以求得等效黏滯阻尼系數 :等效黏滯阻尼系數計算OBDABCeSSh21受彎鋼筋凝受彎鋼筋凝土構件的滯土構件的滯回曲線回曲線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1 水平集中力模擬地震力,為等效靜力;由靜力的方法驗證結構部分動力性能。2 試驗荷載譜人為設計,試驗頻率低;不能體現地震的動力特性。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試驗例子及加載方法 墻體試驗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梁的試驗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頂部不容許轉動的構件試驗 4.44.4結

25、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十字節點試驗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伺服試驗系統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伺服試驗系統 4.4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3 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控制器控制器數據記錄儀數據記錄儀計算機主體計算機主體液液 壓壓 源源分油器分油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儲能器控制器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器D/AA/D打印機打印機 存儲器存儲器繪圖儀繪圖儀 終終 端端示波器示波器 測振傳感器測

26、振傳感器試件試件振動平臺振動平臺水平水平振動器振動器垂直振動器垂直振動器基礎基礎函數發生器函數發生器冷卻系統冷卻系統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地震模擬振動臺的基本構成(液壓)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1 1 振動臺臺體結構振動臺臺體結構 2 2 液壓驅動和動力系統液壓驅動和動力系統 3 3 控制系統控制系統 4 4 測試和分析系統測試和分析系統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試驗目的1進行各類建筑物模型的動力特性試驗;2進行各類建筑物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壞機 理的研究;3進行各類建筑物模型的抗震措施的研究;4進行各種機電設備和設施的

27、耐震試驗研究;5進行各類機電產品的振動例行試驗;6進行家庭用具和人體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研究;7在娛樂場所進行地震宣傳的科普教育,并尋求娛樂刺激。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振動臺的種類機械式振動臺電磁式振動臺 電液伺服控制的地震模擬振動臺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的組織與實施1編制試驗大綱 1)試驗目的。 2)模型概況。 3)測量的參數和測點布置。 4)選擇測量儀器,要求的數量、量程。 5)選用的地震波、壓縮比、能級。 6)是否需要測量動力特性。 7)試驗的分級試驗順序。 8)要求試驗日期及試驗延續時間。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2試驗模型的設計

28、3模型制作4模型安裝 5測量儀器選擇6測點布置及儀器調試7動力特性試驗8地震波試驗9數據處理10模型拆除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結構抗震試驗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地震模擬振動臺昆明理工大學工程抗震研究所地震模擬振動臺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地震模擬振動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地震模擬振動臺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九臺陣系統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重慶公路所臺陣重慶公路所臺陣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國家體育館模型八臺陣試驗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發展趨勢 1向多方面試驗發展,包括

29、土建、海港、水電、電訊、鐵路、農業等部門均有應用,不僅進行結構物的試驗,還進行各種機電產品、設備的試驗、家庭用具試驗、以及人體反應試驗等等。 2向多向、多自由度發展,因為地震是一個空間運動,在單向作用下有些設施、結構不一定能破壞,而在三向作用下才會重現地震的破壞。故要較真實再現地震破壞,必須相應的建造三向六自由度的地震模擬振動臺。 3向大型發展。日本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15m20m地震模擬振動臺(上載1200噸)。那是適應核工業的發展需要。但是投資太大,日常維護費用高。 4向多臺的臺陣發展。對長大結構可以利用少量投資即可進行地震試驗。 5向振動臺和快速擬動力裝置組合的混合試驗發展,解決子結構的

30、邊界條件的模擬。 6提高控制的自動化程度及控制精度,實現全數字控制。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4.4結構抗震試驗擬動力試驗擬動力試驗,其實質就是按照某種確定性的地震反應進行加載。由于結構的恢復力模型未知,運動方程無法求解,故采用“邊試驗、邊求解”的方法分步得到實測的結構恢復力模型,然后可完成整個試驗加載過程。加載設備可利用偽靜力試驗設備,但必須可聯機控制加載,即計算機控制的電液伺服加載系統(包含數個作動器,即加載器)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試驗目的:用于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組合結構等的模型在靜力試驗臺座上模擬實施地震動力反

31、應的抗震基本性能試驗。傳力裝置: 傳力裝置包括有反力地板、反力墻、加載架(包括門架和梁)等,視不同的試驗還需附加其他的傳力機構。 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基本實驗設備 1伺服液壓往復作動器 2液壓千斤頂 3液壓源 4控制系統 5測量儀器 1)力測量系統; 2)應變測量系統; 3)位移測量系統;4.44.4結構抗震試驗結構抗震試驗 擬動力試驗的加載設備一般由計算機、加載擬動力試驗的加載設備一般由計算機、加載裝置與加載控制系統等組成。裝置與加載控制系統等組成。 計算機計算機是加載過程的控制和試驗數據采集都是加載過程的控制和試驗數據采集都由計算機來實現,同時對試驗結構的其他反應由計算機來實現,同時對試驗結構的其他反應參數,如應變、位移等進行演算和處理。參數,如應變、位移等進行演算和處理。 加載裝置與加載控制系統加載裝置與加載控制系統其功能是根據該其功能是根據該時刻由計算機傳來的位移指令轉換為電壓信號時刻由計算機傳來的位移指令轉換為電壓信號輸入,用于電液伺服系統,使加載器按指定指輸入,用于電液伺服系統,使加載器按指定指令工作。擬動力試驗可采用與靜力試驗或擬靜令工作。擬動力試驗可采用與靜力試驗或擬靜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