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_第1頁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_第2頁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_第3頁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_第4頁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與環境6.1生態因子的組成生態因素組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光 熱 水 土 氣 火人為因子種內關系種內斗爭 種內互助種間關系共生 寄生 競爭 捕食 光對植物的影響光影 響光質(波長)影響光合作用:綠光為生理無效光影響光合產生:紅光有利于糖類合成;籃光有利于蛋白質合成影響生長發育:紅光能促進種子和孢子的萌發,紅外光抑制種子萌發光強陽生植物:要求全日照,光補償點高,耐高溫干旱。玉米陰生植物:光補償點低,呼吸和蒸騰弱。人參 黃連耐陰植物:介于兩者之間,全日照下生長最好,也能在陰生環境生長。山毛櫸日照長度長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時間在1417h以上才開花的植物

2、。日照越長,開花越早。北方體系植物:小麥 油菜 蘿卜短日照植物:每天需要一段晝短(少于12h不少于8h)夜長的時間才開花的植物。暗期越長,開花戟早。水稻 大豆 玉米 煙草 棉花及熱帶、亞熱帶植物春秋季開花的植物多屬此類中間性植物:對日照沒有要求,只要其他條件適合均可開花。黃瓜 番茄 四季豆6.2非生物因子的作用光對動物的影響影 響事 例影響熱能代謝曬太陽取暖。極地昆蟲體色多黑色:吸收太陽輻射,防止紫外線殺傷影響生長發育對生長發育有促進或抑制作用:蛙卵在有光時正常發育。光抑制黑暗昆蟲以育。影響動物行為晝行性動物 夜行性動物。趨光性 光死亡(蚯蚓)影響動物繁殖銀灰狐在白晝延長時開始交配。延長光照時

3、間改變動物繁殖時間:黑鼬提前繁殖。影響生活節律魚類洄游 鳥類遷徙 鳥類換羽 哺乳類脫毛影響動物分布水生動物的垂直分布:隨透光深度和光照長度不同而不同溫度對生物的影響影 響事 例影響生長發育343范圍內小麥種子才能萌發。1820時豬增重最快。溫度增高蒸騰加快。影響生物繁殖低溫影響抽穗揚花。水溫至少18時鯉魚才產卵。30時全民育成雄蛙。影響生物分布影響生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往往是各種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影響動物行為休眠 遷移水分對生物的影響影 響事 例影響生長發育萎蔫 水稻爛根。土壤含水量影響根系發育影響生物生殖靠水傳粉授精:苔蘚、青蛙。水稻灌漿期遇雨季減產影響生物分布沙漠動植物必需耐干旱以水

4、為主導因子的植物生態類型水生植物沉水植物 浮水植物 挺水植物中生植物濕生植物水稻 地衣 苔蘚介于濕生與旱生之間:森林植物 大多數農作物旱生植物耐受土壤和大氣干旱:多漿植物:仙人掌;少漿植物:駱駝刺6.2生物種間關系比較種間關系相互作用能量關系特點事例互利共生共同生活,彼此有利。離開后彼此或一方不能生存。地衣 大豆與根瘤菌白蟻與鞭毛蟲螞蟻與蚜蟲寄生共同生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離開后寄生生物不能生存。蛔蟲與人噬菌體與細菌虱子與人菟絲子與大豆競爭生活環境相同。大多數情況下,和平共處,形成各自的生態位(生態灶)。如果兩個物種在時間和空間上完全重疊,會導致一種生存一種死亡(上圖)。牛與羊莊稼與雜草大草

5、履蟲與小草履蟲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數量消長上呈現“跟隨”現象。貓與老鼠牛與草狼與羊其他關系共棲(寄居蟹與海癸) 抑制(青霉菌與細菌) 傳播(蜜蜂傳粉) 腐生(分解者與死亡生物為食)個體數時間ABBA個體數時間ABABABA個體數時間ABC個體數時間ABB個體數時間BABAA6.2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綜合作用作用的不可替代作用的和同等重要作用的不等價彼此相互影響各種生態因子主導因子對整個環境起主導作用,能引起全部生態關系的變化使生物的生長發育、種群數量和分布情況發生明顯變化耐受性定律每個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都有三個基點:最低點、最高點和最適點。最低點和最高點之間

6、的范圍叫生物的適應幅度。限制生物生長或存活(超過生物的耐受性)的生態因子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受最低量生態因子的限制最低量定律6.3種群的一般特征種群特征主要內容種群密度概念:單位空間內的某種群的個體數第一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數標志后重新捕獲數調查方法:標志重捕法 種群密度隨機取樣法 取樣計數計算 種群密度各樣方中數量的均值出生率與死亡率年出生個體數年平均個體數年出生個體數年平均個體數出生率 出生率 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時間存活率ABC A類生物:農作物 人類 大型哺乳類存活曲線 B類生物:水螅 一些鳥類 C類生物:青蛙 魚類 草本植物年齡組成增長型 穩定型 衰退型性別比例雌雄比等

7、于1 大于1 小于1遷移遷入 遷出種群動態變化種群數量遷入遷出死亡率出生率6.4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種群增長規律特點:年增長率不變事例:新引進的生物的早期增長接近“J”增長(我國環頸雉剛引入美國時)J型增長種群數量K時間種群增長率時間S型增長特點:增長率不斷變化種群數量為K/2時,增長率最大種群數量為K時,增長率為0J型增長與S增長的關系種群數量時間環境阻力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種群數量變化的原因出生率 死亡率 遷入 遷出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凡是影響出生率、死亡率、遷入、遷出的因素都會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包括氣候、食物、被捕食、傳染病和人為因素。研究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的意義有利于野生生物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8、為害蟲的防治提供依據6.5群落的概念及結構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叫生物群落。垂直結構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的分層狀態叫垂直結構。水平結構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不同種群生物分布的狀態叫水平結構。原因不同生物對不同生態環境有不同的要求和適應性,導致不同生態習性的生物處于不同的層次。原因環境因素在不同地段的不一致性,導致不同生物在不同地段的分布差異。6.6生態系統的概念及分類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概念分類原則類 型按無機因子分陸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 草原生態系統 沙漠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農田生態系統 礦區生態系統水域

9、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按形成過程分自然生態系統原始森林 未污染海洋半自然生態系統放牧的草原 采伐的森林人工生態系統城市 農田 村莊分類6.7生態系統的成分成分構成作用(主要生理過程)營養方式非生物成 分非生物的物質和 能 量光、熱、水、土、氣為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成分生產者綠色植物、光合細菌、化能合成細菌將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自養型消費者動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消費有機物(呼吸作用)異養型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蟲分解動植物遺體(呼吸作用)6.7典型生態系統的特點比較生態系統類型主要的環境因素主要生產者主要消費者特點及作用森林

10、生態系統水 溫度 土壤主要是喬木樹棲哺乳類、鳥類等結構復雜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草原生態系統限制因素:水主要是草本植物奔跑類種群和群落變化劇烈畜牧基地 調節氣候 防止風沙海洋生態系統水、鹽等微小的浮游植物微小的浮游動物到大型哺乳動物極其多樣結構復雜資源豐富調節全球氣候濕地生態系統水水生、陸生植物鳥類、昆蟲、水生動物生態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防洪抗旱農田生態系統人農作物農業害蟲人的作用很關鍵群落結構單一城市生態系統人草地、綠化帶人能量生產不足對其他生態系統產生強烈干擾6.8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級)食物鏈由食物鏈構成的網狀結構特點由食物(營養)

11、關系連接起來的生物組成層次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渠道6.8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概念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和散失過程,能量流動。能量流動過程三 級消費者生產者初 級消費者次 級消費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太陽能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前一營養級的能量只有10%20%流向后一營養級(十分之一法則)計算ABCDE營養級食物鏈能 量12345E1E2E3E4E5按最低能量流動效率計算:按最高能量流動效率計算: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合理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概念在生態系統中,構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不斷地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

12、生物群落回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特點廣大的空間:全球(生物圈)漫長的時間:經歷地質過程6.9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大氣氮庫(N2)大氣固氮工業固氮NO3-氮素化肥氮鹽尿素硝化細菌分解者生物固氮NH3-NO2-、NO3-反硝化細菌N2遺體生產者消費者脲酶尿素脲酶氮循環捕食大氣CO2庫生產者消費者捕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化石燃料動植物遺體和排出物呼吸作用燃燒碳循環生產者消費者吸收動植物遺體和排出物分解者捕食化石燃料土壤或水中的SO42-大氣中SO2火山爆發降水吸收燃燒燃燒分解硫循環6.10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兩者同時進行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通過物質循環和

13、能量流動使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成為統一整體。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食物網流動能量是物質循環的動力,使物質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往返總體關系物質對能量能量對物質概念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結構和功能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生態系統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持力穩定性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原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生態系統遭到外界干擾因素破壞后恢復持原狀的能力。原因群落演替 凈化作用等弱復雜強強簡單弱生態系統結構保 持 力 穩 定 性恢 復 力 穩 定 性關系6.11生態系統的穩定性6.12生物圈及其穩態生

14、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中有生物分布的圈層組成。生物圈的穩態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長期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的現象原因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供應能量流動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取之不竭的物質來源物質循環生物圈自身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自我調節土地沙漠化 森林植被破壞 生物多樣性銳減 全球氣溫上升 臭氧層損耗 酸雨6.12全球環境問題6.12酸雨的成因與危害成因硫循環失衡:大氣SO2增多,超過了生物圈的自凈能力,造成大氣的嚴重污染。危害水體酸化,嚴重影響魚類的生殖發育。直接傷害植物芽和葉,影響植物生長。腐蝕建筑物和金屬物材料。6.13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內容遺傳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食用價值 藥用價值 科研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