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專業復習參考_第1頁
放療專業復習參考_第2頁
放療專業復習參考_第3頁
放療專業復習參考_第4頁
放療專業復習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放療專業復習參考題型:單選題(120),多選題(120),簡答題(155),案例分析題(5)參考題(70%),其余內容參考書目:1.腫瘤放射治療學(第四版);2.放射治療損傷;射治療學;4.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5.臨床腫瘤學雜志。1、在細胞周期中的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最敏感的是:()A、G0/G1 期B、S 期C、G2/M 期D、G2 期E、M 期2、作為高 LET 射線,下列哪項關于質子治療的描述是錯誤的:()A、無 Bragg 峰B、旁向散射少C、穿透性強D、局部劑量高E、劑量分布好3、原計劃總劑量不變,每天照射 R2 次,每次照射 2.0Gy 的分割方式為:()A、超分割B、加速分割C、

2、加速超分割D、常規分割E、大分割4、關于三精治療的錯誤描述是:()A、以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強調適形放射治療為技術基礎B、指精確定位、精確掃描、精確治療C、指精確定位、精確設計、精確治療D、使照射的高劑量適合腫瘤靶區的形狀E、最大程度的殺滅腫瘤,同時對正常組織的損失降到最低5、關于姑息性放療的錯誤描述是:()A、為了提高生存質量B、主要是追求腫瘤的消退C、相對根治性放射治療照射劑量低D、治療周期較短E、主要目的是減輕患者癥狀6、超分割放射治療對正常組織的影響為:()A、早反應減輕B、早反應和晚反應均增加C、晚反應減輕D、晚反應增加E、早反應增加7、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密度的關系正確的是:()A

3、、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密度成正比B、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密度成反比C、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的溫度成正比D、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的溫度成反比3.現代腫瘤放E、質量吸收系數與吸收物質的密度及物理狀態無關8、在放療生物劑量換算模型中,與 NSD 相比,L-Q 模式的優點在于考慮了:()A、正常晚期反應組織B、正常早期反應組織C、腫瘤組織反應D、脊髓放射反應E、皮膚放射反應9、據統計 20 世紀 90 年代惡性腫瘤的治愈率為 45%,其中放射治療治愈率為:()A、22%B、18%C、10%D5%E15%10、關于根治性放療的錯誤描述是:0A、治療靶區包括腫瘤原發灶B、治療靶區包括腫瘤相關的淋巴

4、引流區C、要求照射劑量高D、需要保護正常組織和重要器官E、治療目的主要是減輕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11、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壽命指:0A、放射性原子核核外電子的平均生存時間B、放射性原子核的平均生存時間C、放射核素的平均代謝時間D、放射性核素的平均轉換時間E、放射性原子核的總生存時間12、放射線用于臨床治療,為腫瘤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第一臺放療設備-深部 X 線機應用于()并成功治愈了一例喉癌患者:()A、 1885 年B、 1922 年C、 1912 年D、 1902 年E、 1896 年13、下列哪些射線不屬于高 LET 射線:()A、X 射線B、重離子C、輕離子D、質子E、快中子14、鉆 60

5、治療機于()開始應用于臨床并治療深部腫瘤:()A、20 世紀 20 年代B、20 世紀 30 年代C、20 世紀 40 年代D、20 世紀 50 年代E、20 世紀 60 年代15、對輻射所致腫瘤細胞死亡的正確描述為:()A、凋亡B、腫脹、壞死C、細胞喪失無限增殖的能力D、細胞喪失增殖能力E、細胞即刻喪失全部功能16、放射治療臨床劑量學原則規定,治療體積內的處方劑量的變化范圍為:()A、+3%-5%B、+7%-5%C、+2%-4%D、+5%-3%E、+5%-7%17、倫琴發現 X 射線的正確時間為:()A、 1885 年B、 1895 年C、 1886 年D、 1875 年E、 1896 年1

6、8、標準模體的規格為:()A、20cmx20cmx10cmB、25cmx25cmx20cmC、25cmx25cmx25cmD、30cmx30cmx30cmE、40cmx40cmx30cm19、模體的正確作用是通過模擬人體組織密度與分布:()A、研究外力沖擊人體后對人體產生傷害的情況B、研究輻射場在人體內的吸收劑量的分布情況C、研究射線在人體內的穿透情況D、研究射線在人體內的散射情況E、研究輻射場對人體產生傷害的情況20、按電磁輻射波長,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A、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 X 線微波無線電波B、X 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C、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微波 X 線D、X 線

7、微波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無線電波E、無線電波 X 線微波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21、電子平衡指:()A、介質中某小區域的電子數目達到某種質量平衡B、介質中某小區域的電子逃不出該處從而使電子數目在一定時間內固定不變C、介質中某小區域入射的電子數目與逃出該處的電子數目相同D、介質中某小區域次級電子帶走的入射光子貢獻的能量與入射該區的次級電子帶來能量相等E、介質中電子數量達到某一數值,與另外一處數目相同22、比較接近于臨床實際情況的模體是:()A、水箱B、玻璃疊塊C、水模體D、CT 值測量固體模型E、固態仿真人體模型23、居里夫人發現鐳的正確時間為:()A、 1885 年B、 1895 年C、 1886

8、年D、 1875 年E、 1896 年24、高能電子束的 PDD 曲線大致分為:()A、劑量建成區高劑量坪區低劑量區B、表面劑量區低劑量坪區劑量上升區C、劑量區計量跌落區低劑量坪區 X 射線污染區D、表面劑量區高劑量坪區劑量跌落區 X 射線污染區E、劑量建成區高劑量坪區劑量跌落區 X 射線污染區25、下述關于散射空間比正確的描述是:()A、散射空間比源皮距成反比B、散射空間比不受射線能量的影響C、散射空間比與組織深度無關D、散射空間比不受射野大小的影響E、散射空間比定義為模體內某點的散射劑量與該點空氣中吸收劑量之比26、一個 6 厘米 X14 厘米的矩形照射野,其等效方野的邊長為:()A、9

9、厘米B、8.4 厘米C、12 厘米D、10 厘米E、15 厘米27、與戈瑞相同的單位是:()A、radB、C*KG-1C、J*KG-1DJ*KGE、Sv28、一般情況下為了劑量計算或測量,規定模體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軸上的一個點為:()A、入射點B、校準點C、參考劑量點D、計算點E、測量點29、與其他劑量測量設備與方法相比,半導體劑量計的優點是:()A、高靈敏度、高抗輻射能力溫度影響小靈敏體積小B、高靈敏度能量反應范圍寬溫度影響小靈敏體積小C、高靈敏度高抗輻射能力小高能量相應范圍溫度影響小D、高靈敏度能量反應范圍寬溫度影響小E、高靈敏度能量反應范圍寬靈敏體積小30、外照射放射防護的三要素是:()A

10、、時間距離屏蔽B、放射源時間人員C、時間空間人員D、防護類型防護范圍人員E、時間射線種類屏蔽方式31、下述關于射野輸出因子 Sc 的正確描述是:()A、射野在空氣中的輸出劑量與參考射野在空氣中的輸出劑量之比B、射野在模體中的輸出劑量與參考射野在模體的輸出劑量之比C、射野在空氣中的輸出劑量與參考射野在模體中的輸出劑量之比D、射野在模體中的輸出劑量與參考射野在空氣的輸出劑量之比E、參考射野在空氣中的輸出劑量與射野在空氣中的輸出劑量之比32、下列哪種情況下適用高能電子束進行臨床治療:()A、深度 10 厘米以上的病灶B、表淺的、偏體位一側的病灶C、多照射野等中心治療D、保護器官后面的靶區E、體積較大

11、的腫瘤33、屬于串聯結構的器官為:()A、肝臟B、肺臟C、脊髓D、腎臟E、心臟34、放射工作人員的年劑量當量是指一年內:()A、工作期間服用的治療藥物劑量總和B、體檢所拍攝胸片及 CT 等所接受的照射劑量當量C、工作期間所受外照射的劑量當量D、攝入放射性核素產生的待積劑量當量E、工作期間所受外照射的劑量當量與攝入放射性核素產生的待積劑量當量的總和35、當射野面積增加時,下屬描述正確的是:()A、低能 X 線的 PDD 隨之變小B、低能 X 線的 PDD 隨之變大C、低能 X 線的 PDD 不變D、高能 X 線的 PDD 隨之變小E、22MV 的高能 X 線白 PDD 變大36、目前人體曲面的校

12、正方法有:()A、吸收劑量測量法、有效源皮距法、等劑量曲線移動法B、組織空氣比法或組織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劑量曲線移動法C、組織空氣比法或組織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劑量曲線計算法D、組織空氣比法或組織最大比法、吸收劑量測量法和透射劑量計算法E、吸收劑量測量法、有效源皮距法、透射劑量計算法37、當使用電子線照射需要內遮擋時,為了降低電子束的反向散射,通常在擋鉛與組織之間:()A、加入一定厚度的銅板等高原子序數材料B、加入一定厚度的有機玻璃等低原子序數材料C、加入一定厚度的補償物材料D、留下一定厚度的空間間隔E、盡量貼近,避免出現空氣間隙38、細胞存活曲線中顯示的平均致死劑量(D0)是指

13、:()A、殺滅 95%細胞所需的劑量B、殺滅 80%細胞所需的劑量C、殺滅 63%細胞所需的劑量D、殺滅 37%細胞所需的劑量E、殺滅 50%細胞所需的劑量39、發生康普頓效應時,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是單一的,則散射光子的能量:()A、隨散射角增大而增大,相應的反沖電子動能將增大B、隨散射角增大而增大,相應的反沖電子動能將減少C、隨散射角增大而減少,相應的反沖電子動能將增大D、隨散射角增大而減少,相應的反沖電子動能將減少E、隨散射角減少而減少,相應的反沖電子動能將增大40、正常組織最大耐受量是指:()A、TD5/5B、TD50/5C、正常組織不發生并發癥的劑量D、正常組織發生 50%并發癥概率的

14、劑量E、以上都不對41、以下哪項治療不屬于近距離放療的形式:()A、腔內、管內放療B、組織間插植放療C、全身放療D、術中置管術后放療E、敷貼治療42、下列哪種顱內腫瘤不需要放射治療:()A、毛細胞性星形細胞瘤全切除者B、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全切除者C、中樞性淋巴瘤全切除者D、顱內多發性轉移瘤E、松果體生殖細胞瘤43、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伴一側第出、IV、V1 與 VI 的第一分支顱神經麻痹,該征侯群謂之:()A、尖征侯群B、眶上裂征侯群C、垂體蝶竇征侯群D、巖蝶征侯群E、頸靜脈孔征侯群44、鼻咽癌放療后出現一過性低頭觸電感,是由于:()A、早期放射性顆葉損傷B、早期放射性小腦損傷C、早期放射性頸髓損傷

15、D、早期放射性垂體損傷E、放射性椎體脫鈣45、以下哪項治療形式不屬于現代近距離放療:()A、腔內管內放療B、組織間插植放療C、術中放療D、敷貼治療E、術中置管術后放療46、肺癌放射治療較多見且危害較大的并發癥是:()A、放射性食管炎B、放射性骨髓損傷C、急性放射性心包炎D、急性放射性肺炎E、急性放射性心肌炎47、對 60 鉆的 y 射線和加速器的 6MV 的 X 射線遮擋所使用的低熔點鉛的厚度一般是:()A、5cmB、6cmC、8cmD、 10cmE、 15cm48、垂體瘤一般不會引起哪支顱神經損害:()A、嗅神經B、視神經C、動眼神經D、滑車神經E、外展神經49、食管癌對放射線敏感的類型是:

16、()A、髓質型B、縮窄型C、潰瘍型D、蕈傘型和腔內型E、中間型50、高能電子束常用的照射方法是:()A、兩射野對穿照射B、兩射野交角照射C、與高能 X 線混合照射D、多野等中心照射E、強調治療51、高劑量率(HDR)近距離治療是指參考點的劑量率為:()A、2GY/小時B、8GY/小時C、10GY/小時D、12GY/小時E、20GY/小時52、低劑量率(LDR)近距離治療是指:()A、v1GY/小時B、V2GY/小時C、V3GY/小時D、V4GY/小時E、V5GY/小時53、源皮距對百分深度量的影響是:()A、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高B、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低C、源皮距與百分深度量無關D、源皮距與

17、百分深度量的關系無規律E、源皮距與百分深度量關系為平方反比定律54、術中放療常用的放射源是:()A、60 鉆B、快中子C、電子束D、質子E、高能 X 線55、腫瘤術后放療的目的在于:()A、提高無瘤生存率B、提高總生存率C、降低局部復發率D、減少并發癥E、提高生存質量56、放射治療的基本目標是努力提高放射治療的:()A、靶區組織的劑量B、治療增益比C、腫瘤組織的氧效應比D、靶區外正常組織的耐受劑量E、治療區形狀與靶區的適形度57 瑞典日 ektay-刀裝置使用個鉆 60 源:()A、206B、106C、202D、30E20158、射野擋鉛一般具有能夠將相應能量的射線衰減 95%的厚度,其厚度應

18、該為:()A、2 個半價層B、4 個半價層C、5 個半價層D、6 個半價層E、8 個半價層59、垂體瘤常用的放療體位:()A、俯臥位B、左側臥位C、右側臥位D、仰臥位,下須盡量內收E、仰臥位,下須盡量后仰60、全身皮膚電子線照射,描述錯誤的是:()A、可用于蕈樣真菌病B、可用于 Sezary 綜合征C、選用高能量電子線D、放療總劑量 30Gy 左右E、可用于非霍奇金病61、關于鼻咽癌說法正確的是:()A、鼻咽癌多為高分化鱗癌B、放療射野常規包括原發灶、頸部淋巴結和顱底C、常見的轉移部位為頸深下淋巴結和頸前淋巴結D、下頸和鎖骨上區不需預防照射E、應首選手術治療62、有關頭頸部腫瘤術后放療的錯誤描

19、述是:()A、不推延手術時間B、根據術中情況及術后病理結果,更精確的確定靶區C、影響手術切口愈合D、照射劑量可高于術前放療,從而更有效的控制腫瘤E、一般在術后 2-4 周開始,最遲不得超過 6 周63、食管癌直接侵犯最常見的鄰近組織是:()A、主動脈B、心包C、氣管及支氣管D、喉E、賁門64、頸段、上段食管癌進行放療時,預防照射區域應包括:()A、胃左淋巴引流區B、隆突下和胃左引流區C、鎖骨上淋巴引流區D、上縱隔淋巴引流區E、中上縱隔淋巴引流區65、中下段和下段食管癌進行放療時,預防照射區域應包括:()A、胃左淋巴引流區B、隆突下和胃左引流區C、鎖骨上淋巴引流區D、上縱隔淋巴引流區E、中上縱隔

20、淋巴引流區66、乳腺向外周引流的淋巴管以為主:()A、腋窩B、內乳淋巴結C、腋窩+鎖骨上淋巴結D、腋窩+內乳淋巴結E、內乳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67、口底癌不易侵及下列哪種解剖結構:()A、舌系帶B、舌下腺C、下頜骨D、硬腭E、頜下軟組織68、最易出現淋巴結轉移的喉癌是:()A、喉部鱗癌B、喉部腺癌C、聲門區癌D、聲門上區癌E、聲門下區癌69、口腔癌不包括下列哪些局部解剖結構:()A、上齒齦B、硬腭C、軟腭D、舌體E、口底70、口咽癌不包括下列哪些局部解剖結構:()A、口咽側壁B、硬腭C、軟腭D、舌根E、扁桃體71、視神經、視網膜和角膜的放射耐受量為:()A、04000CGY/4 周B、4500CGY/5 周C、5000CGY/5 周D、5500CGY/6 周E、6000CGY/6 周72、準確描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擴散方式的特點為:()A、有規律B、無規律C、跳躍式D、臨近擴散E、逆向擴散73、常規放射治療中脊髓的放射耐受量為:()A、3500CGYB、4500CGYC、5000CGYD、&5500CGYE、4000CGY74、下列不應進行全中樞系統照射的腫瘤是:()A、髓母細胞瘤B、顱內生殖細胞瘤,MRI 示脊髓(+)C、顱內多病灶的生殖細胞瘤D、多發性腦轉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