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鎮總體規劃文本6.25_第1頁
新州鎮總體規劃文本6.25_第2頁
新州鎮總體規劃文本6.25_第3頁
新州鎮總體規劃文本6.25_第4頁
新州鎮總體規劃文本6.2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信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2020)文本第一章總則第1.0.1條 為實現僻州市新州鎮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促進鎮域城鎮建設與資源 合理配置,確保新州鎮區的快速健康發展,達到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城 鎮發展目標,特制定僻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年)(以下簡稱“本規劃”)。第1. 0. 2條 本規劃是調控新州鎮城鎮化進程與指導新州鎮規劃區內各項建設活動的綱領性 文件。本規劃指導新州鎮區詳細規劃。規劃區內各項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必須符合本規劃。第L0.3條 凡在規劃區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個人或單位,均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 規劃法的相關規定,執行本規劃,并服從主

2、管部門的規劃管理。第1.0.4條 本規劃的調整與修改,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有關條款執行。第1.0. 5條規劃期限脩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分為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近 期:20062010年;中期:2011 2015 年;遠 期:2016 2020 年。第1.0. 6條規劃范圍本次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區范圍為新州鎮鎮域范圍,總面積79平方公里。鎮區規劃范圍包括新州原鎮區和新英、榮上等村,以及鹽田和新地的部分范圍,總面積為6.46 平方公里。第二章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第2. 0.1條總體發展戰略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總量,增強經濟活力。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調整 優化產業結構;教育、科

3、學、文化、衛生和體育等社會服務設施的建設逐步達到現代化城鎮的標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準;生態環境和城鎮形象塑造成就顯著,逐步使新州發展成為僻州灣的一個重要港口城鎮。第2. 0. 2條產業發展策略(1)第一產業:大力發展漁業,注重林業的發展和保護,并保護基礎種植業。鼓勵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加強以小型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 造,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推進農業服務組織和機制創新,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各類專 業合作經濟組織,促進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2)笫二產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市場影響,以新英或新州的品牌來發展特產漁業。 在鼓勵樹立品牌的同時還要

4、注意保護現有名牌,特別是新英紅魚粽,加強監督管理。(3)第三產業:為自身以及區域服務的休閑型旅游度假產業將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所在。生產性服務業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積極發展金融服務、信息服務體系:消費性服務業則鼓 勵發展所有制形式和經營業態多樣化、誠信便民的零售、餐飲等商貿服務。第2. 0.3條 產業布局規劃充分考慮新州鎮的現狀,基于其發展條件與產業發展研究,對鎮域的產業進行總體布局:(1)新州組團:作為全鎮的行政、商業、文化和體育中心,主要發展第三產業。(2)新英組團:主要發展漁業和養殖業。(3)西南部英均片區:由于交通條件較好,用地條件比較優越,是新州鎮通往白馬井和洋 浦經濟開發區的重要通

5、道,規劃建議英均片區發展以蝦田養殖業為主的第一產業與養殖業,帶動 西南部各村的發展。(4)南部的騰陽片區: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作為速生林產業和種植業基地;(5)東部的大屯片區:發展作為甘蔗種植業基地;(6)東北部的寶山片區:發展成為新州的花生和蔬菜種植區,為鎮區以及洋浦提供優良的 蔬果和糧食。1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第三章鎮域總體規劃第3,0.1條城鎮性質作為洋浦開發區的生活服務基地,發展成為集港口、海洋漁業、生態居住、旅游度假為一體 的生態濱海城鎮.第3. 0. 2條城鎮職能(1)僻州灣的港口城鎮、為洋浦服務的生活基地(2)休閑型旅游度假基地(3)特色農業、養殖業基

6、第3. 0.3條 鎮域人口規模預測規劃預測到2010年鎮域總人口為78290人,到2015年鎮域總人口為81391,到2020年鎮 域總人口為84070人。第3. 0.5條鎮區人口預測規劃預測到2010年鎮區總人口為28400人,到2015年鎮區總人口為30300,到2020年鎮 區總人口為32000人。第3. 0.6條 城鎮化水平預測新州鎮的城市化水平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和遠期2020年分別為39%、46%和53%。第3. 0.7條 村鎮體系規模結構表3-2村鎮人口規模結構表人口規模等級名稱個數 (個)等級劃分標準I>3萬新州鎮區(包括原新州鎮區與原新英鎮區)1II0. 3-

7、0. 5 萬鹽場、西邊、攀步、騰陽、英均、南岸、敦教7III<0. 3萬人長塘、榮上、宣泮、大屯、黃村、黃玉、寶山、 蘭田、新地、英進、英隆11第3. 0.8條 村鎮體系職能結構表3-3新州村鎮體系職能結構職能類型城鎮名稱數量(個)按綜 合性 程度 劃分綜合新州鎮區1中心村或重點村英均、騰陽、大屯、黃玉4一般村鹽場、西邊、攀步、南岸、敦教、長 塘、榮上、宣泮、黃村、黃玉、蘭田、 新地、英進、英隆14小計19第3. 0.9條 村鎮空間結構隨著農村人口向鎮區、向發達地區城鎮的集聚,一些發展條件較差、或人口規模較小的村, 人口外流現象將更為明顯。遵從“調整布局,完善體系,集約發展”的原則,規劃

8、形成了 “兩心 兩軸四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兩心:規劃重點發展新州和新英,培育其為鎮域經濟增長重心。新州輻射敦教管理區和新州 村委會;新英輻射攀步、榮上、藍田、新地、黃玉等管理區。兩軸:以規劃的聯系新州和新英的新州路以及新州和東成鎮的公路作為鎮域主發展主軸,以 春馬公路作為鎮域的發展次軸。四點:英均管理區作為鎮域西部的中心村,帶動鎮域西部的發展;輻射英進、英均、英隆、南岸、 宣泮等管理區。騰陽管理區作為鎮域南部的中心村,帶動鎮域南部的發展;輻射騰陽、黃村等管理區。大屯管理區作為鎮域東南部的中心村,帶動鎮域東南部的發展;輻射大屯管理區。寶山管理區作為鎮域東部的中心村,帶動鎮域東部的發展。輻射鹽場

9、、寶山、泮山、西邊、 長塘等管理區的發展。第3. 0.10條 鎮域基礎設施規劃公路:規劃重點加強中心村的道路建設,建設三條鄉級公路,在規劃期內形成以鎮區為中心, 以縣道、鄉道為骨架的便利交通網絡。長途客運站:在縣道和城南一路的交匯處規劃設置三級汽車客運站一處。港口:改造、擴建新英港,進一步完善港口設施的配套。給水設施:規劃鎮區采取集中供水模式,規劃水源主要選擇松濤水庫,鋪設管道引水到新州, 以原新州水廠為基礎,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造升級,擴大其供水能力。排水設施:規劃于鎮區設置一座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為新州鎮鎮區。污水廠廠址位于春馬 大橋引橋的西南側在新州路北段的西側。電力設施:規劃時充分利用原有

10、的變電站進行就地擴容,滿足城鎮發展的電力需求。第四章鎮域空間管制第4. 0.1條鎮域分區管治1禁止建設區(1)包括用地范圍:具有特殊生態價值的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濕地、山地、農田、 重要的防護綠地以及國道、省道兩側劃定的禁止建設控制區。紅樹林保護區,大面積的山林綠地、 農田、高速公路兩側的控制范圍。(2)不準建設區在土地利用規劃圖上明確標出、并在現場設立明確的地界標志線或告示牌。 規劃期內不準建設區必須保持土地的原有用途,除國家和省的重點建設項目、管理和服務設施外, 嚴禁在區內進行城市建設開發活動。2適宜建設區(1)包括范圍:鎮區、鄉村居民點、區域性交通通道、水利設施、防洪設施建設區等。(

11、2)適宜建設區在土地利用規劃圖上明確標出,并在規劃建設中具體落實其界限坐標。在 適宜建設區內進行開發建設必須依法審批。3控制建設區(1)包括范圍:控制建設區包括鎮區規劃區外的控制區域,為規劃期內不用于城鎮建設的 地域或作為遠景發展建設備用地。新州鎮控制建設區主要包括鎮區東部規劃建設區周邊發展備用 地。(2)非農建設需占用控制建設區用地的,必須同時從適宜建設區中劃出同樣數量土地還于 控制建設區;國家或省市重點項目需要征用的建設用地,可根據具體情況,優先在適宜建設區和 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控制建設區內解決。占用不準建設區和控制建設區用地須按照總體規劃修編程序重新報原規劃審

12、批部門批準。第4. 0. 2條用地利用“六線”控制六線指黃線、紅線、綠線、藍線、紫線、黑線。“六線”規劃控制要求:1城鎮拓展區規劃控制黃線黃線導控要點: 城市開發建設活動不得越出黃線控制范圍; 黃線范圍內原則上按照相關開發強度指標進行控制: 建筑密度:老城區改建和新區開發不應大于30%; 建筑間距:正向間距按不小于南向建筑高度的0.8倍退縮,最小不得小于9米;側 向間距低層為6米。多層為8米以上,高層為13米以上,低層與多層之間側向間距 6米以上,多層與高層之間側向間距9米以上。 綠地率:老城區改建不應小于25%,新區開發不應小于30%。2道路交通設施規劃控制紅線道路紅線導控要點: 嚴格控制道

13、路及其設施用地,紅線內土地不得進行任何與道路功能不相符合的使用。 新建道路應實行統一的城市道路斷面、道路退縮距離,保障城市道路建設的標準化 和規范化。特殊道路的斷面形式,可根據交通流量或按城市規劃要求另行確定。 道路紅線兩側建(構)筑物應根據相應規劃管理要求由規劃紅線兩側分別向外退縮, 退縮范圍內屬道路防護綠地,不得建設永久性或臨時性建(構)筑物。 本次規劃主襄控制南豐鎮域的道路紅線、廣場紅線和客運站場紅線范圍,其中道路 紅線是規劃的主要控制線。3生態建設區規劃控制綠線綠線導控要點: 綠線范圍內嚴格新建、擴建各類建設項目。除國家和省的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與旅 游接待服務設施外。本次規劃主要控制南

14、豐鎮域的主要道路及河岸沿線等防護綠地的綠線范圍。4水域岸線規劃控制藍線3藍線導控要點:劃定鎮區和鎮域內較大面積的海域及其岸線一定范圍陸域地區等作為保護區的控制 線。原則上不得改變其原有水域形態,不得減少水域面積5市政公用設施規劃控制黑線黑線導控要點: 黑線范圍內不得進行與之不相關的其它建設,以保證市政設施的正常運行。 黑線范圍的劃定應滿足市政設施以及交通設施設置的有關規范的要求。 本次規劃主要本次規劃主要控制南豐鎮域的供水、供電、電信、雨水污水、燃氣、 環衛等公用工程設施的位置以及各類重要交通設施的黑線范圍。6歷史文物保護規劃控制紫線紫線導控要點:紫線范圍內應嚴格保護,不得進行與之不相關的其它

15、建設。1 嚴格控制紫線周邊建設控制地帶內的開發強度,新建、擴建、改建各類建(構)筑物和 其他設施時,應當與保護區的傳統風貌或地方特色相協的紫色范圍。第五章鎮區總體規劃第6. 0.1條鎮區規模1、人口規模2010年鎮區人口規模為2. 84萬人,2015年人口規模為3. 03萬人,2020年人口規模為3. 20 萬人。2、用地規模依據前面的鎮區人口預測結果,按人均建設用地110而/人計算,新州鎮鎮區到規劃期末的城 鎮建設用地規模為:3. 52 km:o第6. 0.2條鎮區發展方向鎮區主要發展方向是新州組團往西北發展與新英組團往東南發展。鎮區新州組團(新鎮區南 部)作為全鎮的行政、商業、文化和體育中

16、心,主要發展第三產業。新英組團(新鎮區北部)主 要以新英港為依托,加強配套設施,發展水產品專業市場以及超市、特色購物商業街等。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第6. 0. 3條空間結構與功能分區規劃形成了 “一軸兩組團兩中心”的城鎮空間結構。“一軸”:是指沿新州二路連接新英中心和新州中心的經濟發展主軸。“兩組團”:其中一組團指春馬公路西側的新英組團,包括新州港口區與舊新英鎮,主要是要 以新英港為依托,發展水產品專業市場。另一組團是春馬公路東側的新州組團,主要是發展為生活和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以及結合紅 樹林發展休閑旅游業,將發展成為新州的行政中心、商業服務中心、體育中心、娛樂文化中心

17、。“兩中心”:其中一中心是新州組團中心,主要位于城南中路和縣道交匯處的一定半徑內,形 成為新州的行政、商業與文化娛樂服務中心;其優美的環境、完善的設施、豐富的人文景觀是新 州居住組團的發展依托。另一中心是新英組團中心,主要位于新英路和新州路北段的交匯處的一定半徑內,形成以港 口風貌、專業市場、新英廣場以及容上廣場等組成的新英組團服務中心區,成為新英組團的文化 娛樂中心,體育中心和商貿中心。第6. 0. 4條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規劃至2020年,居住建筑用地182.0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重為51. 71%,人均居住 建筑用地面積56. 89平方米。居住建筑用地集中布置于環新城鎮服務中心的居

18、住圈及新英濱海居住組團內。環新城鎮服務中心的居住圈:新服務中心承擔鎮域文體、休閑娛樂、商貿等功能,同時也是 新州鎮城鎮景觀的重點區域。環新城鎮服務中心的居住圈,占地107.21公頃。將發展成為設施 配套齊全的居住小區,其中沿紅樹林保護帶可發展成為高檔的居住產業組團,同時配套休閑型旅 游度假產業設施。新英濱海居住組團:位于新州鎮區北部、沿海濱布置,占地74.83公頃。通過置換新英舊城 鎮的低矮平房,增加公共綠地,優化居住環境,開發配套設施齊全的新居住區。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包括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化娛樂、體育、醫療衛生、教育、中小學用地, 結合城鎮中心和組團布置。3、對外交通用地

19、規劃對外交通用地為5.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1. 29%。4、道路廣場用地規劃道路網分為城鎮主干道,城鎮次干道,城鎮支路三個級別,在城鎮主入口和服務設施集 中地方布置社會停車場。規劃三個社會公共停車場。城鎮公共加油站的服務半徑宜為0.91.2 公里,鎮區附近共設加油站2座。在縣道與城南一路交匯處規劃一處公交站場,與長途客運站合 建。道路廣場總用地面積45. 29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12. 87%o5、公用工程設施(1)規劃公用工程設施包括污水處理廠、供電站、消防站,加油站、垃圾轉運站以及電信、郵 電等設施。總用地面積9. 54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 71%。(2)市政設施按相應的技術規則

20、與相鄰用地之間預留足夠間距的安全防護帶。6、綠地(1)新建5個公園,公共綠地面積26. 58公頃;(2)沿城鎮干道、河流沿岸、高壓走廊、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設置防護綠地;(3)規劃綠地總面積62. 7公頃,人均綠地擁有量為17. 81平方米,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9. 59%。第6. 0. 5條用地平衡表表6-1鎮區建設用地平衡表用地代號用地名稱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毓)人均 (平方米/人)R居住建筑用地182. 0451.7156. 89C公共建筑用地47. 0413.3614. 70中其行政管理用地2. 980. 850. 93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教育機構用地19.

21、375. 506. 05文體科技用地4. 531.291.42醫療保健用地2. 630. 750. 82商業金融用地16.74. 745. 22集貿設施用地0. 830. 240. 26M生產建筑用地00. 000. 00W倉儲用地00. 000. 00T對外交通用地5.41.531.69S道路廣場用地45. 2912.8714. 15U公用工程設施用地9. 542.712. 98G綠化用地62.717.8119. 59其中公共綠地26.51. 538.28防護綠地36.210. 2811.31合計城鎮建設總用地352. 01100110. 00注:規劃人口 3. 20萬人第六章綜合交通規劃第

22、7. 0.1條道路規劃2 .對外交通(1)春馬公路和縣道是對外交通的主要道路,同時將承擔鎮區的部分交通功能。(2)長途客運站:為方便鎮區內居民出行,加強新州和僻州市區以及其他城鎮的聯系,在 縣道和城南一路的交匯處規劃設置三級汽車客運站一處,用地為1. 45公頃。(3)港口:規劃擴建新英港及配套設施,占地2. 36公頃。3 .城鎮道路規劃(1)主干道:城鎮分區與分區之間聯系以及分區內主要的道路通道,規劃紅線30m,規劃車 速40 60km/h。城鎮主干道共3條,紅線控制寬度為30米,建筑后退寬度5-10米。包括:春馬5公路、縣道和新州路。(2)次干道:城鎮分區內次要交通聚散通道,規劃道路紅線20

23、m,規劃車速40km/h。包括: 新英路、新英一路、新英二路、新英三路、新英中路、城北中路、城南一路、城南二路、城南中 路、城南橫一路、中山路、城南橫二路、城南橫三路。(3)支路:城鎮內其他道路通道,規劃道路紅線為10m,規劃車速40km/ho城鎮支路共14 條,紅線控制寬度為10米,建筑后退跨度3-5米。表7-1規劃道路一覽表序號道路名類別長度 (千米)紅線寬度 (米)道路退縮寬度 (米)標準橫斷面1春馬公路主干道0. 9330105+2. 5+15+2. 2+52新州路主干道6. 0830105+2. 5+15+2. 2+53縣道主干道1. 1330105+2. 5+15+2. 2+54新

24、英路次干道2. 782052. 5+15+2. 55新英一路次干道0. 422052. 5+15+2. 56新英二路次干道0. 742052. 5+15+2. 57新英三路次干道2.452052. 5+15+2. 58新英中路次干道0. 882052. 5+15+2. 59城北中路次干道1.062052. 5+15+2. 510城南一路次干道2.472052. 5+15+2. 511城南二路次干道3. 172052. 5+15+2. 512城南中路次干道0. 892052. 5+15+2. 513中山路次干道1. 322052. 5+15+2. 514城南橫一路次干道0. 642052. 5+

25、15+2. 515城南橫三路次干道1.222052. 5+15+2. 516城南橫二路次干道1.272052. 5+15+2. 54 .道路網結構圍繞新的城鎮發展格局,規劃以主干道為主骨架,結合其它次干路和支路,組成方格網式 格局的,功能明確、級配合理的城鎮道路網絡,形成“一橫三縱”的城鎮骨干道路系統。“一橫”包括:新州路南北段“三縱”包括:新英路、春馬公路、縣道。第7. 0. 2條 靜態交通設施規劃公共停車場:規劃三個社會公共停車場。一個位于新英二路和新英三路之間的新州路北面;一個位于城南二路和縣道交叉口附近;一個位于新州路南段和城南二路交叉口。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公

26、共加油站:鎮區共設加油站2座,一處位于春馬公路與新州路的交叉口附近,占地3000 平方米。另一處設在縣道與城南一路的交義口背側,占地3060平方米。廣場:規劃在新英二路和新英三路之間的新州路附近設置廣場,占地0.35公頃;在城南二 路和縣道的交匯處設置新州廣場,占地1.1公頃;在新州路南段和城南橫二路交叉口南面設置一 個城南廣場,占地0.27公頃。第7.0.3條 公共交通規劃在縣道與城南一路交匯處規劃一處公交站場,與長途客運站合建,占地面積13870 (包括長 途客運站)平方米。第7. 0. 4條 貨運交通規劃貨運道路系統規劃重點考慮和對外道路的銜接。規劃選擇春馬公路以及新州作為貨運主要干 道

27、。第7. 0.5條道路豎向規劃根據新州鎮區確定的道路各路段所需的最低標高,道路標高盡量接近自然地形,以減少土方 量,為利于組織地面排水,場地盡可能高于周邊道路,大部分道路縱坡控制在0.2M2%之間。第七章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第8. 0.1條公共服務設施由鎮級、組團級、居住區級三級體系合理搭配,統一布局,保證各項 服務功能的完備和完善。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總用地10. 16公頃,占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 89機第8. 0. 2條主要設施布局1、行政管理用地保留原來的鎮政府,適當地擴大其范圍和改建部分建筑,占地面積1.89公頃,完善鎮政府 的功能布局的的同時美化鎮政府的建筑形象。在政府附近再安排其他行政部門

28、,如工商所、稅務 所、公檢法、市政管理所等部門,強化新服務中心的辦公職能。行政辦公用地總占地面積為2. 98 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0.85%。2、商業金融用地規劃設置商業設施集中區分兩個層次:鎮級中心、組團中心。規劃商業用地占地面積16.7 #公頃。(1)鎮級中心鎮級中心位于新州組團的新服務中心,占地5.46頃,規劃布置金融貿易、辦公管理、信息 服務、大型商業等設施,以形成相對集中、具有影響的現代化城鎮中心區和休閑購物消費區。(2)組團中心規劃2個組團級中心,分別位于新州組團和新英組團。舊墟鎮在原有的商業基礎上挖掘其傳 統商業氛圍發展具有特色的商業街,占地2.31公頃。新英組團中心發展水產品專

29、業市場、大型 超市、特色購物商業街等,規劃占地5. 82公頃。3、文娛娛樂用地(1)規劃文化娛樂用地4. 53公頃。在鎮區新服務中心城南中路東側、縣道北側設置一塊綜 合的文化娛樂用地,占地0.71公頃,內設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中心、綜合圖書館和電影院等, 把新服務中心區塑造成為新州鎮的文化娛樂中心。(2)在新英組團新州路北段東側、新英中路西側圍繞新英廣場布局一處文化用地,占地0.71 公頃。適當布局綜合的文化活動設施,如文化活動站、老年活動中心。(3)在鎮區的生活區內按照國家標準安排相應的小型綜合性文化設施,如青少年活動站、 老人活動站、文化站等福利性文化娛樂設施。4、體育用地(1)在鎮政府附

30、近即縣道北側規劃建設一個鎮級體育中心,占地面積1.74公頃,內設0.5 一 1.0萬座位的體育場,一個標準的游泳池,一座容納2 3千人的體育館。(2)在新英組團新州路北段西側規劃建設一個體育場地,占地1.24公頃,建造綜合的體育 場地,內設200米跑道、小型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3)在各居住組團應分散安排小型的體育場地,以就近滿足居民日常體育運動的需要。各 中小學校,較大規模的企業也應安排一定數量和規模的體育運動地.5、醫療保健用地(1)醫療衛生用地規劃面積為2.63公頃,包括原來的信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在新英組團新 建一個醫療門診部。(2)規劃僻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原地擴建改造,建

31、成有150床位的綜合性醫院,占地面積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1. 22公頃。(3)在新英組團新州路北段北側、新英二路西側新建新英醫療門診部,占地0.62公頃,負 責新英組團的醫療保健任務。6、教育機構用地布局改造完善新州中心小學、新州實驗小學、新州中學、新英小學。在新州組團縣道南側、城南 中路西側規劃建設一座中學。此外規劃新建新州二小與改建新英中學,分別位于新州組團和新英 組團,占地面積分別為2. 42公頃和2. 05公頃。結合居住建筑用地規劃建設6間幼兒園,占地面 積為每間約4000平方米。第八章綠化景觀規劃第9.0.1條規劃目標規劃至2020年,鎮區綠地面積達到62.

32、7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26. 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 面積達到8. 28平方米。1、公共綠地規劃在沿僻州灣結合紅樹林保護規劃建設濱海景觀綠化帶,并建造大蘭公園、南部公園、新 州公園、新英公園、濱海景觀公園、北港公園,作為居民日常休閑、活動的場所。2、防護綠地規劃防護綠地總面積36. 2公頃,其中在新州一路和縣道兩側各控制20米的防護隔離帶,城 北五路成南二路兩側各控制5米的防護隔離帶,春馬公路鎮區段道路兩側各控制50米的防護隔 離帶用來隔離居住區。污水處理廠控制50米防護隔離帶,在垃圾填埋場控制50米的防護隔離帶。3、道路綠化道路綠地包括行道樹綠帶、交通島綠地、交通廣場和停車場綠地等。道路綠地

33、規劃既要注 重道路綠化的美化功能,形成主要的道路綠化特色,乂注重道路綠化的綜合生態效益,形成多功 能復合結構的綠化網絡。(1)主要道路的綠地率不小于20%。(2)主要干道兩側樹種的選擇及種植方式,除突出道路綠化的生態及防護作用外,應結合重 7點地段加以美化。(3)城鎮的道路綠化,應主要選擇能適應本地條件、生長良好的植物品種和易于養護管理的 鄉土樹種,同時要巧于利用和改造地形,營造以自然式植物群落為主陣的綠化景觀。4、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規劃。建立各級居住區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建設以宅旁綠地為基礎,以小區 公園(游園)為核心,使居住區綠地自成系統,并與城鎮綠地系統相協調。新區建設綠地率應大 于30

34、%,其中小區級游園不宜小于0.4公頃,組團綠地不宜小于0.04公頃;舊區改建綠地率應大 于 25%。公建設施附屬綠地。綠地率不少于30%。其中,重點建設行政中心附屬綠地,使其發揮開 敞式公共綠地的作用。工廠及單位附屬綠地規劃。二類工業用地的綠地率應在30%以上。第九章環境保護規劃第10. 0. 1條 陸域環境功能區劃分及執行的環境標準陸域環境保護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 3096-93),分為三類環境保護區。1、一類環境保護區亦稱重點保護區。包括:風景游覽、文物古跡、療養區、文教區等綜合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地 區。該區對維持城鎮良好的生態環境起著

35、重要作用,其環境目標為環境空氣質量按照一級標準控 制,噪聲按照0類標準控制,晝間50dB(A),夜間40dB(A)。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僻州灣的紅樹林保護區及周邊劃入旅游用地的地區。2、二類環境保護區(1)A類混合區(一般保護區)主要是以居住和商業活動為主的綜合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地區。該區環境目標為環境空氣質 量按照二級標準控制,噪聲按照1類標準控制,晝間55dB(A),夜間45dB(A)。區域范圍主要包括:新州組團,城北四路以北的新英組團。5 2) B類混合區(污染控制區)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包括商業與居住混合區及現狀建成區,這類地區需嚴格控制新污染。該區環境目標為環境

36、空 氣質量按照二級標準控制,噪聲按照2類標準控制,晝間60dB(A),夜間50dB(A)。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城北四路以南的新州組團。3、三類環境保護區亦稱重點治理區。即污染嚴重需重點治理的工業區和車流量每小時100輛以上的交通干線道 路兩側。該區環境目標為環境空氣質量按照三級標準控制,工業區噪聲按照3類標準控制,晝間 65dB (A),夜間55dB(A)。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噪聲按照4類標準控制。第10. 0. 2條水環境1、水環境功能區依據地面水質量標準(GB3838 2002)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 -85),將地面水分為V類水體。2、規劃區內的水體執行III類水質標準。3、建

37、立污水處理廠控制排入河流的生活污水,使污水排放達標率規劃期末達到100%。第10. 0. 3條水資源保護措施1、二級水源保護區內,不準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原有的污水口必須 削減污染物排放量,以保證保護區內水質符合規劃標準。2、建設污水處理廠,處理工業、生活污水,規劃期末污水排放達到100%。第10.0.4條大氣環境保護措施禁止在規劃區內新建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第10. 0. 5條聲環境保護措施交通噪音是鎮區主要噪音污染,近期在醫院、學校、辦公及度假區附近設立禁止鳴笛區, 中期在居民區內和生活性干道設立禁止鳴笛區,遠期全鎮區禁止鳴笛';加強管理禁止大型貨運 車輛進入

38、生活性干道。第十章環境衛生規劃第1L0.1條環衛設施規劃#1、環衛管理站:規劃設一處環衛管理站,用地0.3公頃,責任范圍5. 5平方公里。2:環衛工人:按城鎮人口的4%。配備環衛工人,每1萬人城鎮人口設一個環衛休息場所,每 處休息場所面積30芯。則2020年共需配備環衛工人120人,設3個休息場所。3、環衛車輛:按每萬人2輛環衛車輛計算,到規劃期末鎮區共需配備6臺環衛機械車輛。4、環衛停車場:環衛停車場用地可按每輛大型車輛用地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計算。2020 年鎮區共需1200平方米的停車場用地,配套1個停車場即可。機械車輛按30%的進廠維修率, 每輛車需30平方米計,2020年需54平方

39、米。環衛停車場、修車廠可以與環衛管理站合建一處。第11.0.2條公共廁所規劃根據城鎮性質和人口密度,城鎮公共廁所平均設置密度按每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35座 選取。2020年鎮區城鎮建設用地3. 52km',按每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5座計算,規劃期末新州 鎮區內將有公廁約16座。第十一章給水工程規劃第12. 0. 1條用水量規劃規劃采用人口綜合指標法預測用水量,用水量指標采用300 L/cap. d, 2020年的總用水量預 測為 9600m7do第12.0. 2條水廠規劃沿春馬公路,從白馬井水廠引水。第12.0.3條管網規劃鎮區給水管網分兩個系統,新州組團和新英組團都以環狀管網布局,以

40、干管連接。新州組團 干管主要布置在新州路南段、縣道、城南一路、城南二路等主要道路上,管徑DN500。新英組團 干管主要布置在:新英路、新州路北段等主要道路上,管徑為DN500o連接新州和新英組團的干 管沿新州路布置,管徑為DN500。第十二章排水工程規劃第13. 0.條污水量預測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5%計算,規劃期末年鎮區供水量為9600m7d,規劃污水量8160nlYd。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第13. 0. 2條 污水廠規劃污水廠選址于新州組團與新英組團之間,位于新州路以北、春馬公路西側,用地規模為 2. 3Iha,設計處理能力應達到8000 m7d以上。第十三章電力工程

41、規劃第14. 0.1條負荷預測規劃取人均綜合用電負荷指標每人1000瓦,預測規劃期末新州鎮全鎮的用電負荷為8. 40萬 千瓦,其中鎮區用電負荷約3. 20萬千瓦。第14.0.2條 變電站的建設充分利用原有的變電站進行就地擴容,滿足城鎮發展的電力需求。規劃應充分預留變電站地 址,新建站址朝大容量、少占地的方向發展,變電站均按4臺主變預留建設用地。第14.0. 3條電網規劃沿新州路、新英路、城南一路、城南二路布局主干電網。第十四章電信工程規劃第15. 0.1條 市話發展預測規劃預測新州鎮區需要的交換機容量為3. 2萬門。第15. 0.2條 通信線路的規劃(1 )鎮區按服務半徑12公里、鎮區以外地區

42、按服務半徑2-3公里標準合理規劃設置遠 端用戶模塊,進一步完善通信管道網,以加快光纖接入網的建設。光纜網盡量采用環形網,光纜 芯數宜采用大芯數的帶狀光纜。(2)遠端模塊局可采用征地建房或租房方式,設立相對永久性局房,其位置宜設于用戶密 度中心和線路網中心。(3)在完成完善光纖到小區(FTTC)和光纖到大用戶(FTTB)的建設基礎上,逐步推動光纖向 用戶延伸。9(4)電信管道的設置標準:主干線按10001500線/每孔,用戶配線按200250線/每 孔計算管道數。管道埋深不少于0. 7米,一般為0. 8-1. 0米,與電力線間距不少于0. 5米。管 道轉角或直線段每隔150米設檢修用人手孔。(5

43、)電信管孔宜與道路施工同步建設,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側和北側的人行道下,所有市 政道路建成的電信管孔,必須滿足各類公共信息的要求,合理分配管孔資源。第十五章防災系統規劃一、防風、防洪規劃第16. 1. 1條防風、防洪措施1、結合紅樹林沿侑州灣沿線種植50-200米寬度的防風林,加強全鎮生態保育工作,沿新 州鎮區的邊線沿海建設防洪堤。2、河洪按一般城鎮防洪標準30年一遇洪水設防,在北門江、春江兩岸規劃控制50-200米 防護林地,保證兩岸生態良好,預防水土流失。3、城鎮排水及治澇按重現期一年一遇降雨設計。完善城鎮排水體制,充分結合地形,高水 高排、低水低排,分區就近排入水體。對經濟條件較差的鄉村,

44、應做好明溝排水疏通工作,避免 污水、雨水堵截,不能正常排出。4、加大農村危房治理,消除次生災害隱患。二、防震規劃第16. 2. 1條防震規劃1、防震指揮中心在行政中心內設立指揮中心1處,負責制訂地震應急方案,在收到臨震預報時,負責向全鎮 發布命令,統一指揮人員疏散、物質轉移和救災組織。2、避震疏散通道規劃主要道路,包括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作為主要的疏散通道,一些連接疏散場地的次 干道為次要疏散通道,使居民在災害發生時能安全、便捷地疏散。3、疏散場地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將中心公園、廣場、運動場、學校操場、河濱及附近農田、綠地作為避震疏散場地。在規劃 中合理組織疏散通道,

45、使避震疏散場地服務半徑小于500米,并保證每人1.5平方米的避震疏散用 地。4、生命線系統及建筑物設防規劃生命線系統,包括政府機關、供水、供電、通訊、交通、醫療、救護、消防站等作為重 點設防部門。要求生命線系統的工程按各自抗震要求施工,并制定出應急方案,保證地震時能正 常運行或及時修復。5、次生災害的防護危險品倉庫必須遠離居民生活區設置,并保持一定防護距離。水源周圍不準設置有污染的倉 庫和工業區。6 地震防護及管理在城鎮建設中,重要的行政中心和重要的輸變電站、自來水廠、區域調壓站等生命線工程和 重點工程項目須做建設場地抗震安全評價,并按抗震規范設計。要多植樹種草,保護植被、保護 林業,防止水土

46、流失。三、人防工程設施規劃第16.3.1條人防規劃內容通過城鎮總體防護規劃,保證城鎮具有總體防護能力。具體措施如下:1、控制鎮區人口規模,降低其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使鎮區人口密度合理分配。2、按平戰結合的要求,完善鎮區內道路,保證鎮區對外道路的暢通。3、在鎮區改造、新區開發的同時,應有一定的綠地和空地,加強防空、防火、抗災能力。4、積極防護、嚴格偽裝,加強防衛,適時疏散重要物資。5、完善人防通信、警報系統,增強人防通信、警報系統的抗毀能力。6、鎮區供水、排水、供電、供氣和通信管網,在滿足作戰時生產、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同 時考慮防災、防災要求。第16. 3. 2條 人防工程設施規劃根據人防工程條

47、件要求,按規劃期末總人口 3. 20萬中50%留城計算,城鎮掩蔽人員1.80萬 #人,每人按2平方米的掩蔽面積,則規劃人員掩蔽工程面積為3. 60萬平方米。1、城鎮避難場所:結合其它防災規劃建立城鎮防災避難場地,利用空地、公園等開闊場地 作為火災避難所,火災避難地的服務半徑不大于2km,并且應保障火災避難地的疏散通道的暢通。2、人防指揮所工程:在行政中心內設人防指揮所一座。3、人員隱蔽工程:按城鄉建設部的規定設置防空地下室為人防隱蔽。按1.3平方米/人的 指標計算,共需2. 34萬平方米。4、防空專業隊工程:根據需要設立防空專業隊、通信專業隊、搶險搶修專業隊、運輸專業 隊、消防專業隊、治安專業

48、隊。5、醫療救護工程:以市二院為主體建立醫療救護中心。第十六章近期建設與實施對策第17. 0.1條近期規劃的年限與規模1、近期建設規劃年限為:2006年2010年。2、近期鎮區人口規模約2. 84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為2.87km2,人均建設用地101. 18平方米 /Ao第17. 0.2條近期建設重點1、啟動縣道、新州路南段的商業、文化等公共設施的建設。2、啟動新州港以及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同時啟動新州的水產品專業市場。3、加快道路和重大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4、適當對鎮區中的村落進行改造,置換綠地,同時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第17.0.3條近期建設主要項目1、行政在城南中路和縣道的交匯處建設除

49、政府外的其他行政單位的行政辦公建筑,占地0. 73公頃。2、商業在縣道和新州路南段交匯處附近建設大型的商業設施,形成全鎮的主要商業購物中心,建設 大型商場、銀行等商業金融機構。在新英中路和新州路北段的交匯處建設水產品交易專業市場。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3、文化在縣道一旁規劃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包括影視廳、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等設施,占地0.71 公頃;以及在新英中路廣場旁規劃建設一個文化活動站布局適當的文化設施,占地0.83公頃。4、醫療鎮中心市二院原地擴建改造,規劃用地1.22公頃,規劃建成綜合性醫院。在新英二路和新 州路北段交匯處設置衛生門診部服務鎮區北部的居民。5、中

50、小學完善和改造現狀的新州中學、新英中學、新英一小、新英二小,在新州鎮區南部規劃建設一 所幼兒園,以及在新英規劃建設一所幼兒園。中小學和幼兒園共占地19. 37公頃。6、道路建設海頭大道、中央大道、北港路等10條城市道路。近期道路建設一覽表道路名稱紅線寬度 (米)道路長度 (米)說明新州路307034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兩則有防護綠帶新英一路20423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新英二路20756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新英三路20615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新英路202742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城北中路20664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城南二路202904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城南中路20902新建工程,雙向四

51、車道城南橫一路20636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城南橫二路201271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城南橫三路201223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中山路201318新建工程,雙向四車道11僚州市新州鎮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木7、公用工程設施 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位于新州路以北,春馬公路西側,用地規模2.31ha:新建一個環衛管理所,位于新州組團東南面,占地0.34公頃;新建一個郵政所,位于新英組團,占地0.12公頃。表17-1近期規劃建設用地平衡表用地 代號用地名稱面積 (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人均 (平方米/人)43. 56R居住建筑用地123. 7243.06C公共建筑用地44. 8415.6015. 79其 中行政管理用地2. 981.041.05教育機構用地19. 376. 746. 82文體科技用地4. 531.581.60醫療保健用地1.840. 640. 65商業金融用地15. 293. 165. 38集貿設施用地0. 830. 290. 29T對外交通用地4. 011. 401.41S道路廣場用地42. 5914. 8215. 00U公用工程設施用地9. 263. 223.26G綠化用地62. 9321.9022. 16其 中公共綠地26. 739. 309.41防護綠地36. 20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