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知識點總結_第1頁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知識點總結_第2頁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知識點總結_第3頁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知識點總結_第4頁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理(必修一)知識考點歸納第一章:運動的描述一考點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如:第4s末、4s時、第5s初 均為時刻;4s內、第4s、第2s至第4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 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考點二:路程與位移的關系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點三:速度與速率的關系速度速率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

2、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標量分類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時間)決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由瞬時速度的大小決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方向為 該質點的運動方向無方向聯系它們的單位相向(m/s),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點四: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系速度加速度速度變化量意義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 的物理量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 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大小 程度的物理量,是一過程 量定義式X V一tv a 一 tV V V0單位m/sm/s2m/s決定因素v的大小由vo a> t 決定a不是由v、 v、A t 決定的,而是由F和m決 定。V由v

3、與v。決定,而 且vat,也由a與Zxt 決定方向與位移x或同向,即 物體運動的方向與Zx v方向一致由VVVO或v at決定方向大小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x-t圖象中圖線上 點的切線斜率的大小值速度對時間的變化 率速度改變量與所用 時間的比值V t圖象中圖線上 點的切線斜率的大小值V V Vo考點五: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由于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 運動學中,經常 用到的有X- t圖象和Vt圖象。1. 理解圖象的含義:(1) X - 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2) 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2. 明確圖象斜率

4、的含義:1) x 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2) ) 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基本公式:(1)速度一時間關系式:v v at(2)位移一時間關系式:x V°t 1.2at22位移一速度關系式:2V Vo 2 ax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余兩個。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2.常用推論:(1)平均速度公式:v-VoV2(2)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2(3)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Vx 1

5、2(4)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 )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X XmXnn aT考點二: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1 .研究運動圖象:(1) 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2) 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3) 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4) 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5) 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X t圖象v t圖象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加速度表示物體靜止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表示物體靜止表示物體靜止 表示物體向反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初位移為X。表示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6、;初速度為Vo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的支點相遇時的位移 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質點的共網速 度始時間內物體位移為Xi中時刻物體速度為V1 (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質點 在時間內的位移)t圖象中,如圖所不是形狀樣的圖線在X-t圖象和2. x t圖象和v t圖象的比較:考點三:追及和相遇問題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1)根據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2)根據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

7、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系反映在方程中(3 )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方程(4)聯立方程求解3 .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1) 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 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2) 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己經停止運動4 .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1) 數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求極值的方法求解(2)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然后列出方 程求解考點四:紙帶問題的分析1 .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1) 根據勻

8、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xaT,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2 .求加速度:(1) 逐差法:X6 X5 X4 X3 X2 Xi9P(2)Vt圖象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 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 t圖象),然后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第三章相互作用一考點一:關于彈力的問題1 .彈力的產生:條件:(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2)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2 .彈力方向的判斷

9、: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 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1)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2)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受力物體)。(3)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補充:物體間點面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面,點線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線,兩物 體球面接觸時其彈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指向受力物體。3 .彈力的大小:(1)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 F kX。其中k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僅與彈簧的材料有關,x代表形變 量。(

10、2)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考點二:關于摩擦力的問題1 .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1)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 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3) 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4)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2 .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摩擦力用公式F Fn來求解3 .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存在判斷: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生相當運動,若發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 在靜摩擦力;若不發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方向判斷:靜摩擦力的

11、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考點三:物體的受力分析1.物體受力分析的方法:整體法:以整個系統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1) 方法隔離法:將所確定的研 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進行分析,小、出入隔離法:研究系統(連接體)內物體之間的作用及運動情況整體法:(2) 選擇不涉及系統內部某物體的力(內力)和運動時2受力分析的順序:先重力,再接觸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3受力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1) 分析物體受力時,只分析周圍物體對研究對象所施加的力(2)受力分析時,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確定每個力的實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實際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當

12、做是物體受到的力(3) 如果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4) 物體的受力情況會隨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必要時根據學過的知識通過計算確定(5) 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體,互相作用要隔離考點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與分解中的應用1 .正交分解時建立坐標軸的原則:(1) 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應使盡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標軸上(2) 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標軸上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一考點一: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1.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2) 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與質量有關(3) 肯定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

13、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4) 牛頓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實驗總結出來的一條獨立的規律,并非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5)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從運動效果上說,相當于物體不受力,此時可以應用牛頓第一定律2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 揭示了 &與F、m的定量關系,特別是a與F的幾種特殊的對應關系:問時性、向性、同體性、相對 件、獨立性(2) 牛頓第二定律進一步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決定于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初始狀態(3) 加速度是聯系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的橋梁,情況無論是由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還是由運動確定受力情況,都需求出加速度3 .對牛頓第三定律的理

14、解:(1)力總是成對出現于同一對物體之間,物體間的這對力一個是作用力,另一個是反作用力(2)指出了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特點:“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質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出現、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效果不同考點二: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時常用的方法、技巧1 .理想實驗法2 .控制變量法3 .整體與隔離法4 .圖解法5 .正交分解法6 .關于臨界問題處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據條件變化或過程的發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況的變化和狀態的變化,找到臨界點或臨界條件(更多類型見錯題本)考點三: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幾個典型問題1.力、加速度、速度的關系:(1)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

15、決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與加速度的關系F ma,合力只要不為零,無論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為零(2) 合力與速度無必然聯系,只有速度變化才與合力有必然聯系(3)速度大小如何變化,取決于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方向之間的關系,當二者夾角為銳角或方向相同時,速度增加,否則速度減小2 .關于輕繩、輕桿、輕彈簧的問題:(1) 輕繩: 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同一根繩上各處的拉力大小都相等認為受力形變極微,看做不可伸長彈力可做瞬時變化(2) 輕桿: 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各處作用力的大小相等輕桿不能伸長或壓縮 輕桿受到的彈力方式有:拉力、壓力彈力變化所需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3) 輕彈簧:各處

16、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與彈簧形變的方向相反 彈力的大小遵循Fkx的關系彈簧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3 .關于超重和失重的問題:(1) 物體超重或失重是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或對懸掛物體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體的實際重力(2)物體超重或失重與速度方向和大小無關。根據加速度的方向判斷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則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則失重(3)物體出于完全失重狀態時,物體與重力有關的現象全部消失:與重力有關的一些儀器如天平、臺秤等不能使用豎直上拋的物體再也回不到地面杯口向下時,杯中的水也不流出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曲線運動1 曲線運動的特征(1)曲線運動的軌跡是曲線。(2)由于運動的速度方向總沿軌跡的切線

17、方向,又由于曲線運動的軌跡是曲線,所以 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時刻變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斷變化,所以說: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 動。(3)由于曲線運動的速度一定是變化的,至少其方向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中速度必 不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為零只有兩種狀態: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速度方向一定變化,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反之,變速運動不一定是曲線運動。2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1) 從動力學角度看: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2) 從運動學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3 .

18、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的運動。也可以說是:合外力不變的運動。1F*不變耳豐迫零屯韌速運砂(令吏比述確)柞/4曲線運動的合力、軌跡、速度之間的關系(1)軌跡特點:軌跡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間,且向合力方向一側彎曲。(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線方向的分力F2改變速度的大小,沿徑向的分力Fi改變速度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的夾角為銳角時,物體的速率將增大。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的夾角為鈍角時,物體的速率將減小。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時,物體的速率不變。(舉例:勻速圓周運動)2芻繩拉物體合運動:實際的運動。對應的是合速度。方法:把合速度分解為沿繩方向和垂直于繩方向。 KID H 比rs -

19、sm 召二i】3.小船渡河例1: 一艘小船在200m寬的河中橫渡到對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是5m/s,求:(1)欲使船渡河時間最短,船應該怎樣渡河?最短時間是多少?船經過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應該怎樣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時間多長?船渡河時間: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則,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沒有分速度,不能渡河。二d、1 tminV船9ifui O 聞占m(此時=0o ,即船頭的方向應該垂直于河岸)解:(1)結論:欲使船渡河時間最短,船頭的方向應該垂直于河岸。渡河的最短時間為:tmin二一合速度為:V合-V船2 V水2V船合位移為:X , XAB

20、2 XbC2 ' d2(V 水t) 2或者x V合tB-,方d JlJ(2)分析:% c« f?一株怎樣渡河:船頭與河岸成向上游航行。最短位移為:Xmin d合速度為:V合v船Sin/ 2 2VV船V水對應的時間為:t5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例2:一艘小船在200m寬的河中橫渡到對岸,已知水流速度是 是 4m/s.求:(1)欲使船渡河時間最短,船應該怎樣渡河?最短時間是多少?船經過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應該怎樣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時間多長?解:(1)結論:欲使船渡河時間最短,船頭的方向應該垂直于河岸。渡河的最短時間為:%一合速度為:Y合、V船2V水2

21、合位移為:X XAB2Xbc2d2(V水t) 2或者 x V合t(2)方法:以水速的末端點為圓心,V船以船速的大小為半徑做圓,過水速的初端點做圓的切線,切線即為所求合速度方向。如左圖所示: _CAC即為所求的合速度方向。cos相關結論:2V合2.V船v水sinxmin XACddv水cost紐或tV合V 船 sin4.平拋運動基本規律1.速度:合速度:V.Vx?Vy2方向:tanvy2.位移3.時間由:Vyv°tgt音寸得t曾合位移:X合X2(由下落的高度y2方向:tany決定)gtVol_gt2 Vo4.平拋運動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切規律在豎直方向上都成立。速

22、度與 2倍。5 .tan 2tan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位移與水平方向夾角正切值的6 .平拋物體任意時刻瞬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與初速度方向延長線的交點到拋出點的距離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A是0B的中點)。5 勻速周運動1,線速度:質點通過的圓弧長跟所用時間的比值。s2vr r 2 fr 2 nr單位:米 /秒,m/stT2角速度:質點所在的半徑轉過的角度跟所用時間的比值。單位:弧度/秒,rad/s乙2 tT3倜期: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t 2 r 2flV單位:秒,s4瀕率:單位時間內完成圓周運動的圈數。.±HzT單位:赫茲,5轉速: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圈數。單位:轉/

23、秒,r/sf (條件是轉速n的單位必須為轉/秒)2r6向心加速度:7向心力:Fma2 22 m v m(T)r m(z T)r三種轉動方式皮帶傳動(輪緣上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扶軸轉動角速度相等)注查:軸個輪于雇同一時間向轉過的函做相尋.A6.豎直平面的周運動1 “繩模型”如上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過最高點情況。(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生拉力)(1)小球能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2mg = mv 臨界=" RgR(2)小球能過最高點條件:vRg (當v >. pg時,繩對球產生拉力,軌道對球產生 壓力)(3)不能過最高點條件:VRg (實際上球還沒有到最高點時,就脫離了軌道)2“桿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過最高點情況(注意:輕桿和細線不同,輕桿對小球既能產生拉力,又能產生推力。)(F為支持力)F為支持力)F=aig(2)當0<v< Rg時,F隨V增大而減小,且mg>F>0(3)當 v=、RT 時,F=0(4)當v>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