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相機的測光原理 相機(數碼和各種膠片)的測光原理并不復雜,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相機的測光系統(或測光表)是以何為測量基準的!通俗地講,就是相機在測量一個場景的光線時,它怎樣“想”自己看到的東西? 記?。核械南鄼C在測光過程中,會將“看到”的所有物體都默認為反射率為18%的灰色(攝影的專業術語叫“中級灰”),并以此作為測光的基準。也就是說,在相機的“眼”中,所有的被攝體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為了正確還原這種灰色。 為什么是這個特殊的18%灰?因為18%灰與人皮膚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調一樣,而人是我們最常拍攝的對象。(其它物體的反射率,如銀是96,繪圖白紙75,純黑是3等。) 測光表
2、工作時,要看被攝體的反射率是否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測量出來的數值就十分準確了,按此數值曝光,被攝體的色彩和影調就會得以真實地還原,所以,對我們的皮膚、平常的色彩斑斕的景物來說,這種以灰色基調為還原標準的曝光是非常準確的。 如果被攝體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機測光系統測量出來的數值就不準確,若直接按此數值曝光,畫面的影調和色彩就會出現失真:像拍攝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機也把它們當作灰色來還原,直接對著它們測光聚焦,往往會拍出灰色的雪和煤。 小竅門:數碼拍攝中,合理測光的幾個小技巧: 拍雪景,你可以先對著你的手半按下快門,也就是對自己的皮膚進行測光,然后再對種你要拍的雪按下
3、快門,那么雪就是白顏色了。同理,拍攝穿黑衣服的人像,也應先對臉部進行測光,然后再構圖拍攝。) 當拍攝明亮物體時,應采用比測光表推薦的指數高12檔的光圈,而對陰暗物體則要適當減少曝光量。 在陽光很充足的季節拍照,將使照片產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必須要對景物的明亮、陰暗部位分別測光,并以兩者的平均曝光指數進行拍照。大秘訣:記住下面的一些物質,它們的反射值接近18%,也許對大家在復雜的條件下拍攝非常有用: 草(割后的草地!),但注意,不是墨綠、特別綠或發黃的草; 大部分淺綠的樹葉或植物葉子; 有些、但不是全部樹干; 舊的、修復的柏油路和混凝土(這個非常有用); 長期放置、沒有刷油的木材; 紅/棕色的磚,
4、包括水泥墻; 干樹葉。 下圖是我依據測光原理,用DC拍的兩張PP,以便通俗地說明問題。 同樣,黑暗的背景也可能騙過相機的測光,造成錯誤的曝光,下面兩幅照片對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上圖,正確的曝光;下圖,曝光過度。注:兩幅PP引自相關書籍。) 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一個復雜的場景中拍攝,評價曝光是否準確還需視拍攝主題及我們想要突出的拍攝對象而定。除逆光時剪影拍攝外,一般要求,拍攝主體的曝光盡量準確,細節清晰。 二、相機的測光方式 由于各類相機的構造和功用不盡相同,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測光系統和方式也各有所異。 目前,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測光方式都采用 TTL (Through the lens)、自
5、動測光(Auto Exposure)系統經過鏡頭來測光。所以,我給大家主要介紹鏡頭(TTL)測光的一些基本知識,至于單獨測光表測光的技巧得請部落的各位大俠出面給我們上課啦。 作者:刀客19686位粉絲2010-7-27 22:01回復此發言2攝影中的測光方法和測光技巧 ZT通過鏡頭(TTL)測光的方式具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并在使用濾光鏡或近攝皮腔時可以簡便、直接地測量出光線經過濾光鏡或近攝皮腔阻擋、衰減后的亮度值。基本上,數碼相機的測光模式有四種: 1、平均測光 (又名“整體測光”) 這是最基本的一種測光方式,這種測光方式將被攝體在取景屏畫面內的各種反射光線的亮度進行綜合而獲得平均亮度值。
6、平均測光的特點是使用簡單,但測光精度不高,在取景范圍內明暗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下,較難直接依據測光數值來確定合適的曝光量。尤其是當畫面中有大面積的白或黑色物質時,給我們提供的往往是一個不準確的曝光值。 這種類型的測光系統,主要是在一些低檔的入門級數碼相機中應用。 2、中央重點測光 (又名“中央均衡測光” Centerweighted averaging metering ) 中央重點測光主要是測量取景屏畫面中央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內的亮度,畫面其它區域則給以平均測光,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外的亮度對測光結果的影響較小。至于中央面積的多少,因相機不同而異,約占全畫面的20-30%。 由于是
7、依據畫面中央最重要主體的光亮度來讀取合適的曝光值,顯然,這種測光系統的精度高于平均測光。 另一種中央測光的形式叫做“底部測光”,與中央測光相似,它是對畫面的下半部測光,從而可減少對天空的過多注意而產生的錯誤。 中央重點測光系統一般用于中檔小型數碼相機,這種測光模式較適用于人像寫真拍攝。 3、點測光 (Spot metering ) 點測光的測光范圍是取景器畫面中央占整個畫面約23%面積的區域。點測光基本上不受測光區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點測光對被攝體或背景的各個區域進行檢測。 點測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樣,一定要記住,要想實現準確曝光,測光對象應該適合18%
8、灰的要求。 4、矩陣測光 (又名“分區測光”、“多區域評價測光” Multi-zone evaluative metering ) 這種測光模式也稱“智能化”測光,是一種高級的測光方式。測光系統將取景畫面分成若干區域(不同的相機劃分的形狀、方式不同),分別設置測光元件進行測量,然后通過相機內的微電腦對各個區域的測光信息進行運算、比較,并參照被攝主體的位置,推測出被攝體的受光狀態是逆光還是一般光照,從而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全部衡量后,計算出合適的曝光值。 有些相機的矩陣測光系統在決定曝光需要量的同時,還把場景的色彩也計算在內。 矩陣測光目前較廣泛地應用于一些高檔數碼相機,它能夠使相機在各
9、種光線條件下拍攝都取得較好的自動曝光系統。 強調:弄明白我們自己手中DC的測光方式非常重要!所以,建議大家好好查閱一下手頭的說明書,如果說明書介紹不清楚,可在網上查閱相關技術數據或到你買相機的器材店咨詢清楚。 三、不同測光模式下的測光技巧 一、平均測光模式 這種測光模式最容易出現錯誤(慶幸的是,只采取這種測光模式的數碼相機越來越少了),因為測光系統對每一個物體的測量,都假定為18%的灰。 為了防止錯誤地曝光,拍攝中可以考慮采用以下控制測光的方法: 作者:刀客19686位粉絲2010-7-27 22:01回復此發言3攝影中的測光方法和測光技巧 ZT1、現在不少數碼相機具有“曝光鎖定”功能,它的工
10、作方式是,當我們用相機對準拍攝場景中的某一特殊部位(這部分的反光應該相當于10%灰)測光,得到正確的曝光數據后,用曝光鎖定控制固定這個曝光條件,然后重新構圖,按自己的畫面要求取景,最后按下快門。 2、對于沒有“曝光鎖定”控制,但具有“手動控制”功能的數碼相機,在這種測光模式下,同樣也可按此方法拍攝:即靠近現場合適的拍攝主體,讓它充滿取景器,或者讓相機對準反光值相當于18%的其它部分,按這時的曝光值設定光圈和快門,然后回來重新構圖、拍攝。 注:當我們靠近拍攝物體去測光時,不要讓自己擋住光線,而且要認準這部分被測光的景物反射值接近18%灰!還有,當測光物體與鏡頭的距離和被攝主體與鏡頭的距離不一致時
11、,要注意控制好焦距。 二、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中央重點測光比平均測光模式更準確,但仍然經常出現上面類似的問題,所以,仍然可以參照前面的測光控制方法和拍攝技巧。 三、點測光模式 點測光模式能較好的計算曝光量。我們在拍攝中需要記住的是,尋找取景器畫面中光線反射值相當于18%的那些地方,讀取曝光量,最好用曝光鎖定控制保持住,直到重新構圖(如果需要的話)、按下快門。 注:數碼相機在自動拍攝模式下,可先調整鏡頭準確測光后半按快門,然后移動相機構圖、按快門! 四、矩陣測光模式 使用矩陣測光模式,差不多可以得到95%左右很好曝光的效果,但即使是這樣,也有可能出現被相機“騙”的遭遇。 此時,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
12、仔細研究一下“失敗”的PP,總結經驗,然后在遭遇類似拍攝情況時認真調整,補上(或減少)合適的曝光量。 四、測光復雜情況下的“分級曝光”技巧 有的時候,由于拍攝現場復雜、光線非常不好掌握,或拍攝時間比較緊張、根本來不及考慮太多的測光技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錯失一生難得的攝影機會,我們可以考慮采用“分級曝光”拍攝。 “分級曝光”是一項攝影技術,通俗地講,就是在同一場景中拍攝多幅相同的照片,而每幅照片的曝光設定不是按測光系統測定的曝光值,相對于測光表的曝光值,有的曝光不足,有的曝光過度。 目前,一些先進的數碼相機具備自動分級曝光功能(有些相機在說明書中,將這種技術稱為“包圍式曝光”)。啟用該功能
13、后,DC會連續拍攝三張照片,而這三張照片的曝光量相差一檔或者兩檔,這樣,三張照片中肯定會有一張是曝光正確的。 下面,我們通過舉例來更形象地說明“手動控制”拍攝模式下的“分級曝光”技巧: 假定在一個光線復雜的拍攝場景中,相機的測光指示該場景的曝光值是f8、1/250秒,但我們無法肯定測光是否可靠。于是,可考慮采用下面的“分級曝光”技術拍攝。 1、首先按測光指示的曝光值設定(f8、1/250秒),拍攝一張照片;接下來,分別改用f11、1/250秒和f5.6、1/250秒各拍攝一張(為了保險起見,還可用f16、1/250秒和f4、1/250秒再多拍兩張); 2、現在,換到原來設定的f8光圈,改變快門
14、速度,分別用1/500秒和1/125秒各拍攝一張(同理,仍可用f8、1/1000秒和f8、1/60秒再多拍兩張); 作者:刀客19686位粉絲2010-7-27 22:01回復此發言4攝影中的測光方法和測光技巧 ZT將上面拍攝的各張照片傳到電腦上對比分析,我們就能逐漸輕松掌握復雜光線情況下的測光和曝光竅門啦。(由于數碼相機的存儲特性,多拍并不會造成浪費,嘿嘿,就就是我愛DC的最大理由!) 提醒: 在“分級拍攝”情況下,改變光圈或快門的設定時,應注意“景深”的變化。同時,還需防止當相機的快門速度低于1/60秒時,相機的抖動和拍攝物體運動的問題。 實際拍攝中,可不必按所有的光圈光圈分級,如果我們只
15、是稍微地不確定曝光設定的正確性,用半檔光圈分級會更好一些。 現在很多數碼相機都預設有不同場景拍攝模式(我最近幫同事選購的卡西歐EX-Z40就有“人像、風景、風景中的人像、合成拍攝、預拍、兒童、燭光中的人像、聚會、寵物、花、自然綠、落日、夜景、夜景中的人像、煙火、食物、文字、收集品、黑白、古風、黎明和黃昏”等,整整21種場景模式可供選擇!另外,如果覺得你場景不夠靈活,還可以選擇一張自己拍得比較好的照片,作為“自定義場景”),這樣測光時就相對精確多了,求助于它們的幫助,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補償。 五、不同受光情況下的測光方法和技巧(有點太專業,我等“菜鳥”級色友看看即可) 根據光源的性質和照明狀況,
16、拍攝時被攝體的受光情況大致有三種:連續光、閃光和混合光。在這三種光照下,測光的方法和技巧是有所區別的。 一、連續光測光 連續光的最大特點是穩定及便于觀察照明效果,因為,它的測光方法是最多的,通常有機位測光法、接近主體測光法、平均測光法、中性灰卡測光法、被攝體主調測光法、最亮點與最暗點測光法以及多點測光法等。其中,最為實用的是中性灰卡測光法和被攝體主調測光法。 1、中性灰卡測光法 中性灰卡測光法是既簡便又較為準確的測光法,它將反射率為18%的標準灰卡作為測光對象。用此法測光時,要盡量使中性灰卡靠近被攝體,并與之平行,灰卡正對照相機,與鏡頭光軸垂直,為避免灰卡反光,可將灰卡稍向前俯。中性灰卡測光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因對被攝體的測光部位選擇不當而產生測光誤差。 攝影小常識:一般攝影器材店都銷售“灰卡”,買一個放在自己的相機包里,關鍵時刻會起作用的! 2、被攝體主調測光法 當被攝體的亮部和暗部分布均勻、照明均勻時,測光是很容易的;反之,測光就變得較難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可采用被攝體主調測光法。該法是對被攝體的主要局部作“點測光”的測光方法,它的操作較簡便,測光時的關鍵是選好被攝體的主調,即是以被攝體的亮部作為主調,還是以中間調部分或暗部作為主調。 被攝體測光法的優點是能確保被攝體主調部分有良好的層次與細節表現。 二、閃光測光 閃光不同于連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市場競爭的動力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課課練 漢語拼音
- 藥物致效機制探索試題及答案
- 靈活應用的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的誤區與真相試題及答案
- 處方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圖書管理員學術寫作能力試題及答案
- 藥劑專業綜合能力考核試題及答案
- 激光傳感器的應用與發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考試的職業前景分析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茂名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AGC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訓練數學試題
- 狗咬傷病人護理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冊有效版
- 熱點主題作文寫作指導:數字工具(審題指導與例文)
- 大學生法學試題題庫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醫院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腫瘤??颇?荚囶}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