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使用_第1頁
multisim使用_第2頁
multisim使用_第3頁
multisim使用_第4頁
multisim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ultisim使用入門使用入門 1 原理圖的創建原理圖的創建 2 電路的仿真分析電路的仿真分析 3 子電路的創建與調用子電路的創建與調用 1 1 原理圖的創建原理圖的創建 下面以一個單管放大電路為例介紹原理圖的創建過程(見圖1)。 圖1 單管放大電路 1 1設計電路界面設計電路界面可以按照第1章中介紹的定制Multisim界面設置自己的工作界面,當然也可以直接在基本界面上開始創建電路。還可以為所設計的電路設置一個標題欄。設置后的工作界面如圖2所示。 圖2 用戶設置的界面 放置元件放置元件Multisim已將所有的元件模型分門別類地放置在了元件工具欄的元件庫中。設計者可以在相應的元件庫中選擇所

2、需要的元件。1) 放置電阻將鼠標指向Basic元件庫按鈕 時,元件庫展開。元件庫中有兩個電阻箱,左邊一個存放著現實存在的電阻元件,稱為現實電阻箱;右邊一個帶有墨綠色襯底的電阻箱中存放著一個可任意設置阻值的虛擬電阻,稱為虛擬電阻箱。為了與實際電路接近,應盡量選用現實電阻箱中的電阻元件。例如,要選取10 k的電阻,先點擊現實電阻箱,出現Component Browser對話框,如圖3所示。 圖3 Component Browser對話框 該對話框顯示出元器件的許多信息。在Component Name List欄中列出了若干現實電阻元件。拉動滾動條,找到10kOhm_5%,點擊選中,再點擊OK按鈕,

3、則選出的電阻會緊隨著鼠標在電路窗口內移動,移到合適的位置后,點擊即可將這個10 k的電阻放置在適當位置。同理,可將電路中所需的其他電阻一一選出放到電路窗口中適當的位置。如果選擇虛擬電阻箱中的電阻,則點擊后可直接拖出一個虛擬電阻,雙擊后可打開屬性設置框,如圖4所示,可在Value頁中設置此虛擬電阻的值。 圖4 虛擬電阻屬性設置框 2) 放置電位器Basic元件庫中的電位器箱也有現實電位器箱和虛擬電位器箱兩種。點擊虛擬電位器后可直接帶出元件,雙擊后可以改變電位器的值。同樣,應盡量選擇現實電位器箱的元件。點擊按鈕 ,出現如圖5所示的對話框。從列表欄中選擇100 K_LIN放置到電路窗口。電位器Rw旁

4、標注的文字“Key=a”表明按動鍵盤上a鍵,電位器的阻值將按每次減小5%的速度減小;若要增加阻值,則可按Shift+a鍵,阻值將以每次增加5%的速度增加。 圖5 選取電位器對話框 3) 放置電容在Basic元件庫中找到電解電容箱,利用與放置電阻同樣的方法可以將兩個10F和一個47 F的電解電容放置到電路窗口中。 4) 放置三極管將鼠標指向晶體管庫按鈕,晶體管庫即可展開,出現晶體管元件箱。由于Multisim是國外公司開發的軟件,因此在現實元件箱中存放的是根據國外幾個大公司的實際產品設計的現實模型,沒有我國的晶體管器件模型,設計時可以選擇和我國產品相近的國外產品模型。還可以點擊虛擬NPN元件箱,

5、選擇虛擬晶體三極管。與選取虛擬電阻的方法一樣,從虛擬晶體管庫取出BJT_NPN_VIRTUAL放到電路窗口適當的位置上。雙擊元件,打開元件屬性對話框,如圖6所示。選擇Value頁,點擊Edit Model,即出現Edit Model對話框,如圖7所示。其中BF即是(電流放大倍數),其值可修改。然后點擊Change Part Model按鈕,回到BJT_NPN_VIRTUAL對話框,點擊“確定”按鈕,三極管即放置完畢。 圖6 BJT_NPN_VIRTUAL元件屬性對話框 圖7 Edit Model對話框 5) 放置直流電源將鼠標指向Source元件庫按鈕,電源元件庫展開。電源庫中的元件全部是虛擬

6、的,選擇直流電壓源 或簡化的直流電壓源。點擊直接拖出所選電源至合適位置時,再次點擊將電源放置在電路窗口中,雙擊打開其屬性對話框,在Value頁可改變電壓值,如圖8所示。 圖8 電壓源屬性對話框 6) 放置交流信號源交流信號源可以采用信號發生器產生,也可以直接調用交流電壓源。直接調用元件箱中的交流電壓源,點擊按鈕,帶出一個參數是0.7 V、1 kHz、0 Deg的交流電壓信號源。雙擊元件,出現屬性對話框(如圖9所示),在此可以對這個信號源的大小、頻率、初相進行修改。 圖9 AC Voltage屬性對話框 7) 放置接地端如果電路沒有接地端,通常不能進行有效的分析。點擊Source元件庫中的接地按

7、鈕,再將其拖出至合適位置,點擊釋放即可。通常放置元件的方法是在相應的元件箱中提取元件,如上所述。另外,還可以執行菜單命令Place/Place Component.,在彈出的Component Browser元件瀏覽對話框中選擇元件所在的Database Name數據庫(默認情況下為Multisim Master,這是最常用的數據庫),然后在Component中選擇元件箱名。左邊Component Name List元件列表中就會出現選中元件箱中的所有元件。接下來的操作和從元件箱中取元件的操作是一樣的。 調整元件 根據需要適當調整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可以使工作區內的電路圖更為整齊。點擊并拖動元

8、件,可以調整元件的位置。如果元件要垂直放置或上下、左右翻轉,可在選中元件后打開Edit菜單,選取相應的翻轉命令。也可彈出快捷菜單,在其中選取相應的命令來進行調整。若已經連接了線,翻轉時連線不會斷開;若要同時調整多個元件,可先將要調整的元件全部選中,然后再拖動或執行相應的命令。 圖10 設置元件的參考序號 3 3連接線路連接線路放置完所有的元器件后接下來對其進行線路連接。1) 自動連線將光標指向所要連接的元件的引腳上,鼠標指針就會變成圓圈狀,單擊左鍵并移動光標,即可拉出一條虛線;如要從某點轉彎,則應先點擊,以固定該點,然后移動光標,到達終點后點擊,即可完成自動連線。自動連線只能在點與點之間(包括

9、引腳之間)和點與線之間進行,不能在線與線之間進行。如果連線沒有成功,可能是連接點與其他元件太靠近所致,移開一段距離即可。 2) 改變連線軌跡選中相應連線后,線上會出現調整點。將光標移到調整點上,光標會顯示為三角形,拖曳光標可改變連線的形狀;光標移到線上會顯示為雙箭頭形,拖曳光標可平移連線。3) 手動添加連接點在丁字形交叉點,程序會自動放置節點表示相連接;而在十字形交叉點,程序不放置節點,表示不相連。如果希望十字形交叉處互連,則需使用Place/Place Junction命令先在交叉處放置一個節點,然后其他點都和這個節點相連。若先連接成十字形交叉線,再在交叉處放置節點,往往是虛焊點,不可靠,沒

10、有真正地連接。還有一種方法是先連一根線,再將另一根線分成兩段,變成兩段點與線的連接,這個連接也是可靠的。 4) 設置連接線的顏色缺省的連接線的顏色是由Option/Preferences命令所設定的。若需要改變某一根連接線的顏色,可將光標指向這根連接線,點擊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Color.命令進行設置。5) 刪除連接線或節點若要刪除連接線或節點,可選中連接線或節點,按Delete鍵;或將光標指向要刪除的連接線或節點,單擊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Delete命令。 4放置文字注釋如果文字注釋比較多,可通過Place/Place Text Description啟動電路文本描述框,在該文本框中

11、輸入對電路的詳細描述。若文字比較少或要就近對電路注釋,則可使用Place/Text命令直接在電路圖中放置文字。如圖1中單管放大電路的注釋就采用后一種方法設置。 5顯示電路圖中的節點編號啟動Options/Preferences.對話框,選中Circuit頁,將Show區中Show node names 選項選中,電路圖中的節點編號即在圖中顯示。編輯調整好的電路如圖11所示。 圖11 創建完成的電路圖 2 電路的仿真分析電路的仿真分析1 1調用和連接測試儀表進行仿真分析調用和連接測試儀表進行仿真分析(1) 從窗口右邊的儀表欄中調出一臺示波器,方法與從元件欄中選取虛擬元件一樣。將示波器的A通道接輸

12、入信號源,通道接輸出端,如圖12所示。 圖12 示波器的連接 (2) 雙擊電路中的示波器圖標,即可開啟示波器的面板,如圖13所示。為了觀察到清晰的波形,需適當調節示波器界面上的時基(Timebase)和A、B通道(ChannelA和Channel B)的Scale值。 圖13 示波器的面板 (3) 啟動仿真開關,反復按鍵盤上的a鍵,減小基極電阻RW的大小,觀察示波器波形的變化。當Key=5%時,波形出現了飽和失真,如圖14所示。 圖14 由示波器觀察到的飽和失真波形 (4) 反復按Shift+a鍵,增大基極電阻RW的大小,觀察示波器的波形。隨著電位器阻值的增加,輸出波形的飽和失真將減小。當Ke

13、y=30%時,電路處于正常放大狀態,電路輸出及輸入波形如圖15所示。 圖15 由示波器觀察到的正處于放大狀態的波形 (5) 繼續增大阻值到Key=80%時,電路出現明顯的截止失真。由示波器觀察到的波形如圖16所示。 圖16 由示波器觀察到的截止失真波形 電路分析方法電路分析方法在以上由示波器觀察電路輸出的過程中,可以確定Key=30%的電路是處于放大狀態的??梢酝ㄟ^儀器儀表測得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也還可以采用軟件提供的分析方法進行仿真分析得到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啟動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命令,打開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

14、is對話框,如圖17所示。 圖17 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對話框 在Output variables頁中,選擇需要用來仿真的變量??晒┻x擇的變量一般包括所有節點的電壓和流經電壓源的電流,這些變量全部列在Variables in circuit欄中。先選擇需要仿真的變量,點擊Plot during simulation按鈕,則可將這些變量移到右邊欄中。如果要刪除已移入右邊的變量,也只需先選中變量,再點擊Remove按鈕即可。這里選擇8、9、13、17,然后點擊Simulate按鈕,系統便顯示出運算的結果,如圖18所示。 圖18 仿真結果顯示 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到,節

15、點8、17、9、13的電壓分別是3.058 75 V、306 56 V、1000 00 V、7.029 64 V。結合電路圖中節點的位置可知:VB=3.058 75 V,VE=306 56 V,VC=7.029 64 V,Vcc=12 V,與手工估算的結果基本一致。從仿真計算出的三極管的基極、發射極、集電極的電壓可以判斷出電路處于放大電路,和前面用示波器觀察的結果是一致的。 3 子電路的創建與調用子電路的創建與調用 1 1創建要成為子電路部分的電路圖創建要成為子電路部分的電路圖要使子電路部分的電路圖與其余電路部分相連,其端子上必須連接輸入/輸出端符號。如將剛編輯的單管放大電路用一個子電路代替,

16、在輸入端將信號源去掉,連接兩個輸入端符號(X1和X2),在輸出端將負載電阻去掉,連接兩個輸出端符號(Y1和Y2)。輸入/輸出端符號的放置,可通過Place菜單下的Place Input/Output命令來實現,放置后雙擊可以打開一個對話框,在其中可修改端口名字。注意:輸入/輸出端符號放置的方向,將決定是輸入端還是輸出端。放置在左邊表示輸入端,放置在右邊表示輸出端。放置輸入/輸出端符號的放大電路如圖19所示。 圖19 單管放大電路 圖20 Subcircuit Name對話框 將電路圖創建成一個子電路將電路圖創建成一個子電路(1) 按住鼠標左鍵,拉出一個長方形,把用來組成子電路的電路部分全部選定

17、。(2) 啟動Place菜單中的Replace by Subcircuit,打開如圖20所示的Subcircuit Name對話框。(3) 在對話框中輸入子電路的名稱,如DF,點擊OK按鈕即可得到如圖21所示的子電路。不帶引腳的X1是子電路的序號,雙擊它可打開子電路對話框,如圖22所示,可以在Reference ID中更改子電路的序號。如果點擊Edit Subcircuit按鈕,則可進入該子電路重新編輯。 圖21 子電路 圖22 Subcircuit對話框 3 3調用子電路調用子電路(1) 啟動Place菜單中的Place as Subcircuit,出現與圖20相同的對話框,輸入子電路的名稱

18、,如DF,即可在當前編輯的電路中放置該子電路方框圖。這個子電路方框圖就像是一個一般的電路組件,在電路圖中可與其他元器件一樣處理,但不能旋轉和更改屬性。在同一個電路中可使用多個相同或不同的子電路。(2) 圖23所示是調用兩個剛才建立的子電路組成的多級放大電路,圖24是其仿真結果。根據模擬電路知識可知,仿真結果是正確的,說明電路工作正常。 圖23 由子電路構成的兩級放大電路 圖24 示波器顯示的輸入、輸出波形 4 總總 線線 的的 應應 用用 放置總線的操作過程如下:(1) 啟動Edit/Place Bus命令,進入繪制總線狀態。(2) 拖動所要繪制總線的起點即可拉出一條總線。如要轉彎,則點擊鼠標左鍵,到達終點后,雙擊即可完成總線的繪制,系統也將自動給出總線的名稱。如要修改名稱,則雙擊該總線,打開Bus對話框,在其中Reference ID欄內輸入新的總線名稱,然后點擊確定。注意:兩根或多根總線只要名稱相同,在電氣上就是一根總線,相當于連在一起。 圖25 74LS138輸出端與8個發光二極管采用單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