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_第1頁
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_第2頁
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_第3頁
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_第4頁
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子戰:包鋼股份注入的西礦和尾礦庫之前世今生一,包鋼系的歷史淵源1、我國稀土資源占全球已探明儲量的第一位。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北方,南方主要是重稀土資源,北方主要是輕稀土資源,北方的稀土資源又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德白云鄂博礦區屬于磁鐵共生礦,主要有包鋼集團代表國家進行管理,分為主礦、東礦、西礦三個主要采礦區,在包鋼集團注入西礦前,所有礦藏均有包鋼集團白云鐵礦廠代表國家負責開采,開采后對鐵礦和稀土礦進行分離,鐵精礦以市場價出售給包鋼股份(按前一個月的市場價定下一個月的價格,每個月都不同)。稀土礦和尾礦以協議價出售給包鋼稀土(分別是20元/噸和12元/噸,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稀土買了個土豆價)(不知道為什么

2、會有兩種定價方式,也許是因為要扶持包鋼稀土吧?因為2009年前包鋼稀土不景氣)。2、上世紀50年代包鋼鋼鐵廠(包鋼集團前身)成立的時候,當時是作為國家重點項目開發的,曾發出過全國支援包鋼建設的號召。主要是煉鐵,大量的稀土資源作為廢物進行處理。60年代日本的專家到包鋼看到尾礦后,曾提出有一車糧食換一車礦渣的提議,當時的包鋼領導及時把這一情況反映到了周總理那里,周總理得知后,覺得他們只所以用糧食換說明礦渣里有寶貝(當時我國并不知道稀土的用途,而且糧食緊張),不能換,要留給后代去研究,于是形成了現在的尾礦湖。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曾經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那時稀土的用途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研究出

3、來了,只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大的進展。于是大江南北掀起了開采稀土礦的熱潮,因為我們國家還不能利用,于是幾乎全部出口到了日本、美國(自己的稀土礦封了)和歐洲,因為無序開采再加上開采成本低(民工工資很低),如是出口價格越來越低,環境破壞越來嚴重。稀土賣了個土豆價,人參賣了個蘿卜價。進入90年代我國逐漸發現了稀土的用途,于是開始了稀土研究,并引進了國外資金。典型的例子就是包鋼稀土公司的成立就引進了日本的資金,進行稀土的提煉,提煉后有低價出口到了日本,日本利用廉價的稀土原材料生產出高端電子產品后又高價出口到了中國,而包鋼稀土下屬的與日本合資的公司卻年年虧損(2009年前)真是痛心啊。3、2009年后,國家

4、在稀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稀土主要用于高科技電子產品,摻于其它金屬可大幅度提高原金屬的性能,是航空航天及高端武器裝備不可或缺的原料),于是國家把稀土作為戰略資源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出口限制,包鋼稀土股價也一沖上天。4、因為我國已加入了wto組織,限制稀土出口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嚴厲批評,嚴格的說確實有點違背WTO規則,主要原因是礦山現在是國家的,國家又采取了限制出口措施,所以說是政府行為(我們現在不能和美國比,美國可以限制高科技技術出口,我們卻不能,沒理可講)。二、為什么稀土資源注入包鋼股份而不是包鋼稀土1、國家要想即達到限制稀土出口,又不違背WTO的條款,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稀土資源注入到上市公

5、司。這樣限制出口的決定就成了企業的行為,別人說不出來。但是注入上市公司后,國家必須對上市公司有絕對的控股權,所以注入那家上市公司是有選擇的。2、注入包鋼稀土?答案:不可行。理由:第一、包鋼集團在包鋼稀土中的股份只占30多,而且包鋼稀土股東結構復雜。第二、包鋼稀土盤子相比包鋼股份股本小且股價太高,既吃不下稀土資源又不劃算,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昌九生化和威華股份就是鮮明例證!3、所以注入包鋼股份已經正在成為現實,理由1、按照我國鋼鐵規劃,寶鋼與包鋼重組更符合國家的需要。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寶鋼與包鋼重組在2007年就曾經運作過,而且簽訂了戰略協作協議,但是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卻遇到大量的現實問題。問題一:

6、包鋼股份與包鋼集團存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包鋼股份可以說與包鋼集團分不開。所以不可能重組。問題二、包鋼集團已經把西礦注入了包鋼股份,如果重組了就違背了北方稀土資源有包鋼集團專營的國家政策,所以不可能重組。理由2、包鋼集團占包鋼股份的60多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包鋼集團領導由國家說了算,礦山注入包鋼股份后,既解決了稀土出口限制不符合WTO規定的國家難題,又可以國家說了算,何樂而不為。理由3、包鋼集團的規劃是要做“大包鋼”,提法有深刻的含義。第一步:把含稀土較低的西礦先注入,已經完成。第二步:把其他礦山注入包鋼股份,比如稀土尾礦正在進行中。第三步:整合包鋼稀土和其他集團資源,完成包鋼集團整體上市,把包鋼

7、集團變成國家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徹底解決國家對稀土資源控制又符合WTO規則的問題。到那時包鋼集團即擁有了稀土資源又擁有了稀土研發的力量,實現“大包鋼”戰略。包鋼集團的整體上市,也解決了說不清理還亂的錯綜復雜的包鋼集團與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兩家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這也說明了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不可能長期獨立存在的問題。三、西礦和尾礦庫西礦露天采場包鋼尾礦庫包鋼集團公司由三部分組成,1,包鋼股份,2,包鋼稀土,3,非上市子公司。非上市公司中有礦業公司、檢修公司、運輸公司等.包鋼集團白云鐵礦共有三個大礦,已經被包鋼股份收購的巴潤礦業公司經營西礦,礦業公司經營主礦和東礦,主礦、東礦、西礦都含有稀土,也就是

8、說包鋼股份收購巴潤以后,包鋼股份已擁有部分稀土資源;還有很重要的稀土湖歸屬,目前正在進行注入包鋼股份的工作,著名的稀土湖,也稱作尾礦庫。1,首先分析白云鄂博西礦的鐵白云鄂博西礦是世界著名的白云鄂博礦床最大的礦體群之一,地處丘陵地帶,地表植被為干旱草原典型植被,無常年地表水流,地下水完全靠大氣降水補給,含氟量偏高。項目區四周大部分土地為荒地,該地區人煙稀少,環境較不敏感。西礦礦區范圍由21個拐點圈定,開采深度由1674米至1210米標高,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2005年9月,國土資源部評審備案的白云鄂博鐵礦西礦鐵礦石資源儲量為6.67億噸。 2,再來分析白云鄂博西礦的稀土西礦是世界著名的

9、白云鄂博礦床最大的礦體群之一,位于白云鄂博礦床西部。2005年9月國土資源部評審備案的白云鄂博鐵礦西礦的鐵礦石儲量為6.67億噸。巴潤礦業旗下的采礦、選礦、礦漿輸送管線和濃縮尾礦干堆處理的四大工程已全部投產,預計將達到年產1000萬噸鐵礦石的生產能力。白云鄂博的主礦和東礦是國內最主要的稀土資源集中地。根據2005年中科院有關資料,主礦和東礦探明儲量6億噸,平均品位含鐵約34%,含稀土約5%,含釷約0.032%。我國已探明稀土工業儲量為4300萬噸,居世界第一,其中白云鄂博主礦、東礦約300萬噸,西礦約500萬噸。包鋼股份本次收購的西礦是白云鄂博礦床最大的礦體群,屬于低磷、低氟、低稀土大型鐵礦床

10、。根據測算,西礦的稀土含量在0.6%左右,西礦的稀土開采價值較低。3,再來看看稀土湖尾礦庫尾礦是采礦企業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排出的“廢棄物”,但同時又是潛在的二次資源,當技術、經濟條件允許時,可再次進行有效開發。資料顯示,包鋼尾礦庫周長13.6公里,呈橢圓狀,占地近20平方公里,現存約1.9億噸尾礦,其中含930萬噸稀土資源,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稀土湖”。有專家計算過,如果把包鋼尾礦庫里所有的稀土資源利用起來,可供全世界使用150年。本次擬收購的包鋼集團下屬尾礦庫自1965年建成以來主要用于貯存包鋼集團選礦相關資產選別鐵精礦后產生的尾礦。包鋼集團白云鄂博鐵礦為多金屬伴生礦,包鋼集團及其下屬企

11、業目前主要采選鐵礦及部分稀土礦,受過去幾十年來選礦工藝、設備和技術等條件限制,該尾礦庫中仍存在大量的鐵資源,其余與鐵礦共生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全部隨尾礦泥堆存于尾礦庫中,經選礦富集,尾礦中資源的含量均有所提高。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2013年12月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包鋼白云鄂博鐵礦選礦尾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截至2013年11月30日,該尾礦庫的尾礦資源儲量為19,712.49萬噸,資源儲量類型為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稀土氧化物(REO)品位達 7.00%,富集度相對原礦高。4,尾礦可不單單是稀土還有7萬噸稀有金屬釷 “中國稀土之父”、著名物理化學家

12、徐光憲表示,自從包鋼1959年建廠以來,稀土的利用率不到10,釷的回收利用率幾乎為零。徐光憲稱,開采出來的9.5萬噸釷,有7萬噸依然沉睡在包鋼的尾礦壩中,2.5萬噸在廢氣、廢渣、廢水中損失掉了,放射性污染直接影響包頭市和黃河。他呼吁,國家要明確白云鄂博主東礦是以稀土和釷為主共生礦的定位,釷氧化物遠景儲量可能超過30萬噸。資料顯示,地球上的釷資源量是鈾資源的34倍。在自然界中,天然核燃料僅有鈾-235一種,但其在天然鈾中的含量僅為0.7。而釷通常以同位素釷-232的形式存在,經中子轟擊后,釷-232可轉變為易發生裂變反應的核能燃料鈾-233。因此,和鈾-238一樣,釷-232也是一種增殖材料。但

13、是,與用鈾-238人工轉化出的鈾-235與钚-239相比,鈾-233的中子產額更高,可以據此建立一個效率更高的增殖循環。而且,釷-鈾燃料循環比鈾-钚燃料循環產生的高毒性放射性核素要少。釷元素的開發利用有極其廣闊的前景,很可能會影響到未來能源工業的發展方向,國際上早已嘗試將釷作為核燃料進行發電。有專家估算,每年使用釷燃料100噸,可以替代2.5億噸煤。在此基礎上重視釷資源的回收,保護包鋼尾礦庫。印度的釷儲量位列全球第一,大致占到世界總儲量的1/4,中國的釷儲量位列全球第二。在日本地震海嘯所引發的核危機發生之后,中國、印度等國家紛紛開始利用釷資源發展核能。我國發展核電的戰略方針不會改變,隨著核電的

14、發展,核燃料需求迅速上升,鈾資源已經無法滿足未來核電市場發展的需求。近幾年,鈾價持續上揚,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遠角度觀察,開發利用釷資源作為補充的核燃料對核能的利用和保障顯得十分必要。核燃料汽車動力設計圖(上圖)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查爾斯史蒂文斯正在研發用核燃料釷發電的汽車,只要8克釷,就相當于6萬加侖的汽油,足以讓悍馬車跑96萬英里,只需充電一次就能撐到車子壞掉。這種釷動力車預計將在2014年推出。史蒂文斯表示,1噸的“釷”能制造出10億瓦的電,足以維持一年的供電,利用釷作為汽車電力,只有8克就相當于加了6萬加侖的汽油,足以讓悍馬車跑96萬英里,只需充電一次就能撐到車子壞掉。從汽油到混合

15、動力、電力和乙醇汽油,汽車燃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價格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燃料使用起來比較不便,乙醇汽油或電池充電比用汽油要麻煩很多。史蒂文斯的技術則會改變這個規則,只需充電一次就能撐到車子壞掉,你不需要再花錢購買任何燃料,既經濟又方便,這也是釷動力車的最大賣點。史蒂文斯說:“由于釷存儲了相當大的潛在能量,1克釷等于7500加侖(28391升)的汽油。因此,僅需使用8克釷,就意味著您的汽車永遠不需要再加汽油。”5,尾礦還有27萬噸稀有金屬鈮鈮,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小金屬,其價格并不便宜。目前據我所知,它是一種重要的超導體原材料。在超音速噴氣式飛機和火箭、導彈等的結構材料均需要耐高

16、溫的鈮與鉭(往往是孿生兄弟),同時也是重要的硬質合金材料。新包鋼的鈮礦資源儲量同樣在國內是笑傲江湖,無人能比(按照公開的、已探明的)。2012-5-25:由國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組成的專家組,在包鋼賓館會議室開始對白云鄂博稀土、鐵及鈮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2011年建設情況進行評審。自治區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有關領導,公司領導李春龍、汪洪,總經理助理傅建奇及礦研院、辦公廳、規劃發展部、計劃財務部、白云鐵礦等單位領導參加評審會。李春龍在講話中指出,自從今年年初自治區政府、包頭市政府和包鋼簽署了白云鄂博示范基地建設目標責任書之后,包鋼結合自身“十二五”結構調整項目,加快了示范基地建設的一系列工作,

17、大力推進以鈮為代表的資源綜合利用及其產業化進程。2013-12月:公司收購尾礦庫資產后,將相應擁有尾礦庫中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按照未來規劃,尾礦庫資產的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將逐步開始實施,該工程以開發鐵、稀土、鈮等礦產資源為依托,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并減少環境污染危害,消除安全隱患,公司將從中獲取收益。鐵、稀土等資源主要集中在白云鄂博地區,本次收購的尾礦庫資產中稀土、鈮等資源含量豐富,本次發行后公司除了將直接擁有尾礦庫資產中富含的稀土、鈮等資源外,還將通過排他性購買權使公司成為包鋼集團下屬白云鄂博地區鐵礦石選鐵后尾礦資源的擁有者,從而使本公司成為包鋼集團稀土、鈮等資源的主要載體。收購尾礦

18、庫資產完善了公司在稀土等有色金屬原料開發方面的產業布局,有利于稀土資源的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這將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為公司實現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 注:查到尾礦庫鈮礦儲量資料,從最新的收購公告里可以看出,尾礦庫里鈮是僅次于稀土排第二位的金屬物,儲量高達27萬噸。  四、一篇報道:包鋼尾礦庫難舉步:富可敵國環境污染嚴重 2012-11-26如果從高空俯瞰包頭市,在主城區以西數公里,黃河之北十余公里處,可見一個黑灰色的龐大橢圓形“湖泊”,占地達11平方公里之廣。它并非真實的湖泊,是內蒙古自治區大型國企包頭鋼鐵集團的尾礦庫。這座高出地面20余米、由土和混凝土

19、圍成的尾礦庫,內中已堆存近1.8億噸細粉末狀的尾礦,是中國最大的尾礦庫之一。在這座城市以外,這座已使用60多年的尾礦庫原本鮮為人知,但近兩三年以來,該尾礦卻成為全國新聞報道中的常客,甚至部分外媒也親臨探訪。該尾礦成為新聞明星,一方面在于其富可敵國的潛在價值。該尾礦內富集930萬余噸稀土資源,以及眾多其他稀有金屬。業內對該尾礦的估值,從1萬多億元至十多萬億元不等,最高曾達到80萬億元。即便按1萬多億元計算,已達中國GDP的1/30,超過全球許多小國的GDP。稀土元素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廣泛應用于電子、石化、冶金及眾多高新領域。稀土是全球重要戰略資源,中國保有其資源量一半以上,而尾礦稀土的最初來

20、源白云鄂博礦區則是全球第一大稀土礦。2012年上半年A股市場上因傳言該尾礦庫可能注入上市公司包鋼股份(600010)或包鋼稀土(600011),兩股股價逆勢上揚,漲幅一度翻倍。直到包鋼集團聲稱該尾礦庫屬于集團而非兩家上市公司,此輪暴炒才終結。讓該尾礦成為新聞明星的另一面,則是連篇累牘的負面新聞。媒體發現,該尾礦庫環境污染極其嚴重,至少七個村的6萬余畝良田的土壤被污染,其中2萬余畝已不能耕種或減產嚴重,3000余村民近十余年來為此事到處吁告。財新記者調查發現,已有相當數量村民因此尾礦付出嚴重健康代價。不僅如此,該尾礦因存在放射性污染以及潛在的潰壩風險,業已成為包頭市及周邊地區嚴重環境隱患。一座尾

21、礦庫,集天使與魔鬼兩副面孔。求解之道早已昭明,通過科技手段變廢為寶已成為政府、企業的共識。但是,在現有科技手段和全球稀土格局之下,實現并不容易。數月之前,財新記者曾登上尾礦庫的壩墻。從一根大鋼管引出的眾多小鋼管,其時正向庫內注入類似稀泥、深棕黑色的尾壩水,庫內相當面積因此呈湖泊狀;而更遠處,已干涸的礦渣泥,則像黑灰色的灘涂地。寶藏就在面前。包鋼稀土研究院原院長馬鵬起對財新記者指出,該尾礦庫的資源價值,相當于又一座白云鄂博礦。此語份量尤重,因為后者是全球第一大稀土礦,工業儲量達3600萬噸,占全世界的36%。公開的學術論文顯示,此1.8億噸礦渣之中,所含稀土元素比例,比百里之外的白云鄂博原礦更高

22、。與原礦相比,尾礦所含的稀土平均品位已從5.5%提高至7%以上。對尾礦庫礦渣取樣分析顯示,這些礦渣成分為:鐵15%、稀土(REO即稀土氧化物)7%、鈮(Nb2O5)0.14%、螢石(CaF2)23%。僅螢石之價,其實已超包鋼集團前期提取的鐵的價值。對該庫最高的估值來自包頭市政府專家顧問組,其估值達80萬億元。該份報告的摘要部分至今可在包頭市政府專家顧問組網站找到。其表述稱“包鋼尾礦壩(庫)內儲存有稀土(釷)、鈮、鐵、螢石等富集了的珍貴寶藏,匡算潛在價值大數為80萬億元左右,相當我國2010年GDP的近2倍”。正是這個估值,引爆了2012年資本熱炒包鋼系股票的行情。2012年11月上旬,曾參與上

23、述報告的前包頭市政府專家顧問組成員熊家齊,向財新記者否認了80萬億元估值。他說:“這個數值肯定太高,我們一批老同志可能不太了解具體情況,建議媒體不要采用這個數字。”也有學者依據稀土含量進行過計算,認為估值有十多萬億元。但事實上,對該尾礦庫進行估值并不容易,因為僅稀土元素就有十幾種之多,每種價格不同,且波動極大。馬鵬起數十年研究該尾礦庫,他在論文中認為,按2008年全年12個月的平均價計算,該尾礦庫僅稀土價值達5000億元,其他礦藏價值超過6000億元,因此在1萬億元以上。稀界學者對尾礦庫估值有不同看法,但對其嚴重的環境污染卻有共識。學者一般認為,包鋼尾礦庫的建立,是在困難時期進行的錯誤決策,把

24、寶藏放在了錯誤的地方。財新記者了解到,在上世紀50年代建設包鋼時,由于白云礦區沒有水源,不具備建設鋼鐵廠和選礦廠的條件,只能在百里外包頭市郊區靠近黃河的地方建設鋼鐵廠和選礦廠。最終,尾礦庫就近選址在廠區周邊。官方資料顯示,目前,包鋼選礦廠每年向尾礦庫內排入尾礦約700萬800萬噸。此外還有包鋼稀土華美公司及冶煉廠往尾礦庫內排放工業廢水(酸性水),每年約210萬立方米。上世紀70年代末,尾礦庫引發的環境污染開始顯現。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王建英告訴財新記者,由于水壓等原因,尾礦庫內高度鹽堿化的污水通過土壤滲漏,進入周邊地區的潛水層(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水層),嚴重污染了附近地下水水質。那時起,尾礦庫周

25、邊耕地肥力開始下降,動植物陸續受到影響。如今,大片耕地無法正常種植農作物,幾乎全部荒廢,潛水層地下水無法灌溉或供人畜飲用。共計超過7個村、3000多人、6萬多畝土地受到影響。王建英說,污染物在地下水的帶動下,還在以每年20-30米的速度逼近黃河。打拉亥上村在包鋼尾礦庫西側1.5公里。根據村民提供的包頭市環境監測站1995年、2000年以及2006年的監測數據,村里的井水中,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的含量,絕大部分已經超出國家規定的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數倍至數十倍不等,遑論飲用水標準。財新記者發現,遇到同樣危害的還有打拉亥下村,新光一村、三村、八村等村落。變廢為寶探索。在民間環境危害之外,內蒙古、包頭

26、市兩級政府以及環境學者則擔憂該尾礦庫的放射性危害以及潛在的潰壩風險。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三廢治理研究所廢物安全研究室副主任孫慶紅等發布調查結果顯示,尾礦庫附近區域Y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較包頭市區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尾礦庫南部、東南部升高明顯。當然,研究人士目前尚未找到這些放射危害對人體產生實際影響的證據。由于近年國內多地發生尾礦庫潰壩災害,而包鋼尾礦庫臨近內蒙古最大城市包頭市以及中國北方最重要河流黃河,一旦潰壩,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該庫位于地震多發地區,地震威脅也如影隨形。公開媒體報道顯示,每遇地震和嚴重汛情,內蒙古自治區和包頭的各級領導即到現場督察,開會部署安全工作更是每年的常態。在稀土學界,一

27、直呼吁官方和包鋼集團自身將該尾礦庫變廢為寶,利用新科技提取稀土,同時逐步消化該庫可能的環境風險。為回收礦藏中的稀土,上世紀8090年代,包鋼集團就與長沙礦冶研究院合作,開展了物理法的選礦工藝試驗。該試驗利用弱磁強磁浮選法,使尾礦中鐵的回收率達79%80%,稀土的回收率約20%。但這種物理方法對于稀土的回收率不高,不具備實用價值。沈陽化工大學應用化學學院副教授于秀蘭曾于2009年撰文,介紹從包鋼尾礦中提取稀土的化學方法脫氟碳熱氯化法。該方法可將稀土的提取率提高至84%。“我們做的是氯化方法,但是稀土學界好多人都不支持氯化反應,因為污染嚴重,所以申請資金也困難。”于秀蘭告訴財新記者。于秀蘭稱,氯氣

28、的大量使用有危險,產生的氯化物對環境隱患極大,因此現在尾礦稀土回收,主要仍用浮選法。氯化法之外的其它化學方法,也僅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多名學者指出,當前對尾礦中有價元素的綜合利用,仍舊只能在物理法的思路內尋求突破。2010年,包鋼技術中心助理工程師張永、包鋼稀土研究院原院長馬鵬起等共同撰文,公開發表了一種新的尾礦利用工藝,稱為“串級閉路工藝”。文章指出,以此工藝回收包鋼尾礦庫中的稀土,可以使稀土的精礦品位達到60%,回收率達到87%,完全可以達到工業生產的標準。該工藝還實現了對螢石一定程度的回收。在進一步的稀土的精煉生產過程中,酸法與堿法是兩種主要方法。馬鵬起告訴財新記者:“新的回收方法將稀土精

29、礦品位提高到60%以上后,根本上改變了生產稀土的工藝,也消除了稀土冶煉階段的污染問題。”但馬鵬起頗為遺憾地表示,“串級閉路工藝”的成功,可以說從科技上解決了工藝技術問題,“但新工藝卻沒有硬件、沒有新廠房來支持應用,目前還只是個實驗。”“這個方法雖然好,但是他不用你的,也沒辦法。”馬鵬起解釋道,“因為愿望沒那么迫切。”財新記者了解到,在現實情況下,不但尾礦中的稀土未開始利用,包鋼集團本身仍舊在沿用上個世紀老的工藝進行選礦。該選礦思路以選鐵為主,而非以價值更大的稀土元素為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包鋼研究機構人員告訴財新記者,包鋼長期開采的鐵礦主要是稀土伴生礦,如果估算一年產量在1000萬噸鋼,按照

30、5%6%的伴生比例來算,就可以產出大約50萬60萬噸的稀土,但是全世界的市場不過十幾萬噸而已。既然正常開采鐵礦的現行工藝順帶回收的稀土就已數量驚人,造成市場供過于求,那么耗資開采尾礦庫中的稀土對于企業和當地政府來說,就沒有了內在動力。顯然,這是導致尾礦庫環境危害的更深層次原因。馬鵬起指出,對于包鋼集團而言,鋼鐵生產已經具備很大的生產規模,要保持產量,那么必須保持開礦量;如果減少自己開礦而從國外進口貴得多的礦石,就將面臨虧損。“用自己的礦,雖然在稀土上是浪費了,但是對于鐵精礦而言,則是便宜了。”馬鵬起解釋。除了上文提到的張永、馬鵬起等所發表的從尾礦中回收稀土的新方法,還有不少專家提出,包鋼選礦的

31、思路應當從根本上轉變。多年從事稀土污染、礦冶廢物回收利用研究的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張雪峰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當先提煉礦石中的稀土,后提煉鋼鐵,從源頭將稀土的利用率提高,這是提高冶礦效率、減少污染的最好方式。“現狀是,(包鋼)先選鐵,再選稀土,而鈮根本沒有利用;我們提出的一個新思路是,先選鈮、稀土,最后選鐵。鐵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包鋼實際上是利用了最不值錢的東西,而把最值錢的東西留下了。”張雪峰指出。馬鵬起更是建言,包鋼集團應減少原礦的開采量,“全世界用多少稀土,我就供應多少,然后把礦山保護起來,作為國家和企業的儲備。”公開資料顯示,包頭白云鄂博鐵礦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再過25年左右,鐵礦區的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