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梁施工方案及檢算_第1頁
連續梁施工方案及檢算_第2頁
連續梁施工方案及檢算_第3頁
連續梁施工方案及檢算_第4頁
連續梁施工方案及檢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說明21.編制依據22.編制原則2三、0#塊施工方案21. 施工工藝流程圖22. 0塊托架方案32.1 托架預埋32.2 鋼桁架搭設43. 0#塊模板工程54 支座安裝64.1墩頂臨時固結64.2永久支座安裝65.支架預壓75.1預壓方法75.2預壓重量75.3數據處理86.鋼筋綁扎及預應力管道定位87.砼澆筑87.1澆筑準備97.2砼澆筑控制97.3砼澆筑注意事項98.預應力施工98.1預應力損失的測定98.2張拉控制129.壓漿13四、安全技術措施13五、質量保證措施16六、環境保護措施16附件 支架驗算結果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0+72+40)連續梁0#塊專項施

2、工方案XX鐵路擴能改造工程GTXG1-標下行聯絡線跨XX特大橋跨XX連續梁全長153.5m,計算跨度為40+72+40m。中支點處截面梁高梁高6.10m,邊支點及中跨跨中截面梁高3.50m,梁底按圓曲線R=217.117m變化,邊支座中心線至梁端0.65m。梁體結構為三跨一聯變高度變截面預應力單箱單室混凝土箱梁,頂寬8.5m,底寬4.2m,頂板厚30cm,底板厚4575cm,按直線變化,腹板厚4060cm,按折線變化。全聯在中支點、邊支點、中跨中共設5個橫隔板,橫隔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40+72+40)連續梁采用掛籃懸澆施工,根據設計圖紙,在8#、9#墩頂各有一個0#塊,0#塊立面圖

3、如圖一所示。 圖一0#塊的長為10.0m,支座處梁高6.10m,端截面梁高5.583m,支座處橫隔板加厚,橫隔板人洞為160cm×120cm,0#塊橫斷面尺寸如圖二所示LXDK6+506.758 下行聯絡線跨XX特大橋(40+72+40)m單線連續梁【圖號:XXX施(橋)-09】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JTJ041-2000)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鐵路橋涵施工規范(TB10203-2002) 用鋼釬以間隔4cm距離在橫板內的支承墊石面鑿1mm深的小坑,用水浸潤后安裝灌漿模板并做好支座灌漿準備工作8.預應力施工8.1預應力損失的測定為

4、驗證設計數據和積累施工資料,預應力施工前,應進行預應力損失的測定,計算出實際的張拉控制應力,并根據測試結果計算施工控制應力,預應力損失的測定方法為:(1)、孔道摩阻損失的測定用千斤頂測定曲線孔道摩阻,其測試步驟如下:1)梁的兩端裝千斤頂后同時充油,保持一定數值(約4MPa)。2)甲端封閉為被動端,乙端作為主動端張拉。張拉時分級升壓,按5MPa一級增加,直至張拉控制應力。如此反復進行3次,取兩端壓力差的平均值。3)仍按上述方法,但乙端封閉,甲端張拉,取兩端3次壓力差的平均值。4)將上述兩次壓力差平均值再次平均,即為孔道摩阻力的測定值,計算孔道的摩阻系數,其計算公式為:式中被測試管道與預應力鋼筋的

5、摩阻系數;P2被動端的張拉力;P1-主動端的張拉力;K-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根據管道所用材料參考規范取值)X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管道長度,以m計;-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管道部分切線的夾角之和,以rad計。5)孔道的摩阻系數不得大于0.25,當實測的孔道摩阻系數值大于0.25時,應對孔道采取潤滑措施或其他有效措施保證其滿足設計要求。(2)、實際張拉控制應力的計算預應力鋼束的張拉控制力應符合設計要求。預應力鋼束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符合設計要求。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

6、方可繼續張拉。由于實際采用的鋼絞線的彈性模量可能與理能彈性模量存在差異,設計所提供的伸長值只能作為參考,現場實際施工應根據實驗確定所采用的鋼絞線的彈性模量,并計算出預應力鋼束的理論伸長值 (mm),其計算方法可按下式計算:鋼束的理論伸長值按以下公式計算:式中:PP預應力鋼束的平均張拉力(N)。L預應力鋼束的長度(mm);AP預應力鋼束的截面面積(mm2);EP預應力鋼束的彈性模量(Nmm2)。預應力鋼束的平均張拉力PP的計算:1)直線鋼束取張拉端的拉力。2)兩端張拉的曲線筋平均張拉力按下式計算:式中:PP預應力鋼束平均張拉力(N);P預應力鋼束張拉端的張拉力(N);x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孔道長

7、度(m);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預應力鋼束與孔道壁的摩擦系數,采用實測摩阻系數,采用金屬波紋管時為0.200.25。預應力鋼束張拉時,應先調整到初應力,該初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con的10%15%,伸長值應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實際伸長值除量測的伸長值外,必須加上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預應力鋼束張拉的實際伸長值 (mm),按下式計算:式中: l從初應力至最大張拉應力間的實測伸長值(mm); 2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mm),可采用相鄰級的伸長值。預應力鋼束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方可進行錨固,并切除多余的預應力鋼束,切除時

8、外露長度不得小于30mm,切除時嚴禁用電弧焊、氣焊等對鋼絞線產生傷害的方法切割,強調用砂輪機切割。錨具用封端混凝土保護,當需長期外露時,應采取防止銹蝕的措施。8.2張拉控制(1).預應力鋼材、錨具、波紋管等進場后,檢驗出廠合格證和質量鑒定書,并按規范要求進行工地抽驗,在使用時除去防護油等污物。有缺陷的材料禁止使用。(2)當非預應力鋼筋與預應力鋼筋管道埋設發生矛盾時,確保預應力鋼筋管道的位置,適當調整非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澆筑時不得振搗波紋管,以利管道暢通。(3)砼灌注前用將通氣孔封閉密實,保證孔內無污物和積水,并特別注意防止砼施工時波紋管內進漿堵塞。(4)預應力筋在下料槽下料,下料長度應符合設計

9、要求,下料誤差不大于5mm。預應力鋼鉸線下料前應在距切點10cm處用鐵絲綁扎,防止鋼絞線松散。下好料的預應力筋應分長度、分規格分別掛牌存放備用。(5)0#塊混凝土強度達100%設計強度后,方可按設計程序張拉預應力束。預應力束張拉順序和噸位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張拉前應繪制預應力束張拉順序圖表,并做好張拉記錄。(6)預應力筋張拉采用200t油頂,鋼束張拉均左右對稱進行。張拉前先將千斤頂與油表進行標定。預應力筋張拉采用應力和伸長值雙控。張拉程序為: 持荷5分鐘0初始應力(10%k)100%k(錨固)(7)預應筋張拉、錨固完畢,及時按規范要求進行孔道壓漿和封端混凝土澆注,同時做好養護工作。(8)預應

10、力施工注意事項縱向錨固端與錨板間一定要密貼,在綁扎鋼筋時,將錨墊板用鐵絲扎牢,以保證在澆筑混凝土時錨墊板不會錯動;在錨墊板處采用棉紗將鋼鉸線縫隙堵死,以防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倒灌入波紋管內;在澆筑混凝土前,0#塊張拉的鋼鉸線按設計要求穿入,其它波紋管和精扎螺紋鋼鐵皮管內插入PVC管,精扎螺紋鋼壓漿管內插入光圓鋼筋,在澆筑混凝土時,定時抽動鋼鉸線、PVC管和鋼筋,嚴防漏漿堵塞預應力筋壓漿管道。波紋管應嚴格按設計定位,并用定位鋼筋固定牢固,接頭波紋管長度不得小于25cm,兩端波紋管深入接頭波紋管的長度相等;縱向預應力鋼束為兩端張拉,如果在張拉時出現斷絲現象,鋼絞線將無法更換,因此,在鋼絞線穿束后,嚴

11、格控制電焊,即使焊接,焊機的地線、焊把線外皮應完好,以防打火影響鋼絞線的強度。張拉豎向鋼束時,千斤頂的張拉頭應擰入鋼束螺紋長度不得小于40mm,一次張拉到控制噸位,持荷12分鐘,并實測伸長量作為作為校核,偏差在±6%之內為合格。9.壓漿預應力鋼束張拉后盡快實施孔內壓漿,為保證孔道壓注密實,波紋管安裝時在管道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孔。壓漿前先檢查鋼束有無滑錨現象,如有滑錨現象及時處理。豎向孔道的壓漿最大壓大可控制在0.30.4MPa,縱向壓漿的最大壓力宜為0.50.7MPa,并維持2分鐘。壓漿前將孔道沖洗干凈,進行清孔后才能進行壓漿作業。可先從一端往另一端進行壓漿,至另一端排出濃漿才能進行錨

12、口封堵。壓漿緩慢、均勻進行,水泥漿標號為42.5,每立方灌漿料的材料重量比為水泥:壓漿料:水=1306:145:464壓漿時按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配置灰漿,以確保能順利壓入孔道。待頂部(另一端)冒出濃漿后,堵死槽口,關閉壓漿閥門。壓漿采用灰漿攪拌機和灰漿泵,灰漿攪拌機安置在所要壓漿梁段的前一段上,攪拌好后,由灰漿泵壓入預應力孔道,壓注前清理檢查預應力孔道,灰漿要過篩,儲放在漿桶內,低速攪拌并保持足夠數量,使每根孔道壓漿能一次完成。壓漿完畢后,拆除壓漿設備,并清洗干凈。壓漿的作業程序為:封堵錨頭沖洗管道接壓漿管拌制灰漿壓注灰漿起壓閉漿拆除壓漿及出漿孔上的閥門管節,準備進行下一孔壓漿。壓漿作業時,噴嘴

13、插入孔道后,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必須緊壓在孔口上,膠皮管與灰漿泵必須連接牢固。堵灌漿孔時應站在孔的側面。四、安全技術措施(1)建立安全保證體系確保連續梁0#塊施工安全,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如下:組 長:XXX副組長:XXX XXXX XXX成 員:XXX XXX XXX XXX XXX根據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和管理制度,體現“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職責分明,各負其責。需進一步制定的規章制度有: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檢查工程師

14、,各作業隊設專職安全員,作業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教育培訓計劃、安全檢查制度、安全交底制度、事故的分析處理制度等。項目設立管理機構,由主管生產的項目經理任組長;工地設專職安全員,由安檢、質檢部領導,負責全管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生產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協助班組長做好本組的各項安全管理活動。(2)安全教育和訓練(1)對新進場的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準許其進入操作崗位。(2)對起重、焊接和車輛駕駛等特殊工種的工人,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訓練。(3)在采用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備或調換工作崗位時,對工人進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崗位的安全教育。(3)落實安全責任制落

15、實安全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由于梁體上鋼筋較多,為免工人不小心被鋼筋拌倒而從高空墜落,操作平臺四周的防護欄桿和綠網嚴格按要求布設,平臺下設安全網。施工操作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佩戴安全帽,箱梁施工都是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夜間施工更要引起注意,須有充足的照明。由于梁體施工周期長,須連續作業,但操作工人必須換班,嚴禁疲勞、酒后上支架作業。對各種施工機具要定其進行檢查和維修保養,以保證使用的安全。所有臨時結構的施工設計,必須考慮安全技術,并在施工前由設計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交底。對工地上設置的消防器材要定期維護和檢查,嚴禁挪作他用。油庫、木工加工棚及有明火的地段,應作為防火的重點,

16、嚴加管理。必須派專人對支架進行觀察,重點觀察支架是否下沉,尤其是腹板下方托架支撐是否牢固.發現問題,及時加固,或發現重大隱患,及時撤離作業人員。加強施工用電管理:提前檢查是否有破皮電線,漏電保護器是否靈敏,碘鎢燈、振動器接地線是否脫落,接線是否牢固。每臺振搗器必須設置二人負責(一人負責振搗,一人負責電纜線的拖拉,防止電線受損,發生觸電事故),同時,振搗作業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梁體上不施工的機械及時將電纜收揀,確保現場文明。作業前應派人將臨邊的小型材料收揀歸類,防止行人過往時造成墜落傷害下方人員。注意泵車泵管碰到護攔,造成人員墜落。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嚴禁使用非標電箱。箱室內必須使

17、用低壓燈。澆筑頂板砼時箱室內不得有人。專業電工必須現場專職值班,不得從事其他作業。梁體作業人員不得隨意向下拋擲物料。必須在底板上設置沉降觀測點,以便及時觀測支架沉降情況。澆筑砼前,檢查支架上是否有扣件等零星材料,以便及時清理。防止墜落傷人。預應力張拉施工前,作業前應檢查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件,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應戴護目鏡。作業前必須在張拉端設置5cm厚的防護木板。張拉時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嚴格按照技術交底要求讀表。油壓不得超過技術交底規定值。發現油壓異常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操作,千斤頂頂力作用線方向不得

18、有人。兩端或分段張拉時,作業人員須明確聯絡信號,協調配合。高處張拉作業人員在牢固、有防護欄的平臺上作業,上下平臺必須走安全梯五、質量保證措施(1)定創優目標:分項工程合格率100%,保證工程優良。根據創優目標層層分解,制定實施性創優措施,貫穿施工的各個環節。(2)成立質量領導小組,下設質檢部門,負責實驗、計量、施工的全面質量管理,專職質檢人員具體分工負責各項質量工作。制定質量細則,形成質量保證體系,做到責任分明確、獎罰分明、有章可循,對質量問題全權處理。有關工序經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向監理工程師報驗。(3)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成立各級QC小組,及時將數據反饋給施工人員進行改進和調整,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整體素質。(4)計量和檢測工作,對施工中各種衡器及儀表要定期校核,采用統一的計量單位,對不合格的儀器、儀表堅決不予使用。(5)澆筑砼時一定要注意均勻對稱澆筑,砼接茬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確保砼振搗質量。(6)砼澆筑過程中要保證砼保護層厚度及鋼筋位置的正確性,不得踩踏鋼筋,移動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原來位置。(7)鋼筋及預應力管道一定要安裝牢固,使搗固時不變形。施工人員上下時不得踩踏預應力管道及鋼筋。位于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