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學陳閱增習題_第1頁
普通生物學陳閱增習題_第2頁
普通生物學陳閱增習題_第3頁
普通生物學陳閱增習題_第4頁
普通生物學陳閱增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生物學習題總結第二章 生命的化學基礎第三章 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第四章 細胞代謝第五章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十七章 植物的結構與生殖十八章 植物的營養十九章 植物的調控系統二十五章 達爾文學說與微進化二十六章 物種形成二十八章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樣性的進化二十九章 真核細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生命科學技術學院2014屆第二章 生命的化學基礎1. ()、()、()和()4種原子是組成細胞及生物體最主要的原子,其中()原子相互連接成()或環,形成各種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2. 化學鍵是將相鄰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相互()。共價鍵是原子間通過()而形成穩定的分子結構。分子之間()叫氫鍵。3

2、. 細胞及生物體通常由()、()、()、()、()和()6類化合物所組成。4. 核苷酸單體的組成包括()、()和()基團。5.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是多糖? A.纖維素B.瓊脂C.麥芽糖D.糖原E.韌帶纖維6. 指出下列反應中的水解反應() A.氨基酸+氨基酸®二肽+H2O B.二肽+H2O®氨基酸+氨基酸 C.多肽變性反應 D.A和B都是 E.B和C都是7. 將下列4類基本的生化大分子與有直接關聯的名詞或概念連線:細胞壁DNA雙螺旋細胞膜A 糖類磷酸激素基因B 脂類葡萄糖相對高儲能營養物質甘油C 蛋白質嘌呤或嘧啶活性位點氨基酸D 核酸酶二硫鍵電泳260nm紫外吸收峰280

3、nm紫外吸收峰第三章 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1. 下列()不是由雙層膜所包被的 A.細胞核 B.過氧化物酶體 C.線粒體 D.質體2. 最小、最簡單的細胞是() A. 藍細胞 B.古細菌 C.霉菌 D.支原體3. 下列細胞器中,作為細胞分泌物加工分選場所的是() A.內質網 B.高爾基體 C.核糖體 D.溶酶體4. 細胞核不含() A.核膜 B.染色體C.核仁 D.核糖體E.蛋白質5. 真核細胞的分泌活動與()無關 A.內質網 B.高爾基體 C.中心體 D.質膜6. 細胞是由()命名的 A.Watson B.Hooke C.Leeuwenhoek D.Schleiden7. 核糖體亞基的化學成分是

4、() A.蛋白質、rRNA、tRNA B.多肽、rRNA C.多糖、rRNA、tRNA D.多糖、rRNA 8. 高爾基體的功能很多,但不包括() A.蛋白質修飾 B.蛋白質合成C.參與植物新細胞壁的合成 D.細胞分泌活動9. 下列細胞中含線粒體最多的是() A.白細胞B.紅細胞C.肌細胞D.神經細胞10. 下列是膜中脂質的是()A.甘油磷脂B. 鞘磷脂C.膽固醇D.上述各項11. 只存在于動物細胞的是() A.溶酶體B.內質網 C.線粒體D.高爾基體12. 下列細胞器為非膜結構的是() A.線粒體B.微體 C.核糖體D.內質網13. 原生質中最豐富的是()A.蛋白質B.脂類C.水D.糖類14

5、. 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含有()DNA A.環狀雙鏈B. 環狀單鏈 C.線狀雙鏈D.線狀單鏈15. 關于質體描述正確的有() A.是葉綠體的一種B.白色體存儲淀粉和蛋白 C.有色體含色素D. 白色體和葉綠體可以互相轉化16. 下列對粗面內質網描述錯誤的是() A.有核糖體附著B.和細胞膜相連 C.和核膜相連D.與蛋白質合成和運輸有關17. 線粒體和葉綠體共同的是() A.可以產生ATP B.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 C.消耗氧氣 D.ATP形成的部位18. 質膜上的糖鏈() A.只存在于質膜外層B.各種細胞器膜上都有糖分子 C.與細胞識別有關D.主要成分是蔗糖19.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有內含子和外顯

6、子,不同的是前者在細胞質中轉錄RNA,后者在細胞核中轉錄RNA。20. 多細胞生物的生長主要依靠細胞數量的增加和體積的增大。21. 一般情況下,一個真核細胞內只有一個細胞核,但可以有多個核仁。22. 動物相鄰的細胞連接主要有橋粒、半橋粒、緊密連接、間隙連接和胞間連絲。23.染色體的基本結構單位是()。24. 核仁是細胞核中圓形或橢圓形的顆粒狀結構,沒有外膜,富含DNA分子、()和()分子。25. 將下列描述和相應的細胞內結構或物質匹配合成細胞分泌蛋白的核糖體附著部位 質體線粒體內隆起的褶皺 類囊體合成和存儲糖類 內質網膜分泌水解酶分解細胞 溶酶體葉綠素在葉綠體中的存在部位 嵴進行氧化磷酸化合成

7、ATP 微體毒性分子的氧化解毒 線粒體26. 請從細胞器、細胞骨架、細胞分裂和遺傳物質特點上概括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27. 細胞骨架有哪幾種主要類型,各自的結構和組裝特點,主要功能是什么?第四章 細胞代謝1. 化學反應可分為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那么在生物界中,()是最重要的吸能反應,而發生在每個細胞內部的()是最主要的放能反應。2. 光合作用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和(),分別在葉綠體的()和()中進行。3. 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能源主要由()產生的()提供。4. 呼吸電子傳遞鏈位于真核細胞的()和原核細胞的()上。5. 生長于較弱光照條件下的植物,當提高CO2濃度時,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隨

8、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6. 光合作用光反應的產物有()、()和()。7. 酶是細胞產生的可調節化學反應速度的催化劑,酶對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的原因在于酶可以()。8. 在生物氧化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大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磷酸化過程有()和()兩種方式。9. 在有氧氧化過程中,糖酵解是在()中進行的,生成的丙酮酸轉移到()后,又氧化脫羧產生(),后者進入()徹底氧化,并釋放能量。10. NAD+、NADP+和FAD是細胞內常用的()受體。11. 光合系統I和()的還原有關,光合系統II與()的光解、()的釋放有關。12. 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后可以生成()分子CO2、()分子水和(

9、)分子ATP。1. 細胞呼吸是()過程。 A 同化作用B 異化作用 C 催化作用D 以上都不是2. 酶的競爭性抑制劑能夠()。 A 與酶的底物結合,使底物不能與酶結合 B 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使底物不能與酶結合 C 與酶的特殊部位結合,破壞酶的活性 D 同時和酶與底物結合,使酶無法和底物直接結合3. 糖酵解的最終產物是() A ATP B葡萄糖 C 丙酮酸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 能夠產生環路光合磷酸化的是() A 光系統I B 光系統II C 兩個光系統都可以D 兩個光系統都不可以5.呼吸作用不包括() A 糖酵解B 丙酮酸氧化C 三羧酸循環 D 卡爾文循環E 氧化磷酸化 F光合磷酸化G 底

10、物水平磷酸化6. 下列對酶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所有酶都是蛋白質B酶可以改變反應的方向 C 酶的變構位點經常和反饋抑制有關 D 酶的催化專一性通常比化學催化劑的專一性差7. 下列對呼吸鏈描述不正確的是() A 電子傳遞鏈是典型的多酶體系 B 電子傳遞鏈的主要成分是線粒體內膜的蛋白質復合物 C 電子傳遞鏈的最終電子受體是氧 D 電子傳遞鏈反應中ATP的形成與氧化磷酸化密切相關8. 光合作用屬于() A 氧化還原反應B 取代反應 C 裂解反應 D 水解反應9. 生物體屬于() A 開放系統B 閉合系統C 隔離系統D 都不是10. 不直接消耗ATP的物質跨膜主動運輸方式是() A Na+-K+泵

11、B 質子泵 C 簡單擴散 D 協同運輸11. 下列對物質跨膜運輸描述不正確的有() A 單純擴散只能從高濃度向低濃度 B 異化擴散和主動運輸都需要載體和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是作用方式不同 C 胞吞和胞吐有利于大顆粒的運輸 D 胞吞和胞吐是完全一致的可逆過程12. 對Na+-K+泵描述正確的是() A 幫助在膜兩側建立起電化學梯度 B 使K+在膜外面富集 C 需要載體和能量 D 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13. 在Calvin循環中,()直接參與了葡萄糖的合成A 甘油酸-1,3-二磷酸 B 甘油醛-3-磷酸C 甘油酸-3-磷酸 D 核酮糖-1,5-二磷酸14. 人體主要的ATP代謝來源是() A 發酵和糖

12、酵解 B 三羧酸循環和電子傳遞鏈 C 卡爾文循環和電子傳遞鏈 D 底物磷酸化15. 決定酶專一性的是() A 底物 B 酶蛋白 C 催化基團 D 輔基第五章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1. 細胞增殖的方式有()、()和()3種2. 根據細胞內部變化可將有絲分裂的M期分為6個階段:3. 正常細胞周期的G1期有一個特殊的調節點稱為(),通過此調節點后才能啟動(),繼而細胞繼續進入G2期。4. 細胞分化是同一來源的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在()和()上產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5. 在個體發育中,細胞從全能()()是細胞分化的普遍規律。6. 在同一種生物體內的不同細胞,細胞周期所需時間差別很大,這種差異主要發生在()A.

13、 G1期 B.G2期 C.S期 D.M期7. 在有絲分裂時,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增殖發生在()A. 間期 B.前期 C.后期 D.末期8. 某人觀察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下列各項中何者可以說明該細胞是屬于動物細胞還是高等植物細胞()A.沒有紡錘絲 B.沒有中心粒 C. 核膜消失 D.形成細胞板 E染色體凝聚9. 與植物有絲分裂末期細胞板形成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是()A. 線粒體 B. 葉綠體 C.高爾基體 D.液泡10. 與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移動有關的細胞骨架是()A. 微管 B.微絲 C.中間纖維11. 人類細胞減數分裂時形成的四分體數是()A. 23 B. 46 C. 22 D.412. 細胞成熟

14、促進因子MPF是由2種蛋白質構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A.細胞凋亡 B.細胞周期 C.基因突變 D.細胞分化13. 細胞分化發生在細胞分裂的()A.中期 B.間期 C.末期 D.前期14. 細胞在分化時() A.會丟失相當一部分的遺傳信息 B.只有一種基因的表達C.只表達一種特定產物 D.特定的部分基因同時被活化15. 在下列對細胞器的敘述中,表明動物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是() A.線粒體數量顯著增加B.高爾基體數量顯著增多C.微管組裝 D.2個中心粒分別向兩級移動16. 真核細胞的生長周期一般過程是() A.單倍體減數分裂二倍體受精單倍體B.二倍體減數分裂單倍體受精二倍體C.單倍體有絲分

15、裂二倍體受精單倍體D.二倍體有絲分裂單倍體受精二倍體17. 有絲分裂中,染色質濃縮,核仁消失發生在()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18. 在細胞周期中,()最適合研究染色體的形態結構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E.間期19. MPF調控細胞周期中的()A.G1向M期轉換 B.G2向M期轉換 C.G1向S期轉換 D.S向G2期轉換20. 有絲分裂前期的細胞可以通過()與減數分裂前期I的細胞區別開來A.前者中染色體的含量是后者一半 B.前者中染色體的含量是后者的兩倍C.減數分裂細胞中形成四分體 D.有絲分裂細胞中形成四分體十七章 植物的結構與生殖1. 陸生植物分成4大類,下面

16、()不符合這個分類 A 苔蘚植物 B 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種子植物2. 下列不屬于被子植物3大組織系統的是() A 表皮組織系統 B 維管組織系統 C 營養組織系統 D 基本組織系統3. 下列對植物組織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分生組織由未分化的細胞組成,一般在植物體的生長部位 B 成熟組織也稱永久組織,是不可變的組織 C 薄壁組織一般細胞質少,液泡大 D 氣孔屬于輸導組織4. 下列對根描述不正確的有() A 除了主根和側根,生長在莖、葉和老根上的根叫不定根 B 須根系比直根系更利于植物的固定 C 根的伸長區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D 根冠細胞在生長過程中不斷磨損,由分生區細胞分裂補充5.

17、在木本植物莖的樹皮和木質部之間有一層分裂組織是() A 維管形成層 B 木栓形成層 C 邊材形成層 D 心材形成層6.下列木本雙子葉植物莖的中柱(維管柱)各部分按由內向外排列的正確順序是() A 初生木質部、次生木質部、維管形成層、次生韌皮部、初生韌皮部 B 初生木質部、維管形成層、次生木質部、次生韌皮部、初生韌皮部 C初生韌皮部、初生木質部、次生木質部、維管形成層、次生韌皮部 D初生韌皮部、次生韌皮部、維管形成層、初生木質部、次生木質部7. 植物物質運輸過程中,韌皮部主要傳輸下列物質中的() A 水分B 蔗糖C二氧化碳D礦物質8. 下列蔬菜中()的食用部分不是莖 A 藕B 洋蔥C 馬鈴薯D

18、胡蘿卜9. 下列()對葉片描述不正確 A 葉片上表皮氣孔比下表皮多 B 柵欄組織在下表皮之上,海綿組織在上表皮之下 C 葉脈是葉片中的維管束,直接與葉柄和莖中的維管束相連通 D 葉肉是含有許多葉綠體的薄壁組織10. ()是植物長距離水分運輸主要渠道 A 導管和管胞B 胞間連絲C 伴胞細胞D 篩管11. 對下列花結構進行匹配A 花粉囊I 形成果實 B 雄蕊II 形成小孢子囊C 胚珠III 形成花粉D 子房IV 形成種子12. 下列()對花結構描述不正確 A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托、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幾部分 B 多數雄蕊可分為花絲和花藥兩部分 C 心皮包括雌蕊和雄蕊 D 子房一般著生在花托上13.

19、 下列關于菜豆種子萌發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 種子萌發需要外界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氧氣 B 種子萌發必須具有完整的活胚 C 菜豆是由于下胚軸伸長而形成子葉出土的植物 D 菜豆是由于上胚軸伸長而形成子葉出土的植物14. 小麥種子萌發期間,種子內部運動非常激烈,首先是物質轉化,然后為形態變化,試問在小麥萌發過程中() A 胚乳與胚中的物質以合成為主,重量不斷增加 B 胚乳與胚中的物質以分解為主,重量不斷減少 C 胚乳的物質以分解為主,形態由大變小,胚中的物質以合成為主,重量不斷增加 D 胚乳的物質以合成為主,形態由小變大,胚中的物質以分解為主,重量不斷減少15. 裸子植物莖的輸導組織由()組成

20、 A 導管B 管胞C 篩管D 篩胞16. 維管形成層屬于() A 頂端分生組織B 次生分生組織 C 初生分生組織D 側生分生組織17. 植物根的增粗主要是由于()分裂活動的結果 A 中柱鞘B 形成層C 凱氏帶D 維管形成層18. 人們吃的豆芽,食用部分主要是() A 胚芽B 胚軸C 胚根D 子葉19. 被子植物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它的胚珠包藏在下列()結構內 A 子房壁B 枝頭C 花粉管D 種子20. 一棵樹莖高3m,在距地面2m處作一標記。2年后這棵樹長到5m高,這時標記距地面應是() A 4m B 3m C 2m D 5m21. 以下植物具有儲藏養料功能的變態根是() A 馬鈴薯 B 水仙

21、C 荸薺 D 紅薯22. 在根尖生長過程中,各段的細胞群出現細胞體積增大和細胞分化最明顯的是( ) A 根冠 B 生長點 C 伸長區 D 成熟區23. 植物形態學上端長芽,下端長根,這種現象稱為()現象A 再生 B 脫分化 C 再分化 D 極性24. 某種植物(例如芒果)在陽光光照不充分的地方生長,其葉片面積和厚度比在陽關充足地方生長時的變化是()A 葉面積減小,葉肉增厚 B 葉面積增大,葉肉增厚C 葉面積減小,葉肉減薄 D 葉面積增大,葉肉減薄十八章 植物的營養1. 當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便();相反,當保衛細胞失水時,氣孔()。2. 影響蒸騰作用的環境因子主要有()、()、()和()。

22、3. 證明植物體內有機物運輸途徑可采用()和()兩種方法。研究有機物運輸形式最巧妙地方法是()。4. 植物缺鉀的典型癥狀主要是()和()等。5. 根系從土壤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有()和()。6. 植物根系吸水的動力有()和()。證明根壓存在的證據有()和()。7. 根吸收水的方式有主動吸收和被動吸收,兩者的動力分別是() A 根壓B 根壓和蒸騰拉力 C 蒸騰拉力D 蒸騰拉力和根壓8. 從根毛區來看,水分從土壤進入根毛細胞后以滲透的形式通過組織最后進入導管或管胞水分以()順序通過組織。 A 皮層中柱 木質部 B 中柱 皮層 木質部 C 皮層 木質部 中柱 D 木質部皮層中柱9. 把一段帶葉的莖下端

23、插入裝有稀紅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溫暖的陽光下,待到葉脈微紅時,用肉眼觀察莖的橫切面,染紅的結構是() A 韌皮部B 木質部C 篩管D 導管10. 雙子葉木本植物莖內的細胞能獲得葉片制造的有機物是由()結構運輸的 A 髓和髓射線 B 導管和髓射線 C 篩管和導管 D 篩管和髓射線11. 蔗糖向篩管裝載是()進行的 A 順濃度梯度B 逆濃度梯度 C 等濃度D 無一定濃度規律12.下列對莖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在四年樹齡的樹木枝條,其頂芽痕的數目應與其橫切面上的年輪數目相等 B 在皮層、髓和木射線中,多數組織由薄壁細胞構成 C 頂端組織形成次生組織,形成層產生原生組織 D 只要樹干中心腐爛樹木就會

24、死亡13. 下列屬于代謝源的器官是(),屬于代謝庫的器官是()。 A 根 B 果實 C 成長的葉片 D衰老的葉片 E剛萌動的種子十九章 植物的調控系統1 組織培養研究中證明:當CTK/IAA比值高時,誘導()分化;比值低時,誘導()分化。2 干旱、水淹對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3 影響花誘導的主要外界條件是()和()。4 要想使菊花提前開花,可對菊花進行()處理,要想使菊花延遲開花,可對菊花進行()處理。5 植物感受光周期誘導的部位是()A 葉片 B 莖尖 C 腋芽 D 花6. 將下列激素與其生物學作用相匹配A 生長素 I 控制生長分化,延緩衰老B 細胞分裂素 II 促進果實成熟。加速器官的

25、衰老和脫落C 赤霉素 III 與植物頂端優勢、向光性有關D 脫落酸 IV 抑制生長,促進休眠E 乙烯 V 促進種子萌發和發芽,刺激開花和果實發育7一短日植物的臨界光周期是11h,在下列()情況下植物才會開花。A 14h光照,隨后10h夜長 B 10h光照,隨后14h夜長C 12h光照,隨后12h夜長,并在第18h給一次紅光閃光D 10h光照,隨后14h夜長,并在第18h給一次紅光閃光E 12h光照,隨后12h夜長,并在第18h順序給一次紅光閃光和紅光閃光8下列植物激素中參與氣孔調節的是()A 生長素 B 赤霉素 C 脫落酸 D 乙烯9. 下列器官和組織中,細胞分裂素的合成主要在()。A 根尖及

26、胚 B 葉片 C 胚珠 D 幼芽二十五章 達爾文學說與微進化1)一只雌蛙能產卵40005000個,卵受精后只有510能發育為成體。達爾文對這一事實的解釋是()A過度繁殖B生存斗爭C遺傳和變異 D自然選擇2)達爾文進化學說的中心內容是()A適者生存B過度繁殖C生存斗爭D自然選擇學說3)生物進化的內因是()A過度繁殖B生存斗爭C遺傳和變異 D適者生存4)最先提出生物進化學說的科學家是()A達爾文B孟德爾C拉馬克D摩爾根5)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正確理解是()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適應性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變異是不定向的變異是定向的變異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遺傳積累可能產生出生物的新類型AB

27、CD6)下列屬于種群的是()A. 一塊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B .一塊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無翅的成蚜C .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個池塘中全部魚7)下列關于種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C.中國大陸上所有老虎是一個種群D.同一種群的個體可以自由交配1.有一個由40條魚組成的群體,其中基因型AA為4條,Aa為16條,aa為20條。如果有4條基因型為aa的魚遷出,4條基因型為AA的魚遷入,請問新群體等位基因a的頻率是( ) A 0.2 B 0.5 C 0.6 D 0.72. 在進化中,遺傳變化的原始材料來源于()A 選擇 B雜交 C突變

28、D繁殖3. 下列內容不屬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的是()A變異主要來源于突變 B 生物生殖大量后代以便更好地繁衍C 由于競爭,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存活 D 在物種之間生存競爭力是不同的4. 種群數目較少時,有較大機會發生( )A 人工選擇 B 基因漂變 C 自然選擇 D 基因流5. 為什么脊椎動物前肢具有相似的骨結構()A 它們是同功器官 B 它們適合相似的選擇壓力C 它們是退化器官 D 它們是同源器官6. 一個基因座上不同等位基因在群體中的頻率稱為()A 基因漂變 B 基因庫 C 基因型頻率 D 等位基因頻率7. 在自然狀態下,下列不能發生等位基因變化的是()A 基因漂變 B 基因流動 C 突變

29、D 隨機交配8. 由于種群個體移居其他地方引起的等位基因變化稱為()A 基因漂變 B 基因流動 C 突變 D 自然選擇9. 下列描述與綜合進化論相符的是()A 交配繁殖使種群基因庫穩定 B 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整體C 雜合基因座所占的比例增加有利于種群的生存和延續 D 變異都有進化價值二十六章 物種形成1、下列屬于種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植物 B、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樹C、一片紅松林中所有的樹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紅松2、現代進化論與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不同的是()A、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C、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實質 D、自然選擇是環境對

30、生物的選擇3、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C、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D、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是有利變異的保存4、 下列屬于合子前隔離的是()A 生態隔離 B 時間隔離 C 機械隔離 D配子隔離5、下列關于基因庫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任一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B、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顯性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C、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D、一個種群的基因庫會隨著種群中一代一代的死亡而消減和滅亡6、某島嶼上存在著尺蛾的兩個變種,該地區原

31、為森林,后建設成工業區。下表為該地區不同時期的兩個變種尺蛾數量比。這些變產生的原因  ()                                 A灰尺蛾遷離,黑尺蛾遷入 B工業煤煙使灰尺蛾變成黑尺蛾C自然選擇作用 D人工選擇的作用森林時期工業時期灰

32、蛾黑蛾灰蛾黑蛾99%1%1%99%7、關于物種的敘述,錯誤的是()A、物種是形態上類似的、彼此能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的,要求類似環境條件的生物個體的總和B、物種是一個具有共同基因庫的,與其他類群有生殖隔離的類群C、區分物種有多種依據,但最主要的是看有無生殖隔離D、不同物種的種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區,也會有基因交流8、下列關于隔離的敘述,錯誤的是()A、阻止了種群間基因的交流 B、物種的形成都必定先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C、遺傳組成上的差異是生產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D、多倍體植物的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9、新物種的形成的標志()A、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 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產生了生殖隔離 D、改變了基因

33、頻率10、華南虎和東北虎兩個亞種的形成是因為() A、地理隔離的結果 B、生殖隔離的結果 C、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結果 D、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結果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是一個種群B、在自然條件下,種群的基因頻率可以保持永久穩定C、當生物體的體細胞出現基因突變時,這個生物體就成為了新物種的個體了D、生殖隔離一旦形成,新的物種也就產生了12、下列不屬于生殖隔離的是( )A、鳥類和青蛙 B、馬和驢雜交后代不育C、小山雀和南山雀 D、山羊和綿羊雜交后雜種不活13、現在許多學者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A、生物個體 B、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C、種群 D、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

34、物14、下列有關種群基因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的基因庫包括這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的個體總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庫卻因種群個體的繁殖而代代相傳C、種群中每個個體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變可改變基因庫的組成15. Hardy-Weinberg定律有說明的是()A 群體非常大,交配是隨機的 B 顯性等位基因頻率增加C 等位基因頻率保持不變 D 最適等位基因頻率增加二十八章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樣性的進化1. 所有原核生物()A 都是細菌 B 缺少內質網 C 具有組蛋白和非組蛋白 D 具有上述各項2. 下列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A 病毒 B 細菌 C 肉足蟲 D 鞭毛蟲

35、3. 屬于原核生物的是()A 病毒和放線菌 B 霉菌和衣原體 C 藍藻和細菌 D 酵母菌和鏈霉菌4. 下列哪一類不屬于原核生物()A 衣藻 B 大腸桿菌 C 藍細菌 D 放線菌5. 細菌形態有() A 球形 B 桿形 C 螺旋形 D 以上都是6. ()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細胞外培養的原核生物 A支原體 B 衣原體 C 大腸桿菌 D 噬菌體7. 最早出現的細胞形生物是()A化能異養型細菌 B 化能自養型細菌 C 厭氧細菌 D 自養細菌8. 關于多細胞生物起源的描述錯誤的是()A 植物、動物和真菌都是由一類單細胞原生生物祖先起源B 多細胞生物起源模式為:單細胞原生生物群體多細胞生物C 晚期多細胞生物

36、首先分化形成體細胞和性細胞D 多細胞生物的起源模式不僅有化石證據,還有現存物種的進化證據二十九章 真核細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1. 下列不屬于真菌的是 ( ) A 靈芝 B 青霉 C 啤酒酵母 D 變形蟲2.下列哪個是被子植物 ( ) A 銀杏 B棉花 C 蘇鐵 D 雪松3.裸子植物不屬于哪一類 ( ) A 維管植物 B 高等植物 C 頸卵器植物 D 雌蕊植物 4.苔蘚植物體型很小的原因是 ( ) A 它們生長在非常潮濕處,不能得到足夠的氧,無法長大 B 它們生長在非常潮濕處,光線不足,難以自養 C 它們不具有能夠輸導水分、無機鹽及養分的組織 D 有性生殖離不開水5. 冬蟲夏草是有性生殖

37、時產生( )的真菌 A 擔子 B 子囊 C 配子體 D 菌蓋6.蘑菇的可食用部分是 ( ) A 共生體 B 菌絲體 C 子實體 D 孢子囊7.下列關于植物類群特征的那一項描述是正確的是( ) A從苔蘚類開始,植物出現真正復雜的根、莖、葉分化 B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都為維管植物 C雙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 D從進化角度來看,被子植物的胚囊與蕨類植物的孢子囊是同源的8.地衣是 ( )A植物 B原生生物 C藻類和真菌的復合體 D. 多細胞藻類9. 下列對蕨類植物描述正確的有( ) A 植物體呈兩側對稱 B 雙受精現象 C 根狀莖內有維管組織 D 營養葉上排列整齊的孢子囊群10. 裸子植物的特征是( ) A 胚珠裸露 B 木質部具篩管 C 有復雜花器官 D 形成果實 11. 木耳屬于( ) A 地衣 B 藻狀菌 C 擔子菌 D 子囊菌參考答案;第二章1.CHON,C,鏈 2.作用,一對或多對電子對,靜電吸引 3.水,蛋白質,脂質,無機鹽,糖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