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Light-post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研究_第1頁
DT Light-post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研究_第2頁
DT Light-post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研究_第3頁
DT Light-post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T Light-post纖維樁修復前牙殘根殘冠的療效分析研究         摘要 目的:評價DT Light-post纖維樁在前牙殘根、殘冠修復治療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上前牙牙體缺損病例46例,行完善的根管治療后,A組采用DT Light-post纖維樁系統恢復樁核后作全瓷冠修復,B組采用金屬樁核加金屬烤瓷冠修復。采用SPSS 12.0包對實驗結果進行學分析。結果:隨訪2年,兩組成功率差異有顯著性,兩組修復牙的牙周情況無顯著性差異。結論:纖維樁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前牙牙體缺損樁核修復方法。 關鍵詞 纖維樁;前牙;

2、殘根殘冠 中分類號 R7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10)11(b)-032-03 Clinical study on DT Light-post system applied in the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for residual root and crown of anterior teeth QIN Yun, ZHU Yip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angjia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Zhangjiag

3、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outcome of the DT Light-post system in anterior teeth restorations. Methods: 85 residual root and crowns of anterior teet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fter complete root canal therapy,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DT

4、Light-post system and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casting metal post-core-crown respectively. Result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of 2 years, periodontal conditions, radiographic signs, and prosthodontic results were recorded. The success rat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

5、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eriodontal conditions between group A and B. Conclusion: DT Light-post system has ideal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esthetic prosthodontics. Key words Fiber post; Anterior teeth; Residual root and crown 前牙牙體缺損是影響面部美觀的重要因素,造成前牙牙體缺損的主要原因有外傷、齲齒等。對于大面積前牙

6、牙體缺損,常規方法是在完善根管治療后采用核樁冠修復。樁核系統一直以鑄造合金為主,但是金屬具有腐蝕性,影響牙周健康,且其彈性模量遠高于牙本質,易導致牙根折裂,而且金屬樁不透光會影響前牙修復體的美觀。纖維樁是近幾年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樁核修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蝕性、美觀性、操作簡便等優勢,且其彈性模量與牙本質相當,可減少根折的發生,有利于牙的保存和失敗后的再修復,使其成為前牙美容修復的一大趨勢。本研究中筆者使用DT Light-post纖維樁系統對前牙殘根殘冠進行固定修復,并與金屬樁冠修復效果進行比較,觀察其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本院口腔

7、門診就診的因外傷或齲病導致上前牙牙體缺損患者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齡1845歲,共85顆患牙,所有患牙均無明顯的根尖周炎癥狀,齦緣以上至少保留有2 mm牙本質高度,無活動性齦炎或牙周炎,無明顯松動,咬合關系正常。根據患者意愿分成A、B兩組,A組24例45顆患牙,患者平均年齡34.6歲,B組22例40顆患牙,患者平均年齡35.8歲。A組采用DT Light-post纖維樁系統恢復樁核部分,并作全瓷冠修復,B組采用金屬樁核加金屬烤瓷冠修復。修復時機為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療后2周,無臨床癥狀,叩診無不適,所有患者均攝術后片,根管充填均達到X線片評價的恰填范圍。隨訪2年。 1.2 治療方法

8、 A組:去除薄壁弱尖,根據X線牙片提示的根管粗細和長度,初步確定預備鉆的大小和預備長度,先用1#或2#的Pessoreamer去除根管內牙膠,再以相應的根管預備引導鉆(pre-shping DT Drill)和成型鉆(DT Drill),按照根管預備的一般原則進行牙體預備,預備深度達根長的2/33/4,根尖部分保留45 mm的牙膠尖。根據最終預備后根管的大小,選擇相應的纖維樁,試樁后,采用32%的磷酸(uni-etc bisco)酸蝕根管內牙本質及冠部剩余的牙體組織15 s后,用水沖洗,吸干,根管內涂One-step黏結劑后輕吹成薄膜狀,光照10 s,同時,纖維樁表面均勻涂布2層One-ste

9、p黏結劑,光照10 s。調和Duo-link黏結樹脂并注入根管內,從根管根尖部開始,逐漸后退直至樹脂充滿整個根管,將纖維樁放入根管內并保持壓力,10 s,去除多余的黏結劑,光照40 s。用Light-core光固化樹脂核材料制作上部核結構。按照全瓷修復體的要求進行牙體預備,常規排齦,取模,制作臨時修復體以及比色,1周后試戴修復體及黏固。 B組:按鑄造核樁冠修復要求預備根管,去除根管壁和剩余牙體組織的倒凹,采用間接法制作核樁,黏固,根據金屬烤瓷冠的要求完成冠的牙體制備,常規排齦,取模,制作臨時修復體以及比色,1周后試戴修復體及黏固。 1.3 臨床評估 對所有修復后的患者進行1個月、6個月、1年、

10、2年的隨訪復診。 評定標準,成功:患者無自覺癥狀,咀嚼功能正常,修復體邊緣密合,完好無松動,叩診無不適感,線片根尖區無陰影或病變無進展。失敗:有自覺癥狀,不能行使咀嚼功能;牙根劈裂,修復體松動或折裂、脫落,線片顯示根尖周出現病變或病變擴大。 同時,以A組患牙的對側同名牙或鄰牙為對照觀察記錄牙齦指數(gingival index,GI)來評價纖維樁修復患牙的牙周狀況,檢查采用鈍頭牙周探針輕探患牙和對照牙唇面近中、中央、遠中及舌面的齦溝,觀察其出血狀況并按標準計分(03),受測牙的牙齦指數為4個部位計分的均值。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分析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

1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B兩組成功率比較 經過2年的隨訪,A、B兩組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2檢驗,P0.05,兩組成功率差異有學意義,提示纖維樁核修復前牙殘冠殘根比鑄造金屬樁核具有更好的效果(表1)。 2.2 兩組纖維樁修復后牙周情況 A組排除3例失敗病例,42例修復牙與B組的GI進行配對t檢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樁冠修復是目前大面積牙體缺損的主要治療方法,樁核材料的選擇是決定樁冠修復成功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樁核材料應具備強度高、耐腐蝕、耐疲勞、

12、彈性模量與牙體接近、透光性好、美觀、操作簡單等特點。傳統鑄造金屬樁存在腐蝕、過敏毒性、拆除困難、影響美觀及影響核磁共振診斷等缺點,故對非金屬樁核修復的研究越來越多。目前,隨著黏結技術的快速及纖維樁自身物理性能和性能的改善,纖維樁在根管治療后的薄弱牙體修復中的日益增加。纖維樁具有良好的美學性能,彈性模量與牙本質十分接近(1518) GPa,纖維樁修復后牙根的應力分布較金屬樁均勻,有利于保存牙體組織,防止應力集中及根折的發生。 根折的發生既與咬合和咬合力有關,又與樁的直徑、長度、形態、有無螺紋及材料等因素密切相關。臨床上,薄弱殘根根折多發生于上、下頜前牙,特別是上頜前牙,因此,筆者選擇上頜前牙作為

13、實驗牙。本研究無一例發生根折,與其彈性模量低直接相關,有1例纖維樁折斷,但牙根完好,重新修復后半年內未發生脫落或折斷現象。多數研究也認為,纖維樁核系統與金屬樁核系統相比,并不能提高修復體的抗折性,但其折裂方式有利于再修復,幾乎無不可逆性根折發生。同時,適應證的選擇也很重要,齦緣以上應至少保留2 mm的頸緣高度,形成牙本質“箍效應”,可顯著提高其抗折性能及固位力。 DT Light-post纖維樁系統的雙錐度形態與牙體外形一致,盡可能多地保存了牙體組織,同時樁的樹脂基質與核材料、樹脂黏結劑為同種物質,能產生化學結合,樁表面有微孔,與黏結劑可產生機械結合,其總體黏結剪切強度(360.58±

14、;19.12) N高于鑄造不銹鋼樁與牙體的粘結強度(250.82±22.34) N6-7,已能滿足臨床需要。但是,當修復體承受復雜的垂直牙合力或側向牙合力時,導致了冠連樁核一起脫落。本研究中有1例纖維樁脫落,從該脫落病例筆者看到,在樁的根尖1/3表面沒有殘留的樹脂黏結劑,而中1/3與頸1/3均與樹脂黏結劑黏結良好,從這個結果分析,樁的中1/3與頸1/3斷離在粘結劑牙本質界面,而根尖1/3斷離在纖維樁黏結劑界面,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光照固化時,進入根管尖1/3的光照強度減弱而影響黏結強度所致。目前國內外研究都表明,在樁核根1/3處黏結強度最弱,且不同種類的纖維樁,其固位力之間不存在差異

15、。 在本實驗中,纖維樁核修復后患者普遍反映美觀性好,隨訪2年后除2例因自我口腔衛生保持不佳而產生輕微齦炎外,其余患者未發現牙齦紅腫、變色現象。而金屬樁修復組有7例患者半年后可見唇側牙齦及附著齦發黑,檢查其唇側牙槽骨和黏膜薄,牙根部分牙本質變色、發灰、金屬色透出。 總之,纖維樁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樁核修復方法,要嚴格掌握其適應證,且黏結劑種類和黏結技術明顯影響治療成功率,要注意黏結的每一個操作步驟。只要適應證選擇合適,纖維樁在前牙美容修復中可以替代傳統的金屬樁核的修復,其優越的力學性能及良好的美學性能,可以提高前牙美容修復的成功率,必將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De Munck J,Van

16、 Landuyt K,Peumans M,et al.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durability of adhesion to tooth tissue:methods and resultsJ.J Dent Res,2005,84(2):118-132. Bass EV.Cast post and core foundation for the badly broken down molar toothJ.Aust Dent J,2002,47(3):275-276. 王愛軍,何小明,劉莉霞,等.石英纖維樁樹脂核全冠修復效果的短期觀察J.北京口腔,2007,15(

17、3):147-149. 郭瑞征,高平.纖維樁系統的回顧和進展J.口腔材料器械,2009,18(2):76-79. Heydecke G,Butz F,Hussn A,et al.Fracture strength after dynamic loading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different post-and-core systemsJ.J Prosthet Dent,2002,87(4):438-445. 張春元,魯潔,陳霞云,等.不同材料根管樁剪切黏結強度的比較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6,4(3):157-159. Arcangelo C,Amario M,Prosperi GD,et al.Effect of surfa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