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_第1頁
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_第2頁
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_第3頁
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_第4頁
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3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試行)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2015年9月前 言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規范主要依據地面氣象觀測規范(2003年)、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區域氣象觀測站建設指導意見(修訂稿)、自動氣象站保障暫行規定等文件,以基層業務人員實際維護經驗為基礎,吸收了區域氣象站生產、使用和管理等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編寫完成。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區域自動站的系統結構、主要性能、完好標準、設備維護時間、內容、流程、注意事項、維護記錄表等。本規范由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制定發布,并歸口。本規范由陜西省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負責起草。本規范編寫組成員為:周林、白水成、王國君、徐青強、張世昌

2、、張向榮、張曉妮、于進江、毛峰、李曉冬、張帆。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是對區域自動氣象站設備設施進行維護的指導性文件。望各單位在執行過程中認真總結經驗,遇有問題,及時向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反饋,并望提出改進意見。各單位可根據本規范,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目 錄1 總則21.1 適用范圍21.2 規范引用文件21.3 設備結構21.4 主要設備技術性能22 完好標準22.1 系統結構22.2 技術性能22.3 技術資料22.4 運行環境23 設備維護23.1 維護時間23.2 維護內容23.3 系統測試24 維護記錄25 注意事項2附錄A: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記錄表2附錄B:維護工具2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

3、規范1 總則1.1 適用范圍本規范規定了區域氣象站維護的時間、流程、方法、要求等內容。本規范適用于區域自動氣象站的維護。1.2 規范引用文件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a)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2003版)b) 新型自動氣象(氣候)站功能需求書(修訂版)(2012年)c) 地面氣象觀測場(室)防雷技術規范(GB/T 31162-2014)d) 氣象臺(站)防雷技術規范(QX 42015)e) 區域氣象觀測站建設指導意見(氣測函2009248號)f) 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高空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方法(氣測函2013258號)g) 自動氣象站保障暫行規定(氣測函2012185號)h) 氣象探測環境

4、保護規范 地面氣象觀測站(GB31221-2014)1.3 設備結構區域自動氣象站由傳感器、采集器、通信單元、中心站軟件及供電系統組成。采集器采集傳感器輸出的信號,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通信單元上傳中心站。供電系統為采集器、傳感器提供電源。區域自動氣象站的設備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圖1 區域自動氣象站設備結構示意圖1.4 設備主要技術性能1.4.1 傳感器區域自動氣象站使用的傳感器性能應符合地面氣象觀測規范和相關規范要求。常見氣象要素觀測傳感器的性能見表1。表1 區域自動氣象站傳感器性能測量要素測量范圍分辨力準確度氣溫-50+500.1±0.2相對濕度5%100%RH1%RH±

5、;3%RH(80%RH時)±5%RH(>80%RH時)氣壓450hPa1100hPa0.1hPa±0.3hPa風向0°360°3°±5°風速0m/s60m/s0m/s90m/s(強風傳感器)0.1m/s±(0.5+0.03V)m/s±(0.3+0.03V)m/s(強風傳感器)翻斗降水量(0.1mm)雨強04mm/min0.1mm±0.4mm(10mm時)±4%(10mm時)1.4.2 采集器采集器是區域自動氣象站的核心處理部件,具有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傳輸等功能。2 完好標準2

6、.1 系統結構采集器、傳感器、供電系統、通信單元及相關附屬設備完整齊全,質量符合要求;系統所有部件安裝規范,線纜連接整齊、緊固。2.2 技術性能采集器、傳感器、供電系統、通訊單元的輸入、輸出信號符合技術規定;站點信息及相關配置設置正確;觀測數據準確可靠。2.3 技術資料維護記錄填寫規范,保存完整,及時歸檔;站點信息登記準確無誤;檢定證書及相關技術資料妥善保存;設備質量標識、條形碼完整。2.4 運行環境觀測場圍欄及標牌應保持干凈、整潔、完整,觀測場無雜物,雜草及時清除。及時清除觀測場周邊10m范圍內的障礙物,確保觀測場周邊環境保持開闊,保證儀器的感應面通風和不受遮陰。太陽能板表面應干凈整潔,及時

7、清除影響光照的遮擋物。觀測站通信信號穩定可靠。觀測設備處于防雷保護區內,防雷接地良好。3 設備維護3.1 維護時間1)汛前、汛后各維護一次,具體時間根據各地汛期開始和結束時間自定。2)汛期期間維護12次,風沙較大地區,或因特務服務需求,可適當增加維護次數。3.2 維護內容 對區域站進行維護時,應按圖2所示流程進行。圖2 維護流程圖3.2.1 探測環境維護3.2.1.1 探測環境檢查通過目測檢查測站周邊探測環境。檢查觀測場周邊下墊面是否被破壞,是否存在影響觀測數據質量或設備安全的因素;檢查觀測場周邊是否存在影響觀測數據質量的建(構)筑物或其它干擾因素。對于探測環境被嚴重破壞的臺站,需在維護記錄中

8、詳細說明,必要時拍攝照片附在維護記錄后面。3.2.1.2 觀測場維護清除場內雜物、雜草,保持觀測場平整。3.2.1.3 圍欄和標牌維護 對圍欄和標牌進行清潔維護;如圍欄和標牌有損壞,應及時修復;標牌懸掛端正、醒目。3.2.1.4 圍欄外環境維護清除圍欄周邊10m范圍內的障礙物,保證觀測場周邊環境開闊,保證儀器的感應面通風和不受遮陰。3.2.2 儀器設備維護3.2.2.1 翻斗雨量傳感器a) 檢查翻斗雨量傳感器的器身是否穩定、器口是否水平、高度是否符合規范,發現不符合規范要求時應及時糾正;b) 檢查各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c) 檢查各翻斗和過濾網。清除過濾網上的塵沙、小蟲等以免堵塞管道,

9、保持節流管暢通。夏季雨量筒內部結有蜘蛛網,影響翻斗翻轉時,要清除干凈;d) 檢查翻斗翻轉的靈活性。發現有阻滯感,應檢查翻斗軸游隙是否正常、軸承是否有微小的塵沙、翻斗軸是否變形或磨損,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e) 翻斗內如沉積泥沙,應及時清淤,可用干凈的脫脂毛筆刷洗,必要時可加入適量的洗滌劑,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f) 用萬用表檢查干簧管是否正常;g) 翻斗雨量傳感器內部清潔完畢,完成安裝后,應對雨量筒外壁進行一次徹底清潔;h) 維護期間,應將雨量信號線從翻斗雨量傳感器上拆下,避免翻斗誤動作出現錯誤的雨量數據;i) 汛期前(后)對翻斗雨量傳感器進行全面檢查清潔時,各站根據啟用時間,及時揭開(蓋上)雨

10、量筒蓋子。3.2.2.2 百葉箱用毛刷或濕布對百葉箱進行一次全面清潔,保持干凈、潔白,如遇百葉箱頂、箱內和壁縫中有雪和霧凇時,要小心用毛刷掃除干凈。檢查百葉箱支架是否牢靠。在清潔過程中,百葉箱內的儀器設備不得移出箱外。3.2.2.3 濕度傳感器檢查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用毛刷對溫濕傳感器保護罩進行清理,嚴重污染或破損的,應及時更換。3.2.2.4 溫度傳感器檢查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用干毛巾清潔傳感器探頭和線纜的灰塵。3.2.2.5 風向風速傳感器每年對風傳感器進行一次全面維護,維護時間自定。檢查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檢查線纜接頭是否有短線或松動現象;清潔風傳感器部件;

11、檢查、校準風向標、風橫臂指北方位;檢查避雷針結構是否牢靠。其余維護時間,目測風杯和風向標轉動是否靈活、平穩,是否有破損;發現異常時,及時處理。風桿、拉線底座應穩固,風桿應垂直、無明顯傾斜,拉線松緊適宜、無銹蝕。安裝有風塔的觀測站,應根據風塔維護技術要求及時維護。3.2.2.6 氣壓傳感器檢查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檢查氣壓傳感器靜壓氣孔口氣流是否暢通;清潔傳感器表面灰塵。3.2.2.7 采集器檢查與采集器連接的線纜是否牢固;用毛刷清除采集器表面和采集箱內外的灰塵;檢查臺站參數設置。3.2.2.8 通訊單元檢查天線是否有老化破損現象;檢查通訊單元接頭是否有松動現象;檢查通訊單元指示燈是否正

12、常;清除通訊單元表面灰塵。3.2.2.9 供電系統清除太陽能板表面灰塵,檢查連線外皮是否有老化和破損現象;檢查太陽能板安裝是否牢靠,檢查太陽能板的安裝角度是否正確;將太陽能板與采集器之間的連線斷開,測量太陽能電池板輸出電壓是否符合技術要求;檢查蓄電池是否有開裂漏液現象,檢查負極板是否有氧化現象,檢查電池線纜接頭是否牢固,測量電池輸出電壓是否符合標稱值;檢查電源控制器狀態指示燈是否正常;清潔外表灰塵。3.2.3 防雷設施檢查防雷接地線連接是否牢固。每年汛前檢測一次接地電阻。接地電阻不宜大于4,處在高山、海島等巖石地面土壤電阻率大于1000·m的區域站,接地體的阻值可適當放寬。3.3 系

13、統測試檢查系統采集器、通訊單元運行狀態,檢查與中心站連接是否成功。使用該型區域自動氣象站測試軟件,進行現場讀取。對實時數據檢查,確認系統工作正常。4 維護記錄a) 維護完成后,應及時填報上傳維護記錄表(見附錄A)。b) 維護記錄表應及時收集、整理,并歸檔保存。5 注意事項a) 維護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作業規定,保證人員的人身安全;b) 應選擇晴好天氣開展維護工作,開始維護時,應避開正點;c) 禁止帶電插拔、安裝、清潔設備;d) 及時檢查維護工具,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維護工具清單見附錄B。附錄A: 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記錄表站名: 站號: 設備型號: 維護人員: 維護時間: 年 月 日

14、時 時 維護要素:溫 濕 壓 風 雨 名 稱維護內容存在問題處理情況觀測場地維護 探測環境檢查 觀測場維護 圍欄和標牌維護 觀測環境評估供電系統 太陽能板維護 蓄電池維護 控制器檢查 電池電壓測量采集器 清潔和狀態檢查 線纜接口檢查通信 天線檢查 清潔和狀態檢查翻斗雨量傳感器 檢查和清潔 安裝規范檢查 校準溫度傳感器 清潔百葉箱 檢查傳感器 檢查線纜濕度傳感器 清潔百葉箱 檢查傳感器 保護罩、濾膜維護 檢查線纜氣壓傳感器 檢查傳感器 檢查線纜風向風速傳器 檢查傳感器外觀 檢查線纜 指向檢查 靈活性檢查 風桿(風塔)檢查防雷 接地線檢查 測量接地電阻系統測試 系統運行狀態檢查 觀測數據檢查注:維

15、護內容打“”附錄B:維護工具序號名稱規格參數數量狀態1數字萬用表便攜式,三位半及以上1個2RS232轉USB串口線USB2.0,1.5m1根3串口調試工具串行通信接口調試連線及軟件1套4氣烙鐵便攜式,100K1件5指北針便攜式,表盤直徑約60mm1個6水平尺300mm1把7螺絲刀一字3*75mm,十字3*75mm, 一字6*150mm,十字6*150mm4把8鋼絲鉗8寸1把9尖嘴鉗8寸1把10剝線鉗7寸1把11鋼卷尺5m1把12活動扳手200mm,300mm2把13內六角扳手平頭,不少于9件1套14套筒扳手1/4(6.3mm),不少于12件1套15焊錫0.4mm,0.6mm2卷16電工膠布無鉛、阻燃、耐低溫2卷17沖擊電鉆鉆孔直徑412mm1套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