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分析與實現_第1頁
基于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分析與實現_第2頁
基于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分析與實現_第3頁
基于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分析與實現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分析與實現    摘要:詳細分析了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通過對輸入電壓的極性判斷,并結合輸出電壓誤差放大信號與三角載波的比較結果,可確定各開關管的工作狀態。對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進行了仿真研究,并研制了一臺原理樣機,仿真和試驗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1引言AC/AC交流變換是把一種形式的交流電變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交流電1-2,其中可用于升壓變換的主要有工頻變壓器、交-直摘要:詳細分析了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

2、略。通過對輸入電壓的極性判斷,并結合輸出電壓誤差放大信號與三角載波的比較結果,可確定各開關管的工作狀態。對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進行了仿真研究,并研制了一臺原理樣機,仿真和試驗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1 引言AC/AC交流變換是把一種形式的交流電變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交流電1-2,其中可用于升壓變換的主要有工頻變壓器、交-直-交變換器、電子變壓器3-4、高頻交流環節AC/AC交流變換器5-6、非隔離的Boost型、Buck-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7-11。工頻變壓器體積重量大,且無穩壓及調壓功能;交-直-交變換器變換級數過多,變換效率不高,對電網諧波污

3、染嚴重,且在升壓場合還需一臺升壓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體積重量小,無穩壓及調壓功能,且開關器件數量眾多;高頻交流環節AC/AC交流變換器雖然可實現電氣隔離,但拓撲結構及控制電路復雜,且開關器件數量眾多;Buck-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能實現升降壓功能,但其開關管電壓應力高,輸入輸出之間無直接能量傳遞通路,從而變換效率不高,且輸入輸出相位相反;在無需隔離的升壓場合,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具有結構簡單、容易控制等特點。本文詳細分析了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對其進行了仿真研究,并研制了一臺原理樣機,仿真及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2 電路結構與工作原

4、理圖1為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電路結構7,其中S1(S1a、S1b)和S2(S2a、S2b)為兩對交流開關管,二者高頻互補開通,開通時間分別為DTS、(1-D)TS,其中D為占空比,TS為開關周期。該變換器可看成正反兩個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的組合,當輸入電壓大于零時,正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由電感Lf、開關管S1a和S2a、電容Cf構成;當輸入電壓小于零時,反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由電感Lf、開關管S1b和S2b、電容Cf構成。假設輸入電壓uin為理想正弦波,則:其中Um為輸入電壓幅值;w=2pf,為輸入電壓角頻率;f為輸入電壓頻率。輸入電壓

5、uin和電感電流iLf的參考方向見圖1所示。根據輸入電壓uin和電感電流iLf的極性不同,在一個輸入電壓周期內,存在四種不同工作階段:uin >0, iLf >0;uin >0, iLf &lt;0;uin <0, iLf<0;uin <0, iLf >0,如圖2所示。(1) uin > 0, iLf > 0在t0t1 時段內,uin>0, iLf >0。此時開關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頻互補開通,正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其兩種開關模態如圖3所示。(圖中回路框表示電感電流iLf流經的路線,

6、箭頭表示電壓、電流的實際方向;恒通的開關管省去,用直線代替。)當開關管S1a開通、S2a關斷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交流開關管S1、輸入電源uin流通,如圖3(a)所示;當開關管S1a斷開,S2a開通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交流開關管S2、電容Cf和負載、輸入電源uin流通,如圖3(b)所示。(2) uin > 0, iLf < 0在t1t2時段內,uin >0, iLf <0,此時開關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頻互補開通,正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其兩種開關模態如圖4所示。當開關管S1a開通、S2a關斷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

7、f、輸入電源uin、交流開關管S1流通,如圖4(a)所示;當開關管S1a斷開,S2a開通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輸入電源uin、電容Cf和負載、交流開關管S2流通,如圖4(b)所示。(3) uin < 0, iLf < 0在t2t3時段內,uin <0, iLf <0,此時開關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頻互補開通,反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如圖5所示。當開關管S1b導通,S2b斷開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輸入電源uin、交流開關管S1流通,如圖5(a)所示;當開關管S1b斷開,S2b開通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輸入電源uin

8、、電容Cf和負載、交流開關管S2流通,如圖5(b)所示。(4) uin< 0, iLf > 0在t3t4時段內,uin<0, iLf >0,此時開關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頻互補開通,反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如圖6所示。當開關管S1b導通,S2b斷開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交流開關管S1、輸入電源uin流通,如圖6(a)所示;當開關管S1b斷開,S2b開通時,電感電流iLf經電感Lf、交流開關管S2、電容Cf和負載、輸入電源uin流通,如圖6(b)所示。3 控制策略通過對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無論

9、電感電流方向如何,開關管的工作模態只與輸入電壓的極性有關。當uin > 0時,開關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頻互補開通, 正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當uin < 0時,開關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頻互補開通,反向Boost型DC/DC直流變換器工作。由此可得單相Boost型AC/AC交流變換器的控制框圖,如圖7所示。輸入電壓經采樣后,由過零比較器得到輸入電壓uin的極性信號SP1,SP1反相得到信號SN1; 輸出電壓uo的反饋采樣信號uo_f與基準輸出電壓uo_ref比較,經PI調節后得到電壓誤差信號ue,ue與三角波進行比較,得到高頻PW

10、M控制信號SP2,SP2反相后得到控制信號SN2; SP1、SN1分別與SP2、SN2進行邏輯或調制,得到開關管S1a、S1b、S2a、S2b的控制信號K1a、K1b、K2a、K2b。4 仿真與實驗為了驗證Boost型 AC/AC交流變換器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對該變換器進行了仿真與實驗研究。4.1仿真波形仿真參數如下:輸入電壓的有效值Uin=110V,基準輸出電壓的有效值Uo_ref =220V,開關管采用理想器件;輸入電壓頻率為50 Hz;開關頻率為50 kHz;電感Lf =500 H,電容Cf =10 F。開關管S1a、S1b、S2a、S2b的控制信號K1a、K1b、K2a

11、、K2b的仿真波形如圖8(a)所示;圖8(b)中是交流開關管S1兩端電壓uS1、輸入電壓uin和輸出電壓uo的仿真波形,其中uo和uin相位相同,交流開關管S1兩端的電壓uS1是以輸出電壓uo為包絡線的高頻脈沖序列。4.2實驗波形制作了一臺實驗原理樣機,開關管采用MOSFETIRFP460PL,實驗參數為:輸入電壓的有效值Uin=110 V,基準輸出電壓的有效值Uo_ref =220 V;輸入電壓頻率為50 Hz;開關頻率為23kHz;電感Lf =900 ?H,電容Cf =4.4 ?F。實驗波形如圖9所示。圖9(a)為開關管控制信號K1a、K1b、K2a、K2b的實驗波形;圖9(b)為輸出電壓uo和交流開關管S1兩端電壓uS1的實驗波形;圖9(c)為輸入電壓uin和輸出電壓uo的實驗波形??梢姡敵鲭妷簎o和輸入電壓uin相位一致;交流開關管兩端電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