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英國普通法的起源與英國普通法的起源與特征特征小組成員:唐露小組成員:唐露 劉杰劉杰 席云秀席云秀 馬曉馬曉燕燕 賈西紅賈西紅 宋睿宋睿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何勤華主編:外國法制史,法律出版社第三版約翰.哈德森著:英國普通法的形成:從諾曼征服到大憲章時期英格蘭的法律與社會,商務印刷館何勤華主編:英國法律發達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卡內岡著,李紅海譯:英國普通法的誕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錢弘道著:英美法講座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毛國權:英國法中先例原則的發展,載北大法律評論1998年第1卷姜棟:英國普通法“程序先于原則”的思考,載河北法學第25卷第4期耿龍璽:英國普通法的歷史基礎亨利二世前英國法
2、對普通法形成的影響,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第1卷什么叫什么叫“普通法普通法” “普通法”并非英國法獨有的概念,最初教會法學教以之稱呼一般的教會法,以區別個地方習慣。在法德,“普通法”用來泛指那些區別與地方習慣或特殊規范的適用于整個國家的法律 對英國法而言,它亦有多重含義 1.它是指12世紀以后因中央集權制建立而在英格蘭皇家法院統一的法律,主要區別于領主法院適用的地方習慣法。它既包括由法院創制的判例法,也包括國王政府的制定法。 2.它指的是由普通法院創立并發展起來的一套法律規則,它既區別于由立法機關創制的制定法,也區別于由衡平法院創立并發展起來的衡平法 3.從比較法的角度說,它指的是以英國
3、普通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以判例法為主要淵源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制度,它區別于以成文法為主要淵源的大陸法系的法律制度普通法的起源普通法的起源 產生的環境1. 民族特征: 英國社會的平衡特征突出2. 英國社會各階層相對平衡3. 社會中的個人和集團相對平衡,個人具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利意識4. 地方習慣法占據統治地位普通法的產生 “諾曼征服”契機 一、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威廉確定了酬勞分封制度:與歐洲大陸不同,將封建附庸關系直接化了。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 進行土地清查“末日審判書”,完成土地和財產的再分配。二、統一司法機構的建立二、統一司法機構的建立之前的法院體系呈現多樣化:郡、百戶、領主和
4、教會法院。威廉一世保留上述各種法院,但要求以國王的名義和令狀進行審判。亨利二世改革(亨利二世改革(11541154年年11891189年):年):a、主要內容 1166年的“克拉靈頓詔令” 1176年的“諾桑普頓詔令” 1179年的大巡回審判詔令 b、結果 王室法院系統建立 巡回審判制度建立 陪審制度的形成王室法院的建立王室法院的建立御前會議(大會議、小會議) 三大普通法法院的形成: 理財法院 民事訴訟高等法院 王座法院u王室法庭的興起是普通法的載體,為普通法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理財法院(棋盤法院理財法院(棋盤法院the Court of Exchequer)民事訴訟高等法院(事訴訟
5、高等法院(the Court of Common Pleas)王座法院(王座法院(the Court of Kings Bench)巡回審判制度的建立巡回審判制度的建立 出現于亨利一世時期 ,為了適應普通訴訟當事人投訴便捷的需要,巡回法庭由數名法官組成,他們都是熟悉法律的王室成員,主要審理涉及王室利益的民事案件以及刑事案件; 亨利二世繼位后,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把巡回審判發展成為一種正常性的司法制度. ,1176年,亨利二世通過頒布北安普頓法令,將巡回區調整為六個,并成立了六個巡回法庭,每個法庭由3名法官組成,分別巡回審案; 13世紀后,巡回審判制度趨于完善。一方面,確立了綜合巡回法庭和普
6、通巡回法庭兩種不同的巡回法庭形式。另一方面,巡回審判定期化規范化、制度化,到亨利三世時期,形成了普通巡回法庭每年兩次巡回全國的制度。巡回法庭如何影響普通法的形成?對地方行政和郡守加以控制,逐漸架空了郡守的權力,將中央權力滲透到地方行政過程中。而且,正因為這種權力的行使是以一種司法審判的過程進行的,無形中將地方人民的生活納入到了普通法的框架之內,使普通法得到了廣泛的施行。巡回法官在工作的過程中所了解到的地方民情以及習慣帶回中央,相互交流,互相承認,也成為普通法形成中的重要因素。陪審制度的形成陪審制度的形成 1179年的大巡回審判詔令引入了一種新的審判方法來解決有關土地所有權的爭端,由12個當地騎
7、士組成的陪審團來確定哪一方對爭訴土地更享有所有權,從而發出權利保護令狀,使其擁有合法資格。 陪審對于普通法形成的意義在于它為王室法官們提供了一條了解和熟悉各地習慣的有效途徑,同時在較短時間內能夠使王室掌握全國習慣法的動向也是為普通法形成所做出的貢獻。 挑選陪審團成員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那些最了解案情的以及對當地習慣法較為熟知的人。在涉及到案情和習慣法的同時,法官還會詢問簡單的習慣法規定過程。經過這樣的各地巡回。法官們便在這種輕松的詢問中了解并掌握了全國范圍內的習慣法。當重返威斯敏斯特時,法官們便聚在一起討論研習各自了解到的東西。并對它們作出評價,把各地的風俗習慣甚至法律規則極其法律原則集于一體,進
8、而提煉出能適用于各地的統一原則。統一法律適用規則和原則的確立為普通法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第一,威廉的征服與王室法院的設立,是普通法形成的前提條件,也是普通法形成、發展的起點; 第二,巡回審判制度的實行,巡回法官的活動,是普通法形成和發展的動力; 第三,英國當時各地存在的分散的習慣法,是普通法形成和發展的源泉,無論是關于土地訴訟的各種規則,還是處理契約糾紛、侵權損害案件的具體做法,主要都來自當時的各種習慣法; 第四,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使普通法成為通行全國的保證,如果沒有強大的王權,即使形成了統一的法律規范,也無法推行到全國各地,不能成為適用于全國的普通法。普通法的特征普通法的特征1. 封建性較
9、重,內容僵化2. 救濟方式有限,保護方法以損害賠償為主3. 以判例法為表現形式,“遵循先例”4. 法官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兼具三種身份5. 以習慣法為基礎,“程序先于權利”遵循先例遵循先例 遵循先例,簡而言之,就是“以相似的方法處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規則與實踐。”如C.K.艾倫爵士所言:“高級法院所作出的現行判決,或者一般地說(雖然并非總是如此),同級法院所作的現行判決,如果它確立的原則是清楚的、確定的,并且可以適用于當前案件的事實,這些判決不論法官喜歡與否,都是具有拘束力的。” 先例通常具有縱橫兩個向度上的效力: 縱向效力是指上級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的約束力,各個法院都要受較高等級
10、法院判例的絕對約束,除非該判例為高級法院所否定。 橫向上的效力是指同一法院以及同一級的不同法院的先例是建立在“法官之間的禮讓”基礎之上的。遵循先例原則的形成 1、歷史成因。巡回法官在返回之后,他們在一起討論案情、交換法律意見,彼此承認各自的判決,并約定在以后巡回審判中加以適用。 2、民族特性。英國人民族性中最顯著的部分是看重行動,他們看重的是實際、做事情依賴直覺和經驗。所以他們對高度抽象化道德法律條文不甚感興趣,在遇到糾紛時候,他們不看理論如何解釋,而看法官是如何處理的。 3、法官職業化。遵循先例的內容 1、上議院的判決是具有拘束力的先例,所有其他法院都必須遵循,并且它對上議院自身也有拘束力,
11、但是它自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不遵守自己先前的判決(1966年后); 2、上訴法院的判決對于除上議院以外,包括自身在內的所有法院都是有拘束力的先例,除特別情況以外,其民事分院必須遵循自己的先前判決,刑事分院在很多情況下并不那么嚴格遵循自己先前的判決; 3、高等法院的判決對所有下級法院都有拘束力,但對其自身卻沒有絕對拘束力。不同分庭(王座庭、大法官庭和家事庭)之間一般會相互遵循對方的判決,但如果認為一項先前的判決有錯誤,則可以不遵循。 4、所有低級法院(郡法院、治安法院等)均受以上高級法院判決的拘束,它們的判決對其他任何法院及其自身均無約束力。皇家刑事法院雖為最高法院的組成部分,但其判決的效力與低級
12、法院大致相同,對下級法院及其自身只有說服力而無拘束力。 注意:此處所指的由拘束力僅指判決的核心部分“判決理由”,至于其“附帶意見”則僅有說服力而無拘束力。對遵循先例原則的評價 1.遵循先例在公開地維護法的穩定性的同時,也體現了法的適時性。 2.與制定法相比,它更具有靈活性。此外,法官還可以通過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對前案的事實重述以及對先例和“判決根據”的“解釋”來創造法律。 3、是一種立法和司法過程的統一。一個判決的完成同時也是一項立法活動的結束。因而省時省力,減少了立法資金的投入。 4、公開化的審判制度便于法律監督,造成了司法審判和法律監督的統一。不足之處不足之處1. 判例數量龐雜,一
13、方面造成了引用上的困難,另一方面又成為法官不循先例的借口,因而可能造成審判活動中的隨意性增強。2. 判例中的規則深藏于判決之中,需要后人發掘引申,所以運用不易,非經過專門訓練難以勝任。3. 判例法雖然具有微觀層面的調整的適時性,但缺乏宏觀改革的機制,使之傾向于保守。程序先于權利程序先于權利 概念 所謂“程序先于權利”(Remediesprecederights),是指一項權利能否得到保護,首要看當事人所選擇的程序是否正確,如果程序出現錯誤,其權利即使有實體法上的依據,也得不到普通法的保護。 (1)普通法的內容只是訴諸程序,程序因令狀的不同而不同 (2)權利依賴于程序的存在 (3)程序的錯誤必然
14、導致權利的喪失程序先于權利程序先于權利 形成與發展“令狀”(writ) 所謂令狀,乃是國王發布的一種書面命令,上有國王簽名,主要內容在于命令接受令狀的人去作或不作某事。令狀以國王名義發布,實際上是由國王秘書處(court of chancery)具體負責草擬、頒布,類似我國古代的圣旨 。 試舉一例: 奉天承運英國國王詔曰:牛津地區地方首長知悉;我命令你處理abingdon修道院院長之水閘,被stanton的人破壞之事件,并且以后不得再發生侵害其權利之事件。否則以罰金10磅作為懲罰。Ralph秘書長于威斯特敏斯特見證。 令狀制度的歷史發展可劃分為四個時期 : 第一階段:(10661154)令狀制
15、度的萌芽時 期 。 令 狀 起 源 于 法 蘭 克 命 令 制 度(praeceptiones),在諾曼征服之后援入英國 。此時令狀主要是一種國王干涉地方事物的行政命令,被視為一種可以購買的國王恩惠。 第二階段:(11541189)亨利二世在位時期是令狀制度的繁榮時期。亨利二世進行司法改革,確立令狀體制,頒布了大量司法令狀,當事人諾想獲得王室法院的民事救濟,只需向國王秘書處購買令狀即可。至13世紀初,令狀日益增多,進入空前繁榮時期。 第三階段:(12721307)愛德華一世在位時期,他號稱英國的查士丁尼,可見當時制定法的發展勢頭。令狀制度的定型化在1258年國會產生的同時,聚集在國會的地方貴族便制定了牛津條例,規定未經國會允許,國王不能頒布新的令狀,直接限制了令狀類型和種類的發展,從而導致嚴格的令狀登記制度的產生。“程序先于權利” 13世紀的令狀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 王室特權令,即法院根據至高無上的王權,對已有初步證據將要定案的案件作出的,如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錄音制作合同書委托錄制協議書
- 了解醫療行業基于區款鏈技術的供需管理優化流程實踐案例分享
- 員工簡短的年終總結(范文格式7篇)
- 2025美術下學期工作計劃(3篇)
- 加密貨幣的合法性與監管問題探討
- 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的教材分析
- 遼寧省盤錦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課后作業(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區塊鏈技術革新下的商業生態構建
- 動植物檢驗檢疫學教學大綱
- 腰椎管狹窄的治療
- 2025年會計政策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5分布式光伏工程驗收標準規范
- GB/T 25139-2025鑄造用泡沫陶瓷過濾網
-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測試(二)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
- 色卡-CBCC中國建筑標準色卡(千色卡1026色)
- 外科學急性化膿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組成和結構課件
- 《羅織經》全文及翻譯
- GB∕T 26077-2021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軸向應變控制方法
- 維修服務評價表
- 哲學專業英語詞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