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第一單元厘米、分米、米第一課時厘米的認識教學內容:課本 1 頁到 2 頁內容。學習目標: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2、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教學重難點:重點:建立 1 厘米的長度概念。難點: 能在直尺準確找出指定的厘米數。教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1 、故事引入:在古時候,想知道物體的長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們常常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幫古人解決這個難題。下面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2、
2、口述并出示目標:(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我能認識長度單位厘米。(2)通過學習我能學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精品文檔認真看課本第 1-2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2、尺子上統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自學 5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
3、議一議(小組交流)。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2、尺子上統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 1)利用“鉛筆”“文具盒”“拃”等作為長度單位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會因選取的標準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在測量
4、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 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 cm”來表示。 1 厘米記作 1cm。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二關: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1、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做單位。2、厘米可以用字母()來表示。1 厘米記作()。3、我的橡皮厚大約是()厘米。4、圖釘的長大約是()厘米。第三關: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線嗎?(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五、
5、歸納小結:(1)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cm”來表示。 1 厘米記作 1cm。六、鞏固提升: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完成課本第 2 頁的 1、2 小題。七、板書統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測量時,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統一長度單位厘米 cm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課后反思:第二課時測量長度教學內容:課本 3 頁到 5 頁內容。學習目標:1、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限整厘米)。2、會分辨什么是線段。教學重難點: 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教具: 多媒體課件
6、、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1 、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來進行測量。那如何進行測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道。2、口述并出示目標:(1)通過學習我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限整厘米)。(2)通過學習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線段。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3-5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你是如何估計
7、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自學 4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你是如何估計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
8、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物體的一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對著刻度幾,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一關:量一量。第二關:請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線段。(展示要求:指名回答。)第三關:找一找、量一量。第三關:第三關:找一找、量一量五、歸納小結:用直尺測量線段的長時,將直尺的“ 0”刻度對準
9、線段的一個端點,線段的另一個端點對著直尺的刻度幾就是幾厘米。六、鞏固提升:七、板書統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量法:把尺的刻度 O 對準物體的一端,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課后反思:第三課時畫線段教學內容:課本第 6 頁內容。學習目標:會用刻度尺畫一定長度的線段. (限整厘米)。教學重難點: 用學生尺畫指定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教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1 、談話引入:上節課我們學會了用直尺來量物體的長度,那么你能不能用刻度尺來畫一定長度的線段,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相關知識。2、口述并出示目標:通
10、過學習我能用刻度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限整厘米)。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6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畫 5 厘米長線段時你要注意從直尺的哪個刻度開始?畫到幾厘米的地方停筆就是幾厘米的線段。(自學 3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畫 5 厘米長線段時你要注意從直尺的哪個刻度開始?畫到幾厘米的地方停筆就是幾厘米的線段。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組間
11、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 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一定長度的線段的畫法:從直尺的“ 0”刻度開始畫起,是幾厘米長的線段就畫到直尺上的幾厘米的地方。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一關:畫一畫。(
12、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第二關:考眼力第三關:畫一畫(在練習本上本,抽一組小組上臺展示)請你畫一條 3 厘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比2 厘米長比 9 厘米短的線段。五、歸納小結:一定長度的線段的畫法:從直尺的“ 0”刻度開始畫起,是幾厘米長的線段就畫到直尺上的幾厘米的地方。六、鞏固提升:課后反思:第四課時認識米 . 用尺量教學內容:課本第 7-8 頁內容。學習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米”,會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2、初步建立 1 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 米=100 厘米、。教學重難點: 以米為單位測量物體的方法。教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
13、1 、談話引入:哪個同學能用尺子測量出黑板的長度?測量時你感到方便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的單位“米”。2、口述并出示目標:通過學習我能認識長度單位“米”,會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并知道 1 米=100 厘米。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7-8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 通常用什么作單位?可以用字母什么來表示?記作什么?常見的尺子有哪些?2、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 米?米尺上有多少個1 厘米的小格?
14、 1 米等于多少厘米?(自學 4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 通常用什么作單位?可以用字母什么來表示?記作什么?常見的尺子有哪些?(2)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 1 米?米尺上有多少個 1 厘米的小格? 1 米等于多少厘米?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
15、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 米記作 1m.1米= ()厘米100厘米= () 米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厘米200厘米= () 米5米= (四、學情展示:第一關:做一做。第二關:填長度單位,米或厘米.第三關:知識應用 . ( 在括號里填上“厘米”或“米”)五、歸納小結: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 可以用卷尺
16、或米尺進行測量 , 從物體的一端開始 , 一直量到另一端 . 物體較長時 , 用卷尺會更簡便一些 .六、鞏固提升:完成課后第 8 頁 1.2 小題 .課后反思:第五課時分米的認識與米 、厘米的關系教學內容:課本第 9-10 頁內容。學習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分米”,會用分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2、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 米=10 分米、。教學重難點: 認識米和分米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1 、直接導入新課:本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有關長度的新單位分米。2、口述并出示目標:通過學習我能認識長度單位“分米”,會用分米作單位測量
17、物體的長度。并知道 1 米=10 分米。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字母什么來表示?記作什么?2、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 分米? 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米、分米、厘米三者的關系是什么?(自學 4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字母什么來表
18、示?記作什么?()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 分米? 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米、分米、厘米三者的關系是什么?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三者的關系是米分米厘米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
19、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一關: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5米= () 厘米200厘米= () 米第二關:下面的長度單位對嗎?第三關:在()里填上合適的數。?25 米 8 米=()米40 厘米 26 厘米 =()厘米?30 米 15 米=()米60 厘米 16 厘米 =()厘米?1 米12 厘米=()五、歸納小結: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三者的關系是米分米厘米六、鞏固提升:想一想課后反思:第六課時復習厘米、分米、米教學內容:課本第 1-11 頁內容。學習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米”“分米”,會用三種長
20、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2、知道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教學重難點: 建立 1 米、 1 分米、 1 厘米的長度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具: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學習過程:一、掲示目標:1 、直接導入新課:本節課我們來復習本單元長度單位方面的相關知識。2、口述并出示目標:通過學習我能熟練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米”“分米”,會用三種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同時也熟練掌握三者之間的換算關系。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1 11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
21、討論:、你能用手來比劃1 米、 1 分米、 1 厘米的長度嗎?你知道它們三者間的關系嗎?、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三個長度單位嗎?你能畫出線段并量出它的長度嗎?(自學 4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你能用手來比劃1 米、 1 分米、 1 厘米的長度嗎?你知道它們三者間的關系嗎?()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三個長度單位嗎?你能畫出線段并量出它的長度嗎?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
22、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 1)要準確表示物體的長度,就要統一單位,表示較短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線段的長時,要將其一端和直尺的“ 0”刻度對準,而另一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用“米”作長度單位。 1 米=100 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
23、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1、選擇適合的長度在 ( ) 里打(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2、在括號里填上長度單位(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3、括號里填的單位對嗎?( 對 的打“”,錯的打“×”。)4、在橫線上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蠟筆長 6跳繩長2課桌高 7粉筆長 755、在作業本上畫出 5毫米厘米分米的線段。6、判斷題()新鉛筆的長大約是米.()( 2)分米 =米 .()( 3)一張床長分米.()( 4)一本數學課本的厚約是5 毫米 .()五、歸納小結
24、:(1)要準確表示物體的長度,就要統一單位,表示較短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線段的長時,要將其一端和直尺的“ 0”刻度對準,而另一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幾就是幾厘米。(2)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用“米”作長度單位。 1 米=100 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六、鞏固提升:想一想課后反思:第二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第一課時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教學內容:課本 12 頁到 13 頁內容。學習目標:2、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 感知余數的產生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體會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3、通過具體情景,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一定物品平均分
25、以后還有余數的情況。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教學重難點:重點: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難點: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教具:多媒體課件、小棒等。學習過程:一、掲題示標:1 、同學們,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分的數就叫作余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2、口述并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通過學習,我能體會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學會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
26、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12-13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分蘋果和鉛筆時出現了什么情況?剩下來的數叫什么?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叫什么?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都相同嗎?3、剩下的數比分的份數要大還是要小?(自學 5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分蘋果和鉛筆時出現了什么情況?余下來的數叫什么?(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叫什么?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都相同嗎?(3)剩下的數比分的份數要大還是要小?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組間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
27、生交流時巡視, 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能正好“平均分”的情況,即平均分后還有剩余,不能再分的情況。( 2)有余數的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還有剩余,剩余的數叫做余數。( 3)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里最多有幾個除數,商就是幾,剩下的數作為余數,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有時相同,有時不相同。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
28、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一關:讀出下面的算式。37÷5=72讀作:65÷7=92讀作:35÷6=55讀作:第二關:填一填。(展示要求:采用學生接龍的方式。)70÷8=8()68÷9=7()27÷8=()()34÷8=()()78÷9=()()54÷8=()()第三關:練一練。(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第四關:課件出示,學生搶答。A、有 12 個羽毛球,平均分給5 人,每人分(
29、)個,還剩()個。B、有 28 個面包,每 6 個裝成一袋,可以裝()袋,還剩()個。C、手工興趣組有36 人,如果每 4 人為一組,可以分成()組,還有()人。五、歸納小結:在實際生活中, 有時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沒有剩余, 有時一些物品平均分后不能正好分完,還有剩余,有剩余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剩余的數就是余數。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前面部分的讀法與之前學過的除法算式的讀法一樣,后面的部分余數是幾,就讀余幾。六、鞏固提升: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1)57 除以 8,商是幾?余數是幾?(2)除數是 6,被除數是 50,商是幾?余數是幾?課后反
30、思:第二課時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法小教學內容:課本 14 頁內容。學習目標:1. 經歷操作、觀察、討論的過程,體會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2. 知道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會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 體會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難點: 知道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會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教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學習過程:一、掲題示標:1 、直接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2、口述并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通過學習,我能理解余
31、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并會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14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把 17 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分完后比較各題中除數和余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么?2、除了這些分法,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3、剩下的數比分的份數是大還是小?(自學 5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把 17 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分完后比較
32、各題中除數和余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么?(2)除了這些分法,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3)剩下的數比分的份數是大還是小?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組間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 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通過比較上面各題中除數和余數的大小,我們發現隨著分的份數的增加,每份的數量在減少,余數也在變化,但余數始終都比除數小。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
33、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第一關:我有 21 個面包要包裝,我有三種包裝方法,你能幫我嗎?第二關:看圖列式。第三關:一起來購物。五、歸納小結: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六、鞏固提升: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1填空。( 1)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整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能被()整除。( 2)因為 28÷47,我們就說 28 能被()整除。( 3)在有余數除法中被除數 =()。( 4)()÷ 38
34、2。2判斷。( 1)有余數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數小。()( 2) 19 除以 4,商是 4,余數是 3。()( 3) 8 能被 32 整除。()( 4) 24 只能被 6 整除。()( 5) 128 能被 128 整除。()課后反思:第三課時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法小教學內容:課本 15 頁內容。學習目標:1. 再次體會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2. 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熟練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 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難點: 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熟練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教具: 多媒體
35、課件、小棒等。學習過程:一、掲題示標:1 、直接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2、口述并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通過學習,我能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并會熟練口算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15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當除數是 6 時,計算時想幾的乘法口訣來試商比較簡便?2、觀察算式中的余數,你發現了什么?當除以6 時,它的余數可能是哪些數?最小的余數是幾
36、,最大的余數是幾?3、你能自己試著寫出一組一個數除以7 的除法算式嗎?(自學 5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當除數是 6 時,計算時想幾的乘法口訣來試商比較簡便?(2)觀察算式中的余數,你發現了什么?當除以余數是幾,最大的余數是幾?6 時,它的余數可能是哪些數?最小的(3)你能自己試著寫出一組一個數除以7 的除法算式嗎?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組間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 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
37、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其中最大的余數比除數小1,最小的余數是 1。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五、歸納小結: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六、鞏固提升: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課后反思:第四課時用豎
38、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內容:課本 16-17 頁內容。學習目標:1、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及豎式的寫法,進一步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除法豎式計算,培養初步的試商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 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難點: 試商方法。教具: 多媒體課件。學習過程:一、掲題示標:1、情景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折過紙鶴嗎?(折過)老師也折了30 只,我們今天一起來把它串起來吧?至于一串串幾個?能串幾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2、口述并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通過學習,我能理解并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和豎式的寫法以及試商的方法。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
39、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真看課本第 16-17 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1、在豎式中先寫什么?哪個符號表示除號?30 叫什么?寫在哪? 7 叫什么?寫在哪? 4叫什么?應寫在哪里?和哪個數位對齊?2、豎式計算的步驟是什么?試商時要用什么來試商,除數是幾,就想和哪個數有關的乘法口訣?(自學 5 分鐘后,小組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學探究)。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2、議一議(小組交流)。(1)在豎式中先寫什么?哪個符號表示除號?30 叫什么?寫在哪?
40、7 叫什么?寫在哪?4叫什么?應寫在哪里?和哪個數位對齊?(2)豎式計算的步驟是什么?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組間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 觀察小組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組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3. 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 給與評價或獎勵。4. 知識歸納:用豎式計算有剩余數的除法時,要注意被除數和除數的書寫位置,試商的方法,商的位置、商和除數乘積的位置,余數的位置。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可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通過剛才的匯報,
41、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四、學情展示:1、 60 里面最多有()個7,列式是()。2、小兔媽媽要把30 根胡蘿卜分給4 只小兔,每只小兔最多得到()根胡蘿卜,還剩()根。3、 ()÷ 5=4(),當余數最小時,被除數是(),當余數最大時,被除數是()。4、在()里最大能填幾?4 ×() 197×() 65()× 9 284×() 265、共 23 個小朋友請你幫它分一分組。(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五
42、、歸納小結:用豎式計算有剩余數的除法時,要注意被除數和除數的書寫位置,試商的方法,商的位置、商和除數乘積的位置,余數的位置。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可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試商時要用乘法口訣來試商,除數是幾,就想和幾有關的乘法口訣。六、鞏固提升:這節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第五課時利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內容:課本 18 頁內容。學習目標:1. 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2. 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難點:重點: 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難點: 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具: 實物展臺、多媒體課件。學習過程:一、掲題示標:1 、直接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好不好?(好)2、口述并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新本領是:通過學習,我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升本思政理論考查試題及答案詳解
- 思政重要問題的試題及答案匯編
- 二零二五年度勞動關系解除與離職后競業限制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代駕事故責任認定合同
- 2025年度酒店整體租賃與旅游產品開發協議
- 軍隊保密協議合同范例
- 2024年語文復習資料試題及答案
- 隊員配合與協作能力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工藝生產的過氧化異丙苯(DCP)合作協議書
- 本金保護型證券投資技巧試題及答案
- 醫院培訓課件:《白疕(銀屑病)中醫護理查房》
- 一汽-大眾供應商管理流程介紹.sbx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招投標代理掛靠協議書
- 工作的時效性與時間管理課件
- 年產10萬噸聚氯乙烯生產工藝設計畢業設計
- 高中18歲成人儀式主題活動設計
-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課件
- 高中數學培優講義練習(必修二):專題8.1 基本立體圖形(重難點題型精講)(教師版)
- 兵團紅色經典文化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
- 注塑機定期保養記錄表2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