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查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1頁
工程地質勘查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2頁
工程地質勘查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載可編輯工程地質與勘察課程設計專業:班級:組號:姓名:指導老師:日期:2015年6月.專業.整理.1.工程概況2.勘察場地概況2.1擬建場地位置2.2地貌單元2.3巖土工程勘察等級2.4預計地層3.勘察目的4.勘察主要技術要求4.1鉆探技術要求4.2原位測試技術要求目錄.5.4.3取原狀土試驗技術要求4.4其它技術要求5.勘察工作量.1.0.6現場勘察116.1鉆探116.2取樣116.3標準貫入試驗1.16.4靜力觸探試驗127.室內試驗127.1物理性質試驗127.2力學性質試驗127.3室內滲透試驗127.4巖石試驗1.28.施工力量安排139.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及環境安全管理措施13.

2、10.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內容1410.1文字部分1.410.2附圖表部分1.4.11.勘察依據15.1. 工程概況北京林業大學柏儒苑小區6#、7#、8#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肖莊,樓高11-14層,地下一層,剪力墻結構,基礎埋深為±0.00標高下約3.00m ;地下 車庫部分為地下2層,框架結構,基礎埋深為±0.00標高下12.00m。總建筑 面積14808m2 。其場地建物特征如下表1 :擬建建筑工程概況表1建(構)筑物 名稱層數設計地坪標高(m)結構類型高度(m)對差異沉降#6樓11-1447.09框架39-50敏感#7樓11-1446.76框架39-50敏感#8樓11-14

3、46.99框架39-50敏感地下車庫247.09鋼結構-10敏感2. 勘察場地概況2.1擬建場地位置擬建場地位于京市海淀區肖莊柏儒苑小區,交通便捷。2.2地貌單元地貌單元為平原,場地周圍有已建高樓和公路,已整平。2.3巖土工程勘察等級該工程重要性為二級,場地復雜程度三級,地基復雜程度二級,巖土工程勘查等級為 二級。2.4預計地層及地下水(1)底層分析根據對已有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在本次勘探深度范圍內(最深25.50m) 的地層,按成因年代可劃分為人工堆積層、新近沉積層和第四紀沉積層三大類,并按巖性及工程特性進一步劃分為6個大層及亞層,詳見臨近場地工程地質剖面圖。現分述如下:表層為人工堆積之厚度

4、為0.803.20m的粘質粉土填土、砂質粉土填土層及房渣土、碎石填土1層。人工堆積層以下分布有厚薄不均的新近沉積的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層,粘質粉土、砂質粉土1層及粘土、重粉質粘土2層。1 2新近沉積層及局部人工堆積層以下為第四紀沉積的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層,粉砂、細砂1層,粘質粉土、砂質粉土2層及粉質粘土、粘質粉土3 層;粘質粉土、粉質粘土層,砂質粉土、粘質粉土1層,粉砂、細砂2層 及粘土、重粉質粘土3層;粉質粘土、粘質粉土層,粘質粉土、砂質粉土31層,粘土、重粉質粘土2層及細砂3層;卵石層及細砂、中砂1層。上述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結果詳見地層巖性及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綜合統計。(2)地下

5、水情況在場地深度范圍內(25.50m)已測得3層地下水,現場實測的各層地下水水位及類型參見下表。地下水情況一覽表序號地下水類型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m)標高(m)1臺下潛水1.403.5044.1546.086.006.40(施工影響)40.8241.61(施工影響2層間水10.9013.5034.2436.3610.8012.8034.6736.663層間水(局部具承壓性)16.2018.1029.5534.6220.1022.0025.6127.37工程場區臺地潛水的天然動態類型屬滲入蒸發、逕流型,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 、地下水側向逕流及管道滲漏等方式補給,以蒸發及地下水側向逕流等為主要排泄

6、方式;其水位年動態變化規律一般為:6月份9月份水位較高,其它月份水位相對較低,其水位年變化幅度一般為 12m。場區層間水的天然動態類型屬滲入逕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側向逕流等方式補給,以地下水側向逕流為主要排泄方式。根據 北京市區淺層地下水長期觀測網”中的資料及相關成果圖件 ,擬建場區1959年及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均接近自然地面。3. 勘察目的(1) 查明有無影響擬建場地整體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分析地基土的工程性質提供基礎工程影響范圍內的地層結構、沉積年代、成因類型、分布規律和基礎設計所需的有關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2) 查明擬建場區地下水的水位標高、類型,分析其對建筑物基礎設計和基礎施工的

7、影響,并評價地下水對主要基礎結構材料的腐蝕性。(3) 通過技術資料分析,評價擬建場地的建筑場地類別,判別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提供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條件。(4) 根據本次勘察的成果,提出在安全前提下合理的地基方案及在設計、施工方面的 技術建議和設計參數。4. 勘察主要技術要求4.1鉆探技術要求(1) 提供地質鉆孔平面布置圖,繪制全部鉆孔柱狀圖,重點對軟土進行描述和分析 , 并查清持力層下軟弱夾層 、裂帶,鉆進深度內全部巖土要拍照,有代表性的巖土要保存。(2) 按土層情況確定各孔取樣豎向間距 ,各土層需按規范規定取樣及標貫 ,每孔土 巖芯均應照相,提供土的含水量、濕容重、孔隙比、塑性指數、液性指數

8、、顆粒分析成 果、有機質含量、壓縮系數、壓縮模量、滲透系數、固結系數、直(固)快c、$等物理力學 數據。(3) 各機組的鉆探班報表必須按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JGJ87-92)的有關規定記錄,做到及時、準確、清晰,土(巖)芯不倒置,并放置進尺票,嚴禁事后追記。(4) 鉆進過程中應記錄初見水位 ,并按規范要求停鉆一定時間觀測穩定水位。工程結束時統一測量各孔的穩定水位。各鉆孔深度應滿足國家標準中有關條款的要求。4.2原位測試技術要求(1)原位測試前,應清除孔底殘土,再進行試驗。(2)試驗深度、貫入量應精確量測。(3) 各鉆孔均要求現場鑒別、描述,每孔均要求作現場N63.5標貫試驗(淤泥除外),

9、并根據土層情況每隔1.5m作標貫試驗一次,并要求標貫試驗第一點離孔泥面不得大于1m,現場鉆探時取樣拍照。對軟弱土層還應作靜力觸探及十字板剪切試驗,通過試驗對軟弱土層加固和計算邊坡穩定提供抗剪強度指標。4.3取原狀土試驗技術要求(1) 取原狀土試樣前應清除孔底殘土,孔底殘土厚度不應大于取土器廢土段長度。(2) 在各鉆孔中采集土層樣品,建筑物基礎地面標高附近為重點取樣區,其取樣間距為1m,非重點取樣區每1.5m取土樣做土工試驗,取樣組數應該滿足有關規范的要求(其中各軟土層土樣不少于 10件),土工試驗項目包括室內常規物理、力學項目。包括土的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相對密度、孔隙比、飽和度、塑性指數、

10、液性指數、顆粒分析成 果、抗剪強度、壓縮系數、凝聚力、內摩擦角等常規物理、力學指標。4.4其它技術要求(1) 查明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地下水對基礎設計和施工的影響,判定水質對建筑材料 的腐蝕性。(2) 提供各鉆孔成孔后的坐標值,標示柱狀圖各土層標高,每孔土樣巖芯均應拍攝彩 色照片,并提供圖文磁盤。5. 勘察工作量預計勘察工作量布置如下表 2 :預計完成勘察實物工作量統計表表2序號工作內容單位數量(預計)備注1測量放點占八、532鉆探米/孔1270/533標準貫入試驗孔114靜力觸探試驗孔65取土試樣及試驗件366取巖樣及實驗件367水質分析試樣件88簡易水文觀測次106內業資料整理內容如下表 3

11、 :內業資料整理內容表表3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綜合圖例張12建筑物與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張13工程地質剖面圖張64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張15土、水、巖石試驗成果表張16現場勘察6.1鉆探鉆探目的:摸清土層和基巖的構成 、分布和埋深,測定地下水位,取樣并作為原位測 試加以利用。數量:鉆孔數量為53個,控制性鉆孔應打入第三層含水層(第二層層間水)以下3米米以上,估計孔深21m左右。使用設備:采用XY 1型回轉式巖芯鉆機,合金鉆頭。方法:本場地粉土、粘土層較厚,在粉、粘土及基巖中鉆進時,要使用泥漿循環,以 保證孔壁不塌、鉆探質量和鉆孔的順利進行。6.2取樣目的:為室內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提供原狀土樣和巖石

12、試樣。位置與數量:各鉆孔在粉土及粉質粘土層中取2個3個樣(間隔12m )。基巖中應連續取芯,對同一類型的巖石,每組取完整試樣6個,長徑比大于2:1。機具及方法:采用固定活塞式取土器取原狀土試樣,在基巖中用巖芯管取樣。取樣操作時應注意:不擾動孔底沉渣,不使用刃口磨損了的取土器 。6.3標準貫入試驗目的:按規范確定粉土和砂土的承載力,判斷砂土的液化勢;根據經驗確定砂土的密度和力學指標,判斷沉樁可能性,確定樁側土層摩擦力及樁端土層承載力;采取供現場鑒別和做物理性試驗的擾動樣。位置與數量:在粉土和砂層中每 3.04.0m做一次標貫并留取擾動試樣。機具及方法:以有關試驗規程為準,并注意試驗前清除孔底沉渣

13、,量準孔深,采用自動落錘,前15cm也記下擊數,直到貫入30cm為止。6.4靜力觸探試驗目的:確定各土層力學性質,即觸探參數的大小和變化情況,按規范確定各土層的承載力,劃分土層,為樁基設計、持力層選擇和單樁承載力估算提供依據。位置與數量:共6個孔,深度達強風化基巖頂面為止,具體位置見平面圖。機具及方法:用100kN液壓雙缸靜力觸探機進行試驗,操作時注意孔不能打斜,記錄深度與實際深度應嚴格吻合。7.室內試驗7.1物理性質試驗采用原狀及擾動試樣,主要項目為含水量、密度、液限、塑限、顆粒分析等。7.2力學性質試驗剪切試驗:用三軸剪切試驗測定 Cu、? u并提供試驗曲線、。固結試驗:除做一般壓縮試驗外

14、,還應做一定的高壓固結試驗。7.3室內滲透試驗測定土樣的滲透系數。7.4巖石試驗完整巖芯,做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完整性差的巖芯,做適量的點荷載試驗。同時做3 組彈性模量試驗。8施工力量安排投入施工班組、施工機具、儀器等。9.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及環境安全管理措施(1) 鉆探施工過程中,項目施工負責人應跟班作業,檢查各機臺按鉆孔技術要求完成 情況,檢查鉆探施工質量,檢查記錄是否齊全、真實,施工負責人對鉆探質量負主要責 任。(2) 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在施工現場指導監督鉆探施工,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 題,進行終孔驗收,對施工中發現不合格項,應及時糾正,施工人員無條件補做。(3) 技術質量部質量監督員

15、對鉆探施工進行質量抽查并進行施工質量評定,對發現施工質量問題,項目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應及時糾正。(4) 各機臺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工程的勘察技術要求,樹立質量第一觀念,嚴格按照勘察技術要求和鉆探操作技術規程進行鉆探施工,確保鉆探施工質量,確保鉆探過程取 得每個數據真實可靠,準確記錄班報表,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數據和事項應主動補做,防止發生質量事故,野外作業人員對外業取得的每個數據真實性負責。(5) 施工負責人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檢查現場機械設備及水、電等設施情 況,消除不安全隱患。安全員應盡職盡責,負責督促和檢查生產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解決。(6) 各機臺班長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對施工現場進行隔離和警示 ,按操作規程安 裝鉆機,輔助設備、材料應擺放整齊,生產安全,人人有責,互相監督,注意安全用水、 用電等,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發生。(7) 施工人員應注意施工現場環境保護,不損壞自然植被,注意控制泥漿排放,防止 油渣污染地面。(8) 施工人員應熟悉機械性能,按操作規程作業,機械不帶病作業,發現機械運轉異 常應及時檢修,作業中應巧干不盲干,防止機械、人員事故發生。10.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內容10.1文字部分(1)工程概況;(2)擬建場地的地形、地貌;(3) 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4)擬建場地各巖土層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和設計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